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年第3期 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SOUNDS OF NATURE) 叶松荣 YE Song——rong 于润洋专业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阐释 为庆贺恩师于润洋教授诞辰八十华诞而作 于润洋先生从20世纪6O年代开始教师 的重要任务,即培养学生对诚信与真诚做人 生涯,培养了大量的学生,一直到现在,还在 信念的尊重。但现行的学校教育常被简化为 倾力培养学生。在长期的教学及教育管理实 “教书”,而忽略了“育人”。在多年的教育生 践中,逐渐形成了他的音乐教育思想。于先 涯中,于先生十分关注“育人”,重视品行作为 生的专业音乐教育思想是根基于一以贯之的 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和育人的价值取 严密的逻辑性、深刻的思辨性和丰富的实践 向,并在文章中深入论证了品行对学生的专 性基础上,使其具有深刻性、前瞻性与批评性 业发展所具有的深广意义。在于先生看来, 之品格,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转化为具有指 品行先导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导意义的教学行为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发挥 首先,在办学目标设置中体现品行先导。 了有效的作用。 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管理的核心,确定 本文主要以于先生已发表的有关专业音 正确的目标,有利于制定教学计划;以目标为 乐教育文章为解读对象,对于先生的专业音乐 导向,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把握教学活 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与理论价值进行探讨。 动的进程与方向。作为管理者,于先生认为, (一) “学院在完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的整个过程 探讨于先生音乐教育的思想特征,对当 中,能不能始终坚持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下专业音乐教育思想的建构、对教育理想信 放在重要位置上,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的 念的重塑,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问题。”①因为“我们培养出的艺术人才,将 品行为先导 来所从事的则是精神生产,所面对的是人,自 品行是艺术家的形象内核,也是高等专 身应该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意 业艺术院校师生的形象内核。品行建设在当 义上讲,对一个未来的艺术家在思想、精神品 今社会得到广泛的重视,也成为高校建设中 格方面应有更高的要求。”②这是先生以远见 ①于润洋:《对高等专业音乐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②于润洋:《21世纪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展望》,《艺术教育》,1996年第3期。 收稿日期:2012—08—11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30(2012)03—0037—12 作者简介:叶松荣(1955一),男,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福州,350108)。 37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年第3期 的目光,为未来的艺术家在思想、精神品格方 面预设的目标,从而将人才培养的要求上升 到一个新的历史认识高度,以适应未来社会 发展之需要。 几十年来的治学心境、一种追求,一种学习态 度、生活态度。于先生正是以这种执著的心 态,淡薄名利,沉浸于音乐学研究领域中的理 想追求。不仅如此,于先生始终谨慎、谦虚并 敏锐地洞察着国内外音乐学领域学术研究前 沿,倾心于教学和研究。正是如此,才有了如 今这成果等身,中外蜚声;也正是这份执着、 坚守,对他周围的人、对他的学生都产生了重 要而深远的影响。 学风为核心 其次,重视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 任感。培养青年学生成为一个有丰富扎实的 学科知识、继承传统美德、有合作精神、懂法 守法的现代人才,是教育的基本任务。而作 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除了在专业技能方面 具备的条件之外,他还必须具备一种最重要 的品质,那就是:他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 学风问题,对于一个学者来说,也是一个 人格问题。近年来,学术不端行为频频发生, 有抱负、有丰富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 操,对自己的国家、民族、人民怀有深厚情感 和责任感的人……尽管时代、社会历史不同, 某些概念的具体内涵也有所不同,但是,这些 严重污染了学术界。学风问题也因此引起社 会的普遍关注。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术 自律意识,提倡求真务实的精神,已是刻不容 缓。那么,怎样才是良好的学风?对此,中国 社科院提出了一个标准,即“严谨而不保守,活 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 品质在不同程度上都往往是历代真正音乐艺 术家所共有的。”③作为一名教育家和专业艺 术院校的管理者,于先生时时关注着“培养什 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充 满了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情怀,表达了对社 会对艺术的一份责任,并以此来引导学生培 养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和崇高的情感。 再次,引导学生抵制精神浮躁、物欲膨胀 的不良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 活水平的提高,对物欲的追求成了一种社会 风气。