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数学“大问题”的特征与设计(提问)原则

2024-06-01 来源:伴沃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大问题”的特征与设计(提问)原则

作者:杨利瑛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5年第0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大问题”特征 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1A- 0025-02

对于“大问题”,特级教师黄爱华这样说过:“大问题”教学的核心词是“大”和“导”。“大”的本质要指向活动经验和思想方法;“导”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并要建立问题之间的联系。 笔者认为,“大问题”是课堂的“课眼”、文本(教学内容)的“文眼”、课堂教学的主线,它“导”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学生的学情,学生的状态。它改变成串的“连问”、简单的“碎问”和随意的“追问”,力求用具有高水平、以探究为主并能够提供较大思考空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更集中、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呈现出“研究大问题、提供大空间”的“大格局”。 一、“大问题”的特征 (一)触及数学的本质

所谓数学本质,实际上就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不单是知识与技能,更是基本活动经验和思想方法。“大问题”最为显著的调整就是触及这个本质的原始形态。

除了触及本质,“大问题”必须精而不多,而且还足够大。两到三个覆盖全局、直指本质及涵盖重、难点的大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支架,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解放并调动脑、手、嘴、耳等多种感官,独立思考、主动操作、表达观点和认真观察。 (二)有一定的难度(以探究为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不能马上就给出问题的答案,需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才能寻找到答案。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大时间、大空间,课堂教学结构随之发生改变。

数学课堂上的“大问题”,必须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以及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来制订。它可以最大程度地突破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具有质量高、外延大、问域宽、数量精并且挑战性强的特点,有一定的难度。当然,这个难度也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在与他人交流讨论后还是能够解决的,属于“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的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以探究为主的“大问题”,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探究者而不是操作工(上成手工课),就应该让学生把自己要学的知识自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时,“大问题”是“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根据这个“大问题”,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拼搭长方体的模型,仔细观察、反复验证、交流讨论,进而认识了长方体的棱、面、角等的特征。

这种具有较强开放性的课堂,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文本解读能力。即必须要知道长方体的本质特征,找准概念的核心,明确教学知识的总体脉络和重难点,把握问题的敏锐性。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运筹帷幄,发挥点拨、帮扶、组织、引导的功能,实现以学定教和按需施教。

(三)有较强的繁殖力

具有繁殖力是“大问题”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它能够催生出大量的新问题,就像一棵小苗,既可以长成参天大树,还能结出累累硕果。

课堂上,学生或许会提出很多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这些一连串的问题中,教师要注意筛选和优化,围绕教学主线,慢慢让学生发现知识规律,逐渐推进,引出课堂教学的“大问题”,这个“大问题”就是这一节课的主线与“课眼”。它一般按照“学习什么,怎么学习,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思路来提炼产生。对于每一节课,教师都应习惯性地思考这几个问题。 如,在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大问题时,可以这样设想:什么是百分数?怎样表示百分数?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当然,这是初步的思考,有些内容在初步思考之后,还要找准直指本质的概念或突破点,以便在不同的课中有更深入的设计。 (四)结果不唯一、思维方式多元化

“大问题”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小问题”一问一答机械式的解决方式相比,“大问题”的“大”还体现在它培养的不再是个体英雄主义,而是团队合作能力和学生的创造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此,以小组为单位推进“大问题”的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也要随之改变,教师必须找准问题的发散点,展开学生思维面,达成“探究后呈现、分享中优化”的教学效果。

1.教师要注意少提一些机械性的问题。如在上复习课《圆》时,教师不要在出示圆形平面图时,问:这是什么图形?而应问:关于圆,你还记得哪些知识?或你如何解释圆的特征?怎样理解圆和其他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提出探究相反、不同、分类和例外情况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比较、对比、思考异同之处,以及进行分类、寻找例外情况等,把记忆性问题变成要求更高的大问题,并用这些问题激发班级、小组、同伴间的讨论,如把“什么是百分数”变为“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异同点”等。

(五)一般源于学生提出的雏形问题

我们发现,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师越来越重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提问成了课堂上一种必不可少的活动。很多的“大问题”就是在学生的一些雏形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它一般历经这样几个过程:揭示课题,通性提问,学生表达,调控生成(教师调控并将学生提出的雏形问题引向本课的教学目标上,引出几个比较成熟的知识点或将探索的问题下写在黑板上)。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通分》时,教师在出示课题后提问:你想知道关于通分的什么知识?学生回答七嘴八舌:通分是什么意思?通分有什么用?通分怎么算的?……教师大体上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引导概括出了这样的几个“大”问题进行板书:①怎样通分(通分的方法)?②通分的特点是什么?③通分有什么作用? 二、小学数学“大问题”设计(提问)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没有事物整体上的感知,也就无法深刻认识事物本身。我们常常见到,课堂上大量的“小”问题,实际上体现的是教师控制具体的教学过程,希望学生能够按照预定的教学路线行进。这样的课堂,学生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设计蓝图的角色,其中最活跃、表现最出色的仅仅是少数学生。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能成为“观众”和“听众”。而“大问题”设计的整体性,注重了将同一模型、相近类型进行归类形成问题链,不仅产生布局设计的整体效果,也达到了强化的特殊成效。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一课时,如果不是在“为什么要这样运算和怎样运算”这个大问题上进行提问的整体设计,而是只就一些枝节的问题东提西问,学生就算学完了这个知识,也得不到完整的印象,所学的不过是些零碎的东西,还是不能灵活地解决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激活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大问题”的设计也离不开这个目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积极创设情境,做到善问、巧问,同时又要启发学生敢问、爱问、善问,以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的现状。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时,可将导入设计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学生感悟到这首诗中隐含的一些数学知识,明白了怎样观察物体。又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时,以“车轮为什么大多设计成圆形”的“大”问题引入新课的学习。这样联系生活、贴近实际来设计富有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绚丽多姿而深邃含蓄的数学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基础和动力,从而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取得“小中见大,揭示规律”的教学效果。 (三)明确性原则

“大问题”设计要有明确性。不明确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缺乏定向,失去目的性,而造成思维混乱的状态。提问要明确,一是要抓得准,摸得透,有的放矢;二是要问题措词确切,提问的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而不至于产生岐义。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时,如果教师在展开阶段就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你能够用一个圆形纸片进行探究吗?”这样的问题就过大,出示的时机不恰当,不具有引导的作用,显得漫无边际,学生无所适从。可以改为先把圆形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在实现转化以后,分割为3个小问题去引导学生观察、比较。①圆的面积与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②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③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这样的3个小问题,第一个就是“大问题”,后面两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基础,是对第一个问题的追问。其实,我们教师只要明确了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研究,后面的问题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大问题”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展现了数学课堂教学中疏与密、缓与急、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 (四)广度性原则

“大问题”设计要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使问题具有启发诱导性、清晰的层次性。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让学生先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并想方设法进行验证。这样“大”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就会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比如滚动法、绕绳法等来证明圆与它的直径或者半径有关。这样的问题导向明确又有思维广度,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倘若问题过小、过浅、过易、过碎,学生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表面上课堂气氛活跃,但实际上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问题”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教师只有在实践中联系实际,掌握“大问题”的特征与设计原则,不断优化“大问题”,讲究实施技巧,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注:此文为广西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A类课题“小学数学‘以大问题导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阶段成果之一。此专题研究人员:杨利瑛、苏桂英、黄艳琼。 (责编 林 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