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缆敷设典型设计技术原则

2023-03-18 来源:伴沃教育
电缆敷设典型设计技术原则

[ 作者:kpcds001 来源:输配电线路 点击数:

kpcds001 ] 【字体:

104 更新时间:2006-11-16 文章录入:

1.1 技术依据

第1章 技术原则概述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 GB 50003-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 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116-19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6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DL/T-401-2002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

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GJ-1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与验收标准 JB/T 10181.1~10181.5 电缆载流量计算

SD 117—1984 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 理暂行规定

DL-0132 电缆运行规程 1.2 设计范围

电缆敷设典型设计的设计范围是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城(农)网新建、扩建等1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线

路敷设,包括电缆设施与电气设施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排水、火灾报警系统、消防等。 1.3 敷设方式 电缆敷设典型设计分直埋、排管、电缆沟、电缆隧道、桥梁(桥架)等敷设方式。 1.4 设计深度 按DL/T 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国家电网公司66kV及以下输配电工程典型设计指导性意见》的有关要求达到扩大初步设计深度。 1.5 假定条件 按照城市(农村)道路规划要求,具有符合相关规程要求的电缆敷设通道。 第2章 敷设方案技术条件 2.1电缆敷设方式分类 说明:□表示方案分类号,A:直埋敷设,B:排管敷设,C:电缆沟敷设,D:隧道敷设,E: 桥梁(桥架)敷设,F:电缆工作井;1、2···n表示子方案号 2.1.1电缆直埋敷设典型设计方案 电缆直埋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1。 表2-1电缆直埋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方案分类 A-1 项目名称 1.电压等级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0.4~110kV 1、2、3、4、5、6根 1×400~1×800 3.电缆截面(mm2) 3×70~3×40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地温:-20~35℃ 温度情况 直埋土中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沟底宽:0.4~1.4m 电缆埋深:≥0.7~1m 埋设预制槽盒中 沟底宽:0.6~1m 电缆埋深:≥0.7~1m 埋设砖砌槽中 沟底宽:0.8~1.2m 电缆埋深:≥0.7~1m 地温:-20~35℃ 地温:-20~35℃ 水平排列 0.4~110kV 2、3、4根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水平排列 0.4~110kV 2、3、4根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水平排列 A-2 A-3 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地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地7.接地方式情况 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洛阳电力设计院 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长春电力设计院 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长沙电力设计院 注 电缆穿越农田时的最小埋深为1m。 2.1.2电缆排管敷设典型设计方案 电缆排管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2。 表2-2电缆排管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方案分类 B-1 项目名称 1.电压等级 0.4~110kV 0.4~110kV 1×4孔(φ150mm) 1×3孔(φ150mm) 2×3孔2.电缆回路数和(φ150mm) 根数 3×3孔(φ150mm) 4×4孔(φ150mm) (采用φ175mm,减一孔) (φ150mm) (采用(采用φ175mm,减一φ175mm,减一孔) 孔) 一孔) (φ150mm) 3×6孔 (采用φ175mm,减2×4孔(φ150mm) 3×4孔1×6孔1×8孔(φ150mm) (φ150mm) 2×6孔2×8孔(φ150mm) (φ150mm) 2×10孔(φ150mm) 1×10孔(φ150mm) 0.4~110kV 0.4~110kV 0.4~110kV B-2 B-3 B-4 B-5 1×400~1×800 1×400~1×800 1×400~1×800 1×400~1×800 3.电缆截面3×70~3×400 (mm) 21×400~1×800 3×70~3×400 3×70~3×400 3×70~3×400 3×70~3×400 (4×25-4×240) (4×25-4×240) (4×25-4×240) (4×25-4×24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行×列) 5.气象条件、运行35℃ 环境、温度情况 高强度管, 6.敷设方式断面管顶深: 规模 ≥0.7m ≥0.7m ≥0.7m ≥0.7m ≥0.7m 管顶深: 管顶深: 管顶深: 管顶深: 高强度管 高强度管 高强度管 高强度管 35℃ 35℃ 35℃ 35℃ 单芯:交*互联单芯:交*互联单芯:交*互联单芯:交*互联或或单端接地接7.接地方式情况 单端接地接地 地 多芯:两端接地 地 地 或单端接地接或单端接地接端接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长沙电力设计院 方案分类 B-6 项目名称 1.电压等级 0.4~110kV 0.4~110kV 1×4孔1×3孔(φ150mm) 2×3孔2.电缆回路数和(φ150mm) 根数 3×3孔(φ150mm) (φ150mm) 4×4孔(φ150mm) (采用(φ150mm) (采用(采用φ175mm,减一φ175mm,减一孔) 孔) 一孔) 3×4孔3×6孔 (采用φ175mm,减(φ150mm) 2×4孔(φ150mm) 0.4~110kV 1×6孔1×8孔(φ150mm) (φ150mm) 2×6孔2×8孔(φ150mm) (φ150mm) 2×10孔(φ150mm) 1×10孔(φ150mm) 0.4~110kV 0.4~110kV B-7 B-8 B-9 B-10 单芯:交*互联或单设计单位 φ175mm,减一孔) 1×400~1×80 1×400~1×80 3.电缆截面3×70~3×400 (mm) (4×25~4×240) 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行×列) 5.