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薛国凤)
目 录 一、课堂教学方法 二、课程教学原则 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简单说,教学方法就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始终包括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双方的活动,这是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例如教师讲授要求学生聆听、思考,教师演示要求学生观察、分析,教师示范要求学生模仿、练习;学生讨论、研究、作业则需要教师辅导、检查、批改。从强调教学方法是教师的教法发展到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配合进行教学的方法,这是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进展。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现代教学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日益提高,提倡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便使教学过程优化,发挥出它的最佳整体功能。一般来说,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主要依据如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②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③本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法特点;④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理、认知等;⑤教师本身的条件,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⑥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⑦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⑧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等。
1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的发展。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故讲授是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讲授。
讲授法主要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的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论证。讲述讲解各有侧重,但在教学中常结合使用。讲演则是教师向中学高年级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的描述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如下: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在思想上有提高。②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③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姿势助说话,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问答法——亦叫谈话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问答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问答法可分复习提问和启发提问两种。复习提问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
2
启发提问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提问的基本要求如下: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谈话的问题、顺序,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②要善问: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有趣味、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对直观教具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思考,研究问题或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④要做好归纳、小结。当问题基本解决时,教师要及时归纳或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学生只有通过独立阅读才能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读书指导法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指导预习,要向学生提出要求,进行启发,扫除某些阅读障碍,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初步了解课文,为学新课作好准备。指导复习,要提出明确任务、布置作业,以便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指导阅读参考书,要指定适合的读物或限定内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地提出要求,并给予知识上和方法上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自学教材,是在教师启发和辅导下学生以自学的形式来学习新课,它有助于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近年来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有各种自学辅导实验等。
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如下:①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让学生带着任务、问题学,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自主地掌握学习的方向、要求和质量,自主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学习目的。②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引导他们掌握朗读、默读和背诵的方法,浏览、通读与精读的方法,学会利用读物本身的目录、序言、注释、图表和工具书(字典与辞书)来帮助理解,学会做记号、提问题、作眉批、做摘要、摘录、写提纲和读书心得等。③加强辅导:指导学生阅读,特别是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碰上困难、发现问题、产生疑难,需要教师及时指点、解决,他们写的心得,做的作业也需要教
3
师及时检查、批改,所以要加强辅导。④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在个人阅读基础上,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笔谈、办学习园地或交流心得体会,以巩固和增强读书收获,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爱好。
■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也是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应用很广,各年级、各学科都需进行不同的一些练习。
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有: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有: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如下:①提高练习的自觉性:进行练习,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任何练习都以一定理论为基础,都要掌握一定的程序、规范、要领与关键。只有明确目的、掌握原理与方法,才能提高练习的自觉性,保证练习的质量,防止学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计算机的练习,放任自流。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练习的数量、质量、难度、速度、独立程度和熟练程度、综合应用与创造性上,对学生都应有计划地提出要求,使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达到熟练、完善。③严格要求: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创造性。
