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景观发展现状研究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AUR FOLK CULTURE TOURISM LANDSCAP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陈卓哈尔滨市创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张旭东哈尔滨商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初冬
摘 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对民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的影响下,民俗文化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达斡尔族作为世居黑龙江地域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深入挖掘达斡尔族文化内涵,研究推进民俗文化与旅游景观设计的创新发展,将增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构建黑龙江地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新格局。民俗文化;达斡尔族;文化旅游;景观设计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109-02
Culture is the soul of a nation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bstract:
of the nation. Influenced by the broad prospects of global tourism industry,folk culture tourism has developed rapidly. As one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living in Heilongjiang,Daur culture has precious historical value. Deeply excavat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aur nationality and studying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folk culture and tourism landscape design will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al economy and build a new pattern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Heilongjiang region.
Folk culture; Daur; Cultural tourism; Landscape designKey Words:
雪飘,素有“冰城夏都”的美誉。地域民族风情也是独一无二,各具特色,是黑龙江省最具潜力的旅游资源。然而旅游开发更加侧重自然生态风光的旅游项目,忽视了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从而导致旅游产品形式单一,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滞后,旅游产业的发展后劲不足。民族风情游是文化旅游产业形式中的一种,也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形式,能够促进多民族人们之间的情感交往和相互了解,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黑龙江是一个古老、神秘、开放、多彩的多民族边疆省份,少数民族众多、习俗多样且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世代聚居着四小民族之一的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富裕县、嫩江县、大兴安岭地区等地。他们勤劳勇敢、善渔猎耕牧,不仅传承了北方优秀的本土文化,并保留着自身特色鲜明的民族传统,创造出多元交融的民族文化格局,展示着多姿多彩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面貌,亦是我国民族多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宗教信仰、饮食、建筑、文化、节庆活动等方面,民族特征鲜明,开发潜力大,具有较强的社会吸引力。现今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已成为黑龙江省地域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战略整合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种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建立了达斡尔文化深度
伴随着全球范围内文化旅游热潮的兴起,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发展势头。少数民族因其独特的个性,以及悠久的文化底蕴故而成为了旅游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正确处理少数民族旅游景观设计与文化发展,保护和传承之间的关系,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更深层次的指导意义。旅游地域文化品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品质。以黑龙江省的旅游资源开发情况为例,其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民族特色的欠缺、文化底蕴深度不足、旅游产业链发展不成熟,这些问题都影响了黑龙江省的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另外现代快餐式文化的迅速发展,正在吞噬着传统民俗文化的土壤,取而代之的则是快销式的旅游产品,因而对本土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休闲体验为龙头的精品旅游线路,集游览观光、民俗体验、文化传播、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游雪等于一体的全域型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体系,更好地带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2黑龙江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景观发展现存问题
以黑龙江达斡尔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别具一格的艺术氛围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民俗文化旅游已迅速发展成为特色旅游产业之一。但因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地域经济水平落后、文化自我调节功能较弱、自然生态脆弱,以及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力量的冲击和影响,有规划的保护及开发民族旅游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的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为例进行分析,其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旅游景观分布在梅里斯区,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梅里斯地处黑龙江省西部,旅游资源丰富,现有3个A级景区,包含AAA级景区哈拉新村和达斡尔族风情生态园,AA级景区青松狩猎场,同时在建的梅里斯湖景区、雅尔赛民俗旅游区、江心岛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也已初步成型,丰富和壮大了梅里斯区旅游产业。近年来本地政府加大
1黑龙江省地域性民俗文化分析
黑龙江省地域广阔,地理纬度较高,处于寒带与亚寒带之间,森林资源丰富,冰雪景观得天独厚,有着独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凉爽,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冬季银装素裹,万里
作者简介
陈卓/1989年生/女/黑龙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景观、室内设计及理论、民族文化(黑龙江哈尔滨150028)张旭东/1985年生/男/黑龙江人/硕士/设计总监/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初冬/1981年生/女/黑龙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建筑历史、山水城市(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 109
文化与传承
