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六年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là yuè jūn fá pái huái yā pò
yán jùn kǒng jù yōu yù luò tuo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2分)
渺小(miǎo miào) 挨饿(ái āi) 附庸(yōng yǒng) 鼻涕(tì dì) ....搔痒(yǎng yáng) 黏稠(chóu cóu) 窈窕(yáo yǎo) 秽物(huì suì)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做题。(6分)
喜出( ) ( ) ( ) ( )两短 ( )精( )神 天涯( ) ( ) ( ) ( )之众 ( )头( )气 (1)画“____”的词语中“出”的意思是__________,词语可以解释为:_________ _________;像画“ ”一样形容专注的词语我还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①无论走到( ),我对祖国的感情永远不会变。
②就是这群被统治者视为( )的起义军,敲响了王朝的丧钟。 4.查字典填空。(2分)
“乏”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乏”的解释有:①缺少;②疲倦;③能量快消耗完了的。“缺乏”的“乏”应取第______种解释;用第②种解释可组词为_________。为“乏”加上部首,可以变成新的字:________、_______。 5.用“热”组成词语并选填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A.同学们都( )地期盼着刘老师早日康复出院。 B.顾客们对小店( )周到的服务十分满意。 C.他对工作很( ),受到同志们的一致称赞。
D.钱学森不惜重金的诱惑毅然回国,他的满腔( )受到国人的尊敬。 6.下列选项中,不是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一项是( )。(2分)
A.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B.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C.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7.下列诗句中描写中秋节的一项是( )。(2分)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根据提示,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下面的这段话补充完整。(2分)
“五一”期间,我们全家去登泰山。来到泰山脚下,看到巍巍青山,我不由得赞叹:“这山可真高啊,____________。”(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爸爸笑着说:“是啊,的确很高,____________。”(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妈妈则摸着我的头说:“我看这山呀,____________。”(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9.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收罗了这么多东西。缺少许多东西。(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个人都说自己的家乡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漂亮(出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漂亮(好看、美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8分)
我写的一遍作文“我爱故乡的梧桐树”在作文比赛中中奖了。晚上,激动地心情翻开日记本,想象着发奖时的情景就像过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情。 (2)《________》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全诗借助朝露易逝、花草易萎、百川归海等自然现象警示人们: ,_________________。 (3)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诗人游子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快乐读书吧”学习活动中,我读的名著是《_________》,其作者是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我喜欢这部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二、阅读与欣赏。(30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某小学五年级某班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对该小学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统计表。请细心阅读,完成练习。
调查项目:学生最喜欢阅读哪类读物
读 物 占总人数比例 卡通漫画 小说及其他文学作品 科学知识读物 综合性报纸 45% 31% 19% 5% 1.分析上面的表格,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不少于两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完上面的表格,关于阅读,请你给下列对象提一些建议。(3分)
教师,你会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你会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你是这个调查表的设计者,除表格中的项目外,你还想增加哪些项目?请写出两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8分)
