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语文课堂
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趣味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着眼文本,融入文本;要重视背诵积累,追求真实有效。
真实的课堂要让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的是锻炼了他的能力,他在学习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最重要意义是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真实的课堂是有效率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大家都有事情干,学生通过教学,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气氛是活跃的,内容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真实的课堂要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真实的课堂是常态性的,有待完善的。它无需课前大量的准备,课堂是常态的,课堂中有思想的碰撞,有相应的讨论,师生能相互生成许多新的东西。且课堂不可能十全十美,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它可以经过师生改进而完善。 真实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努力的教学过程。在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完善,是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次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真实的课堂是真正回归语文,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它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触摸语言文字,让学生徜徉在字、词、句、段的密林中,用自己的情感与经验去关照语言文字,沉浸其中,品味再三,用简单的词语构建一个使心灵震颤飞扬的快乐过程。在这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提高。
休止的讲解和大量的所谓“知识点”的练习。吟诵,不求声音宏大,但求读得清爽自然,不求普通话标准(标准当然好),但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激昂处给它激昂,该委婉处给它委婉,该悲凉处给它悲哀,使文中之意皆出我之口,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吟诵体会,不只是心灵的感受,还包括身体的感受,如吟诵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读者会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景象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的一种强力度的外向冲动的躯体反应,同时产生如同作者一样的外向冲动,从而体会诗人壮阔的胸襟和豪放的气魄。让学生小组合作吟诵诗词散文,会使学生兴趣盎然热情投入,品尝到合作的喜悦。如上小品文《苏州园村》时,事先考虑到到过苏州看过园林的学生不多,理解起来有难度,所以先从实地拍回录像,又上网查阅资料,按课文思路认真做好整洁美观的PPT。课堂教学中,利用PPT辅助教学,非常直观生动,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了课文知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提高了。如上《陈涉世家》、《出师表》等文言文教学,学生学得乏味,针对这点,我在教学内容上稍加改变,如与历史典故学习相结合,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马上得到提高,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含英咀华,领悟到诗词的旋律美和节奏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灵动的课堂需要教师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课内与课外。
1
例如教科书、图书馆、电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等。教师可以创建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例如上完《出师表》,学生很想更多了解诸葛亮的生平事迹等,我就带学生上网阅读,搜集资料,整理编写“我心目中的诸葛亮”手抄报,班级交流,效果不错。2005年11月,衢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展示活动在我校举办,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到各展厅参观并写成文章,在班上交流;组织学生采访活动负责人,写成新闻报道,在学校广播里播出等。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学到了语文,运用了语文,同时收获到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快乐。 在写作课堂教学上,我与学生开展“同题作文擂台赛”,使语文课堂的教学环节更加灵动,更有趣味,更有成效地促进师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每学期,我都要与学生开展一次作文比赛。我写下水作文,拿到课堂上让学生批改讲评。而且评后再改,改了又评,评了又改,直到学生满意为止。学生也尽力修改。最后编成作文集在班级发表。在每次擂台赛中,师生双方都会竭尽全力写作,想方设法修改,共同创造完美。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很难对课堂生成有把握,课堂教学的预设往往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而更多的是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而正因为这样,灵动的课堂教学就成为了一种艺术,就充满生命的气息,就出现了更多的精彩。
营造诗意的课堂,老师要充满诗情。语文课程教学中,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有体验,老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所以说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做到充满诗情,首先是要加强自身的语言文化修养,博学精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是要认真研读文本。因为语文具有人文性,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内心经历,都能感受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如果只关注参考资料,不去认真研读课文,就会脱离生活,把优美的语文课上得干巴巴的,何谈诗意呢?我的方法是上课前都把课文读5遍以上,力求每遍都有新的理解;再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引领学生去研读课文。有时根据需要加上音乐,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营造起诗一般优美的课堂氛围,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感染,学生学得快乐,老师教得轻松,其乐融融。
课堂教学富有创造性,有助于诗意课堂的营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会使课堂富有诗意。如教学《散步》一文,不按记叙文六要素去整体感知、逐段分析课文,而是大胆融合教学内容,侧重引导学生体验文字描绘的情感美、结构美、语言美,充分挖掘文本内容、情感,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让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有起伏,有曲折,课堂设计像一首流动的诗,带领学生如踏着节奏明快的舞曲陶醉于课堂学习中。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要营造诗意的课堂,教师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指导。教师激情的导入,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发现,深化知识的迁移练习,交流讨论时的提示,依托文本的“旁逸斜出”等,都展示了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尊严,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塑造人格,提高教养。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感受学习的快乐。 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崇高的灵魂。语文的生命是诗意的,学生的天性是诗意的,语文教学也应是生机盎然,充满诗意的!诗意的课堂,正逐渐走近我们,并走进我们
2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