对此,于先生认为,做学问要有一种 “心境”,要以宁静的心态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理而不追逐名利”⑤具体落实到学生培养、教学 活动、学术研究中,于先生以为,养成良好的学 习风气,“对于学生们来说,比一篇论文所体现 的学术成果更为重要和珍贵的是,在攻读学位 的三年期间能获得一种在音乐理论领域里进 行学术研究的比较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学风, 这或许是他们终生受用的。”⑥ 良好的学风,不仅对学生,对教师也同样 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一种好的 学风,这是导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所谓‘教 书育人’绝不应该是向学生空谈伦理,而应该 是帮助他们在做学问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高 尚品格;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用自己学术工 作的实践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做学问 的过程中,做一个严肃认真的、朴实的、有高 尚道德观念的人。”⑦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师的 “研究音乐学没有一种宁静的心态,没有甘心 坐冷板凳的精神,没有一种甘于寂寞的心境, 也许是很难真正有所成就的。在物欲剧烈膨 胀,纯粹的学术受冷遇,心理上极易受到冲击 的当今,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来说,重要的是对 许多东西要淡泊一些。得到了什么,淡然处 之;失去了什么,坦然处之。④这是于先生自己 ③同① ④⑤⑥⑦于润洋:《心境・方法・学风》,《人民音乐》,2000年第6期。 转引自吴晓平:《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谈研究生教育》,《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OlO年第4期。 同⑤ 同⑤ 38 叶松荣:于润洋专业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阐释 为人师表作用,教育学生不能靠说教,而应该 生以自身的研究实践换来的宝贵经验,经过 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学界高度统一 的认识。这也向我们呈现了一个道理,有良 好的学风和独立自主的学术意识,才能保持 一靠教师身教,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赢得 学生的仰慕。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研究 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同时,也能让学 生感受到教师的人生境界和学术情怀。 个学者应有的品格,从这一意义上说,于先 良好的学风还体现在良好的学术规范中。 于先生在《心境・方法・学风》一文中谈到博 士的培养要求,除了完成一篇有创建的学位论 文,更重要的是学到学术研究的正确方法,通 过潜心研究,建构自己的学术品格,培养一种 良好的学风和独立自主的学术意识。以博士 论文写作为例,对学风提三条标准: 一生对学风问题的强调,实质上潜藏着对学风 不端的否定与批评。 方法为根本 一门学科的发展,往往得益于寻找新的、 有效的研究方法,来推动学科研究的深入和 提供新的阐释空间,使之充满活力。就治学 方法而言,于先生善于将自身长期积累的研 究经验,和极富创造性意义的研究方法与学 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使他的治学方法 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现实意义。 于先生认为在研究中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是扎实:引证的材料、文献要确切、可 靠,不能望文生义、粗枝大叶;论点要有根有 据,不能一知半解便轻率地下结论,要经得起 反问。于先生在这里一方面是指论文写作中 形式规范的问题,也即在引用、注释、以及杜 第一,史论关系。在史学研究中,如何处 绝学术垃圾之类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的“要 经得起反问”,则是更深一层的学术问题,我 理史与论的关系,是一关键。2O世纪6o年代 在光明日报上曾经展开过一场在学术研究中 “史论关系”问题的讨论,有两种观点(“以论 带史”和“论从史出”)相互对峙。对此,于先 生在《心境・方法・学风》一文中做了辩证、 独特的原创性的阐释:“音乐历史研究需要理 的理解应该是:在学术探讨过程中不回避与 自己相对立的观点,主动触及与自己相对立 的观点并在探讨中力求予以说服。因为任何 单方面的观点深刻性都是有限的,真正的深 刻性意义往往不在于单方面深化中,而在于 与对立观点构成了两级对峙才能得以彰 论根基。音乐史学家不应轻视理论,视理论 为空谈,不肖一顾,这对史学研究很不利。音 显。⑧也只有这样,学术研究才能得以深化。 二是朴实:提倡朴实无华,反对浮躁、夸 夸其谈;使用新概念、新术语、建构新观念要 慎重,学术问题上不能赶时髦;文字要清晰易 懂,杜绝故弄玄虚的、晦涩的表述。 乐历史绝不是史实的堆积,它既是音乐史实 的陈述,又不能不是对这些史实的理性反思 ……多关注一些史学理论问题、美学问题、艺 术学问题、社会学问题等等,我想,这对提高 史学研究的理论层次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 三是老实:在学术上对待自己对待别人 都应实事求是,不能文过饰非;引用和吸收别 人的思想和成果时要指明来源,尊重别人的 面,音乐理论研究需要历史素养……如果缺 乏足够的音乐历史的知识储备,是难于达到 理想的境界的……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历 劳动,学术上不能贪天功为已有。 于先生对学风问题的揭示,凝聚着于先 ⑧1期。 史现象 一种没有任何历史意味的纯思辨性 质的音乐理论,其价值往往是很有限的。”⑨于 叶松荣:《广博・深刻・特色・创新——中国西方音乐史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的质量意识探讨》,《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 39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年第3期 先生认为处理二者关系的方法,是历史与理 论的融合与渗透,指出,音乐学这门学科中的 历史内容和理论内容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史 论之间很难说哪个重要哪个次要,也很难说 哪个在前哪个在后,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如 究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提升了成果的理论 层次,创获颇丰。 