气象条件、运行35℃ 环境、温度情况 混凝土包封 6.敷设方式断面管顶深: 规模 ≥0.7m ≥0.7m ≥0.7m ≥0.7m ≥0.7m 管顶深: 管顶深: 管顶深: 管顶深: 混凝土包封 混凝土包封 混凝土包封 混凝土包封 35℃ 35℃ 35℃ 35℃ 4×240) 4×240) 21×400~1×80 3×70~3×400 (4×25~1×400~1×80 1×400~1×80 3×70~3×400 3×70~3×400 (4×25~(4×25~4×240) 3×70~3×400 (4×25~单芯:交*互联单芯:交*互联单芯:交*互联单芯:交*互联或或单端接地接7.接地方式情况 单端接地接地 地 多芯:两端接地 地 地 或单端接地接或单端接地接端接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南京电力设计院 单芯:交*互联或单设计单位 方案分类 B-11 项目名称 1.电压等级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3.电缆截面(mm2) B-12 0.4~110kV 4-21 1×400~1×800 0.4~35kV 4-21 3×70~3×400 3×70~3×40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35℃ 度情况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非开挖拉管,专用电缆保护管 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7.接地方式情况 多芯: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2.1.3电缆沟敷设典型设计方案 电缆沟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3。 表2-3 电缆沟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方案分类 C-1 项目名称 1.电压等级 0.4~110kV 支架层数:2~6 0.4~110kV 支架层数:2~6 C-2 C-3 杭州电力设计院 水平、三角排列 (4×25~4×240) 水平、三角排列 35℃ 机械顶管,镀锌钢管 多芯:两端接地 西安电力设计院 C-4 0.4~110kV 支架层数:3~6 0.4~110kV 支架层数:3~6 支架长度:250、350、支架长度:250、支架长度:250、350、支架长度:250、350、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500mm电缆根数:350、500mm电缆500mm电缆根数:500mm电缆根数:4~24根 1×400~1×800 3.电缆截面(mm2) 3×70~3×400 根数:8~24根 1×400~1×800 3×70~3×400 6~24根 1×400~1×800 3×70~3×400 12~24根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4×25~4×240) (4×25~4×24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水平、三角排列 5.气象条件、运行环25~35℃ 境、温度情况 25~35℃ 25~35℃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25~35℃ 可开启,单侧支架 可开启,双侧支架 不可开启,单侧支架 不可开启,双侧支架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沟顶深:0m 沟顶深:0m 沟顶深:≥0.3m 沟顶深:0.3m 净深:0.8~1.8m 净深:0.8~1.8m 净宽:0.7~1.1m 净宽:1.0~1.7m 净深:1.5~1.8m 净宽:0.7~1.1m 净深:1.5~1.8m 净宽:1.0~1.7m 单芯:交*互联或单单芯:交*互联或单单芯:交*互联或单单芯:交*互联或单端7.接地方式情况 端接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2.1.4电缆隧道敷设典型设计方案 电缆隧道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4。 表2-4 电缆隧道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项目名称 D-1 方案分类 1.电压等级 10~110kV 支架层数:6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支架长度:500mm ≥16根 1×400~1×800 3.电缆截面(mm) 3×70~3×400 4.电缆排列方式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度情环境温度40℃ 况 浅埋暗挖沟道,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明开沟道,矩形2.0m×2.1m(双侧支架) 马蹄形2.0m×2.3m(双侧支架)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7.接地方式情况 多芯: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项目名称 D—3 方案分类 1.电压等级 10~110kV 10~110kV 10~110kV D—4 D—5 多芯:两端接地 北京电力设计院 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环境温度40℃ 3×70~3×400 2端接地接地 端接地接地 接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南京电力设计院 D-2 10~110kV 支架层数:6 支架长度:500mm ≥16根 1×400~1×800 110kV以上品字型排列,其余水平排列 110kV以上品字型排列,其余水平排支架层数:6 2. 电缆回路数和根支架长度:500mm 数 ≥16根 1×400~1×800 3. 电缆截面(mm2) 3×70~3×400 支架层数:6 支架长度:500mm ≥16根 1×400~1×800 3×70~3×400 支架层数:4、5 支架:弧形支架 ≥16根 1×400~1×800 3×70~3×400 110kV以上品字型排列,110kV以上品字型排110kV以上品字型排列,4. 电缆排列方式 其余水平排列 5. 气象条件、运行环环境温度40℃ 境、温度情况 6. 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明开沟道,矩形浅埋暗挖沟道,马蹄形预制水泥管,内径2~环境温度40℃ 环境温度40℃ 列,其余水平排列 其余水平排列 1.5m×2.1m(单侧支架) 1.5m×2.1m(单侧支架) 2.7m(双侧支架) 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地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7. 接地方式情况 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2.1.5桥梁(桥架)敷设典型设计方案 桥梁(桥架)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5。 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北京电力设计院 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表2-5 桥梁(桥架)敷设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方案分类 E-1 项目名称 1.电压等级 0.4~110kV 层数:1、2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电缆根数:4~12根 1×400~1×800 3.