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内容标题 编稿老师
初二 蒋红梅 学 科 语文 版 本 人教实验版 《醉翁亭记》、作文讲评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醉翁亭记》、作文讲评
二、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4、了解写考场一类文的技巧,并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三、新课讲授: (一)《醉翁亭记》 1、作家作品简介: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做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以奖掖后进著称。他大力扶植、提拔有才之士,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还有王安石等人都出自他门下,得到过他的栽培。 欧阳修是有名的散文大作家,他的散文成就很高。他的文章平易晓畅,委婉多姿,自成风格,在北宋以至后来的文坛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欧阳修不仅以散文著称,他的诗词、文评也有很高的成就。欧阳修还是著名的史学家。“二十四史”中有两部是他编撰的,即《新五代史》、《新唐书》。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2、正音并朗读课文:
壑(hè)
蔚(wèi)
琅琊(láng 辄(zhé) 晦(huì)
yá)
潺(chán) 霏(fēi)
酿(niàng) 暝(míng)
第1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伛偻(yǔ lǚ)
洌(liè) 酣(hān) 颓(tuí)
肴(yáo) 弈(yì) 阴翳(yīn
蔌(sù)
觥(gōng)
yì)
3、串讲课文:
(1)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的四角的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曰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2)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文言文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 “要说那„„”“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暝,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发荣滋长。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3)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犀牛角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第2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4)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5)一词多义 临 靠近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到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谓 称呼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为,是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特殊句式 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省略句: 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倒装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之)以文,即“以文述之”,状语后置。 4、课文分析: (1)第一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 第三段: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宴罢归去并点出作者名姓。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作者的“山行”和“闻水声”,都暗寓着一个“乐”字。在破题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后再补一笔,便借“山水之乐”明白地道出了全文的主线。下文又承“山水之乐”稍稍展开,写山中朝暮和四时之景并点出“乐亦无穷”,使读者渐入佳境。但这种“乐”趣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还不算奇。待到“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时,“乐”的内涵就加深了。因为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表现了“与民同乐”的境界。文中用“太守醉”结束这一欢乐场面,也是有深意的,说明“醉翁之意”何止“在乎山水之间”,同时也在于一州之人。到全文结尾处,更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出全文的主旨。
(3)文章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由景生情,情景交融。
本文写景的顺序
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第3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写景的特色
●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由此可见,本文在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上是相当出色的。 (4)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特别是使用21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如“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这些名句要熟记、牢记,并理解其内涵。 5、《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比较阅读: 相同点: 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两篇散文的语言都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不同点: (1)结构技巧有别。《岳》文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借景生情,最后精辟议论,点明主旨。作者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四者巧妙融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板滞、条理清晰而有波澜,行文变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有时明明要酣畅淋漓地描绘一番,却又戛然而止,另辟蹊径;有时似乎文章已经写尽,却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洋洋洒洒铺陈的,却非要旨,但也并非闲笔;郑重感慨议论的,貌似正确,却又予以否定,最后才引出正论,精辟入理,一鸣惊人。《醉》文则以“乐”字提挈全篇,环环相扣,构思精巧。开篇用长镜头层层推进的写法,点出“醉翁亭”, 以后又从解释“醉翁”二字引出“山水之乐”,接着连用几层描写和叙述来抒写“山水之乐”。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照应和伏笔。细品全篇,“醉”字或隐或现,联前顾后;“乐”字或明或暗,前伏后应。总之,整篇文章以“乐”“醉”来贯通,不蔓不枝,一气到底,形成了严谨而完整的艺术构架。 (2)语言表述有别。《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主题深度有别。《醉》文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这精警之句振聋发聩,令人深省,明人心志,激人奋进。从这一点来说,范公明显高出醉翁一筹,也是醉翁难以企及的。
第4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二)作文讲评
