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答案在最后)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代使用手工工具的小生产所依据的是劳动经验、生产就是经验的运用;现代使用机器的大生产的基础是科学,生产就是科学的运用或科学的物化。古代小生产依靠生理能输出和劳动经验运用的特点决定了古代生产劳动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的性质,现代大生产使用自然能源(煤、石油、核)和运用科学的性质决定了现代生产劳动以脑力劳动为基础的性质。古代小生产是为了自己的消费,这就决定了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特点;现代大生产是为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特点,现代生产的社会化也是推动现代生产发展的动力之一、古代小生产的狭隘性和经验性决定了它管理上的狭隘性和经验性,现代大生产的科学化和社会化性质决定了它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生产这一空前复杂的社会工程,依靠经验是无法驾驭的,现代大生产的总特征,就是技术基础的革命性。马克思说:“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现代大生产技术基础的革命性决定了现代生产高速发展和迅速变革的性质、从而决定了对现代生产工作者和现代社会成员知识、品质、能力和个性特点的一系列要求:要有普通的文化基础知识;要有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不但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而且还要有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要有综合技术知识;所有这些知识的内容
及其传授的方式要成为发展他们的智力、才能、特别是他们的创造能力,即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的手段:同时还要使他们的兴趣、爱好、意志和性格得到较好的发展。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适应和推动现代大生产的发展。现代大生产正是通过对人的上述要求,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和变革,从而使现代学校教育具有大生产性及相应的特征。
(摘编自成有信《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材料二传统的手工业生产造成人的畸形发展,现代大工业生产则要求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思格斯在论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反复阐明了这个观点。马克思说“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而且认为这种劳动的变换是大工业生产不可克服的自然规律。因此,“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就是大工业生产的生死攸关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提到“全面发展的个人”,他说:“大工业还使下面这一点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用适应于不断变动的劳动需求而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来代替那些适应于资本不断变动的剥削需要而处于后备状态的、可供支配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这就是现代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还讲到,现代大工业的机器生产不需要像工场手工业那样,使一些工人始终从事一个职业。因为工厂的全部运动不是从工人出发,而是从机器出发的,因此更换工人不会使劳动过程中断;同时,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一切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旧式的分工不断地重复着,并预言,由于现代生产的不断发展,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旧的分工必然会消失。到那个时侯,“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由此可见,现代大工业生产从客观上要求教育为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懂得整个工业生产的科学基础,而且其中每一个人都从头到尾地实际阅历过整个一系列生产部门”。
怎样才能培养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提出要给工人以教育,要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他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体育和智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把生产劳动同教育结合起来,当代意义上的现代生产更是如此。可以这样说: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现代生产对现代教育提出的普遍规律。它不只对无产阶级教育起作用,而且对资产阶级教育也起作用。我们考察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现代教育可以发现这样一点: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之所以得到迅速的发展,正是因为它们的经济发展要求教育为它们培养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同时由于教育的发展适应了这种要求,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当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固有矛盾,这个客观规律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现代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人,而另一方面又有大批工人因劳动的变换而失业,这是一个绝对的矛盾,但是,资产阶级要发展生产,就必须使教育适应现代生产的需要,这条客观规律还是普遍地在起作用。普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终生教育等都是它在教育上的反映。
过去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它的劳动经验和技能可以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下来,劳动者的培养是个别地进行的。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普及义务教育就是在这个形势下实现的。现代教育的模式实际上是在近百年来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不过现代生产发展到今天,特别是当代科技革命的时代,对现代教育,无论在培养人的规格上,教育发展的规模上,还是在教育制度、内容和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编自顾明远《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
1.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因而现代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适应劳动变换与职能更动的客观要求。
B.工人的职能与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随着生产技术基础的革命性而不断发生的变革,能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C.现代生产需要适应于变动的劳动需求、处于后备状态、能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人。
D.将生产劳动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是无产阶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由之路,同样也是资产阶级发展生产的不二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将古代小生产与现代大生产进行比较,彰显了作者立足现代生产与教育的论证立场。
B.材料二采用层进式论证结构,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论述了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之间的关系。
C.材料二以马克思的话作为事实论据,证明现代生产要求人全面发展,使论证具有权威性。
D.两则材料均运用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论证深入,且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化大生产这一空前复杂的社会工程,有着革命性技术基础,这决定了它必然具有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特点。
B.现代大工业生产能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能力的机会,是因为现代教育已为其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
C.资本主义生产的固有矛盾主要源于其对工场手工业式的分工的不断重复,由此,必然导致大批工人因劳动变换而失业。
D.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相辅相成,经济发展向教育提出要求,从而影响教育发展的方向,而成功的教育又将促进经济发展。
4,请根据下列示例,概述材料一中古代小生产与现代大生产的差异。(4分)
示例:小生产以体力劳动为基础,大生产以脑力劳动为基础。
5.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生产,许多人力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不少人面临失业困境。对于这一问题,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
顽石之歌管桦
在行进的路途中,我曾到曹雪芹隐居过的北京西山,作了片刻停留。我邀了我的灵魂,在深谷中古老的岩石间荒废的羊肠小径上追寻这位伟大作家心灵的足迹。阵雨刚刚停息,远处横迤着红色枫树的山峦,仍在茫茫烟雨中。近处,有几片云残存在明亮的天空里。山谷的上空,云雀飞到那遥远的高处流入天际,只有声音留在空中。云雀像是曾经常常在这里闲游的《红楼梦》的作者那样,放怀一切地高歌自己的“顽石之歌”。
啊,曹雪芹,无数学者都在自己的琴弦上,反复寻求同你和鸣的音调。而你的音调包含的是那么复杂那么多样,是不是已经全部为人们领悟?
