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苏霍姆林斯基(旧文两篇)
(今天不但是孔子的诞辰日,也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生日。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巧合。特贴出两篇分别写于2003年和2009年的旧文,以示纪念。) 苏霍姆林斯基的另一面 至今有人对苏霍姆林斯基不以为然,认为他的教育思想是“斯大林时代的产物”。在我看来,这至少是误解。1998年,我曾到北京参加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诞辰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正是在那次会上,我曾经当面问过苏霍姆林斯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您认为你父亲在教育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什么?”当时,她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正是我父亲,第一个把‘人性’引入了苏维埃教育!”
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苏维埃教育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教育的最杰出的贡献,然而,因为这个贡献,苏霍姆林斯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苏霍姆林斯基当然是一位忠诚的布尔什维克,但他首先始终是一位坚持实事求是,勇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每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
教育观点和进行的每一项教育改革都需要追求真理的勇气。他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大胆的革新精神,经常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例如,他在实际工作深感研究儿童是搞好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基本功,因此公开指出,苏共中央1932年对儿童学的批判有过头的地方,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又如,在1955年以前,苏联学校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因素,他又眼见越来越多的中学毕业生不能升入大学的事实,因此坚持进行劳动教育,他所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从1947年起就给毕业生授予职业证书。可是,赫鲁晓夫在1958年大搞生产教学,劳动占用了过多的学习时间,这时,他又第一个出来反对这种过头的做法。因此,苏联就有人称赞他有一种实事求是,敢于“逆潮流而进”的精神。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始终脚踏实地,立足于实践,真正面对学生的心灵、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唯上唯书是从。(参见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
苏霍姆林斯卡娅还告诉我,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教育过程中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这就不符合当时苏联教育理论界的潮流和教育行政的口味;对于上级的错误指令,他从来都是拒绝执行。他主张对教育对象应该研究,注重对人本身的关注与研究,主张吧情感教育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呼吁儿童
与大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关系,这些正确的主张却被指责为“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不谋而合”。1957年他成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后,对理论界那种“理论脱离实际,装腔作势吓唬人”的不良倾向没有表示丝毫的妥协,他决不像有些人那样奉承拍马,做表面文章,面对错误的职责和各种压力,他毫不动摇,继续自己的教育探索。到了60年代,他已经很少去莫斯科参加苏联教育科学院的会议了。表面上看,苏霍姆林斯基获得了不少荣誉,但实际上,在他生前,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没有能出版。他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还是通过特殊渠道在德国出版的,为此,他差点被开除党籍!然而,历史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不朽。现在,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希腊、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或苏霍姆林斯基实验中学--他那充满人性的教育理论成了全人类的教育遗产!
他的感情真挚而充沛,他的思想朴素而深刻,他的语言平易而精彩!让每一个从他身边走出去的学生都能拥有自由舒展的心灵并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追求。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他的思想理论可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一些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局限,但是仅仅凭他“要培养真正的人”这一矢志不渝的信念,他教育胸襟的博大和教育理想的崇高以及他教育论著中所散发出来的民主芬芳,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高出了苏联同时代许多的教育
家。
我可以这样大胆说,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与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完美统一;尽管他的著作中没有出现过“民主教育”这个词,但他无疑是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的先驱者。
2003年6月4日 《追随苏霍姆林斯基》序言 相信绝大多数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让少年一代健康成长》《要相信孩子》等著作的人,都会惊叹:“原来教育学理论居然还可以写得这样平易而富有魅力!”