电缆截面(mm2) 3×70~3×400 (4×25~4×240) 4.电缆排列方式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水平、三角排列 电缆根数:8~12根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电缆根数:4~9根 1×400~1×800 3×70~3×400 (4×25~4×240) 0.4~110kV 支架层数:2、3 0.4~110kV 支架层数:1、2、3 E-2 E-3 5.气象条件、运行环境、温35℃ 度情况 顶部悬挂, 专用电缆桥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净宽:0.5~1.1m 保护管 保护管或槽 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地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地7.接地方式情况 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设计单位 洛阳电力设计院 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杭州电力设计院 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西安电力设计院 保护管 侧壁悬挂 35℃ 35℃ 2.1.6电缆工作井典型设计方案 电缆工作井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见表2-6。 表2-6 电缆工作井典型设计方案技术条件一览表 方案分类 G-1 项目名称 1.电压等级 2.电缆回路数和根数 0.4~110kV 根数≤24 0.4~110kV 根数≤24 3×70~3×400 水平排列 0.4~110kV 根数≤24 3×70~3×400 水平排列 0.4~110kV 根数≤24 3×70~3×400 水平排列 G-2 G-3 G-4 3.电缆截面(mm2) 3×70~3×400 4.电缆排列方式 5.气象条件、运行环25~35℃ 境、温度情况 直线井 水平排列 25~35℃ 25~35℃ 25~35℃ 转角井 沟顶深:≥0.3m净沟顶深:≥0.3m 深:≥1.9m 净深:≥1.9m T型井 沟顶深:≥0.3m净深:≥1.9m 十字井 沟顶深:≥0.3m 净深:≥1.9m 6.敷设方式断面规模 净宽:1.6,2,2.5m 净宽:1.6,2,2.5m 净宽:1.6,2,2.5m 净宽:1.6,2,2.5m 长度:4(10kV),长度:6(35kV及以长度:6(35kV及以长度: 6(35kV及以6(35kV及以下),8,下),8,10,12m 下),8,10,12m 下),8,10,12m 10m 7.接地方式情况 单芯:交*互联或单单芯:交*互联或单单芯:交*互联或单单芯:交*互联或单端接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接地电阻:≤10Ω 设计单位 端接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接地电阻:≤10Ω 端接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接地电阻:≤10Ω 端接地接地 多芯:两端接地 接地电阻:≤10Ω 上海电力设计院 第3章 电气部分 3. 1 电缆路径选择 电缆工程投资较大,工程隐蔽,建成后要运行几十年,如果路径选择不当,将会给电缆运行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甚至会增加电缆故障次数。在城市(农村)电网中,确定电缆线路路径通常应符合以下三个原则: (1) 统一规划原则 ; (2) 安全运行原则; (3) 经济合理原则。 3.2环境条件选择 本典型设计采用的环境条件如下: 海拔高度:<1000m; 最高环境温度:+40℃; 最低环境温度:—40℃; 日照强度:0.1W/cm2 年平均相对湿度:80%; 雷电日:40日/年; 最大风速:35m/s; 地震裂度:7级。 3.3 电压等级选择 电缆敷设设计适用电压等级为0.4 、10 、35、66 kV与110kV。 电缆的额定电压应按电缆导体与绝缘屏蔽层或金属护套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O)、任何两相线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 )、任何两相线之间的运行最高电压(Um)以及每一导体与绝缘屏蔽层或金属护套之间的基准绝缘水平BIL选择,且应符合表3-1的规定。 表3-1 电缆的额定电压值 系统中性点 系统额定电压(kV) U0/ U Um BIL 外护套冲击耐压 3.4电缆型号及截面 3.4.1电缆型号及使用范围 3.4.1电缆型号及使用范围常用的电缆型号及其使用范围见表3-2。 表3-2 电缆型号、名称及用途表 型 号 名 称 Cu YJV ZR-YJV AL YJLV ZR-YJLV 阻燃和非阻燃铜芯或铝芯交联聚乙适用于室内外敷设。可经受一定的敷烯绝缘、聚氯乙稀护套电 力电缆 YJV22 ZR-YJV22 YJLV22 ZR-YJLV22 设牵引。但不能承受机 械外力作用的场合 适 用 范 围 10 6/10 11.5 75 20 有效接地 35 21/35 42.5 200 20 66 110 64/110 126 550 37.5 非有效接地 10 8.7/15 11.5 95 20 35 26/35 42.5 250 20 阻燃和非阻燃铜芯或铝芯交联聚乙适用于埋地敷设。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烯绝缘、聚氯乙稀护套内 钢带铠装电力电缆 力 用。但不能承受大的拉 YJV32 ZR-YJV32 YJLV32 ZR-YJLV32 阻燃和非阻燃铜芯或铝芯交联聚乙适用于水中或高落差地区。能承受机烯绝缘、聚氯乙稀护套细 金属丝铠装电力电缆 力 适用于水中。电缆能承受较大 的拉力 械外力作用和相当的拉 YJV42 ZR-YJV42 YJLV42 ZR-YJLV42 阻燃和非阻燃铜芯或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稀护套粗 金属丝铠装电力电缆 3.4.2电力电缆导体选择 35kV 及以下电缆可选用铜芯或铝芯电缆,66、110kV应优先选用铜芯电缆。 3.4.3电力电缆绝缘应按下列规定选择: (1)10~110kV 电缆应优先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 (2)66、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应采用绝缘层与导体屏蔽和绝缘屏蔽三层共挤干式交联工艺。 (3)0.4kV电缆可以采用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等电缆。 3.4.4电缆护层选择 10 ~110kV电缆金属护套、铠装、外护层宜按表3-3选择。 表3-3 10 ~110kV电缆金属护套、铠装、外护层选择表 敷设方式 电缆类型 金属护套 加强层或铠装 钢带(3 芯)非磁性金属带(单芯) 聚氯乙35kV 及以下软铜线或铜排管、隧道、交联 电缆沟、竖井 烯或聚10~110kV 带66 ~110kV 铝或铅护—- 乙烯 套 桥梁 交联 10~110kV 铝护套 —- 外护层 35kV及以下 软铜线或铜带 直 埋 交联 66~110kV 铝或铅护套 注 (1)在电缆夹层、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竖井等防火要求高的场所宜采用阻燃外护层。 (2)有白蚁危害的场所应在非金属外护套外采用防白蚁护层。 (3)有鼠害的场所宜在外护套外添加防鼠金属铠装,或采用硬质护层。 (4)有化学溶液污染的场所应按其化学成分采用相应材质的外护层。 3.4.5电缆截面选择 (1)电缆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结合当地敷设环境,对66kV 及以上电缆按JB/T 10181计算公式计算。