雨后清凉的湿风里,一些年轻的男女,身上散发着山野神圣的芳香,偎依着朝山外走去。他们还在低声谈论着这山谷最深处的那块巨大的顽石,那因无法补救苍天而被遗弃在大荒山下的宝玉。啊,曹雪芹,我从游人谈话的只言片语,感到这些钦佩你、赞美你的人对你并非深知。这些青年男女,从我身边走过去的时候,或转回头,或倒着脸,向我凝望。他们的眼神里,隐含着惊讶。因为已经到了游人归家的时候,我却独自一人向深谷跋涉而去。
在这荒僻的深谷的最深处,我站在一块浑圆的卓然独立的巨石前,沉思冥想:这就是引出曹雪芹震撼世界的灵魂语言的那块顽石吗?这就是曾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点幻成的那块莹洁的扇坠大小的美玉吗你投生在一度强盛后来渐渐衰微和零乱的末世家族,啊,贾宝玉,在那个时代,你冲破世俗的藩篱,好像出了轨道的流星,带着耀眼的亮光掠过繁密的行星间。在那女性为封建的脚步所践踏所侮辱的时代,有谁像你那样大胆地指出男女应该互相平等,指出女人比男人更纯洁、更美丽、更善良?当人们都匍匐在权势的脚下时,有谁像你那样挺然站在人生的高处,蔑视因途穷而更显罪恶的权势?
道德对于人的心灵是一种无形的支配,它统领着人们愤怒和爱的全部力量。贾宝玉,透过你那柔弱的外貌,我看见你内在的使人震惊的强悍、勇敢和坚忍。任何强加于你的光荣、美德,都不能扭曲你的灵魂。恐吓和棍棒只能使你战栗,却丝毫不能改变你心灵的爱和恨。你的精魂气魄,胜过世代赞颂的历史人物荆
轲。一个是瞬间的勇猛,一个是勇敢无畏地同整个时代对抗。你堪称末世的英雄,且长久地承受着自己赖以生存的家族毁伤的痛苦。谁能理解你的胸怀?你的爱比天空海洋还博大深厚,在父母、祖母、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三春”、秦钟、妙玉、袭人、晴雯、北静王以及无数人的身上,你都给予了你的爱。
但是,你并不夸耀对他们的爱,各种性格的风趣使你赞叹。你认为每一个女性连同那些地位卑下的使女,都是完美的奇迹。啊,贾宝玉,一个与世界同样广阔的清新的男子,从头顶到脚踵都发射着灵光。你的强烈的不可抵抗的魅力,吸引着所有人。为美丽的、充满生气的女性包围着,似乎问她们在一起,注视着她们,跟她们接触和交谈,你的灵魂就能快乐了。可是,当你赖以生存的庞大显赫的家族,已至末世的时候,你的灵魂中有过快乐吗?