是的,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著作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这是因为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来自乡村的“平民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人。第一次走上讲台时,他年仅17岁。然而,这不妨碍他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挥洒自己赤诚的爱心。也正因为如此,从那以后直到他逝世为止的35年教育生涯里,他无论是担任小学教师、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还是中学校长、区教育局长,都一刻也没有脱离教育教学第一线,更没有停止对教育科学的思考与研究。他一生中写了四十多本书,六百多篇论文,一千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生活工作规律总是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五点至八点从事写作,白
天则亲自上课、听课和当班主任,晚上整理笔记,思考一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在他的教育著作中,既有大量生动活泼的事例,又有深思熟虑的理论概括。他的书被人誉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至今还有人以苏霍姆林斯基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为由,否认他是教育家,认为他最多不过是“教育实践家”而已。恕我直言,这是一种无知。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博大精深,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并非没有“体系”;但是,苏霍姆林斯基显然不是那种仅仅构筑“理论体系”的教育家,他更不会刻意追求“引起轰动”的著作,他甚至也不想以教育家的身份对教师们进行空洞的说教,他只是怀着真诚的情感和孩子度过每一天,从中收获教育的感悟和生命的快乐,然后将自己的感悟和快乐写下来,让更多的教育同行分享。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理论上的原创性建树是卓越的,甚至是超前的。他关于人的价值的尊重,关于个性发展,关于创造能力培养,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教育合力的形成,关于公民教育,关于劳动教育等等理论,至今还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研究性学习”“职业技术教育”等话题,都可以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中找到精辟的论述。我特别赞同顾明远先生对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丰富性、全面性、深刻性。所谓丰富性,表现在苏霍姆林斯基不仅在理论上论述了教育的规律、原则,而且身
体力行,亲身实践,有着丰富的活生生的案例。他的理论不是苍白的,而是有血有肉、五彩缤纷的。所谓全面性,他几乎论述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都在他的视野之内,都有精辟的论述。所谓深刻性,就是他提出的每一个教育命题都有着深刻的哲理。他讲德智体美劳各育的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统一的,统一于培养学生的精神生活、和谐发展。他把人的价值放在教育的第一位。” 然而,回想我年轻的时候,首先不是因为理论而是因为情感被苏霍姆林斯基征服了。读苏霍姆林斯基,就是在听他与教育同行们谈心。他的著作中无疑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但所有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重要原理,都是自然而然地融会渗透于语言生动形象的夹叙夹议之中。比如,他非常理解第一线普通教师的工作甘苦,因而他提炼出一般教师在工作中经常容易遇到的100个棘手难题,有针对性地提出100条建议,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都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谈作者自己教育实践的体会,读来令人倍感亲切而又深受启发。
比如,这样的教育观点即使放到今天也没有过时: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让教学成为学生智力发展的手段;一个学校应该有丰富多彩的智力生活;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个别施教;应该保证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知识的积极运用;应该在教学中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应该充分
发挥教师个人对学生的直接影响,“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体系,因为“家庭的精神文化气氛,对于儿童的发育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运用集体这个有力的教育工具;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师要善于发挥书籍的威力;教师要密切注视街头结交对学生的影响……简言之,在他的教育旗帜上,鲜明地写满了“人性”“人情”和“人道”。
即使是从文学的角度看,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也完全可以被视为一部部“教育纪实”“教育散文”“教育童话”甚至“教育诗篇”!生动的事例、深邃的思想通过朴素而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给读者以一种文学的美感:“思想应该像高大的橡树一样坚强,像出弦的箭一样有力,像烈火一样鲜明。真理的坚定性,真相的鲜明性和思想的不可动摇性,是从同一个名叫困难的源泉中涌出的泉水。”“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读着这样的语言,我们甚至会忘记自己是在读书,而是正倘佯在情感的无边原野,飞翔在思想的万里晴空,品味着一首首灿烂的教育诗篇,观赏着一片片绚丽的人文风景……
苏霍姆林斯基的魅力,就是教育的魅力、思想的魅力、情感的魅力,文学的魅力……而这些都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的人格魅力!
正是被这种魅力所倾倒,我从刚参加工作开始,就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一直走到今天。本书以我和苏霍姆林斯卡娅三次见面为线索,记录了我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精神交往过程,读者可以从中读到,一个普通的中国教师,是怎样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进而成长为深受学生爱戴的成熟教师的。
让更多的同行追随苏霍姆林斯基,这是我真诚而朴素的愿望。所以,当华东师大出版社吴法源先生希望我将我自己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文字整理出版的时候,我在犹豫再三――我担心这些纯属私人的文字是否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之后,终于答应了。
本书最早取名为《神圣之旅》,含义有三:第一,2008年秋天,我前往苏霍姆林斯基故乡,走进巴甫雷什中学,是“神圣之旅”。第二,1982年春天我参加工作,27年来我穿行于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之林,追随大师,是“神圣之旅”;第三,1978年春天,迈进了师范大学的校门,选择了教育作为我的职业,直到人生的终点,这是“神圣之旅”。但后来编辑老师说这个《神圣之旅》的书名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旅游指南”
之类的读物,
于是我重新取了一个很明朗的书名《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但我我心中,“追随苏霍姆林斯基”的确是“神圣之旅”。 “神圣之旅”并非一马平川。苏联解体了,乌克兰还在阵痛。在诞生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土地上,教育还没有恢复生机,这位教育家因而被边缘化了;而在中国,苏霍姆林斯基的旗帜下已经聚集着越来所多的热血未冷的理想主义者。我很荣幸自己成为这浩浩大军中的一名战士,并愿意以我的方式激励我的同行者。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算是我发出的一声激励―― 尽管中国不是苏联,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年代也有很多不同了,但是,教育的人道、人情和人性是跨越民族的共同追求,人的发展和人的幸福是超越时空的永恒主题。只要人类存在一天,教育就会薪火不灭;而只要教育不消失,苏霍姆林斯基的魅力就不会衰退。“神圣之旅”虽然荆棘丛生,但只要有行囊中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我们就永远不会孤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