■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书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如下:①作好演示前的准备:演示前,要根据教学需要,作好教具准备,选择典型的实物、教具,放大需要认真观察的部分,最好用色彩把易忽略的地方突出。还要考虑好运用教具进行演示的过程。②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让他们知道要看什么、怎样看,需要考虑什么问题。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③讲究演示的方法:演示要紧密配合教学,及时进行,过早拿出直观教具或用完后迟迟不收藏好都会分散学生注意:演示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或作适当讲解、指点,引导他们边看、边听、边思考、边议论,以获取最佳效果。
4
■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它能按教学需要创造和控制一定的条件,引起事物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看到事物的因果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能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求实精神。
实验法可分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前者在进行新课之前做,为学新课作好感性认识的准备;后者在讲完新课后做,检验所学原理,巩固知识。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如下:①做好实验前的准备:要制订好实验的课时计划;准备好实验用品,分好实验小组;要求学生作好理论准备(复习、预习)。②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懂得实验的原理、过程、方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实验的自觉性。③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教师要巡视全班实验情况,如发现重要或共同的问题要及时向全班作指导,对困难较大的小组或个人要给予帮助,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实验。④做好实验小结:教师应当小结全班实验情况,指出优缺点,分析产生原因和提出改进意见;要求学生收藏好实验用品,打扫好实验室,布置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实习作业法。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进行实习作业与练习、实验一样,都是为了运用知识于实际。但实习作业的实践性、独立性、创造性都更强,能使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实习作业的基本要求如下:①作好实习作业的准备:教师要制订好实习作业计划,确定好地点,准备好仪器,编好实习作业小组。②作好实习作业的动员:使学生明确实习作业的目的、任务、程序、组织领导、制度、纪律和注意事项,提高自觉性。③作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要认真巡视,掌握全面情况,发现问题和经验,及时进行交流与辅导,以保证质量。④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由个人或小组写出全面的或专题的总结,以巩固实习作业的收获。
■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掌握的知识更深刻准确,思考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敏捷。讨论法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是整节的课堂讨论中的讨论;既可以是全班性的,也可以是小组讨论。
5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如下有: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抓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有讨论、钻研的价值。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要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讨论的主题和争论的焦点上,引导讨论向纵深发展,研究关键问题,以便使问题得到解决。教师不要暗示问题的结论。③做好讨论小结:讨论结束前,教师要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
二、课堂教学原则
一般来说,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学规律而提出来的对于教学的基本的原则性要求和规范。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坚持这一原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质量标准。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及其方法、过程都应当是科学的、正确无误的、富有教益的。对中小学生来说,一般不宜将尚有争议的、不可靠的知识当做科学基础知识传授给他们。为了扩大知识眼界,对中学高年级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些不同观点和学说。但应在讲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以免造成思想混乱,妨碍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建立。讲授文学和科学知识,都应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在讲授中不可因追求通俗有趣而影响了科学性。一旦发现自己讲授演算或实验中有错误,应当及时纠正。
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社会学科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思想性,如语文、历史、政治等都是提高学生思想修养、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教材;自然学科本身没有阶级性,但它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渗透着唯物思想与辩证法,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脱离教学的具体内容,空泛地向学生道德说教,不仅会打乱和削弱传授
6
知识的系统性,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上,还要注意各学科的特点。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教师必须不断充实与更新知识,提高文化水平、理论水平和思想修养,才能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一般来说,科学性是思想性的基础,不讲科学性,把错误的知识也传授给学生,就是误人子弟,根本谈不上思想性;思想性又是科学性的灵魂,没有思想性就影响了科学性,因为只有以正确的观点、方法,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形成学生的正确概念。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教师必须注意联系实际进行知识讲授:(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2)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实际;(3)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等。只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生动活泼,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吸收。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首先,要重视教学实践,如练习、实验、参观和实习等。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方面。其次,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参加一些课外学科或科技小组的实际操作活动。这样,学生通过运用知识于实践,会极大丰富直接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如果只有教师讲、学生听,而无技能训练,那么学生是否理解难以检验,即使理解了也缺乏动手能力。但若教师不注意讲清基本概念便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练习、作业,那么学生一接触作业便会感到困难,一般只会依葫芦画瓢,碰上稍难的也依赖于人或干脆抄袭。所以现在教学上多提倡“精讲多练”、“精讲巧练”、“讲练结合”等,这些都是为了使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7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这是使学校教学与社会息息相通的重要措施。我国幅员广大,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在自然条件、经济和文化发展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即使在一个省内,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每个地方也都有特有的历史文化、物产资源、风土人情、生产建设。因此,在使用统一的教材时,必须适当补充乡土教材,使教学不脱离地区实际,能为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
