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与安娜·卡列尼娜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
陈泰昌 010113101
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角,安娜则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女主角,她们是两个不同国家的“叛逆女”形象,都以飞蛾扑火的勇气追求个性解放和美好爱情,并在绝望中走向死亡,至今仍是文坛上动人的形象,闪耀着光辉。所以,本文就试着将二者的形象进行对比。
一、相似性
苔丝和安娜都是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著名女性形象,自身所散发的人格魅力与巨大魄力,使她们成为世界文学画廊里最动人的叛逆者形象,具有相似的特点:追求个性解放,要求人格独立,都把爱情看作生活的全部,为爱而生,为爱而战,直到为爱而死,有着殊归同途的悲剧结局。
爱情从来都是美好而永恒的话题,每个女人都渴望爱情,苔丝和安娜选择“自杀”,最直接的原因都是对爱情的绝望。失身后的苔丝与克莱相识相爱,新婚之夜却惨遭无情抛弃。克莱离去后杳无音信,在父亲病逝,房屋到期,一家人没有安身之地的艰难处境中,苔丝再次屈身沦为亚雷的情妇。命运的安排总是让人难以捉摸,南美经商失败的克莱回心转意,重新站在苔丝眼前,他的忏悔复燃了苔丝心中的爱,苔丝认为亚雷是毁了她爱情和幸福的人,为了证明自己只爱克莱一个人,亲手杀死了亚雷,并坦然走向绞刑架。天真善良的苔丝在绝望时能举起复仇的尖刀,是以一种极端的“杀他”的方式实现了某中意义上的“自杀”来实现对真爱的诠释。
安娜被束缚在政治婚姻里,面对着冷酷刻薄的卡列宁,过了八年令人窒息的生活。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渥伦斯基的出现像黑暗中的一道火光,点燃了她内心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她就这样并义无反顾地爱上了渥伦斯基,并毅然与家庭和上流社会决裂。但是渥伦斯基毕竟还是那个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在和安娜在一起不久之后便开始对安娜产生厌倦,并认为她的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疏远认为安娜成为他政治仕途的阻碍。终于,视爱情为生活的全部、为了爱情抛夫弃子决裂上流社会的安娜,再一次失去了生活的精神支柱,最终卧轨自杀,以死来证明人格的完整。
无论是亚雷凌辱下的苔丝,还是卡列宁束缚下的安娜,都与两个男人有着复杂的感情纠葛,为爱而战,为爱而死,视爱情为神圣和最高的目标,勇于追求合理的人生权力,如飞蛾扑火般执着,得到了短暂的爱情,不过,接踵而至的不幸更是造成无尽的痛苦,使她们在与相爱恋人的矛盾冲突中走上死亡,有着相似的结局。
二、差异性
二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出身、社会地位、环境不同,二者在性格、个人意识觉醒和毁灭成因方面还是表现出差异。
作者是这样形容苔丝的:“大自然的新生女儿”,“从来连一只苍蝇,一个小虫,都不忍伤害,连一只小鸟儿关在笼子里,也常常叫她流泪”。所以,正是这种平民的出身、惨淡的家境造就了苔丝淳朴、坚毅、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为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生计去认亲而惨遭失身,为悲剧埋下种子;为了一家人的安身之地再次屈身做情妇,加快了悲剧的进程。就是这样,贫困的家庭一次又一次把她推向痛苦的深渊。而安娜出身皇室,长相出众,容貌姣好,在被人宠爱的环境中长大,性格中不免带有固执武断,唯我独尊的成分,这为安娜的叛逆提供了可能性。拥有省长夫人的身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这也导致了
后来的安娜拥有红杏出墙勇气。她将生活等同于爱情,把渥伦斯基当做私人物品,具有极强的占有欲。安娜执意公开恋情,与上流社会诀别,抛夫弃子,与其贵族血统及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造就的固执、任性、难耐寂寞等消极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就毁灭的原因而言,苔丝真诚善良,没有什么致命的弱点,但是来自外部的强大力量抹杀了她的真诚和淳朴,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贫困的家庭一次又一次把她推向痛苦的深渊,深爱的丈夫在新婚之夜将她抛弃,虚伪道德观和封建伦理道德容许男人炫耀风花雪月,却不能接受无辜苔丝的失身,资本主义法律任凭恶少亚雷逍遥法外,以至于变本加厉,没有给受凌辱后的苔丝相应的法律保护,反而将追求个人幸福的苔丝视为“乱纪乱纲”的行为迅速送上了绞刑架,美好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终究难逃残忍、冷酷、虚伪社会环境的毁灭。
矛盾重重、犹豫不决是安娜身上致命的弱点。安娜的内心世界是多重矛盾的载体:一方面认为自己是个活生生的女人,要生活,要爱情,大胆追求真爱,另一方面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看做“一个坏女人”,“一个不洁的女人”,在有罪和无罪中挣扎;一方面不能放弃与渥伦斯基的情爱,另一方面又难以割舍对儿子的母爱,在情感与责任的夹缝中煎熬;一方面勇敢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又因受到顽固势力打压而有种不祥的预感,多次陷入惶恐迷离中,在勇敢与恐惧中度日;一方面厌倦了上流社会的虚伪生活,另一方面又幻想着拥有英国式的幸福,和渥伦斯基一起去新的领地,无法摆脱贵族夫人的偏见,在纯洁和虚伪中求生。种种对立心理较量无法停止激烈的冲突,加上外部上流社会的无情打压所形成的内外夹击,最终将安娜击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