35kV 及以下常用电缆可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载流量结合当地敷设环境选用校正系数计算。 (2)电缆导体最小截面的选择,应同时满足规划载流量和通过系统最大短路电流时热稳定的要求。 (3)导体最高允许温度和敷设环境温度按表3-4选择。 表3-4 导体最高允许温度(℃) 电缆类型 聚氯乙烯 交联聚乙烯绝缘 3.5电缆附件 3.5.1电缆附件的额定电压以即UO /U(Um)表示,它不得低于电缆的额定电压。 正常运行时最高允许温度 70 90 通过短路电流最高允许温度 160 250 3.5.2绝缘特性 (1)电缆附件是将各种组件、部件和材料,按照一定设计工艺,在现场安装到电缆端部构成的,在绝缘结构上,它与电缆本体结合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2)电缆附件设计时采用的每一导体与屏蔽或金属护套之间的雷电冲击耐受电压之峰值,即基准绝缘水平BIL。 (3)户外电缆终端的外绝缘必须满足所设置环境条件(如污秽等级、海拔高度等)的要求,并有一个合适的泄漏比距。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外绝缘的泄漏比距不应小于25mm/kV ,并不低于架空线绝缘子串的泄漏比距。 (4)绝缘接头的绝缘隔离板,应能承受所连电缆护层绝缘水平2 倍的电压。 3.5.3 机械强度和机械保护 (1)110kV高压电缆户外终端的机械强度应满足使用环境的风力和地震等级的要求,并能承受与它连接的导线上2kN 的水平拉力。 (2)直埋于土壤的接头宜加设保护盒。保护盒应作防腐处理并能承受路面荷载的扭力。 3.5.4 电缆终端和接头装置选择 外露于空气中的电缆终端装置类型应按下列条件选择: (1)不受阳光直接照射和雨淋的室内环境应选用户内终端,受阳光直接照射和雨淋的室外环境应选用户外终端。 (2)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通过一段连接线相连时,应选用敞开式终端。110kV敞开式终端宜有以下配套部件: 1)防晕罩或屏蔽环; 2)终端与支架绝缘用的底座绝缘子。 不外露于空气中的电缆终端装置类型应按下列条件选择: (1)作为电气设备高压出线接口时应选用设备终端,如与变压器直接连接的油浸式终端和用于中压电缆的可分离式连接器。 (2)用于SF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组合电器直接相连时应选用GIS 终端。 电缆接头装置类型的选择:电缆接头的装置类型有8种,在设计时应根据接头的用途进行选择。 电缆结构型式选择如表3-5所示。 表3-5 电缆结构型式选择汇总表 电缆绝缘类型 电压等级结构型式 结构特征 (kV) 交联 聚乙烯 66~110 预制式 模塑式 绕包式 10~35 绕包式 热缩式 冷缩式 以自粘性橡胶带为增绕绝缘 以热缩管材现场套装,经加热收缩 用弹性体材料经注射硫化扩张后,内衬螺旋状支撑物,施工时抽取支撑物收缩成型 以合成橡胶材料工厂预制现场装配 以辐照聚乙烯带现场绕包,再以模具加热成型 以高压自粘性乙丙橡胶带绕包,铜套管外壳,灌注绝缘复合物 整体预制式 主要部件是橡胶预制件,预制件内径与电缆外径要过盈配合,以确保界面间的足够压力 组合预制式 以预制件橡胶应力锥及预制环氧绝缘件在现场组装并采用弹簧机械紧压 3.6 电缆防雷、接地和护层保护 3.6.1电缆线路的过电压保护 为防止电缆和电缆附件的主绝缘遭受过电压损坏,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1)露天变电站内的电缆终端,必须在站内的避雷针或避雷线保护范围以内,以防止直雷击。 (2)电缆线路与架空线相连的一端应装设避雷器。 (3)电缆线路在下列情况下,应在两端分别装设避雷器: 1)电缆一端与架空线相连,而线路长度小于其冲击特性长度; 2)电缆两端均与架空线相连。 (4)电缆金属护套、铠装和电缆终端支架必须可*接地。 3.6.2避雷器的特性参数选择 保护电缆线路的避雷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冲击放电电压应低于被保护的电缆线路的绝缘水平,并留有一定裕度。 (2)冲击电流通过避雷器时,两端子间的残压值应小于电缆线路的绝缘水平。 (3)当雷电过电压侵袭电缆时,电缆上承受的电压为冲击放电电压和残压,两者之间数值较大者称为保护水平Up。电缆线路的BIL=(120~130)%Up。 (4)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对于110kV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额定电压取系统最大工作线电压的80%;对于66kV 及以下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应分别取最大工作线电压的110%和100%。 3.6.3电缆护层的过电压保护 实行单端接地和交*互联接地的单芯电缆线路,为防止护层绝缘遭受过电压损坏,应按规定安装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电压限制器。并满足规范要求。 线路不长,感应电压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宜采取一端直接接地。如图3-1所示。 图3-1一端直接接地(ED—终端;NJ—直通接头) 线路较长,一端直接接地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35kV及以上电缆线路,水下电缆或35kV以上高压电缆输送容量较小的情况,可采取在线路两端直接接地,如图3-2所示。35kV以上高压电缆线路较短,或利用率很低时,也可采取全接地方式。 图3-2两端直接接地(ED—终端) 除上述情况外,当线路较长时,宜划分适当的单元设置绝缘接头,使电缆金属护层分隔在三个区段以交*互联接地,如图3-3所示。每单元系统中三个分隔区段的长度宜均等。 图3-3交*互联接地 ED—终端;NJ—直通接头;IJ——绝缘接头 第4章 结构部分 4.1电缆敷设一般规定 4.1.1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4-1的规定。 表4-1 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 电缆类别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66kV ≤35kV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0.4kV 3芯 15D 10D 10D 单芯 20D 12D 10D 自容式充油电缆 注 表中D为电缆外径。 20D 4.1.2 不同敷设方式的电缆根数宜按表4-2。 表4-2 不同敷设方式的电缆根数 敷设方式 直埋 排管 电缆沟 电缆隧道 桥梁(桥架) 4.2.直埋敷设方式 4.2.1电缆直埋敷设方式及规模: 电缆直埋敷设方式分为以下三种子模块: A1:直埋于土中; 沟底宽:0.4~1.4m; 电缆埋深:≥0.7m~1m; 电缆根数:1~6根。 A2:埋设于预制槽盒中; 沟底宽:0.6~1m; 电缆埋深:≥0.7~1m; 电缆根数:2~4根。 A3:埋设于砖砌槽中; 沟底宽:0.8~1.2m; 电缆埋深:≥0.7~1m; 电缆根数:2~4根。 4.2.2电缆直埋敷设方式要求: (1)电缆应敷设在壕沟内,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石。 (2)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 (3)沿电缆全长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警示带。 电缆根数 6根及以下 21根及以下 24根及以下 16根及以上 12根及以下 (4)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100m、转弯处或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4.2.3直埋敷设电缆的接头要求:

(1)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0.25m。

(2)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且不小于0.5m的净距。

(3)斜坡地形处的接头安置,应呈水平状。在路口处、管线交*处不应放置接头。

(4)对重要回路的电缆接头,宜在其两侧约1000mm开始的局部段,按留有备用量方式敷设电缆。 (5)接头应配备保护盒,以承受机械力。

4.3 电缆排管敷设方式 4.3.1排管敷设方式及规模

排管敷设方式及规模共分12种子模块,简述如下: B1:高强度管无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0.5m;

1×3孔(φ150mm),2×3孔(φ150mm),3×3孔(φ150mm)。 B2:高强度管无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0.5m;

1×4孔(φ150mm),2×4孔(φ150mm),3×4孔(φ150mm),4×4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3:高强度管无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0.5m;

1×6孔(φ150mm),2×6孔(φ150mm),3×6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4:高强度管无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0.5m;

1×8孔(φ150mm),2×8孔(φ150mm);采用φ175m减一孔。 B5:高强度管无混凝土包封; 1×10孔(φ150mm);

2×10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6:高强度管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0.5m;

1×3孔(φ150mm),2×3孔(φ150mm),3×3孔(φ150mm)。 B7:高强度管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0.5m;

1×4孔(φ150mm),2×4孔(φ150mm),3×4孔(φ150mm),4×4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8:高强度管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0.5m ;

1×6孔(φ150mm),2×6孔(φ150mm),3×6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9:高强度管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0.5m ;

1×8孔(φ150mm),2×8孔(φ150mm)。 B10:高强度管混凝土包封; 排管顶深:≥0.5m;

1×10孔(φ150mm),2×10孔(φ150mm);采用φ175mm,减一孔。 B11:高强度管(非开挖拉管);4~21根(φ150mm)。 B12:镀锌无缝钢管(顶管);4~21根(φ150mm)。 4.3.2排管敷设技术要求

(1)排管所需孔数除按电网规划敷设电缆根数外,还需要有适当数量的预留孔。

(2)供敷设单芯电缆用的排管管材,应选用非磁性并符合环保要求的管材。电缆保护管宜选用C-PVC管、红泥塑料管、碳素螺纹管、海泡石管、维纶水泥管、玻璃钢管、镀锌钢管、涂塑钢管等。 (3)缆芯工作温度相差大的电缆,宜分别配置于适当间距的不同排管组。 (4)排管顶部土壤覆盖厚度不宜小于0.7m。

