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2011-12。13(6):57—60 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杨君 ,刘丹梅2,顾玉萍 (1.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24;2.辽东学院教务处,辽宁丹东118001) 摘要:分析了我国全日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面临的问题,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管理和评 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环节;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C,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篇号:1008-2441(2011)06-0057-04 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一需求对专 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已 经推行建设2O年,涉及硕士层次专业学位39种,509家专业学位培养单位,累计授予硕士专业学位约 5O万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就…1.2009年,教育部决定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标志着我国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 与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之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招收、培养非全日制研 究生,其生源主要来自国有企业中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对其培养模式和培养策略的研究 基础相对薄弱【31.因此,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并无太多经验可循.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主要面 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培养目标的核心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 力,培养具有较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特定社会职业的专门人才;而学术学位主要面向学科专 业需求、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培养具有原创精神 和能力的研究型人才【41.因此,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师资结 构必须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此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实践能力的训 练将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高低的限制性因素.因此,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 士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刻不容缓. 1培养目标与模式选择 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定围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核心问题.学术型学位是我国授予学位中的 基本类型,它主要面向教学科研型人才的培养,侧重于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而全日制专业 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象为应届毕业生,面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侧重于适应行业要求的科研理论和 实践技能的提升.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学位必然要求以专业行业需求和实践能力为导向,以 培养具备实际服务能力的高端技能知识型人才为核心目标. 学术型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必然带来两类人才在培养模式上的不同选择.培 养模式的制定既要适应学位的定位,又应反映学位的特点.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专业学位培养经验 表明,多层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满足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基础.如美国的硕士学位分为2类,其中过 收稿日期:2011-10-16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改资助项目(JG1062). 作者简介:杨君(1972一),女,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58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13卷 渡性学位,如我国的学术型硕士,主要为博士教育提供生源;而终结性学位,则类似我国的专业型硕士, 是硕士层次学位的主体,主要结合职业需要,进一步强化职业训练,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 型人才的需要,其专业学位设置与职业结合十分紧密,培养过程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 另一方面,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灵活,如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形式统一,课程互通开放,学 生可以转换学位类型,或通过修习课程申请博士学位,为人才发展提供了空间l 51.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是我国全El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专业学位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教学内容应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 机结合;教学过程应突出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现场研究和模拟训练;训练项目或研究课题均应来源于工 作实践;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应体现“学习一实践—研究提高—再实践”的阶段性培养的模式,使理论 学习和实践训练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专业素养,增长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做 好就业或创业准备.同时,考虑学生的发展和职业规划,专业型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的互通开放,以及推动 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考试的多种形式的衔接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面临的主要问题 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带来的教学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实践环节的落实与管理是当前人才培养单位 面临的主要难题. 以某高校全日制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为例(表1),其专业硕士研究生达到毕业标准的课 程设置为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不低于16学分,选修课不低于6学分,实践环节6 学分.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现行课程体系仍以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为主体.除实践 环节外,学位课和选修课的设置基本相似,应用性特点并不突出.这一现象是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 中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物工程专业硕士因其行业发展规模的限制,生 源规模有限,因此从教学资源的占有与分配角度难以单独开课,与学术型硕士共享课程可以部分解决高校 教学资源分配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多数高校教师属于学院派,毕业于高校执教于高校,实践经验往往通过 与企业间的合作课题积累,而具备实际工程实践工作经验的高校师资十分缺乏;同时高校教师一般承担较 为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压力,通过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训的方式获得实践经验的方法虽然很多高校已经推行, 但效果有限.因此,现有师资为工程硕士提供具有指导性、贴近实践的课程也较为困难. 表1某高校生物工程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对照表 生物工程专业型硕士课程(28学分) 课程性质 属性 公共基础 课程名称 第一外国语:美语学分 4 课程性质 生物化工学术型硕士课程(30学分) 属性 公共基础 课程名称 第一外国语:英语 学分 4 学位必修课 (16分) 专业必修 专业英语 自然辩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高等生物化学 1 2 1 3 学位必修课 (24分) 专业必修 专业英语 1 自然辩证法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现代分析化学 3 生物过程工程 生物数学 3 2 高等生物化学 生物数学 化工传递 微生物生理及代谢调控 生物过程工程 3 2 3 2 3 选修课 发酵与酶工程 6 选修课 发酵与醇工程 6 (≥6分) 生物制药工程 (≥6分) 生物制药工程 细胞、组织培养技术 基因工程原理 食品质量与安全 蛋白质工程原理 细胞、组织培养技术 基因工程原理 天然活性物质 蛋白质工程原理 科研素质教育 实践课程(6学分) 6 科研素质教育 O 第6期 杨君,等: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 59 而从实践环节的落实角度来看,大多数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应在企业连续工作半 年以上,并通过限定学分的方式来体现,但对于实践学分获得的依据和效果评价不足.全日制工程硕士 培养离不开合作单位的支撑,建立一种围绕人才需求和培养输送的和谐共赢的校企合作关系十分必要。 但目前,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利益尚得不到体现,因此积极性并不高,实践环节的落实效果也缺乏相应 的评估体系加以约束和监督. 