当然,对于先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 物史观作为自己的理论立足点,不同的学者 有不同的理解方式,有些年轻学者未必能够 接受和认同。“有些年轻的音乐学家们在还 未弄清这种理论和方法的内涵和价值时,便 将它作为一种过时的教条轻易地否定了。”@ 但不管如何,在我国的音乐学理论研究中,许 多年轻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已不同程度上体现 了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关系,已经客观上接 受了于先生的影响。可以说,于先生坚持的 马克思唯物史观与音乐文本相结合的分析方 式,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寻找提升自我理论创 新能力的途径,以形成研究上的独具特色。 何“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⑩笔者以为,于 先生的这一提法,具有开放兼容的品格,它使 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研究由封闭走向到开放, 并从根本上否定了框定的研究方法,既为学 生的学术研究打开了思维空间和思想空间, 又不丧失其二者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渗 透”,是一个发展的灵活的理论方法,是建立 在实事求是和思想解放基础上的,对音乐史 学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最具深度意义的研究范 式,凝结着于先生辩证思维的理论品质,并深 刻地影响着中国西方音乐史学界和相关领域 学者的学术研究。 第三,社会一历史阐释与音乐本体分析 的关系。音乐学分析既立足于作品本身,也 离不开其生成的社会历史环境。先生以为, “对于一位音乐学家来说,对音乐本体进行必 要的技术层面的分析毕竟只是一种手段,而 第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非马克思 主义哲学一美学理论关系。在理论研究过程 中,立足点的合理、正确,能够减少研究的盲 目性,增强自觉性。于先生推崇马克思的唯 阐释蕴藏在音乐作品深层的社会一历史内涵 物史观,并以此作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于 先生认为,同形形色色的各种哲学观以及在 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才是终极目的,而要 实现这个目的,就要求将社会历史内涵的阐 释和音乐本体的分析二者尽量形成相互的渗 透与融合。”⑩于先生提出的社会一历史阐释 与音乐本体分析的关系,对于我国音乐学研 究具有两层意义:一方面它有利于在对音乐 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学观比较起来,只 有这种哲学一美学观最清晰、最透彻、最有说 服力,同时也是最开放、最具包容性。但他并 不排斥任何历史上的和当代的、有价值的非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美学理论资源,相反,于先 本体分析时,重视深入了解作曲家在特定时 代、社会、文化环境下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他的 整个心路历程,也即蕴藏在音乐作品深层的 社会一历史内涵;另一方面又有助于避免将 生认为应该清醒地、批判地借鉴它们、吸收它 们,借以丰富和扩展自己的理论视野。⑩在于 先生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两种理 论资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非马克思主 义哲学一美学理论)的融合运用。二者间的 相互渗透与融合,无疑为于先生的音乐学研 ⑩同④ 社会一历史阐释与音乐本体分析割裂、从而 造成对音乐学现象的单一解读。而二者的相 互渗透与融合,其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符 ⑩于润洋:《关于音乐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人民音乐》,2009年第l期。 ⑩ 同④ ⑩40 同⑥ 叶松荣:于润洋专业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阐释 合人类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 知路线:追根溯源”。因为,“理论的目的在于 《对培养音乐学专业研究生的几点认识 和体会》一文就此重点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厘清课程设置和论文写作的关系。 认为,既不能设置数量过大的课程,从而把攻 认识事物的本质,而对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如 果离开它的历史发展去考察,是很难认清它 的本质的”。@因此,走进音乐文本自身,发掘 其价值,体会其生命意义和内在意蕴,是音乐 学研究的重要途径。音乐作品的本体的艺术 分析与音乐内涵的社会历史分析殊途同归, 是对音乐艺术的本质的认识与把握的最好范 式。于先生的这一理论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 读学位的时问拖得过长;又不宜完全不设课 程,只撰写论文就可以进行答辩。 第二,针对博士生知识面窄的问题,提出 应建构研究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要学贯中 西,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在导师的指导下通 过攻读一定的课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做进 一面,而且已付诸实践,其代表作首推《歌剧“特 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 分析》。此文已成为音乐学分析的典范之作。 现该研究方法在音乐学研究领域中已被广泛 应用。 步的充实和提高。这将直接制约我们要培 养的人才的层次和水平。 第三、提出博士论文的质量要求。应把 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选题。“选题是至关重要的;选题 是否恰当,有时甚至是决定论文质量的重要 因素,所以需要周密考虑和慎重对待。我的 质量为生命 关于高等教育是精英教育还是普通教 育,社会上还是有许多争论,但研究生教育无 疑应是一种精英教育,是一种专门人才的培 养。