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南京市白下区太平南路西侧、淮海路的南北两侧,毗邻新街口繁华商业区,周边楼宇林立,车水马龙,周边环境极其复杂。场地周边路面以下新旧管线密布,给排水、通讯、燃气、电力等管线错综复杂,管线走向同场地边线基本平行,最近距离仅约3.0米左右。东侧太平南路下为南京市地铁3号线。
A地块:基坑围长约400m,基坑面积约9280平方米,开挖深度13.50米~14.20米。
B地块:基坑围长约400m,基坑面积约9600平方米,开挖深度13.70米~14.40米。
该基坑支护工程总体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两层钢筋砼支撑的支护形式、基坑的地下水处理采用组合式止水帷幕+管井疏干降水。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地处古秦淮河河漫滩地貌,基坑部分影响范围内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1杂填土(Q4ml):杂色,很湿-饱和,松散。全场区分布。层厚2.10~4.40米。
①-2淤泥质填土(Q4ml):灰~灰黑色,饱和,流塑,具腐臭味,夹少量的小碎石和粉质粘土小团块。全场区分布,局部缺失。层厚0.40~3.50米,平均厚度1.90米。
②-1粉土夹粉砂(Q4al):灰黄、黄灰色,饱和,稍密,中压缩性。全场区分布。层顶埋深3.20~5.70米,层厚2.90~11.40米。
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Q4al):灰色,饱和,流塑,中偏高压缩性。全场区分布。层顶埋深7.30~15.80米,层厚2.30~12.50米。
②-3粉砂(Q4al):灰色,饱和,中密,中压缩性。分布较均匀,局部缺失。层顶埋深13.80~22.90米,层厚3.90~20.20米。
③粉质粘土 (Q4al):灰色,饱和,可塑,中偏高压缩性。分布较稳定,局部缺失。顶板埋深20.20~34.80米,层厚0.70~15.30米。
④砂砾土(Q4al):灰色,饱和,中密,由粉质粘土夹砂混夹砾石,空间分布无规律。全场区分布。顶板埋深33.50~36.40米,层厚0.50~3.90米。
⑤-1强风化粉砂岩质泥岩 (K2P):紫红色,岩石风化强烈,结构大部分破坏,该层遇水易软化,干钻难以钻进。层顶埋深34.50~38.70米,层厚1.80~8.80米。
⑤-2中风化粉砂质泥岩(K2P):紫红色,层状结构,多呈韵律薄层,该层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岩石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frk为2.16MPa,标准值frk为1.89 MPa,属极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顶面较平缓。层顶埋深36.80~45.50米,最大揭露厚度12.50米。
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分为浅层潜水和弱承压水。潜水含水地层为①层填土和②层新近沉积土,分属弱透勘察查明拟建场地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勘察期间实测钻孔内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0.50~1.00米,稳定水位埋深0.80-1.30米,主要赋存于上部①1杂填土、①2淤泥质填土、②1粉土夹粉砂、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及②3粉砂中,为统一含水层,富水性较好、透水性较强。主要受大气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影响,年升降变化幅度约0.60~0.80米。
三、主要技术要求 1、三轴深搅桩
三轴深层搅拌机叶片直径850mm,桩中心间距为1200mm;使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掺入量暂定为22%,水灰比为1.2~1.5,要求深搅桩体28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0MPa。局部位置设置三轴深搅桩暗墩,暗墩空头部分(基坑开挖面以上)水泥掺量为10%,基坑面以下部分水泥掺量为22%,水灰比为1.2~1.5。三轴搅拌机下沉速度控制在0.6m/min以内,搅拌提升速度控制在0.6~0.8m/min以内,并保持匀速下沉与匀速提升。搅拌提升时不应使孔内产生负压造成周边地基沉降。因故搁置超过2h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为废浆处理,严禁再用。施工时应保证前后台密切配合,禁止断浆。如因故停浆,应在恢复压浆前将三轴搅拌机下沉0.5m后再注浆搅拌施工,以保证搅拌桩的连续性。正式施工前应选取不少于三根桩进行工艺性试验,以确定水泥掺量和喷浆速度等
施工参数。三轴深搅桩应连续施工,相邻桩喷浆工艺的施工时间间隔不宜大于24小时。否则,需做冷缝处理,可在冷缝外绕打三根三轴深搅桩,并采用旋喷桩加固的方式处理。
2、双重管高压旋喷桩施工要求
旋喷桩施工流程:放样、定桩位→引孔下注浆管到底→边提升边旋转喷浆成桩→清洗各管道→移机至下一孔。高压喷浆桩施工前, 应先用小型钻机引孔, 止水桩施工时, 应控制好桩间距和垂直度,要求垂直度偏差小于0.5%。施工前, 先進行开挖基槽以清除地表障碍,找出准确的支护桩位,便于止水桩的准确定位和施工。检查水泥、外掺剂等的质量,桩位、压力表、流量表的精度和灵敏度,高压喷射设备的性能等。桩间旋喷施工设备基座每移动一次,要对钻杆的水平垂直度校核一次。钻机就位时机座要平稳, 立轴或转盘要与孔位对正,桩垂直度误差一般不得大于0.4%,孔深允许偏差±100。旋喷参数设计要求:旋喷止水桩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掺入量为每米不少于350kg,并掺入水泥用量12%的UEA膨胀剂,水灰比1.0,浆压30MPa,气压0.7MPa,转速16转/分,提升速度8~10cm/分,喷浆量80升/分。桩径不小于800,单根旋喷桩不间断施工。
四、本基坑支护工程的新技术的运用
基坑开挖范围大,埋深较深,场地地下水位埋深浅,侧壁土体①1杂填土、①2淤泥质填土结构松散,易坑塌,②1粉土夹粉砂、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极易形成流砂或管涌导致坑壁坍塌,造成边坡失稳。同时由于②3粉砂中含有微承压水,基坑开挖后会对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产生顶托作用,由于开挖厚后局部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厚度较小,低于1.00米,极易形成突涌破坏坑底。类似的同类工程中,多采用单一的止水帷幕(单排或多排),但由于受机械设备条件、基坑变形影响以及地下水作用等因素限制,止水效果往往不甚理想。本工程止水帷幕属于超深止水帷幕,采用φ850@1200三轴深搅桩进行止水,结合护桩桩间进行双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强止水效果,保证了止水帷幕的可靠性,确保止水效果。
五、结论
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在超深止水帷幕中采用φ850@1200三轴深搅桩进行止水,结合护桩桩间进行双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强止水效果,解决了类似工程超深止水帷幕止水效果不好,基坑出现渗漏、流土流砂问题。在开挖深度较深,
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超深基坑中采用采用采用钻孔灌注桩+两层砼支撑的传统支护形式,相对于地下连续墙,既节约了工程造价,又缩短施工工期,确保了基坑安全,获得了成功。突破了南京地区类似工程传统的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方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及借鉴性。
参考文献:
[1] 吴华.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S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