(三)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全面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学。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2、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学校的课程和教学要以所有正常儿童可以达到的程度为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异,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获得最适宜的个性发展,而不是去普遍地增加难度和深度。
3、对学生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既然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特点,那么在教学中,就要加强针对性,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四)启发诱导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认识的规律性。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获得优良成绩或得到表扬、奖励的愿望,为实现某个远大理想等。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许多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此外还要掌握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抓住时机进行启发。
8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向纵深发展,这是启发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学生思维。然后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以获取新知。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有耐心、有重点、要深入下去、要启发学生理解知识特别是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独出心裁地完成作业,以便发展创造才能。 4、发扬教学民主。这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五)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但这不是要教师照本宣科,而是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学习的情况,编写一个教学计划,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不可违反。如果不顾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认识的循序性,一味搞突击、赶进度、跳跃前进,那必定“欲速则不达”,以学生接受不了而以失败告终。
(六)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德国心
9
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通过研究,绘成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这个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因此,没有知识的巩固就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无法进行复杂的创造性的思维,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贯彻巩固性的基本要求如下: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复习就是重温已学过的知识,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它可使知识在记忆中强化、熟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许多教师非常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改组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来巩固知识。这种办法与复习相比较来看,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巩固。它不是要求学生原地踏步、反复温习,而是在前进中巩固,在运用知识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已有的知识与技能。 (七)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强调高难度和高速度的教学原则,维果茨基认为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贯彻可接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或教学过程中随时都要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状况。这是教学的基点,是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可接受点。教学只有符合学生发展水平,才能被他们理解、接受。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现在的学生与过去的学生比较,知识面较广,思维较敏捷,爱探索、思考问题,接受能力有明显提高。因此,要适当增加教学给学生的信息量;要注意以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从小注意掌握和使用基本概念;要加强教学的启发性、探索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与独立作业能力;要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包括观看电影、电视,利用学生课外获得的知识来为教学新知识服务,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八)直观性原则
10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感性知识,从而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如下: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正确选用直观教具。直观教具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两类:(1)实物直观,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2)模像直观,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片等。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直观得愈多愈好,不能为直观而直观,而要根据教学需要来直观。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教学中的直观不是让学生自发地看,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观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把握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讲解以解答学生在观察中的疑难,获得较全面的感性知识,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理性知识。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知识,形成生动的表象或想象,也可以起直观的作用。语言直观的特点是不受实物直观或模象直观所需的设备和条件的限制。但是,它必须借助于学生已有的有关经验和知识,通过教师的语言把这些经验按教学需要重新组合起来,构成他们头脑中的新的表象和想象。
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一)含义
所谓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而按一定要求将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方式。教学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规模和速度、教学条件的利用、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双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1、个别教学
在古代,人类社会的生产基本上都是处在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之下,人们对教学的需求并不迫切,生产经验的传授大都通过言传身教、口授心受、直接模仿而习得。尽管中外各国都出现了早期的学校,但这些学校的特点都是以个别教学的方式进行的,即所谓个别教学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没有固定
11