提高教育的质量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总体 需要,而音乐专门人才的培养,关系到音乐教 育今后的发展走向。于先生深刻认识到这一 点,对质量的追求,一直贯穿在于先生的教学 研究活动中。2002年11月于先生应邀出席 由中央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共同发起的 体会是:第一,要考虑与该选题有关的文献、 资料条件如何。如果这方面的条件不够,学 生再努力,再有天赋,也难于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要考虑学生的条件。题目太容易了,则 无法充分发挥和显示学生的能力和潜力;题 目太难、太大了,则有可能作不下去,进而丧 失信心;比较理想的是经过艰苦的努力,最后 是可以完成的题目。第三,题目本身要有意 义、有价值。既不能过于宽泛,又不能过于偏 狭。能准确地提出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问 “第一届全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管理培养工作 研讨会”。会上,于先生就目前艺术师资的数 量和质量都有限的前提下、音乐类招生规模 题’,并非易事,需要认真斟酌。一篇有价值 的博士论文总应该或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 却越来越大的现象,指出,造成这种状况,最 高教育机构的“扩招”决策有责任。并鲜明地 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尤其是研究生培养质 量。他说:“从研究生工作的长远发展着想, 各院校必须把质量问题视为研究生教育的生 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有一定创造性 的见解,而这有赖于在一开始就能不能提出 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归根到 底是有没有‘问题意识’,这是至关重要的。”⑩ 也即离开了“问题意识”,理论创新也就成了 无的放矢。 命线,最终,质量的问题是成败的关键。不能 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盲目扩招……”⑩。 ⑩ 同④ ⑩《音乐学的领军人物~~于润洋》,载罗小平、冯长春:《乐之道——中国当代音乐美学名家》,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年6月。 ⑩ 同⑩ 41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年第3期 其次是见解。于先生要求在学生博士论 文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如何做到这一 力、学术研究能力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 养产生直接影响。否则就如钱伟长先生所言, “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 育”。因此,只有通过这二者(教学与科研)的融 点作了阐述,给学生以指导。“一篇有价值的 博士论文应该或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对某 一个问题的解决提出自己有一定创造性的见 合,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得到全面提升和完整 的展示。 解,而这有赖于在论文开始时是否能提出一 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于先生的可贵 之处还在于,面对难于全面实现高质量的学 (二) 于先生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对专业艺 位论文社会现实中,仍然坚守自己对博士论 文的高标准的要求。这不仅仅意味着于先生 的不随波逐流,更是对当下研究生培养过程 中的不良习气的批评与排斥,提倡求实求真, 也是于先生一贯秉承的思维方式和务实的办 学风格。 于先生同样关注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于先生以为,“教师们在自己从事的业务领域 自觉进行严肃认真的、坚持不懈的科学研究, 切实地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动;教学为科研提出 明确的目标,科研则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基 本的保证。”⑩于先生提到的二者互动,其特征 不仅体现了教师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而 且是从根本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必备条件。 从理解教学质量的科学内涵出发,在专业艺术 院校发展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提升来源于教师 教学与科研的互动,以科研成果为教学注入新 的生命和活力。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最新成 果和最新思维的吸收,与教师打造自身发展特 色相结合,才能使学生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得 以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研究水平的高 低会成为一位专业艺术院校教师竞争力的标 志。对此,我们有理由说,一流的教学需要一 流的科研作支撑,一门课程之所以充满无限的 活力,体现了教师对本学科的深入研究、兼收 并蓄的程度,也是教师对该学科领域独辟蹊径 的研究成果的展示。教师自身的改革创新能 ⑥ 同⑤ ⑥ 同① 42 术院校音乐教育的使命作了既有宏观又有微 观的阐释,极具指导性。他的专业音乐教育 思想涉及我国专业艺术院校建设与改革的多 个方面,诸如:如何端正师生品行、学风规范、 研究方法、质量提升、机制变革等等,并将其 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作为专业艺术院校的管 理者,于先生深知专业艺术院校的校情,并与 院校实际情况相结合,也正因为这样,才更彰 显出于先生音乐教育思想之价值: 具有发展品质 首先,提升内涵发展。在我国专业音乐 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常被视为规模的扩 大,数量的增加。包括招生规模的扩大,办学 层次的迅速增加、办学场地的扩大,楼宇的扩 建等。而于先生则不同,当我们以积极的对 话方式走进于先生的心灵世界时,便可发现, 无论是于先生自身的学术研究、或是担任学 院的管理工作,将发展视为质量的提升乃是 于先生的自觉意识。