(5)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 (6)管路纵向连接处的弯曲度,应符合牵引电缆时不致损伤的要求。 (7)管孔端口应有防止损伤电缆的处理。 (8)排管管径按下列规定选择:

单孔敷设单根电缆用的管径宜符合下式要求: D≥1.5d

式中 d——电缆外径,mm;

D——管子内径,mm。 4.4 电缆沟敷设方式

4.4.1电缆沟敷设方式及规模: 电缆沟敷设方式分为以下四种子模块: C1可开启,单侧支架; 沟顶深:0m; 净深:0.8~1.8m; 净宽:0.7~1.1m。 C2可开启,双侧支架; 沟顶深:0m; 净深:0.8~1.8m; 净宽:1.0~1.7m。 C3不可开启,单侧支架; 沟顶深:≥0.3m; 净深:1.5~1.8m; 净宽:0.7~1.1m; C4不可开启,双侧支架; 沟顶深:≥0.3m; 净深:1.5~1.8m; 净宽:1.0~1.7m。 4.4.2 电缆沟敷设技术要求

4.4.2.1电缆沟断面选择应按远景规划敷设电缆根数确定。 4.4.2.2电缆沟应能实现排水畅通,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沟的纵向坡度不宜小于0.3%;

(2)沿排水方向适当距离宜设集水井及泄水系统,必要时实施机械排水。

4.4. 2.3电缆沟的高度小于1.5m,宜选用砖混结构。高度大于1.5m,宜选用混凝土结构。 4.5电缆隧道敷设

4.5.1电缆隧道敷设方式及规模

电缆隧道敷设方式分为以下七种子模块:

D1明开沟道,矩形2.0m×2.1m(双侧支架); D2明开沟道, 2.6m×2.4m(双侧支架);

D3浅埋暗挖沟道马蹄形,2.6m×2.9m(双侧支架); D4浅埋暗挖沟道,马蹄形2.0m×2.3m(双侧支架); D5明开沟道,矩形1.5m×2.1m(单侧支架); D6浅埋暗挖沟道,马蹄形1.5m×2.1m(单侧支架); D7预制水泥管,内径2~2.7m(双侧支架)。 4.5.2电缆隧道敷设要求

4.5.2.1电缆隧道一般在变电所出口段,电缆走线的回路数较多,110 (66)kV电缆的布置应采用蛇形敷设。

4.5.2.2 电缆隧道中应考虑分段排水,底部向集水井(坑)应有不小于0.5%的坡度,可根据地形坡度适当设集水井(坑),并设置自动水位排水泵。

4.5.2.3 各种金属构件、配件均需采取有效防腐防锈措施。

4.5.2.4 隧道净空高度不宜小于1.9m,两侧支架间净通道大于等于1m,单侧支架净通道大于等于0.9m。 4.6 桥梁(桥架)敷设方式 4.6.1 桥梁(桥架)敷设方式及规模

桥梁(桥架)敷设方式分为以下三种子模块: E1顶部悬挂式:

净宽:0.5~1.1m,4~12根; 保护管或槽盒保护。 E2专用电缆桥: 净宽:0.5~1.1m; 8~12根电缆; 保护管保护。 E3侧壁悬挂, , : 净宽:0.5m; 4~9根电缆; 保护管保护。

4.6.2桥梁(桥架)敷设技术要求

4.6.2.1利用交通桥梁敷设电缆,应取得当地桥梁管理部门认可且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和附件等重量应在桥梁设计允许承载值之内。 (2)电缆和附件的安装,不得有损于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3)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和附件,不得低于桥底距水面高度。 (4)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和附件,不得有损于桥梁的外观。

4.6.2.2在短跨距的桥梁人行道下敷设的电缆,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把电缆穿入内壁光滑、耐燃性良好的管子内或放入耐燃性能良好的槽盒内,以防外界火源危及电缆。在外来人员不可能接触到之处可裸露敷设,但应采取避免太阳直接照射的措施。

(2)在桥墩两端或在桥梁伸缩间隙处,应设电缆伸缩弧,用以吸收来自桥梁或电缆本身热伸缩量。 4.6.2.3长跨距的桥梁内或桥梁人行道外敷设电缆,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1)在电缆上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以防外界火源危及电缆。

(2)在桥梁上敷设的电缆应考虑桥梁因受风力和车辆行驶时的振动而导致电缆金属护套出现疲劳的保护措施。

(3)在桥梁上敷设的110kV的大截面电缆,宜作蛇形敷设,用以吸收电缆本身的热伸缩量。

(4)在桥梁的伸缩间隙部位的一端,应按桥梁最大伸缩长度设置电缆伸缩弧,用以吸收桥梁的热伸缩。 (5)在桥梁伸缩间隙处,宜把电缆放入能垂直、水平方向转动的万向铰链架内,用以吸收桥梁的挠角。 (6) 不能随交通桥梁敷设或桥梁空间受限制,可单独架设电缆桥架。 4.7 电缆工作井

4.7.1 电缆工作井分为以下四种子模块: F1直线井: 工井顶深:≥0.3m; 净深:≥1.9m; 净宽:1.6、2、2.5m ;

长度:4(10kV)、6(35kV及以下)、8、10m。 F2转角井: 工井顶深:≥0.3m; 净深:≥1.9m

净宽:1.6、2、2.5m;

