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连教育学院

2022-09-22 来源:伴沃教育
转 变

大连教育学院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喜爱它、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是如此吗?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雕塑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于那些特殊学生的教育应植根于爱,根植于欣赏,看重他们,不鄙弃他们,尊重他们,加倍的热爱他们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正所谓\"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只有真正的走入学生的内心,你才会发现,转变就在自然之间!

2005年8月,我走进新石路小学六年一班,刚接班就听说我班有个比较特殊的孩子。一般人不敢惹,据说在家里,只要不满意就要跳楼自杀,他的爸爸妈妈已经被他\"制服\"了。在学校,大家也都敬而远之。上课从来不说话,下课跟同学有一点小摩擦就大呼小叫的。还听说在一次有市长在场的活动中,他也全然不顾地和同学吵架,谁劝也没用!果然是有问题!这可怎么办,不管,对其他人影响多不好,管,还真有点打怵.一旦管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一个月不动声色的观察中,我发现他身上的优点还真不少:他很聪明,电脑很好,作业总是干干净净,上课也很少有小动作,就是经常像个木头人一样,思绪游离在课堂之外!下课之后,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和前后左右的人,经常会为一点小事高声尖叫!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在随后的家校交流中我了解到,他爸爸十分溺爱他,工作又很忙,基本不管他。他妈妈管他根本不听!加之在学校经常跟同学吵架,总是受到老师严厉的批评,也发激发了他的叛逆心理。聪明的他看到老师有时也拿他没有办法时,就更加变本加厉,飞扬跋扈了。

找到了症结所在,我决定改变以往老师的做法,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他!于是,在第一次批作文时我真诚地表扬了他:\"老师发现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你的很多思想是咱班其他同学没有的,老师特别喜欢看你认真听讲的样子,老师觉得所有的话只有你能听得懂,懂得其中的含义!-----\"这种言过其实的夸奖,是违背事实的,但是像这种孩子,他是有头脑有思想的,一味的批评只会使他越来越叛逆,越来越难管!我的尝试初见成效,一发下作文本,我就注意看他,他先是心不在焉的翻开,然后看到我的评语后,脸上掠过似有似无的笑,不相信似的又看了一遍。这次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喜悦,他美美的把本子递给同桌看,笑容那么灿烂!那么的富有感染力,我也不知不觉地笑了-----以后,他的每一篇作文,每一篇日记我总要这样不遗余力的夸奖一番,尽管有时自己都觉得肉麻,但是我发现我的富有激情的评语让他渐渐的有所收敛了。他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了妈妈,写到了自己对妈妈的歉疚,写到了一次妈妈生病,他多么想说几句问候的话,可是始终没有说出口!他觉得自己有多么的对不起妈妈!-----多么好的孩子呀!我的笔下自然地流淌出对他的赞美!这一次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就这样,心与心的交流中,我们走近了,记得刚接班时我主动跟他谈话,可是他好像根本不把我当老师,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偶尔点头或者摇头,可是现在,我们不仅交流,而且还可以开开玩笑呢!

当然,教育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始终如一!对他的教育也一样,同样也是在作文课上,班级有的学生在作文中提到了他的斤斤计较,和同学闹矛盾的事。我故意在讲评课上让这位同学读这篇文章。我想让他知道,一个人生活在集体中,是需要和大家和谐相处的。果然,作文一读完,他坐不住了,当时就\"腾\"地站起来大声否认,自己没有做过这样

的事!我一看,跟我预想的一样!于是我心平气和的说:\"老师让他读这篇文章主要让大家体会他文章的真情实感,让我们学会他的表达方法。至于文中提到的事,老师不作评论,对也好,错也罢,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们现在都是大孩子了,对是非应该有个很清醒的认识,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不对的,都要自己慢慢去体会。再说人都会有变化的,就像你,现在不是心胸开阔了吗?不是跟大家相处得很好吗?凡事都会有变化,只要知错就改,就永远不晚!老师期待着大家的转变---------\"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是一直盯着他的,他好像听得很认真,眼睛一眨一眨的,和我默默对视着,没有躲闪,也没有表情。我想我的眼睛流露出来的真诚和善意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他!因为在作文课结束的时候,我那么清晰地看到他眼睛里的肯定和赞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

有了前面的教育基础,我变个别为全体,希望在集体中,为他树立威信。所以,在几次公开场合我都曾故意地表扬过他,并且主动找他帮我打材料,电脑上有不明白的问题,我也主动问他!当然,他身上的问题也不能视而不见! 针对班中很多同学都不够尊重家长的现象,我组织大家讨论,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让他们体会父母的辛劳,同时对不良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批评时 ,我时不时地盯着他,因为有一大部分是说给他听得。这一次,他有表情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久,我得到了家长的好消息,家长明显的感到孩子变了,在家里,再也不大喊大叫了,连平日妈妈不敢阻拦的上网游戏时间也缩短了很多。

我想,这种转变在于我和孩子心与心的交流,在于一直的关注!在于一直的欣赏!正因为他特殊,我才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寻找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才会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添上精彩的一笔!从这个角度看,我应该感谢他,是他让我改变以往老师的教育方法,是他让我有了更大的耐心,坚持不懈地为改掉他的缺点而\"奋斗\"!在我的语文课上我经常会结合课文给他们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他每次都很认真地听,似乎很感兴趣。慢慢的,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的自然地谈话了,同学们和他也有说有笑了,他全然没了往日的飞扬跋扈,连英语老师都很奇怪,问他怎么变好了?他说因为换老师了呗!我听说后,欣慰,不知不觉涌上了心头 ------

更让人难忘的是,在2006年的元旦晚会上,他还和一名女同学合唱了一首歌,真是让我和所有的同学大跌眼镜!那个以前跟谁都合不来的他,竟然上台表演!更可爱的是,不仅歌声优美,而且表情自然,充满自信!兴奋的我把他唱歌的的事记到了班级日记里,并且读给同学们听,大家既给我鼓掌,又对他投去羡慕的眼光.我想这就是教育吧,不用过多的语言,只须用心去接近,用心去体会,用爱去浇灌,用爱去欣赏,就会给孩子送去生命的阳光!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我想孩子的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以尊重、赏识唤起他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的上进心,引导他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当他自己喜欢上了和他一起生活的同学和老师,自然会敞开怀抱拥抱生活!而我,在享受自己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获得了心灵的感动和教育上的硕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