他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过 程中“质量”这一根本问题,破解专业艺术院 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关提升质量的 各种难题,其文章中所进行的学风规范、研究 方法、机制变革、扩大学科的学术视野的探 讨,几乎都是围绕着如何提升质量而进行的 综合性的整体关照,并逐步形成了具有普遍 意义的、较为成熟的质量规范意识,为专业艺 术院校音乐教育提升内涵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学理支撑,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质 叶松荣:于润洋专业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阐释 量观。在于先生看来,质量问题是专业艺术 院校音乐教育学习过程的根本要求和生命所 在,体现了于先生的大师之风范。 其次,寻他山之石。善于吸收与借鉴,也 是于先生的美德之一。1986年2月至5月,于 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系、朱利亚学院 面则应该真正发挥业务监督和考核的职能,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力量对所属院校进行业 务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切实的审核和评 估,这将无疑造成一种‘压力’,推动艺术院校 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④我们现 在也在不断进行各式各样的评估,但往往是 声势浩大,难见实质性成效。而关于艺术院 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虽然于先生在1987年 音乐部、曼哈顿音乐学院、耶鲁大学的音乐系 和音乐学院、哈佛大学音乐系等十多所音乐学 院(系)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业音乐教育考 察,之后发表了《美国专业音乐教育考察报 告》。@于先生以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感受,从三 大方面(专业音乐教育的体制、种类、层次结构 问题;学校内部的结构、管理体制问题;教学体 制问题)向我们介绍了美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成 功经验,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作比较,发现自 身的不足与欠缺,提出整改和努力的方向。 与重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能力、创造 就已提出,但至今还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 善。其原因何在?当高等院校去行政化的话 题被一次次地提起,甚至成为人们热议的话 题时,有关专业艺术院校音乐教育的体制问 题的研究与改革就显得愈发不足。所有这一 切,都让我们在感悟先生特有睿智与深刻的 同时,深感变革之不易。 对美国专业音乐教育教学体制的考察, 于先生感触良多。通过对美国专业音乐教育 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模式,包括其课程 结构的优势利弊等等的分析,于先生进一步 性方面培养的美国专业音乐教育相比,我们 在这些方面有较大差距。因此,学习它们就 必须根据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实际,从提高 办学质量上寻找可行的办法。也即如何保证 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以促进专业音乐教育事 业的发展。在这方面,于先生从美国专业音 乐教育管理体制中获得的启示,指出,美国专 看到了我国音乐学院教学体制中的不甚合理 之处。也许此时就已经埋下了日后对中国高 等专业音乐教育进一步改革的萌想。 建树性的批评 从我国的专业音乐教育发展看,先生的 业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为了提高质量,由非官 方的、民间性的组织“美国音乐学院协会”来 完成审核和评估专业水准的优劣问题。而且 他们一是邀请音乐专家制定出美国高等音乐 院校在业务方面的标准;二是对院校每隔5 至1O年进行一次现场审核。而且是非常严 格的。对此,于先生认为这一项工作对我们 也是非常必要的,不可忽略的,并以管理者的 身份做了阐释。他说,“国家艺术教育行政领 导部门一方面应该进一步扩大艺术院校的自 主权,增强和挖掘院校的活力和潜力,另一方 ⑩④批评精神,其目的不是在于破坏或颠覆,而是 在于推动专业音乐教育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得 以健康发展。这种积极的批评对于丰富于先 生专业音乐教育思想起到了激活的作用,从 这一意义上说,它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品质 和建树性。 第一,对人品不端的批评。于先生认为, “我们很难设想在我们的社会,一个毫无理 性、思想浅薄、贫乏、狭隘、只考虑个人私利, 对国家、民族、人民感情淡漠的人能成为一个 真正的音乐艺术家。”@一个真正的音乐艺术 于润洋:《美国专业音乐教育考察报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1期。 同⑤ ⑤ 同① 43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o12年第3期 家,如果仅钻研业务专业,而忽略远大的理 想,思想浅薄、贫乏、狭隘、只考虑个人私利。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人才”事实上也只 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去创造和表现自我的某一 的青少年学生通过深刻领悟音乐历史上的大 师成长之路和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就能理 解于先生所批评的“重技轻文”“重技轻艺”的 深刻含义。而且,在当代,人们对演奏、演唱 专业的青少年学生必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想在艺术之路上走得更高更远,就要在重 “技”的同时重“文”、重“艺”。 个方面,其自身的品行人格已动摇与玷污了 真正的音乐艺术家这一座巍峨的“殿堂”,其 最终必然要被现实社会与历史淘汰。 第二,对“重技轻文”“重技轻艺”现象的 批评。