的学制,没有学期与学年的划分,也没有班级的设置。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典籍都很笨重,数量亦十分稀少。如我国的甲骨文典册,竹木简策,古埃及的纸草文献,古巴比伦和腓尼基的“泥版书”等。所以,学生上课一般也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程式和考查校核标准。学生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学生入学有先有后,结业有早有迟,且流动性大。受教育者是一个结构散松的群体,没有统一的组织。因此,教师虽然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但不可能对学生有统一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教学主要是通过谈话、问答、讨论和示范等个别方式进行的。由此可见,个别教学是一种效率低、效果差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人类社会不发达的自然经济和小生产管理方式在教育方面的反映。
古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都是个别教学的形式。我国春秋时期的私学,汉代以后的私塾,都是对集中一处的学生逐个进行教学。孔门私学就是最典型的个别教学制。不过我国古代虽有按班组形式来组织认识活动的因素已经存在,但尚未形成独立的专门化的教学社会组织。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设的利森制(即讲学制),也未走出个别教育的禁苑,它的师徒式的授受方式,尽管优于巴特里制,依旧是变形的家长制,视教师为父执。其后诞生于中世纪欧洲经院的座堂制也是一种个别教育的教育形制。
个别教学的优点在于因材施教,教师和学生接触机会多,教育进度和学生学习相适合。其缺点就是一个教师所教的学生数量有限,这是和低水平的生产力状况相联系的。
2、班级授课制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个别教学已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教学规模,增加教学内容,加快教学速度,提高教学效率。个别教学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便逐步被淘汰,终被班级授课制所取代。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是把年龄和知识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最早产生于16世纪的西欧。1538年,教育家斯图谟在德国的斯特拉斯堡创办了文科中学,设有九个年级,并进行了班级教学的尝试。其后,耶稣会办的学校也实行班级教学。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班级授课制”的真正
12
奠基者,其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对班级教学的实践作了总结和归纳,并对班级教学的特点、功能、应用等问题,第一次从理论上作了概括性的阐述和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教学的理论基础。其后,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第斯多惠和乌申斯基等,都对班级授课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如果说,夸美纽斯最先对班级授课制作了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18世纪,德国的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形式阶段理论,进一步设计与安排了班级教学。19世纪起成为西方学校的重要教学形式。以后,前苏联的教学论专家提出了课的类型与结构的理论,使班级授课制进一步完善。1862年我国在北京京师同文馆采用班级授课制。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校后,逐步在全国实施班级授课制。现在,课堂教学仍是我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教学的优点在于:(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因为:首先这种制度下的课堂教学要由教师通过预先准备,分科进行连续上课,因此,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专业特长,也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另外这种课堂教学可以合理安排上课时间,不同学科交替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了适当休息,因而符合学生用脑卫生;此外这种课堂教学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不过,班级授课制尚有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这表现在:(1)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统一施教,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很难满足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2)过分强调系统知识的获得,教学活动的范围主要局限在课堂内,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3)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教学活动的进行过多地以教师的课堂教授为轴心,而学生主要是进行接受学习。正因为有这些局限,因此西方现代教育派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良或改革的实践,使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3、道尔顿制
创始人是美国教育家帕克赫斯特。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帕克赫斯特批评班级授课制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个别差异得不到应有的照顾,她提出以下主张:1)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即把各科一年的课程划分为分月的作业大纲,学生以公约的形式确定自己应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学;2)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3)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
13
学习进度。道尔顿制的两个重要原则是自由与合作。要使儿童自由学习,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他还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道尔顿制是个别学习、能力学习、程序学习的雏形,对后来个别学习、分组学习、无学年制学习、程序学习等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当时教师传授式的、强制的、划一化的传绕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产生了较实际而深刻的影响。
4、文纳特卡制
由华虚朋提出,在其地方教育官员的时候进行教育实验,以“文纳特卡计划” 著称。他重视学校的功课适应儿童的个别差异,但认为道尔顿制缺乏科学的课程结构和教材,缺乏创造性的活动技巧,因此提出的解决办法,即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个性发展与社会意识的培养相联系。具体的做法是将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共同知识或技能(包括读、写、算等工具性学科)和创造性的、社会性的作业(如木工、金工、织布、绘画、雕刻等)。前者主要按学科进行,并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进行个别辅导。学习按计划进行,平时有进度记录,最后以考试来检验学习结果。后者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或施教,无确定的程序,也不考试。
5、设计教学法
美国教育家克伯屈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他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的、自发的有目的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克伯屈主张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取消现有的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根据不同的目的,他将设计教学法分成四种类型:①生产者的设计,以生产某物为目的;②消费者的设计,以消费为目的;③问题的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一个问题;④练习的设计,目的在于获得某一种或某一程度的技能或知识。设计教学法的基本程序是“目的—计划—实施—评价”,也就是可分为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实施计划、评价结果这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中,学生独立的、自发的实践活动成为主导,而教师的作用则更多地体现在引导上。
除此之外,教学还有一些辅助和特殊的形式。 (三)教学的辅助形式和特殊形式 1、教学的辅助形式
14
