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约因素

2021-03-01 来源:伴沃教育
2011年第15期 (总第230期) 世纪桥 No.15,2011 Ski Ji Qiao (General No.230) 试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约因素 瑚 永丽 (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四川内江641112) 摘要:有效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我国城市化和和谐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主要 针对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利于对症下药,促进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第二代农民工日益成为农村 贡献。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加大对第二代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 加强了对农民工在养老、工伤、医疗保险方面的保障力度, 剩余劳动力流动的主体,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 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体制发育滞后。虽然近年来 农民工的关注力度。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采取 但新生代农民工享有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比例仍很低, 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 尤其针对农民工的失业救助、住房福利等社会保障方面的 文件首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u 新生代农民工 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力军,他们在很多方面的想法已 与父辈不同,特别表现在对身份地位、职业选择、福利待 遇、生活方式等方面有新的要求,渴望能顺利融入城市, 权益比较缺失。农民工一旦失业,没有收入来源,家庭生 活就会比较拮据,抵御失业风险的能力显得十分脆弱。另 外,由于房价高涨,要在城市买房居住,几乎成了绝大多数 农民工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农民工为了节约生活成本,减 而不是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 少开支,居住环境比较恶劣。加之廉租房建设缓慢,即使 融入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在城市生存和发展 建成出租也有户籍等方面的限制,能够真正住上廉租房的 仍然面临着十分现实的困境。本文就制约农民工城市融 农民工少之有少,农民工这方面的社会福利尤为缺乏。由 入的因素进行简要探讨。 一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他们要真正融入城市遇到 、制度障碍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根本因素 了很多现实的难题。要使新生代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 完善的社会保障是必然前提。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城市生活,但城市并未为真正的 接纳他们,其中,制度性障碍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融人 城市的根本因素。 第三,就业与用工制度。虽然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就业 技能不断提高,用工环境也大有改善。但针对他们的就业 第一,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这是阻碍新生代农 和用工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要让新生代农民 民工顺利融人城市的核心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 工城市融入一定要尽快扫除各种制度上的障碍与藩篱,给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在城乡之间人为树起了一道户籍屏障。 他们更多发展的空间与机会。从本质上看,户籍是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它将社会上一部 第四,土地承包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作为农 分人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 。由于户籍制度 村改革的成果,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 不同,农村劳动力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受到 劳动生产效率,加速了农民工的大规模流动。而目前,我 歧视和不公正对待,合法权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改革开 们规定土地承3O年不变,从制度上强化了农民与土地的 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 联系。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大背 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对 景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在制度缺陷明显的暴露出 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这就使得他们无法从根本上获得与 来,特别是土地产权不清影响了土地有效流转。而有效的 户籍挂钩的各种市民权利和待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土地流转可以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可以提高土地 居民,这严重阻碍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人城市。 收稿日期:2011—07—26 的经营规模,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尤其对于促进我国工 作者简介:姚永丽(1974一),女,四川资中人,内江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79. 业化、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农民工 本,特别是生态和治安成本。在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 的安排上,有些地方部门缺乏热情,缺乏积极,没有从战略 高度上来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虽然来到城市,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渴望扎根城市,但由 于社会保障福利制度的不健全,再由于土地流转制度的特 点,农民工不敢轻言放弃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对失去土 民。可见,由于土地制度的牵制使新生代农民工很难彻底 从农村转移出去,从而成为影响他们顺利融人城市的又一 制约因素。 二、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 的主观因素 . 三、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 地保障成为市民心有疑虑,怕失去土地依靠成为城市贫 融入的内在因素 新生代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除了制度保障,观 念意识等因素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还要取决于新生代农 民工自身素质、自我发展的能力。新生代农民工要由“农 村人”转换为“城市人”,自身素质和自我能否持续发展是 确保其在城市能否安身立命的前提。只要当农民工自身 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不断突破局限性,才能 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城市融 素质不断提高,入的主观因素。思想认识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城市居民的认识误区。有些城市居民对新生代 农民工融人城市仍有带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新生代农民 工的就业环境虽有所改善,但他们多数从事的还是城市里 人不愿意干的最苦、最累、最脏的工作,跟城市居民带来了 方便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然而,农民工涌人城市也带 来城市居民带来了一些冲击,使得城市居民对他们产生了 排斥。如:农民工转移到城市就业,在提高比往在农村更 高的收入的同时,也产生了加大了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压 力。大规模的农民工转移到城市,意味着势必对城市居民 的特权进行冲击,结果引起后者的不满甚至抵制,产生一 种拒斥意识。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认识误区。新生代农民工 对自己在城市里的身份地位、角色扮演感到迷茫。新生代 农民工大多在城市就学,在城市里成长,已经习惯了城市 的生活,他们也认为自己应该是“城市人”,但城乡分割的 二元环境却又使得他们感觉并未得到与城市人一样的权 益和尊重,没有享受到一样的“国民待遇”。在户籍制度没 有根本变革和其他配套制度没跟上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 工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有效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于是, 新生代农民工感觉在城市身份比较尴尬,生活在城市却于 没有归宿感,感觉自己成了架空的“边缘人。” 第三,政府认识上偏差。客观说,大量农民工涌入城 市,在极大推动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一方面,大量农民工流动到城市,必然会增加城市的供应、 环境卫生、交通设施以及对流动人员的社会管理成本;另 一方面,大量农民工出现在城市,势必会加大政府解决就 业的压力。基于这些因素,尽管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 惠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政策,地方政府则更多考虑本地区利 益,经过多方面权衡会采取不同的政策态度。如:担心大 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会抢了城市职工的饭碗,会增加就业压 力,于是一些规定企业在招工时附加一些条件,加大农民 工在某些行业的就业门槛;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大部分农 民工也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往往租住在在城乡结合部,这些 地方环境问题突出,脏、乱、差现象严重。有些政府部门就 认为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会加大政府的城市管理成 ・80・ 不断适应城市化的内在要求,真正融人城市生活。目前情 况下看,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自身素质有了显著变 化,但仍然没有跟城市化的进程,总体看来,他们的综合素 质还不是很高。据最新统计,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中,初中 文化程度占57.3%,大专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分别占 4.8%和8.O%。-4 由此可见,我国年轻的农村劳动力的素 质还不是很高,这已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 要障碍。要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步伐还需要进一 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劳 动技能偏低,针对其就业培训力度不够,导致他们在城市 就业压力加大,大部分人只能从事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 低的工作,就业选择面受到限制。2001年,我国加入wro 后,企业提高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用工要求也随之提高。 据调查,在广东,有一半以上的电子通讯产品已经基本停 止招收初中及高中毕业生。劳动力的低素质严重阻碍了 新生代农民工流动到城市,融入城市。 综上所述,要让新生代农民工顺利实现城市融入存在 许多阻碍因素,其中既有制度性因素,也有非制度因素即 观念意识、自身问题等内在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人 问题要得到顺利解决涉及制度改革、观念意识转换和自身 素质提高等多方面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努力, 健全和规范各项制度、树立平等尊重观念、加强劳动技能、 提高就业能力。总之,尽管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是一项 艰巨、复杂而有长期的过程,但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应该 高度重视,不断努力,推动问题解决,从而加快我国城市 化、现代化进程,推进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 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 O 一1(1). [2]李强.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 [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1). [3]刘开明.边缘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邓秀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及其市民化路径选择[J]. 求索,2010,(8). [责任编辑:王建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