高耸云霄的贵族府邸,好像一只巨大的航船,雄伟地、壮丽地结合起来的整体已经腐朽了。在追逐船只的恐怖的阴云下,在风暴的吼声中,在凶险的波涛上,不管多么英明干练的船长,不管多么富有经验而又勇敢的水手,都不能拯救它的沉没。在这航行到末世的船上,正直与欺诈、忠厚与卑鄙、光明与阴谋、刚强与懦弱、廉洁与腐败、入世与出世、希望、声名、光荣、财富,一切都逃不出覆没的命运,谁都不可能得到他所希求的天赋与幸福命运,连人的本性所追求的爱情也不可能。在高大的贵族府邸运终数尽的末世,只有你宝玉明白:一切的追求,不过只是把希望埋在明天废墟之下的梦幻。于是,在你宽恕那些傲慢的蠢人之后,在你安抚过那些被侮辱被损伤的婢女之后,在你悲哭过溺爱你的无量恩慈的老祖母之后,悲哭过遭到不幸命运的姐妹们之后,你走向无涯无际白雪茫茫空无一切的原野。
当我向山外走去的时候,天空已飞满了霞光。归巢的鸟儿,互相呼唤着,朝那曹雪芹攀登过的最高山峰的丛林飞去。啊,曹雪芹,你就是这样站在人生高处,痛饮掺和着眼泪的苦酒,击剑吟唱你的“顽石之歌”的吗?即使你和宝玉有同样的欢乐,同样的勇敢,同样的痛苦,同样的心灵,你的“顽石之歌”也并非只是你少儿时代的回忆和你走过的足音的悲愁的回声。你寻求人生的幸福和欢乐,因无法补救苍天,收集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和忧伤。但你无尽的痛苦和忧伤,充满了伟大的英雄气概!
曹雪芹,在你对末世的功名利禄绝望的时候,而仅仅以笔墨倾泻你感情中的一切,却留下不朽的功名。你并没有意识到你的伟大?你的光彩,你的魅力,来自你绝望的悲叹!一切伟大的神圣的创造是幸福的,痛苦也同样是幸福的,因为一切伟大神圣的东西都是从痛苦的母腹里诞生。你以为我意在使人惊奇吗?不,我只是在你隐居过的山野,在你歌唱的“顽石”跟前沉思过后,对你歌中包含的众多意义做一个浅浅的领悟。
(有删改)
文本二: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叙写作为《红楼梦》的读者的“我”,在访探北京西山曹雪芹的隐居之所时,完成了一次跟曹雪芹在心灵上的交流。
B.文本一中作者以巨大的航船比喻贵族府邸,以阴云、风暴、险涛隐喻作品背景,并以此来照进自己的现实,有忧患意识。
C.从文本一可知,贾宝玉的觉醒寄寓了曹雪芹对末世功名利禄绝望时的情感,而其伟大、光彩和魅力正来自这绝望的悲叹。
D.文本二《西江月》二词,以词“画像”,借后人之口,集中描绘了贾宝玉的性格,概述了他的一生,并对其做出了评价。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移步换景、景中触情,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隽永,富于诗意,文化意味浓。
B.文章由年轻男女谈论顽石、曹雪芹,以及他们的惊讶,引出作者的沉思冥想,由实到虚,过渡自然。
C.文本一以“是不是已经全部为人们领悟”之问起。以“浅浅的领悟”之答作结.前后照应,文脉顺畅。
D.文章交替使用第一、二人称,真实细腻地再现了作者在与曹雪芹、贾宝玉、读者交流时的情感世界。
8.《顽石之歌》是如何体现“歌”的特征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6分)
9.对贾宝玉这个人物,文本一热情褒扬,文本二却多用贬词评价、这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人闻之,皆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亲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亲也,今上举义不辟疏,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近者闻之,亦退而谋曰:“始我所恃者,近也,今上举义不辟远,然则我不可不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竞为义。是其故何也?曰:上之所以使下者,一物也;下之所以事上者,一术也。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节选自《墨子·尚贤上》
材料二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
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节选自《韩非子·有度》)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故A古B者C圣D王E之F为G政H列I德J而K尚L贤M虽N在O农P与Q工R肆S之T人U有V能W则X举Y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射御,为古代六种技艺中的两种,另外的四艺指礼、乐、书、易。B.“社”为土地神,“稷”为五谷神。“社稷”常代指国家或朝廷。C.“鄙”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鄙”用法不同。D.“伏”与《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中的“伏”意思并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子从王公大人“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的为政愿望与现实国情不相符谈起,引出观点。
B.墨子以上行下效为起点,以不同人的反应为线索,反复究诘,不厌其烦,使“举义”的观点无可辩驳。
C.墨子的尚贤,要求不避富贵贫贱、亲疏远近,这打破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可见墨子思想高远宏达。
D.韩非子说理冷峻深刻,在对比中指出君主根据声誉和朋党关系提拔任用人才会直接导致国家走向灭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4分)译文:
(2)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4分)译文:
14.先秦诸子的论说都闪烁着智慧光辉。两则材料有讨论的共同话题,但论说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终南别业
①
[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宋]辛弃疾
柳边飞鞋②,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注】①别业:别墅,这里指辋川别墅。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但他大约四十岁后,就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②飞鞚:鞚是马勒,飞鞚即纵马疾驰。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诗首联交代了自己中年后信奉佛教,晚年隐居南山;领联紧承此联,“独往”“自知”表现其隐居独游之乐。
B.王诗颈联从艺术上来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内容上看,于诗人半官半隐的人生困境中见其坚强、豁达。
C.辛词下阕的前两句用语极其简淡而又清新,把环境和人物描写得清雅秀洁,风韵悠然,营造出静谧美好的画面。
D.两首作品在结构上均是外以作者的行踪为次序,内以情感为核心,融情景中,寄意言外,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16,两首作品都描绘了出游时见到的景和人,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善用典故,“__________”借“谦谦君子”的典故劝谏太宗要加强道德修养,“_____________”引“网开一面”的典故劝谏太宗要田猎有度。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谈及自己改革的决心:“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屈原在《离骚》中也有同样的思考,他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劝说国君要废除旧习。
(3)“铁马”让人想到披甲奔跑、快疾如风的战马,力量感十足,充满战意豪情。该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996年,聂海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毅然报名参加航天员选拔,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①,于1998年光荣成为我国第一批航天员。24年来,他始终牢记“为祖国出征太空”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听从召唤任挑选”的军人本色,坚持刻苦训练,时刻准备,先后3次受命备份、3次领命出征,圆满完成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用遨游太空的壮丽航迹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聂海胜位列首飞梯队,却与飞天梦_②。面对提上日程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他暗下决心:继续努力,绝不放弃!随后争分夺秒全身心地投入选拔训练,他几乎没有踏出过北京航天城,夜里12点前没有睡过觉,在模拟舱里一待就是七八个小时,连周末和节假日都不放过。历经无数次训练,聂海胜对成千上万个数据_③,熟练掌握了所有飞行程序及操作规程。在不久后参加了单项考核且考出了整个考核中难得一见的满分的聂海胜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六号乘组。聂海胜用二十余载成就了三度飞天的壮举,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并兑现了他“一心只为飞天”的庄严承诺!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2023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4月23日,聂海胜受邀为中国科技馆的大小观众上了一堂“科技馆里的思政课”,分享了自己的航天故事和人生感悟,复兴中学航天班全体同学参加了该活动。下面是该班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写给聂海胜的感谢信,有四处不规范,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聂海胜同志:您好!
昨天,我们全班同学光临科技馆,有幸听了您一堂精彩的思政课。您分享的航天故事与人生感悟让我们颇有收获,您牢记初心、刻苦训练,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始终对党忠诚的品质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动力,谨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决心率先垂范,志存高远,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回报您的帮助与关怀。
复兴中学航天班全体同学
(二)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a】刚入夏后的某一天、家里室内微量的凉意,突然遭到了外来气流的冲...击。【b】那些凉意快速被挤向一边,【c】我猜那些凉意顺着墙根和门缝溜了。........取而代之的热意,开始在各个房间里蔓延,【d】它像个没礼貌的孩子,到别人.家做客不老老实实地,四处蹿腾。