了对民族文化及节庆旅游的投入和宣传,从而使哈拉新村的知名度不断增加,影响力越来越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和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多个荣誉。但就现阶段黑龙江地域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状况来看,部分旅游景区的景观建设往往只是表面形式的仿照和复制,忽视了与地域实际状况相结合,忽视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忽视了民族历史的深入挖掘,造成了旅游景观缺失设计依据和民族文化底蕴,进而逐渐失去了本民族的地域特色。2.1缺少统一规划
合理规划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观环境,加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景观建设,不但可以促进地域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旅游经济发展,更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濒危的传统文化。目前,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景观缺乏考虑空间的整体序列关系,且绿化体系单一,沿线缺少统一而整体的设计,应在对自然环境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利用绿化地形、建筑以及多样的造景手法来解决景观空间节点与布局问题,组织出通透深远、层次丰富的景观视觉空间,从而提升旅游景观整体的感知度。达斡尔民俗文化旅游景观设计要尊重本民族信仰、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也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和已有景观,与民俗文化建设相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打造出绿色、生态、环保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在空间中点缀必要的人文景观,将景观小品与构筑物相互融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安排游览路线,将不同空间连接起来,注意起承转合,指引游人体验景观设计中的完整构思以及多样性和层次感。最终建设成具有浓厚达斡尔族民俗风情的现代化绿色景区,让远道而来的游客真切感受到达斡尔族人民的风情面貌。2.2设计主题性弱
旅游景观不仅仅要打造个性的文化场景、营造逼真的文化氛围、创造宜人的景观形态,更重要的是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思想主题,这样才能引起人们触动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鲜明的主题是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景观设计的灵魂和支撑,也是民俗文化旅游景观设计的主线。现有的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景观设计中缺乏对民俗文化精髓的深入挖掘,大多流于表层阶段,民族特色不够鲜明,民族氛围不够浓郁,既对民俗的外在层面尚未探索透彻,又对民俗内在层面的核心提炼不够精确。若要将民族精神具像化,必须把握好设计的核心主题,将商业化和与主题不相关的其他娱乐设施加以区分,保持民族风情景观设计的美感和整体性。合理统一的绿化水景设计、利用空间设计手法和巧妙的景观层次,强调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的运用,灵活运用设计手法进行整体构思,可以有效地凸显民俗文化的主题,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2.3缺乏公共设施
旅游度假区内的公共设施是景区的重要纽带,它承接了游客与景区间的互动,良好、完善的基础公共设施会提升景区内的运营效率,方便旅客的往来,亦有利于招揽游客,为景区创造经济价值。目前现有的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景观沿线没有统一完善的标识系统,且道路指示不明确。空间节点模糊,导致识别性较差,同时陈旧、简陋的公共设施已难以满足景区内的发展需求。在旅游景区中应对游客密度要求较高的区域加强商业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休闲娱乐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从材质到外观都应保证与景观有机结合、互相协调、凸显地域文110 / INDUSTRIAL DESIGN 工业设计
化特色,以传达文化特征和艺术气息,不会在视觉审美上有突兀的感觉,合理地将现代化、便利的公共设施与达斡尔民族元素有机融合,更能彰显民俗气息。
3黑龙江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景观发展的意义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历尽千百年的饱经风霜后,作为新兴的重要发展力量,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着地域文化的演变进程,通过各种形式的交融,逐步转化成独具民族特性的地域文化。如何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旅游景观相融合是地域性民族文化旅游景观设计的重点,只有合理的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推进民族文化旅游项目的进程。同时对刺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在现代全球化背景下达斡尔族文化继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大众旅游成熟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旅游正在蓬勃发展中。旅游景观设计的发展,使人们对旅游行为和旅游需求也随之变化。黑龙江省达斡尔族该区域应以自然旅游资源为基础,发展多个节点相依托,宣传绿色生态旅游,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为突破点。从区域景观设计上来看,应以带状延伸而分布,每个节点之间相互连接与支撑,处理中注意尺度和形式的重要性,并将达斡尔族浓郁的民族文化运用到设计当中,抓住核心精神的本质特征,挖掘、整理、保护民俗文化及历史发展脉络,再现人文精神。提高民族文化与旅游景观的融入对社会的影响,弘扬达斡尔民族文化对促进民族旅游景观的发展,将民族文化的精髓展现给大众,体现民族文化元素与旅游景观相结合的设计思想,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以更好地体现达斡尔民族文化在现代旅游景观中的设计运用。
4结语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是传承本地区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现今黑龙江省的旅游项目开发中,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黑龙江达斡尔族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注重民族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将少数民族地域文化与旅游开发充分结合,构建以民族性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及旅游景观创新设计的新模式,同时促进我省区域旅游业及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改善旅游项目单一化的劣势局面,弘扬和传播传统民族文化。只有做到深入挖掘设计主题、提炼民族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将民族与大众、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从而创造出优秀的少数民族旅游景观设计作品,亦是未来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新
时期黑龙江省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度假村设计研究(立项编号:19YSE602)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基;
于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特色的达斡尔族民俗文化旅游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2018D046)(立项编号:。
参考文献
[1]杨晗.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旅游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06:58-64.
[2]范晓峰.试论黑龙江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黑龙江省齐齐哈 尔地区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4:130-134.[3]马本和,郭丽萍.达斡尔族聚居环境旅游景观优化设计分析――以哈拉新村为例[J].黑龙江 民族丛刊,2016,02:60-65.[4]陈卓.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在主题餐饮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03:05-11.[5]王越.旅游景观设计中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发展研究[J].现代装饰2016,07:147.(理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