作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既要拓宽自 己的文化视野,又要有深厚的艺术素养。这 也是专业音乐院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而 长期以来,在演唱演奏专业学生中存在一种 演奏、演唱专业的学生还有一个对作品 的理解、诠释、表现的能力,也即进行二度创 作的能力。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如何进行成 功的二度创作?如何理解对历史上的音乐作 品阐释过程中的“误读”现象?甚至也无法理 解音乐作品在不同时空的解释中获得不同内 涵之意义。因此,我们在理解于先生的批评 现象,即对自己的专业主科的学习和训练很 用心、很刻苦,能达到相当的水平。而对一般 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却不重视。于先生 时,就不能仅仅将目光投向青少年学生演奏、 演唱“重技轻文”“重技轻艺”的问题,而应该 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即应该将这一 tJ 题提升到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层面上,进行 深度的反思。 对此甚为忧心,认为“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 展下去,从长远看,后果将是严重的;我们培 养出的学生将来可能是一批技术训练不错, 但整个文化素质(包括音乐文化素质)低劣的 ‘音乐匠人’,而不是真正够格的‘音乐家’’’。@ 在这里,于先生明确指出“重技轻文”、“重技 轻艺”的要害与不良后果,认为光有良好的音 第三,对音乐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的批评。 何谓音乐基础理论研究?按于先生的理解, “它的对象应该是音乐这门艺术不同于其他 乐天资、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刻苦训练的 意志力是不够的。在于先生看来,演奏、演唱 艺术的特殊本质,它的独特的内在规律性,以 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 问题,也就是对音乐艺术从更高层次上高度 抽象、高度概括的考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 可以被称为‘音乐哲学’,而我们现在一般则 称它为音乐美学。”@于先生认为,音乐基础理 专业的青少年学生如果文化素质贫乏、对音 乐历史一知半解、对音乐文化孤陋寡闻,是很 难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音乐艺术家。即使已 经在国际音乐比赛中得奖的年轻学生,也只 不过是艺术征途的一个良好开端,而绝不应 该是最后目标。这也可以从历史上的成功人 论的贫困给实践带来消极的甚至严重的后 果:首先,音乐批评成了政治运动的一种工 具。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近3O年中 ……士的经历中获得启示。正如恩格斯在对文艺 复兴时期出现的一系列伟人时的评价中说 对艺术(当然包括音乐)创作的评论标准 道:“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 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 最首要的不是艺术本身而是政治,音乐批评 事实上成了政治运动的一种工具。其结果是 粗暴地干预了创作,带来了严重后果。音乐 专业上放射出自己的光芒。”@演奏、演唱专业 ⑧同① ⑨⑨44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7页。 于润洋:《关于音乐基础理论研究的反思》,《人民音乐》,1988年第5期。 叶松荣:于润洋专业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阐释 批评成为阻碍音乐文化健康发展的消极因 素。它不是艺术家的有益的朋友,而是引起 反感的指责者、判决者。它丧失了自己应有 中外史学理论的关注;在对中国的和西方的 音乐历史研究之间缺乏相互沟通,甚至在中 国的或西方的音乐历史研究中,将古代和近 的声誉,失去了艺术批评自身的品格,走向了 反面。④其次,对我国的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 影响。在这一领域,先生认为,“除了史学理 现代相互分割、忽视整体性研究。而相似的 情况,在音乐美学领域中,在不同程度上同样 存在。”④因此,很难去把握和揭示这门艺术的 历史发展规律。要向更高的学术境界提升, 具有宽阔宏大的学术视野,于先生以为: 论、方法论本身存在的问题之外,音乐美学研 究的落后,种种似是而非的音乐美学观念充 斥史学工作者们的头脑,这是阻碍音乐史学 发展的重要原因。当我们的音乐哲学观念还 处在较低的层次,对音乐美学的一系列重要 问题都不甚了了,甚至被许多错误的观念所 首先,需要以音乐学学科内部各门类知 识的融合。“音乐学这门学科本身是一个多 门类的音乐知识系统……其内部已经形成一 个由一系列学科诸如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 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技 法理论等等构成的学科体系结构,它们之间 占据时,我们恐怕是很难去把握和揭示这门 艺术的历史发展规律的。”④毫无疑问,于先生 的这一深刻的认识与批评,在最大程度上达 到了2O世纪80年代音乐学界专业音乐教育 思想批评的最高艺术水准,其批评表现出的 真切性、倾向性和非敌意的方式,彰显了于先 生的人格力量(智慧与道德),其理论批评的 严密和全面,真可谓深刻有力。于先生自觉 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其次,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系统融 合。如“哲学、史学、美学、艺术学、民族学、心 理学、社会学,乃至数学、音响学等存在着不 同程度的密切联系。”④这就必须以客观的态 度,在学术研究中,潜心于发现诸多学科间的 的学科批评意识乃至其自身的研究成果已被 学生们普遍认同。 提升学术境界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化拓展,学科之 不同作用与融合的合理因素,尽可能避免在 学术研究过程中的分门别类、层层细化的现 象,否则会限制学生的视角,束缚学生学术研 究的整合创新的能力,其最终结果只能导致 学生无法向更深广的研究领域和更高远的学 术境界发展。而且真正学术上的创建可能是 很难实现的。因此,只有以坚实丰厚的人文 间的交融现象日益突出,固守某一学科做单 向的研究已不可能。自觉地吸纳姊妹学科、 边缘学科的成果,以增强其自身的更新能力, 已成为先生学术研究的特质。以往由于学科 的过细分工而导致知识的狭窄封闭状态,甚 学科作依托,打破学科之间的分门别类,层层 细化的局限,积极寻求与其它学科保持互动、 互补、交叉的态势,赢得新的学术增长点和发 展的空间才有可能。