(1)个别指导。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在班级教学中,较多地是从学生的年龄、程度等方面的共性出发去进行教学.但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上都有他的特殊情况和需要照顾的地方,为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无论是学习上优秀的、一般的或较差的学生都应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这是班级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英国、日本、美国中小学运用得很多。 个别指导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对学生进行必要启发、诱导、示范,或是解答学生的疑难,使知识深化、系统化。个别指导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2)现场教学。就是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在有关人员的协同下通过现场的实物、过程而开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把班级划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从现场事物出发,内容和份量有时突破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范围。在时间上也突破了通常的课时表。学生的组织可能是小组的、班级的、个人的,并且经常调整。施教人员除教师之外,还可以是有关现场的工人、农民、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参加共同施教。现场教学在进行时一定注意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备好课,做好进行教学的计划安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活动。在职业教育中更为普遍。
2、教学的特殊形式
(1)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该制最早产生于德国,中国于清光绪年间从日本引进,曾一度盛行。复式教学适用于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地区的学校,一般来讲,复式教学有这样几种情况:①单班复式,即全校仅有一个复式班,把几个年级的学生全部编在一个班里。②同时有几个复式编制的班级,每个班由两个年级或三个年级学生编成。③单、复式混合编制是单式教学班和复式教学班同时存在于一个学校的编制,其他还有学科制的复式编制,它是按照儿童各科程度,分别编入各科各组,各科各组在一个班上课。复式教学是教学组织形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保持了班级教学的一切本质特征,所不同的是,教师在一节课内要巧妙地安排几个年级学生的活动。它的特点是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重,组织教学难度高等。
15
(2)分层教学。正常的年龄分班。按各学科的学习程度分组,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作业等。
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从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五个环节。
(一)备课
对备课的理解有广义也有狭义,也有的叫间接备课与直接备课。间接备课:实际上在一个人有着当教师意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主要指知识的储备和和教育观念的建立。直接备课:实际上就是有目的的专门为某一门课或者更具体点,为某一堂课进行准备。这是每位教师的常见的教学准备工作之一,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上好课的关键。上课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是否充分、是否有效。备课主要以教师个人钻研为主,辅之以集体备课。备课要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备课中的具体方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钻研教材)。也叫吃透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通过钻研大纲,了解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与目标、任务,掌握教材体系、重点、难点和关键,明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比如,目标是否恰当、明确、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把每一个知识全弄懂、弄通,对教科书的内容做到滚瓜烂熟。另外,确定目标时要突出核心目标,即教学重点(有时难点也即重点),能分清内容的轻重缓急,同时还要注意使教师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内容融为一体,达到运用自如境地。其中:
“教学目标设计”中,要特别注意“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来讲,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教学者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进程。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指挥棒”,是所有教学行为的“指路明灯”。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表述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要解读文本,从整体到局部把握教材,更要解读学生,分析学情,准确
16
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一般而言,教学目标表述中有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指的是学习者。教学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应该„„”,而不是“教给学生„„”或“培养学生„„”。(2)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目标的陈述主要是为了便于后续的评价行为,因此行为动词尽可能要清晰、可把握,而不能含糊其词,否则无法规定教学的正确方向。(3)行为条件或情境: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指定的操作。如果没有明确的行为条件,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往往就难以评价。因此,在描述课程与教学目标时,通常都说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达到何等程度的结果。(4)表现水平或标准: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一般行为标准分三类∶①完成行为的时间限制。例如,“三分钟内解决问题”。②准确性,即正确操作、运算的百分比或数字。例如,回答正确率为90%。③成功的特征,比如“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听录音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1)并不是所有的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可以省略行为主体或行为条件,但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多种解释为标准。(2)教学目标表达的是基本的共同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陈述教学目标一定要遵照新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要求,切不可自作主张、随心所欲。
“教学内容设计”中,要明确“三类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种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陈述性知识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2)——程序性知识:也称“步骤性或过程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比如运算法则、语法法则、体育中的动作技能等。程序性知识教学主要就是“练习”。(3)策略性知识:是一种思维活动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如何思维”的知识,是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的能力的知识。作为一套如何学习、记忆、思维的规则和程序,它控制着人的学习、记忆和思维活动。
17
第二,考虑教法。要把教科书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要合理、科学地组织教材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考虑教法还包括确定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琢磨课的类型和结构,选择和考虑如何运用教学方法.怎样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启发式教学。
