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边境市县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摘 要:在“富边兴民行动”的带动下,黑龙江省边境市县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外贸、农业、工业、旅游、林业、进出口加工、服务业等产业,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拟在分析黑龙江省边境市县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黑龙江省边境市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一、黑龙江省边境市县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是农业产量逐年增加。黑龙江省森林覆盖率高,林地面积约为700万亩。土壤有机质含量为7%左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其中,耕地面积约173.3万公顷(2008年),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2005~2010年,粮食产量由313万吨增长到636万吨,年均增长率15%。二是工业规模呈现扩大趋势。2005~2010年,黑龙江省边境市县主营业务收入达500万元的企业由原来的237家上升到404家;工业总产值由91亿元增长到335亿元,年均增长30%;实现利税总额由8亿元增长到37亿元,年均增长36%;吸纳就业人员由50251人增加到167612人,年均增长6%。三是进出口总额大幅提高。2005~2010年,边境市县进出口总额由54亿美元增长到132亿美元,年均增长20%。贸易方式也由易货贸易向现货、现汇贸易转变。过货种类由农副产品、轻工产品发展到工业机械产品。四是边境经济合作呈现活跃趋势。2005~2010年,黑河边境经济合作区、绥芬河
边境经济合作区、黑龙江东宁经济开发区和逊克边境经济开发区的进口额从0.1亿美元增长到17亿美元,年均增长179%;出口额从0.3亿美元增长到1.6亿美元,年均增长40%。五是“边境游”日益受欢迎。2010年,抚远县全年接待游客1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5亿元;漠河县全年接待游客达65.2万人次,收入5.4亿元。
二、黑龙江省边境市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18个边境市县经济发展不均衡,存在较大差距。就经济总量而言,边境地区gdp总量的3/4主要集中在绥芬河、东宁、穆棱等八个市县,县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在人均量上,出现“一枝独秀,普遍偏低”的经济发展局面。人均gdp最高的绥芬河市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最低的孙吴县不足全省人均gdp的1/3,县域间差距悬殊。二是县域间经济结构差距大。2010年,边境市县第一、二、三产结构为39:25:36,产业结构正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县域间经济结构的差异却非常大。例如:抚远县产业结构70:8:22,以第一产业为支柱;穆棱市产业结构17:57:26,以第二产业为支柱;绥芬河市产业结构为1:16:84,第三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三是基础设施不健全。近年来,虽然国家对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但由于边境地区长期以来历史欠账过多,加之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经济落后等因素,使得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交通、能源、
通信和水利等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四是边境经贸合作水平低。中俄两国在资源、资金、科技、劳动力、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等市场经济要素上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双方经贸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贸易额增长快速,但仍在低水平上徘徊,呈现“小范围”、“低层次”、“低水平”的特征,已经不适应边境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黑龙江省边境市县发展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对边境市县的转移支付力度。扩大对边境市县的一般转移支付规模,要充分考虑边境地区的特殊情况,要积极探索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边境市县的对口帮扶力度,明确帮扶责任,并进行年度考核。二是提高吸引外资的能力。一方面,可以解决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另一方面,外来资金的流入可以带来新的商机、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使边境市县的经济模式更加规范化。三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要促进边境市县与境内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不能每个市县都孤立地搞所谓“结构合理化及优化”,而一定要从区域经济“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各个市县要依据其特点及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产业结构或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及优化。四是调整对俄贸易结构。依托边境市县的地缘优势,发挥与俄罗斯的经济互补性强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对俄经贸合作的适应性调整,扩大合作领域,转变贸易方式,升级结构、规范行为、提升质量,实现互利共赢。五是注重人才培养。第一,努力提高边境市县干部的知识水
平和领导能力。第二,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事业,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到人才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去。第三,努力留住人才,用良好的发展空间、优厚的待遇、长远的发展前景留住优秀人才。第四,积极引进人才,加快边境市县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为边境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信息网站,定期召开专场人才招聘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