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课改下,教育正由教师的重“教”向学生的重“学”转变,由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课堂教学中也要求教师一改过去的教学模式,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教学气氛。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并从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整拟出来与大家共鉴。课堂教学气氛,又称班级社会气氛、课堂心理气氛,它是一种社会心理气氛,是由班级社会体系中各个成员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境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课堂气氛作为学生集体情绪倾向,一旦产生便能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因素反过来作用于学生的情绪。一般讲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其感知、记忆、创造能力都能大大提高,这特别利于教学,同时,活跃的课堂气氛,它能使课堂教学做到恬静与活跃统一,热烈与凝重的统一,宽松与严谨的统一,造成一种和谐共振的教学情境。如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呢? 一、创设情景调动课堂气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老师因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的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情景。在课堂上创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
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如我在教作文《记一次游戏》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课堂情景。我与学生一起玩贴鼻子的游戏,自然,这个游戏其乐无穷,学生个个开怀大笑。在游戏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同时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感触,一节课里学生的热情始终高涨。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写作文“写什么”,“怎样写”两大老大难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的 二、把微笑带进课堂情绪
情感最具有感染力,教师不同情感的表现很容易波及学生,这是课堂气氛形式的重要途径,“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绪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优势,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教师的乐教促学生的乐学,教师满腔热情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学生也敢于接近老师并在愉悦中学到知识,这点让我感触最深、那是我刚接任的一个班的语文课之前,了解到这班学生课堂纪律差,因而第一天我便板着面孔,极严肃地给他们上了一堂课,结果是整堂课一个个学生表情麻木,犹如放在教室的树桩。学生中没有一个举手回答提问,回答问题,整堂课死气沉沉更无法从学生那里反馈出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而教师本人更是身心疲惫,课后我向学生了解原因,他们都说怕答错了挨老师的批评,怕同学笑话。对此,以后上课,我一改往日的冷面孔,把微笑带进了课堂,课堂上我用温和的语言,慈爱的眼神,鼓励他们,并适时地给以表扬,渐渐地学生胆大了,敢说、敢问、敢与老师讨论了。课堂气氛融洽了,
教师教学也轻松了,教学也有了效果。 三、师生互动缓和课堂气氛
在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还是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更多的学生还是扮演着“群众演员”,任凭教师摆布。事实上,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就得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一过程灵活的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自己也参与其中,我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田忌赛马》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先自己读,然后指名学生找伙伴朗读对话,这时我走到一位平时不爱举手的男同学旁边,请他和我一起朗读,之后我对他说:“我们俩合作真愉快1经我这么一说学生纷纷举手要和我一起合作朗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四, 对学生要宽容
以宽容接纳学生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要和善地,愉快地教育儿童。”“以便在没有殴打、没有号泣、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在和蔼可亲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教师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对待学生,避免学生有畏惧、讨厌、紧张等情绪。我校有一位教师对班上一些不爱回答问题、书写潦草的学生一味的指责,辱骂,造成一部分学生厌学,甚至个别学生还逃学。如这位教师从换位的角度去想,去宽容他们耐心的说服、引导他们、感化他们。我想,学生定会爱老师,甚而爱他所授的课。
五、赞许学生积极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些不完全正确的猜想,或者是一种应急性回答,或者设想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构思以前出现的一些新奇观象等。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不敢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于是课堂上老是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讲,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的接受知识。偶而有学生对某个问题举手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他不能接受,把学生的这种直觉思维视为“异端”,大声喝斥,要么说学生是“胡思乱想”,或者给其扣上一个“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大帽子…… 好端端的一个直觉思维就这样被一棒子打死,长此以往这种“千篇一律,万生一面”的“同化”教育模式,不知扼杀了多少学生的思维天才。怪不得有人说:中国的教育制度不改革,永远也培养不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因为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都是“立体型”的科学家,而现行的中国教育制度培养的只是“平面型”的科学家,因此中国的科学家与此这项世界“殊荣”无缘也就见怪不怪了!素质教育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应树立和谐教育意识,即教学过程中做到:师生加强合作、同思考、共探索、鼓励提问、鼓励辩论、鼓励创见、关系和谐。例如我在教学《船过三峡》中,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发现课文当中的一个错误,同样的神女峰,文章前面用宝盖头的“它”,而后面又用了女字旁的“她”。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没有一笑而过,首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同学们,请他们自己好好的读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同学们纷纷朗
读课文,不一会儿工夫,我就发现,有几个小手蠢蠢欲动,我想可能是对自己的答案没把握吧,在这时我就插入几句鼓励的话,效果马上就来了。大部分同学还说的有模有样,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问题就解决了。因此,我们上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要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提问。通常情况下,学生们的提问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最好只做个牵线人,让他们唇枪舌剑去,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的。
综上所述,只有调动好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值得一提的是,在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因个别学生违纪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上课前应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尽快进入讲课的角色,才能形成轻松活跃的气氛。(来源:099银凤2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