第三,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对本门学科原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学习习惯以及思想状况等。既要了解学生的一般情况,又要了解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
(二)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想上好课,教师首先必须明确几个问题: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或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来划分的课的种类,它集中地反映了每一类课的性质和面貌。按完成教学任务的不同,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类: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是指一节课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如传授新知识的课、巩固知识的课、培养技能的课、检查知识和技能的课等。综合课又称混合课,是指在一堂课内要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学任务的课。在这种课的教学过程中,既可能要复习旧知识,也可能要讲授新教材,甚至还可能要进行练习、检查等,以对新知识及时进行巩固和运用。按一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把课分为:观察课、讲授课、问答课、讨论课、阅读指导课、实验课、参观或见习课、实习课、自学辅导课、练习课等。
2、课堂教学的结构
课堂教学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上课和活动的进行顺序和时间分配。一般来讲,课的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1)组织教学。它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为上课做好心理准备和学习用具方面的准备,集中注意力,积极自觉地进入学习情境。(2)教学导入。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整堂课效果。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并使其处于积极状态,是上好这堂课的首要问题。方式很多,包括复习导入法、情境导入法、随机事件导入法等。另外,导入语的设计也不能刻板单一,要为活动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有效的教学导入应遵循“针对性、趣味性和新颖性”等原则。(3)讲授新内容。这是课的中心部分。教师通
18
过讲授等方式,让学生感知新教材,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认知与各种能力。(4)巩固新内容。这一般通过课堂练习等来完成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新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达到基本巩固和消化所学的新内容,并为继续学习和进行独立作业做准备。(5)布置作业。更多是指布置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上课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活动作业、阅读作业等。课外作业一般是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以上这五部分的内容和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对象的具体特点及课的类型,灵活地、创造性地加以安排。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检查并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最常规性的一项工作。教师要注意:检查和批改要及时,对一些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也要宽容,而对作业认真,完成及时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尽量面批学生作业,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当面指出来,及时反馈,并由学生自己改正过来,效果很好。尽量用鼓励性的评语,对学生的优点可以用放大镜来对待。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使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课外辅导有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两种方式。辅导的任务和内容有: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习方法;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和因病、因事缺课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对学习成绩优异,在某方面表现出特殊才能的学生“吃小灶”,给予个别指导,扩大和加深他们的知识领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是为了测试教学效果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教育目的或目标,以此为依据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激励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可以比较正式地定期进行,也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不定期地进行,既可以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进行,也可以在教学活动的进程中进行。从形式上看,学业成绩的检查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考查和考试。
19
1、考查
考查是一种非正规的、经常进行的学业检查和评估方式,具有针对性、巩固性特点,考查方式主要有下述几种:(1)课堂提问。这是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考查方法。(2)检查作业。通过及时检查和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也能获得学生学习状况的许多信息。(3)日常观察。日常观察是考查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帮助教师比较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品质、认知能力等情况;(4)书面测验。是在较小范围内,利用少量时间(或随堂)进行的书面测验,也是常用的考查方式。
2、考试
考试是一种正规的、阶段性的,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检查、评估的方式,带有总结性、全面性、系统性的特点。考试的主要目的,一是比较全面、系统地检查和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了解和检查教学效果,诊断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考试一般有笔试、口试和实际操作等形式,笔试又有开卷和闭卷两种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笔试、口试、操作考试相结合,开卷、闭卷相结合。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既考理解,也考应用。为保证考试的成功进行,应在端正指导思想的前提下搞好命题和施考工作。
3、学业成绩的评定与分析
考查或考试等形式只是实现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但检查的结果如何,则需进一步对检查结果进行成绩评定和分析。
学业成绩评定:是根据学生学业成绩检查的结果对其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能力的发展水平做出准确评定。通常,成绩评定可采用等级记分和百分记分。无论采用什么形式,都应遵循下述要求:客观公正、宽严适度、鼓励创见,把考察答案正确与否与考察思路正确与否结合起来,把评分与评语结合起来。
学业成绩分析:通过学业成绩的检查和成绩评定可以得到学生的分数,但这个分数只能提供学生学业成绩的初级信息,其利用价值极其有限,要真正使学业成绩的检查(如考试)能起到改进教与学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对分数和试卷进一步分析。
撰写分析报告:在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检查、评定、分析之后,还须根据分析结果撰写成绩分析报告。成绩分析报告可详可略。应视该次检查的范围、质量及重要性程度而定。成绩分析报告通常可包括下述内容:成绩总体估计、主要问
20
题及原因分析、教学策略或改进措施及其他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是成绩分析报告的中心内容。分析报告越是准确、深刻、全面,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教学策略或改革措施才越可行、有效,这样进行学生学业成绩检查、评定与分析的价值才越能体现出来。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