微笑最重要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这世上最重要的——微笑。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外面艳阳高照,晴空万里,也没有一丝风。知了百无聊赖地叫着,我和朋友好不容易挤上一辆公共汽车,车上人挨着人,人贴着人,四肢都紧紧地贴在身上,不能动弹。车里时不时地还传出几句咒骂,不是我推了你一下,就是你踩了我一下。看看周围的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好像随时会发火一样。售票员也没好气地看着车上车下的人,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我想,如果售票员能以微笑面对乘客,时不时关心几句,大家一定会被她的微笑感染的。 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放学,我和同学坐在公共汽车中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虽然坐在车里,但我仍能听到外面的大风,我不禁用手抱紧身子,希望能暖和一点。这时,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小男孩上了车。小男孩似乎很小的样子,却乖巧地站在母亲旁边,售票员看到他冲他微微一笑,他也回以甜甜的笑容。一位老奶奶站了起来,关切地对小男孩说:“累了吧,坐会儿吧。”那位母亲连忙推辞道:“您坐,您坐,我们不用,他可精神呢。”老奶奶还不罢休:“我马上就下车了,让他坐吧。”说完还慈爱地拍拍小男孩的头,笑意浮现在脸上。母亲终于还是争不过她,冲她感谢地笑笑,便让孩子坐下。不一会儿,孩子突然说:“妈,您也坐„„”。他们温柔的笑脸感染着车里的每一个人,大家的嘴角都不知不觉地上扬,车里弥漫着温馨的气氛,仿佛有股暖流汩汩流过我的心田,使我温暖。 微笑就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着大地;微笑就是黑暗中的灯光给予我们光明;微笑就是寒冷中的一堆火把温暖你我。让我们拾起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有了它我们才有勇气面对挫折,有了它我们才能失败了再重新站起来,有了它我相信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80分钟) 一、《醉翁亭记》基础和阅读: (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文中加线字注音。 ①夫: ②朝: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分) ①霏: ②时: 3、文中描写晦明变化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中描写四时景物的语句。
①春:___________________;②夏: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秋:___________________;④冬: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文横线处写出欠缺的句子。
第5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上面文字表现了醉翁亭周围自然景色的变化带给作者无穷的乐趣。
②上面文字中两组“„„者,„„也”都是判断句式的标志,可译作“„„是„„”。 ③上文开头的“若夫”是发语助词,表示引出作者的议论。 ④上面文字中的“而”都是连词。
(二)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本段写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号曰醉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本段分层,分别概括层意。 。 4、“醉翁之意”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的“醉翁”指谁?根据是什么?(根据《醉翁亭记》原文回答) 6、文中概括滁州地理特征,鸟瞰全景的句子是: 7、文中点题的句子是: 8、文中写景的顺序是 ,写景的角度有 觉、 觉。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文中的意思是 。它成为成语,用的是比喻意义,其意思是:(1) (2) 10、这段文字可分成两层,其中第一层描写醉翁亭秀美的自然风光,分为五步,层层推出,步步逼近,突出了醉翁亭。其中第三步是: 。(用原文回答)
11、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三)比较阅读: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第6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乙)„„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写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然则何时而乐耶 亲小人,远贤臣 山水之乐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或异二者之为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甲文画线句子可以翻译为: ;乙文第一段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用来比喻: 。 3、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抱负,乙文表达了作者 的政治理想。 4、想一想,两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地方是值得肯定和继承的? (四)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线词: A、非丝非竹 B、往来而不绝者 C、行者休于树 D、杂然而前陈者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一句的意思是: 3、下面是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请你判断正误: 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4、第二段“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中的“乐”,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第7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二、作文:
生活如水,如花,如雨,如棋,如茶„„面对生活的多彩,我们选择了人生;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我们选择了拥抱„„
请以“面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学校的名称和师生的真实姓名。
第8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试题答案】
一、
1、①夫fú ②朝 zhāo
2、①霏:雾气 ②时:季节 3、林霏开 云归 岩穴暝
4、①野芳发而幽香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风霜高洁 ④水落石出 5、而乐亦无穷也
6、①√ ②× ③× ④√
(二)1、介绍了琅琊山和酿泉,引出对醉翁亭的介绍;写了造亭人的名,为亭命名的人及亭名的由来;“醉翁”二字的深意。 2、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一层:写环境和点题; 二层:写亭的得名及“醉翁”二字的深意。 4、在“山水之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太守欧阳修 自号醉翁;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环滁皆山也 7、醉翁亭也 8、由远而近 视 听 9、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1)比喻本义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 (2)比喻别有用心 10、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1、点题,引出“乐”字这一全文主线。
(三)1、A 遥远;远离 B 快乐;乐趣 C 的;的 D (两类)人;„„的情形 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本意不在此,另有所在。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与民同乐 4、关心人民疾苦、与民同乐、把天下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等。
(四)1、A 弦乐器;管乐器 B 断绝 C „„的人 D 在前面 2、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3、A × B √ C √ D √
4、鸟乐:自然条件优越,而鸟不自知。
人乐:不仅知道自然条件优越,而且还能娱情山水。
从太守乐:既有娱情山水之乐,同时还享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乐。
太守乐其乐:能超然物外,不以贬官遭谪的政治处境而悲,还能娱情山水,与民同乐。
二、略
第9页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