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史记》的叙事艺术:对比中见高下——以《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为例

2021-08-16 来源:伴沃教育


《史记》的叙事艺术:对比中见高下

——以《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为例

项羽、刘邦在秦末乱世中勠力推翻秦王朝,其后又相争天下,然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最终却败给了“好酒及色”的刘邦,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不同的传记相联系对比,以此来作为自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最终“成一家之言”的历史探究方法与独特的叙事艺术。

一.性格对比

项、刘二人在秦二世二年相遇,在此前,司马迁已对二人的性格特点进行了生动刻画。

项羽的刚愎自用与个人英雄主义在开篇时就显露无疑。

项羽少时学书学剑皆不成,虽然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然而对于兵法也是“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所以能如此自负,不仅凭借着天生“长八尺馀,力能扛鼎”的勇力,也凭借着“才气过人”的魄力,使得“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起事时项羽在会稽府中“击杀数十百人”,实际上也是项羽在自负与称誉之下形成了个人英雄主义性格的标志性事件。

而《史记》中对刘邦“宽大长者”的性格特点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揭示。

刘邦在为泗水亭长时“廷中吏无所不狎侮”,但是又“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也就好理解“常有大度”的不拘一格。然而对于自身境遇,刘邦心中也有着自己的困惑,

对“君相贵不可言”的称誉,其“诚如父言,不敢忘德”之言也透露出些许无奈。而其又的确有着不一般的人格魅力,丰西泽纵徒能够让“途中壮士愿从者十馀人”,而正是这慢慢积聚到“数十百人”的起始力量,使其能够据沛而起。

二.灭秦功伐

从天下起兵反秦到项羽分立诸将自立为西楚霸王,这其间刘邦与项羽性格上的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司马迁将二人政治智慧的初次交锋描写得详尽而精彩,在比对中显出二人之高下。

起兵之初,项羽所领军的“僄悍猾贼”就曾引起了怀王诸将的不满如言“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之后在新安更是坑杀二十万秦兵,这已可见项羽之残虐。

在项梁死后,怀王因宋义“兵未战而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而以其为上将军,未尝不有着压制项羽的意图,宋义亦于军中言“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项羽即托辞其“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而杀之,背后显露出其逐渐膨胀的权力欲。

然而项羽在军士中却具有极高的威望,其披坚执锐身先士卒的做法极能鼓舞士气,使得所领军战无不胜,巨鹿大战前“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这种气魄使得诸侯“莫敢纵兵”时,独有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使得诸侯“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刘邦据沛而起,是在萧、曹等“自爱,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尽让刘季”的推诿

与众人“平生所闻刘季诸珍怪,当贵,且卜筮之,莫如刘季最吉”的拥戴中所达成;而“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时,诸将希望“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刘邦又是凭着“沛公素宽大长者”的良好口碑得到了西进的机会。

不同于项羽,刘邦军虽屡屡受挫,但能与诸将配合,如与彭越俱攻秦军,与魏将皇欣等并攻昌邑,也能放低姿态吸纳人才如郦食其等,更善于听谏以袭陈留、降宛城,至于“引兵西,无不下者”;在蓝田之战中用张良之计与郦生、陆贾之说,且令“诸所过毋得掠卤”,遂使得“秦人憙,秦军解”,一系列计谋与策略的实施使其三破秦军。因此,刘邦得以先入关中。

关中相会标志着二人政治智慧交锋的开始。

在著名的鸿门宴中,刘邦一见面就拿出准备好的说辞言“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羽却正中其下怀“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当场卖掉了自己人;席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而项羽“默然不应”,甚至对于樊哙拿出的一套统一口径的说辞,项羽也“未有以应”。相比较于刘邦“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的杀伐决断,项羽却在不应犹豫时表露出妇人之仁。

刘、项二人对故秦父老的态度也大相径庭,项羽军“所过无不残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使得“秦人大失望”,而刘邦与民约法三章,秦人“唯恐沛公不为秦王”,这不仅是二人的性格差异使然,原本“好酒及色”的刘邦能做到“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范增即看出“其志不在小”,在对于最重要的收买人心的政治考量上,项羽显然无法与刘邦相比。

灭秦之后,项羽对权力的渴慕与自满自得之意日甚一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

谁知之者!”道尽其浅陋,“楚人沐猴而冠耳”确是最贴切的形容,其“烹说者”的做法也无异于掩耳盗铃之举。而此时刘邦为“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在入蜀之途中“去辄烧绝栈道”,韬光养晦,以期“可以有大功”。

三.决战交锋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而杀义帝无疑是给予诸侯口实以讨其不义,刘邦闻之即“袒而大哭”并“发使者告诸侯”,约诸侯以击项羽。

楚汉相争中,项羽亲率军南征北战所向无不披靡,然而最终仍不免于乌江自刎,汉军数溃,但最后赢得垓下决战的胜利,这历史反转正是二人智谋相决的体现。

初,项羽有范增为辅,刘邦率五诸侯兵五十六万伐楚,项羽以三万精兵就尽破其军,刘邦家室为其所虏,甚至“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而后两军相持荥阳,汉军也处不利,若是事态如此发展,则大可如范增所预料“天下事大定矣”。而当刘邦用陈平之计离间楚君臣时,项羽果然中计“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怒而离去时言“君王自为之”,亦是对项羽失望透顶。

失去了范增的项羽在刘邦荥阳夜遁之后便步步显露出其智不济。

相持广武之时,项羽挟太公欲烹之,刘邦则不吃这一套,“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虽以近乎无赖的说辞对项羽进行嘲讽,但却将项羽置于两难之处境:项羽若杀则自陷于不义,若不杀则正顺遂刘邦之意。其多此一举在项伯已经明了:“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

之后,项羽“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无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而刘邦很明智“吾宁斗智,不能斗力”。刘邦数项羽“十罪”,言辞颇中:“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果不其然项羽“大怒”且“伏弩射中汉王”,但是刘邦又让这一幕演成了揶揄项羽的闹剧“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在刘邦、彭越、韩信三个方面军的夹击之下,即使强悍如项羽也不得不达成协议“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交代了所有的筹码,竟也不设防地“解而东归”,难免被诸侯围困垓下,最终乌江自刎。

诚如项羽所言,其“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但也正是这一点,使其日益自负,最终成为“光杆司令”,一人领一军冲突劈杀,最终陷入重围。

无论是刘邦手下有识之士言:“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还是高祖自道:“(张良、萧何、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大家都明白项羽所以失天下而刘邦所以得天下的原因,独项羽一人徒叹“天之亡我”,诚可叹。

司马迁给项羽的评价更是直戳要害“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然而即使没有《项羽本纪》最后那一段“太史公曰”,在与《高祖本纪》相互对比参看之中,读者也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项羽的形象高大而凶暴,一怒之下常导致生灵涂炭,气量狭窄,阴晴不定,时时想“取而代也”,徒有英雄之表而无英雄之里;相较之下,楚汉相争中的刘邦形象却是宽厚而仁慈,闻过则改,知人善任,表面流里流气却怀揣广博,果决不疑,诚是“大丈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