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吴系女作家”研究(1938—1949)

2020-01-12 来源:伴沃教育


“东吴系女作家”研究(1938—1949)

【摘要】: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文坛,由特殊的历史条件所致,可谓新人辈出,佳作云集,尤其是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女作家,将这个异常敏感的时间段升华成为“五四”以来女性作品最为喷薄的重要时期。其中最优秀的当属今日已在专业研究领域与大众阅读层面都受到相当瞩目的张爱玲、苏青。随着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构成的进一步深入考察,更多早已如珠散落的女作家逐渐进入今日文化界的视野。包括施济美、汤雪华、俞昭明、程育真、杨琇珍、郑家瑷等人在内的“东吴系女作家”便是当时曾经风行一时的著名女作家群体。

受来自于自身与时代的多重因素制约,她们在解放后数十年中一直没有获得重新“浮出历史地表”的机会。尽管如此,她们作为曾经与张爱玲、苏青等“同台献艺”的女作家,仍然被一些有心的文学史家和海派女性文学研究者投以注目。本文正是在已有的零星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东吴系女作家”这一概念模糊、作品分散、历史印象十分苍白的女作家群体进行系统研究。

全篇论文除导论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七章,在辨析上海沦陷区特殊的社会环境基础上,展开对研究课题的审视与研究,希望能比较全面、深刻地探究这一女性作家群体的来龙去脉,为文学史填补一块小小的空白。

上编基本上属于关于该课题的外部研究,是整个研究体系的起点,并为下编做好铺垫和准备。

第一章是全文的基础,引入“东吴系女作家”这个在特定历史时期存在过的概念,厘

清她们的成员构成、出现并且得名的原因。

第二章着重论述“东吴系女作家”崛起的文学风土,即独一无二的时空条件为她们的文学实践活动得以成功展开所提供的历史机遇。

第三章着重挖掘她们的成长背景和登上文坛、逐步成熟直至解放后销声匿迹的主要生活经历与创作道路。

下编是该课题的内部研究,是全篇的重点,致力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文学世界进行深入剖析,客观评价。

第四章主要对这个女作家群体有代表性的文学主题进行提炼和分析。

第五章主要对“东吴系女作家”的艺术美学风格进行分析。

第六章主要总结主要女作家截然不同的创作个性,从而揭示出这个群体趋于一致同时又充满多元元素的创作特色。

第七章为比较研究,把研究对象放在整个海派文学的范畴之内,通过作品主题、人物类型以及内在精神等诸方面的比较,凸现这个女作家群的特异之处,从而为她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海派文学内部找到客观的历史位置。

结语主要对全篇论文进行总结,提出这个女作家群在价值取向上的理想性,及其对今天中国文化界特别是女性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东吴系女作家”理想博爱海派文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6

【目录】:

论文摘要6-7

Abstract7-10

导论10-18

一、问题意识10-12

二、研究综述12-16

三、方法与结构16-18

上编荒原与沃野—“东吴系女作家”的文学风土18-97

第一章“东吴系女作家”的整体背景20-41

第一节“东吴系女作家”的名称由来20-31

第二节“东吴系女作家”的成员构成31-35

第三节“东吴系女作家”的文学身份35-41

第二章女性与都市41-67

第一节女性文学的乐土41-49

第二节胡山源与“女作家”49-53

第三节通俗刊物和旧派文人53-67

第三章人迹与文心67-97

第一节揭开历史的帷幕67-79

第二节贯穿中国现代文学“第三个十年”的文字生涯79-97

下编漩流与岸边—“东吴系女作家”的文学世界97-215

第四章创作主题研究99-137

第一节“园”—精神憩园的极致守望99-109

第二节“梦”—永恒的回溯之路109-113

第三节“窗”—通向曲折的心狱113-123

第四节“爱”—人壁间纯真的弥缝123-130

第五节“紫”—坠落在美的端顶130-137

第五章审美研究137-160

第一节古典美138-147

第二节残缺美147-156

第三节感伤美156-160

第六章作家研究160-203

第一节“小姐”派:施济美、杨琇珍、郑家瑗、程育真160-180

第二节“平民”派:汤雪华、俞昭明、邢禾丽180-203

第七章“东吴系女作家”的历史地位——与海派作家之比较203-215

第一节个案之一—《白衣天使》与《黑衣天使》:理想/现实203-207

第二节个案之二—《爱》与《爱》:乐观/悲观207-209

第三节个案之三—“三年”与“三个钟头”:执著/快乐209-211

第四节海派的别绪211-215

结语215-220

一、理想的星光215-218

二、继续研究的空间218-220

附录220-240

一、“东吴系女作家”作品(1938-1949)目录(初编)220-236

二、《万象》“学生文艺选”篇目236-237

三、《小说月报》“文艺征文”篇目237-238

四、相关人士访问名录238-240

参考文献240-246

后记246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