当然,也只有真正体悟 学术视野狭窄对音乐学研究所带来的负面影 响时,才有可能真正领略到于先生这一理论 至忽略了人文学科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的学科发展范式,极大地制约了 学科研究的发展。于先生仅以音乐史学和音 乐美学为例,指出“音乐史学缺乏对整个当代 ③ 同④ ③⑤同⑨ 于润洋:《关于我国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想法》,《人民音乐》,2002年第¨期。 ③ 同⑤ ◎ 同⑤ 45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2年第3期 的深刻意义。 内容体系,体现本民族特色,以符合发展我国 民族音乐文化的长远战略。在学生培养中, 要立足中国现实,继承优秀音乐文化,吸收西 方音乐文化有益成果,使学生既避免了“全盘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以为,一个音乐 学家,应该把目光从本学科向其它人文学科 延伸开去,从而形成开放的、立体化的理论架 构,在此基础上,通过层层递进的剖析音乐本 体中所蕴含着某种精神内涵,使之达到有效 的阐释音乐文本的学术境界。 催生体制改革 西化”的虚无主义,又防止了思维僵化的保守 主义。因此,仅仅学习引进西方音乐文化是 不行的,也要继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素养, 取其各自所长,并由片面的理解走向完整的 分析,这时人才的培养,才是真正走向成熟了 的完整意义上的人才培养。立足于长远,立 基于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的经验,于先生 敏锐地发现音乐学内部的专业划得过细、过 早。这会使得音乐学各方向之间知识缺乏交 融,整体理论素养不足,明显不符音乐学专业 人才培养的目标。 于先生认为,音乐学专业学生应有较高 的整体素质,“应该是真正具有高度的一般文 化素质和丰富的音乐文化知识的艺术家或理 论家”。④要使我们的学生在迈出校门之前能 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总体知识结构,就必须对 足于本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这也表明了于先 生的超前意识与民族意识。 二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于先生认为,主 要有两个课题:一是如何进一步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二是如何 更充分地发挥教师各自的所长和集体的智慧 问题。而目前大班课中的‘我讲你记’的授课 方式,个别课中‘师傅带徒弟,一带到底’的体 制,都不是最理想的教学方式。要进行认真 的探索和改革。@而教学方法的应用有没有一 以往的教学体制进行认真的改革。由此,于 先生提出了教改的构想。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体系改 定之规,所谓教无定法。只要能够达到上述 两个目的,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革基本定型的前提下,教学内容的改革就成 为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于先生明确指出教 三是推行学年学分制。结合教学改革的 需要,作为管理者,于先生以其过人的胆识和 探索精神,率先在艺术院校中推行学年学分 制。为其他艺术院校的教改提供了范式。实 践证明,“学年学分制从个别系的试点到全院 性的实施,为教师们开设选修课程从教学体 制上提供了可能,并激发了教师们学术开拓 学内容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解决学生的总体知 识结构问题,即“在音乐各个学科领域的教学 内容中……建立一个合理、坚实的总体知识 结构”,并提出了与之对应的课程建设调整的 措施:包括加强一般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 建设,调整基础课与专业主科课程之间的比 例,扩大选修课范围,提升课程质量等。④教学 内容改革的目标之二是具体学科教学内容的 突破。而在实现教学内容改革的突破中,最 大的突破是在吸收和借鉴外来经验和成果的 同时,建立起我们民族自己的音乐专业教育 ④的热情。”@于先生在教学改革中推行的学年 学分制,在我看来,其主旨一方面在于使专业 艺术院校教学与管理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 升到新的高度,以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出 了切实可行的选修课,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 于润洋:《21世纪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展望》,《艺术教育》,1996年第3期。 ⑨ 同⑩ ⑤ 同③ ⑨ 同① 46 叶松荣:于润洋专业音乐教育思想的理论阐释 性发展需求(也就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 能力和兴趣自由选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 是学分制的实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 实践,导向对问题的解决。教育的终极目标 是培养人才,而学校主要是通过知识的传授 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也体 现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音乐学研究生应具 备怎样的素质、知识结构?设定的课程内容 能否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这是于先生密切 关注的问题。而课程内容设置、知识体系建 构、学生品行建设,都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 新的要求,从而促使教师对所任教的课程不 断进行深入研究与拓展,调动了教师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不断加以完善。学 年学分制在管理上也有制定了明确的实施细 则,目前,学分制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管理 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与发展。 富有实践意义 任何教育理论、教育观念都必须付诸实 践、产生实效,才有价值。