长度:6(35kV及以下)、8、10、12m。

F3 T型井: 工井顶深:≥0.3m; 净深:≥1.9m; 净宽:1.6、2、2.5m;

长度:6(35kV及以下)、8、10、12m。 F4十字井: 工井顶深:≥0.3m; 净深:≥1.9m; 净宽:1.6、2、2.5m;

长度: 6(35kV及以下)、8、10、12m。 4.7.2电缆工作井结构要求

(1)工井长度应根据敷设在同一工井内最长的电缆接头以及能吸收来自排管内电缆的热伸缩量所需的伸缩弧尺寸决定,且伸缩弧的尺寸应满足电缆在寿命周期内电缆金属护套不出现疲劳现象。 (2)工井间距应按计算牵引力不超过电缆容许牵引力来确定,直线段一般不宜大于50m。 (3)工井需设置集水坑,集水坑泄水坡度不应小于0.3 %。

(4)每个工井需设人孔二个。支架与固定金具需按电缆使用的实际条件确定。并需设置电缆施工用的拉环和吊装电缆用的吊环(攀)。

(5)安装在接头井内的金属构件皆应用镀锌扁钢与接地装置连接,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6)工井两端的排管孔口应封堵。

(7)在10 %以上的斜坡排管中,应在标高较高一端的工井内设置防止电缆因热伸缩而滑落的构件。 4.8电缆防火、防水、防渗和通风 4.8.1电缆防火

4.8.1.1敷设在电缆防火重要部位的电力电缆,应选用阻燃电缆。敷设在变、配电站及发电厂电缆通道或电缆夹层内,自终端起到站外第一只接头的一段电缆,宜选用阻燃电缆。 4.8.1.2变电站电缆通道和电缆夹层的防火设计

(1)电缆总体布置的规定。变电站二路及以上的进线电缆,宜分别布置在相互独立或有防火分隔的通道内。

变电站的出线电缆宜分流。电缆的通道数宜与主变台数相对应。

在电缆夹层中的电缆应理顺并逐根固定在电缆支架上,所有电缆走向按出线仓位顺序排列,电缆相互之

间应保持一定间距,不得重叠,尽可能少交*,如需交*者,则应在交*处用防火隔板隔井。 在电缆通道和电缆夹层内的电力电缆应有线路名称标识。 (2)防火封堵。为了有效防止电缆因短路或外界火源造成电缆引燃或沿电缆延燃,应对电缆及其构筑物采取防火封堵分隔措施。 电缆穿越楼板、墙壁或盘柜孔洞以及管道两端时,应用防火堵料封堵。防火封堵材料应密实无气孔,封堵材料厚度不应小于l00mm。 (3)电缆接头的表面阻燃处理。在电缆夹层中的电缆接头,应采用防火涂覆材料进行表面阻燃处理,即在接头及其两侧2~3m和相邻电缆上绕包氯丁橡胶为基的阻燃带或涂刷防火涂料,涂料总厚度应为0.9~1.0mm。 4.8.1.3电缆沟和竖井的防火设计 对电缆可能着火导致严重事故的回路、易受外部影响波及火灾的电缆密集场所,应有适当的阻火分隔,并按工程的重要性、火灾概率及其特点和经济合理等因素,确定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阻火分隔封堵。电缆沟和竖井内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在电缆竖井穿越楼板处、竖井或电缆沟(桥架)接口处,应采用防火包等材料封堵。 阻火分隔包括设置防火门、防火墙、耐火隔板与封闭式耐火槽盒。防火门、防火墙用于电缆沟、电缆桥架以及上述通道分支处及出入口。 耐火隔板用于电缆竖井和电缆层中电缆分隔。耐火隔板的间隔距离应符合表4-3规定。 表4-3 阻火分隔的间距 类别 地点 电厂、变电站内 电缆沟、电防火墙 缆桥架 厂区外 防火隔板 竖井 上、下层间距 200 7 厂区内 100 间隔m 100 封闭式耐火槽盒的接缝和两端,应用阻火包带或防火堵料密封。 (2)火灾监控报警和固定灭火装置。在电缆进出线集中的隧道、电缆夹层和竖井中,如未全部采用阻燃电缆,为了把火灾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尽量减小事故损失,可加设监控报警、测温和固定自动灭火装置。 在电缆进出线特别集中的电缆夹层和竖井中,可加设湿式自动喷水灭火、水喷雾灭火或气体灭火等固定灭火装置。 电缆隧道设温度在线监控系统对电缆线路负荷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在电缆隧道设排水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借助温度在线系统功能对于上述排水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进行一并控制。 4.8.2 电缆构筑物防水措施

电缆构筑物的防水应根据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下渗状况,选用适当的防水措施和防水材料。地下水位以下或者深度大于1200m时,宜选用防水混凝土为首选一道设防,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地下水位以上或者深度小于等于1200m时,宜选用卷材防水、涂料防水、水泥砂浆防水为一道设防。烧结普通砖体地沟采用五顺一丁的防水砖墙砌法,要求砌体砂浆满铺满挤,墙体横缝竖缝均应砂浆饱满,建议采用防水涂料或水泥砂浆抹面为一道防水层。 4.8.3 通风措施