3全日制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策略建议 3.1构建应用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 3.1.1 紧密围绕校企产学研合作,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校企间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有利 于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课题,解决师资的培训与提供,以及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培养与输出.企业在全 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 人才培养的效果.企业可以通过获得人才、获得政策、获得社会认可等方面得到利益上的满足和激励.因 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考虑企业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必要的.从人才输出的角度,培养企业“需 求“的人才是激发企业参与的重要因素.如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的一项调查表明,落户广东的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工科研究生的评价平均得分仅为2.99(满分为5),这一 结果表明当前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L6J,因此订单式的培养方式更适合企 业的要求.在培养环节、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和学位论文选题上,紧密结合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做”地培 养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此外,通过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支持,推动企业与高校 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或设立研究生实习基金,也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并有利于推动地方社会经 济和科技发展. 3.1.2课程设置科学灵活,实施校企分段培养 全日制工程硕士一般学制2—2.5年.课程设置的重 点应体现实践能力的培训,总学分要求控制在1—2个学期内完成.从课程的设置上,可以更加灵活弹 性,适当减少大学时课程而增加短学时的讲座或培训类课程,为学生创造深入企业参与实践做准备.在 教学方式上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重视 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聘请有 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监管部门的人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教学过程应体现“学习一实践一 研究提高一再实践”的分段培养的模式,充分利用校企资源.如第一学期可在校内进行基础理论学习, 为学生打下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办学单位进行专业实习;第三学期 再回到学校进行专业理论研讨式学习,由校内外教师共同授课;第四学期带着课题到实习单位进行岗位 实践,完成调研报告、项目评估报告或课题报告. 3.1.3学位论文和学位标准体现应用性特色 全日制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 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具备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或课题研究报告等形式.以应用为导向评价学位论文质量. 3.2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 3.2.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与规范管理制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在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 员会的指导下,制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硕 士专业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行为管理、学业管理、学位授予、授课教师以及联合培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 定,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及时监督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尽快处理和 解决问题,保障专业学位教学质量. 3.2.2建设和形成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 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 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吸收不同学科领域 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合作导师队伍 的素质和稳定性是决定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依托实质性合作课题的人才培养将是保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13卷 障和提高全13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71.企业导师队伍建设中需要注意发挥企业导师的积极 性L8 J.这一方面离不开企业的重视和政策导向,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学校与合作单位间的深入合作,建 立企业指导教师和高校指导教师的实质性对接关系,保证企业导师个人兴趣和利益的满足.企业师资资 源的挖掘和利用不仅可以为工程硕士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以 及帮助高校教师了解技术需求,积累实践经验,可谓一举多得. 3.2.3建设和完善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基地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的 教学环节,关系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培养单位应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保证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方式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 方式.培养单位要积极创造和提供多种实践条件,如采取自建、联建或依托企业等多种方式,建立校内实 践基地,或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积极推动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 3.2.4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 完善评价机制,尤其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 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形式可以多样,如现场调研、座谈、专题报告会、技能竞赛 等,由校企合作导师、实践单位负责人根据学生的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专题报告,按“优秀、良好、及 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成绩. 3.2.5建立健全研究生安全保障和保险制度 与非全13制工程硕士不同,全13制工程硕士没有工作 经验,缺乏相应的安全和技能培训,因此离开校门,进入企业,也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作为新兴的人才 培养形式,相应的安全培训和保险保障制度也亟待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董改变.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实施状况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 [2]苏日娜.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9(5):50—53. [3]张海英,韩晓燕,郑晓齐,等.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1 —20.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z].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2010- O1-27. [5]张建功,张振刚.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7):104-109. [6]李忠,熊玲,陈小平.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 (2):8—12. [7]谢慧,宋安东,徐淑霞.利用企业资源培养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工程师”型教师的机制研究[J].河南农业,2007(24): 10一l1. [8]李景元,蒋国平,宋建新,等.浅析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落实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19 —23. Som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Fllll-Time Professional Graduate’Education YANG Jun ,LIU Dan—mei ,GU Yu—ping (1.School of rfie sc .1ce and biotechnology,Dalian Unwemity fTeochnology,Dalian Lhwning 116024,China; 2.Dean’s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Dandong Liaoning 118001,hiCna) Abstract:Full—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s education is raised and discussed.and suggestions are pro— vided. Key words:Full・itm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s;Training strategy;Curirculum;Practical training;Quality (责任编辑:张冬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