强调实践性也是于 先生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原则。于先生长期 在高校教育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说是来自于长期的专 业音乐教育实践,以自身的教学、管理实践作 为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自身的教 学、管理实践升华为思想境界,而不是离开现 实作虚无的畅想。因此,于先生专业音乐教 育思想的形成,是源于音乐教育实践,但又不 停留在音乐教育实践本身,而是透过音乐教 育实践去揭示音乐教育的内在规律,并根据 其规律,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同时, 于先生的专业音乐教育思想又具有很强的实 践意义。比如: 于先生所倡导的研究方法,具有与时俱 进的理论品质,是一个发展的理论,其方法已 经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人们的理论创新中; 于先生所重视的质量意识,为年轻一代 音乐学专业研究者、教育者提供了优良的范 例,推动了专业艺术院校提升质量的改革进 程,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于先生所注重的师生品行教育,在专业 艺术院校正不断赋予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 了于先生对人才培养的深远思考; 于先生所批评的学风问题,体现了先生 求真务实的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可以说,于先生所有的教育观念都指向 关键要素。 从学校教学管理着眼,教育改革、质量意 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等,都必须基于一个 实践平台,即课程内容的改革、学分制的实 施。对此,于先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构想。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已证明于先生所提出 的课程内容改革、推行学年学分制是符合高 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 于先生的专业音乐教育思想研究基本上 包含了专业音乐教育实践的全过程,围绕着 “人才培养”这一教育的终极目标,以前瞻的 眼光和人文的情怀,关注着音乐专业教育的 关键性问题:即如何使中国的高等专业音乐 教育适应21世纪的要求,为下一个五十年培 养出使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人才?于先生既 分析了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发展的规律,又善 于在专业音乐教育工作实践中,总结自身和 他人的经验,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进 一步—— ・丰富了专业艺术院校音乐教育思想的 内涵建设; ・确立了专业艺术院校师生正确的治学 态度; ・推动了专业艺术院校音乐教育思想的 拓展与深化; ・批评了毫无理性、思想浅薄、贫乏、狭 隘、只考虑个人私利,对国家、民族、人民感情 淡漠的人; ・提高了专业艺术院校(下转第125页) 47 王安潮: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传统乐律理论研究 究、主项分析的不同,近世学者文U复、王光祈等 逐渐将其分而视之。 在研究的视野上看,本届研讨会上韩国学 者过多地关注了律学方向,之前几届中所涉及 较多的乐谱研究此次会议中几无出现。而乐 谱研究在中国学者方面也极少,且并未涉及乐 究计划,还安排文化交流与考察,如第四届研 讨会中针对越地佛教音乐文化的实地研讨,第 六届中针对余姚河姆渡遗址音乐文化的现场 体验,第三、五届中针对韩国音乐文化的切身 感受。乐律学是东亚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之 一,对其进行专题研讨因加入了文化现场感受 谱解译实践而仅涉及乐谱的理论辨证。这说 明上个世纪学术热点的乐谱热潮进入低谷期, 开辟新的研究专题是促其复兴的当务之需。 王耀华主编的《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建教 育出版社2006年)注重了遗存的民间乐种乐 谱研究的开展也许是一个好的征兆。而在乐 而使理论解析有了多重效果,如第六届研讨会 中对河姆渡遗址出土吹管乐器的现场观察,加 深了黄大同对其所作专题研究的认识;对越剧 的临场观摩,体会了越地音乐文化的音调之 韵;而中日韩学者在与会期间的唱游交流则对 东亚音乐文化的深入发掘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器研究方向也随着曾侯乙墓和贾湖骨笛等出 土乐器研究工作的完结也进入低谷期,音乐考 正如权五圣先生所言,东亚乐律学研讨在 广交杂揉的多领域专题拓展的同时,也应回归 学会其建立之初的学术任务主体上——基于 宫调、律制的音乐技术理论研究。他主张下次 古学既已形成则更应开辟新的研究专题,仅作 方法上的理论建构还不是主要任务,其研究的 实体应该回归乐器本身上来。宫调研究近年 来出现了“典案”的专题研究,如对凌廷堪《燕 乐考原》、江永《律吕阐微》、史马迁《史记・律 书》、《乐学轨范》、倪复《钟律通考》、武则天《乐 中国主办地应考虑湖北这一古代乐律文化发 展繁盛的省区就是主动的学术意识,这样才能 在纷繁芜杂的当下中终学会建立起自己的一 片领属地,呈现学会特性的文化品格。而倡议 在交流中注意文字的共通性认知形式,也是近 书要录》、蔡元定《燕乐原辩》等专题的研究,其 实,这种“典案”在明清以降的著作中很多,其 专题研究的开辟必将引发相关研究的进一步 年来包括权五圣等学者一致的意识。东亚乐 律学研讨会必将在学会同仁沟通无极限的学 深化,是乐律学研究领域的利好现象。 东亚乐律学研究在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 术范围中迈入新的阶段,推进东亚乐律学文化 的深入研究和文化交融趋势的纵深发展。 学术态势,这首先与学会组织者们精心的学术 I责任编辑:吴晓丹J 经营有关。每届研讨会除了制定专题性的研 每c 每 c 匀 每 匆c 每c c c c c c c c c :备 (上接第47页)师生的艺术素养; ・・促进了专业艺术院校音乐教育的机制 增强了专业艺术院校师生的学习新气 变革; ・息、新活力; ・体现了专业艺术院校对音乐教学质量 展望了21世纪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 影响了非专业艺术院校音乐教育的办 提升的重视; ・学走向; ・保持了专业艺术院校音乐教育思想的 育的新发展。 鲜明品格; [责任编辑:吴晓丹]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