人生小幼①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②,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③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壞④,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注释】①节选自《颜氏家训》。②专利:专一而敏锐。③固:所以。④坎凜(lǎn):困顿,不得志。
1.七岁时所学和二十岁以后所学,会有什么不同呢?请用“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2.翻译:人生小幼,精神专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诗句表达的意思和选文所讲的意思不同的是( )(3分)
A.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13分)
心灵的眼睛
初冬的时候,我们一行人到豫西乡间去。
那是伏牛山的深处,山岗起起伏伏的,山上的树都凋尽了叶子,看上去灰蒙蒙的。在山脚下,我们见到了许多柿树。那些柿树有的劲干秀枝,有几个人合抱那么粗,有的 是挂果没有几年的新树,树干泛着灰绿,树不粗,也不高。
令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每一棵树的顶梢,都有五六个又红又大的柿子,不管那棵树是参天高大的古柿树,还是并不高大的新树,在落光了叶子的树上,那些鲜红的柿果就像一个个高挑的红灯笼,红得鲜艳而炫目。
有人说,可能每棵柿树就结那么五六个柿子,这里的农人还没来得及采摘。有人说,肯定是这里的人太笨,他们不敢爬到树的顶梢去摘柿子,所以低处枝上的他们已全部摘下,而顶梢的那五六个柿子就留了下来。我们都赞同第二种说法。
后来,我们在一个山脚下遇到一位打柴的老农,为了验证我们的结论,我们纷纷拥上前去对那位老农说:“是不是每棵树每年只能结三五个柿子呢?”老农笑着摇摇头说:“怎么会只结三五个呢?一棵树要结上许多的。”我们又吞吞吐吐问老农说:“是不是因为顶梢太高太危险,人们不敢爬到顶梢去,所以每棵柿树顶梢的几个柿子现在还留着?”老农淡淡地说:“我们故意留的。”
故意留下的?我们更不解。
老农笑着说:“人们劳作了一年,收获了小麦、大豆、玉米什么的,可以安心在家里有吃有喝过冬天的生活了,而那些鸟儿也忙了一年了,大雪封山、封了地,它们吃什么?这是俺们留给鸟儿们的果实,也是俺们这地方的风俗,如果谁要把树上的柿子摘光了,那大家就会瞧不起他,怎么和鸟儿争东西吃呢?”
我们一听,全楞了,老农看一眼我们说:“树上留的柿子,我们叫它‘老 柿’。” 不是摘不到,而是故意留下给鸟儿们吃的,想想我们刚才的匆忙猜测,想想我们给这里人下的“笨”字结论,我们的脸全红了。
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 1.“我们”在伏牛山发现了一个什么奇怪的现象?(3分)
. 2.“我们”对感到奇怪的事情的推测是什么?(3分)
. 3.通过老农的介绍,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是:(3分)
. 4.对“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许多时候,许多东西需要我们透过心灵去察看。”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
得分 三、习作与表达。(30分)
亲爱的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懂得了许多吧:懂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敬他人,懂得了珍惜时间……请以“我懂得”了为题,记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感悟。 要求:叙事完整,语句通顺,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腊月 军阀 徘徊 压迫 严峻 恐怖 忧郁 骆驼
2. miǎo ái yōng tì yǎng chóu yǎo huì 3.望 外 三 长 聚 会 海 角 乌 合 垂 丧
(1)出乎 遇到意外的喜事,心情格外高兴 专心致志 全神贯注 (2)①天涯海角 ②乌合之众 4. 丿3 ① 示例:疲 乏 眨 泛 5. 热切 热情 热心 热血 6. D. 7. D.
8.足足有三十层楼那样高 比上次我们爬的山还要高 就像天边的云一样,高不可攀
9.(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
(2)鲁滨逊尽管收罗了这么多东西,还是缺少许多东西。 (3)没有一个人不说自己的家乡好。
(4)他打了一套漂亮的太极拳 她的新裙子很漂亮。
(5)遍改为篇 ,“我爱故乡的梧桐树”中的引号改为《》,中奖改为获奖,激动前加“我”
10.(1)朱自清 无奈 惋惜
(2)长歌行 珍情光阴,好好学习 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汉宫传蜡烛 散入五侯家
(4)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5)示例:简•爱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简•爱
自立、自强、敢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
二(一)1.示例:(1)小学生对卡通漫画类读物比较感兴趣。 (2)小学生中,喜欢阅读综合性报纸的比例很小,只有5%。
2.示例:多开展一些读书交流活动,如读书读报活动。少读些卡通漫画书,阅
读的种类应多样化。
3.示例:每天阅读时间是否做读书笔记
(二)1.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通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 2.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一而敏锐。 3.B (三)1.每一棵树的顶梢,都有五六个又红又大的柿子。 2. 一是只结了五六个柿子,二是这里的人笨,没法摘到那些柿子。 3. 一是为这里的鸟留下的过冬的食物,二是这里的风俗。
4.眼睛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要用心去细细观察、体会,才能看到事情的本质。 三、习作例文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