电缆沟、隧道一般采用自然通风。电缆沟和隧道内的温度不应超过最热月的日最高温度平均值加5℃,如缺乏准确计算资料,则当功率损失达150~200W/m时,应考虑机械通风。 4.9 其他

电缆路径沿途设置的警示带、保护板、井盖、标志桩、标志牌等应采用统一的电力标识。 4.9.1 保护板

保护板主要用于直埋电缆,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软土或沙子中不应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 4.9.2标志牌

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志牌。 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牌的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标志牌规格宜统一。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4.9.3 井盖

井盖分为无机材料盖板、铸铁盖板、钢纤维混凝土盖板、高分子复合材料盖板。井盖的选用一般根据道路荷载确定。井孔直径宜大于700mm。 4.9.4 标志桩

标志桩: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面喷涂料。直埋电缆转角,直线每隔100m设置标志桩,人行道上标志桩与地面齐平。

4.9.5 警示带:警示带由塑料带制成,上印“电力电缆、高压危险”字样,覆盖在电缆构筑物上部,在其表面回填覆土,可起警示作用。

5.各方案的设计内容

暂定于10月10日召开电缆敷设典型设计第三次协调会议,各设计单位要按照下述设计内容提供资料,供第三次协调会议讨论。各方案的图纸大小用A4或A3,文字用仿宋GB2312,图框暂用本院图框。 5.1 A-1方案 5.1.1 设计说明。

5.1.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6根分别考虑的直埋断面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保护板图、标志桩图、标志板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4 使用说明。 5.2 A-2方案 5.2.1 设计说明。

5.2.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2.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2、3、4根分别考虑的断面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2.4 使用说明。 5.3 A-3方案 5.3.1 设计说明。

5.3.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3.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2、3、4根分别考虑的断面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3.4 使用说明。 5.4 B-1方案 5.4.1 设计说明。

5.4.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4.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3孔,2×3孔,3×3孔分别考虑排管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4.4 使用说明。 5.5 B-2方案 5.5.1 设计说明。

5.5.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5.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4孔,2×4孔,3×4孔,4×4孔分别考虑排管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5.4 使用说明。 5.6 B-3方案 5.6.1 设计说明。

5.6.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6.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6孔,2×6孔,3×6孔分别考虑排管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6.4 使用说明。 5.7 B-4方案 5.7.1 设计说明。

5.7.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7.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8孔,2×8孔分别考虑排管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7.4 使用说明。 5.8 B-5方案 5.8.1 设计说明。

5.8.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8.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

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10孔,2×10孔分别考虑排管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8.4 使用说明。 5.9 B-6方案 5.9.1 设计说明。

5.9.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9.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3孔,2×3孔,3×3孔分别考虑排管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9.4 使用说明。 5.10 B-7方案 5.10.1 设计说明。

5.10.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0.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4孔,2×4孔,3×4孔,4×4孔分别考虑排管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0.4 使用说明。 5.11 B-8方案 5.11.1 设计说明。

5.11.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1.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6孔,2×6孔,3×6孔分别考虑排管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1.4 使用说明。 5.12 B-9方案 5.12.1 设计说明。

5.12.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3.2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8孔,2×8孔分别考虑排管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

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2.4 使用说明。 5.13 B-10方案 5.13.1 设计说明。

5.13.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3.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10孔,2×10孔分别考虑排管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3.4 使用说明。 5.14 B-11方案 5.14.1 设计说明。

5.14.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4.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孔数和管径(自定分级)分别考虑非开挖管图、两侧工作坑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4.4 使用说明。 5.15 B-12方案 5.15.1 设计说明。

5.15.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5.3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孔数和管径(自定分级)分别考虑非开挖管图、两侧工作坑图、各种交*跨越图、平行图、临近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5.4 使用说明。 5.16 C-1、C-2方案 5.16.1 设计说明。

5.16.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6.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支架层数2、4、6层结合支架长度分别出图、可开启顶盖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6.4 使用说明。 5.17 C-3、C-4方案 5.17.1 设计说明。

5.17.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7.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支架层数3-6层结合支架长度分别出图。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7.4 使用说明。 5.18 D-1~D-5方案 5.18.1 设计说明。

5.18.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8.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隧道图、井图、集水坑图、井盖图、排风口(井)图、通风亭图、照明设置图、反映施工和电缆固定用拉环吊环的图等。(有些图纸可先自行设置模块)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8.4 使用说明。 5.19 E-1方案 5.19.1 设计说明。

5.19.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19.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2层分别考虑断面图,桥梁与变电站夹层内的桥架应分别出图。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19.4 使用说明。 5.20 E-2方案 5.20.1 设计说明。

5.20.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20.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2、3支架层数结合管径分别考虑分别绘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20.4 使用说明。 5.21 E-3方案 5.21.1 设计说明。

5.21.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21.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按1~3支架层数结合管径分别考虑分别绘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5.21.4 使用说明。 5.22 G-1~G-4方案 5.22.1 设计说明。

5.22.2 材料清册(可按单位长度等)。

5.22.3 图纸(根据详细结构的需要,可选择使用整体示意图、断面图、剖面图、上视图、俯视图、局部放大图、零部件图等)。主要包括:井图、集水坑图、井盖图、反映施工和电缆固定用拉环吊环的图等。在相应图纸上编制文字说明或表格组合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