风扇可以收拾夏天的热。它在几平方米的空间里,像堂吉诃德一样,与热意不停地作斗争。屋顶的吊扇,许多人童年记忆里都有,但后来有一二十年,人们纷纷住进了楼里,①,取而代之的是华而不实的装饰灯。
②_,有一天聪明的人类竟可以把照明灯和吊扇集成在一起。有一年我去巴厘岛旅行,住进的一家旅馆里房顶就吊着这家伙,当下感到十分震惊。晚上这么吹着吊扇睡觉,太实用,太有情怀,太容易让人想起童年。我当下便决定,以后自己家装修房子,无论如何都要装吊扇灯。
几年后,果然有了装修机会。去购物网站一搜,③,什么木质扇叶的、钢质扇叶的,什么中式的、欧式的,应有尽有。还有一种是隐形扇叶的,不用的
时候可以收缩起来,用的时候按一下遥控器,它们就像蝴蝶展翅那样、神奇地把翅膀从胳肢窝里掏出来了。
21.下列对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a】处“某一天”有不确定性,可以指刚入夏后的任何一天。B.【b】处“那些凉意”指代“微量的凉意”、“那些”不能删去。C.【c】处“那些凉意”的表达不够简洁,改成“它们”会更好。D.【d】处“它”指前文的“热意”,此处不可以省略这一代词。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尼采说:“为了发展,我们必须放弃稳定的安身之地。为了生存,我们又必须寻找一个稳定的安身之地。”
湖南2023届模拟试卷(三)
语文参考答案解析
1.C(张冠李戴,“需要适应于变动的劳动需求”的是“可以随意支配的人员”,“处于后备状态”的是被替代的“大量的贫穷工人人口”。)
2.C(引用马克思的话,属于理论论据。)
3.D(A项,据材料,“现代大生产是为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特点”。B项,强加因果,据材料,现代大工业生产从客观上要求教育为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因为现代教育培养了全面发展的人,现代生产才能给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能力的机会。C项,材料没有提及资本主义生产的固有矛盾产生的源头,且“必然导致”说法绝对。)
4.①小生产依靠生理能输出和劳动经验运用,大生产使用自然能源(煤、石油、核)和运用科学。②小生产是为了自己的消费,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大生产是为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生产。③小生产的管理具有狭隘性和经验性,大生产的管理是科学化的。④小生产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大生产的技术基础则是革命的。(每点1分)
5.①要有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要有综合技术知识,要将所学知识发展成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以适应和推动现代大生产的发展。②劳动的变换是大工业生产不可克服的自然规律,我们应顺应高速发展、迅速变革的现代大生产,寻找新的时代机遇,适应新的生产生活。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我们应兼顾知识学习与劳动实践,注重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多重技能,增强生存与就业本领。(任答两点得4分)
6.B(“并以此来照进自己的现实,有忧患意识”,于文无据。)
7.D(“真实细腻地再现了作者在与曹雪芹、贾宝玉、读者交流时的情感世界”分析错误。文本运用第二人称时,作者是与曹雪芹、贾宝玉在进行交流,没有与读者进行交流。)
8.①歌以抒情性为主要特征,“顽石之歌”歌颂的是曹雪芹的伟大、光彩和魅力,也是对贾宝玉高尚人格的歌颂。②文章大量运用呼告手法与曹雪芹、
贾宝玉对话,打破了时空界限,抒发了强烈的感情;且多次以“啊”字,配合呼告手法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抒情性。③文章运用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曹雪芹、贾宝玉形象的理解与领悟,加强了节奏,增强了气势,呈现出浓郁的歌颂情调。④通过设疑、反问等提问方式,配合呼告手法的运用,在与曹、贾对话的过程中,强烈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任答三点给6分)
9,不矛盾。(1分)①文本一热情赞扬了贾宝玉堪称末世的英雄,强悍、勇敢、坚韧,有宽广的胸怀和博大深厚的爱。(2分)②文本二运用反语手法,曹雪芹借用封建统治阶级的眼光来评判贾宝玉,明贬实褒(或似贬实褒)。如“草莽”“愚顽”表现贾宝玉对科举的不屑,“不通世务”表现贾宝玉对权势的蔑视,“偏僻”“乖张”表现贾宝玉对封建思想的挑战。(2分)③二者在赞美贾宝玉蔑视权势、勇敢与时代对抗上是一致的。(1分)
10.HMU
11.A(A项,另四艺指礼、乐、书、数。C项,文中“鄙”为名词,边疆;“越国以鄙远”的“鄙”意为“把…当做边疆”,为意动用法。D项,文中“伏”为“潜伏隐退”;“伏清白以死直兮”的“伏”意为“保持”。)
12.D(“直接导致”错误,由原文“忠臣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可知,君主选拔任人才导致忠臣退奸臣进,进而国家走向灭亡。)
13,(1)原因在于朝廷里从政的王公大人们,不能用尊重贤士使用能人的办法来治理国家。[采分点:定语后置;以,用……的办法;尚贤事能,尊重贤士使用(任用)能人;句意。]
(2)(这些人)结交广泛、党羽众多,在朝廷内外结成私党,即使犯了大罪,为他们掩盖罪责的人也多得很。(采分点:与,亲附、跟随,此处用为名词,可译为党羽;朋党,结成私党;蔽,掩盖罪责的人;句意。)
14,两则材料讨论的共同话题是为政治国中的人才任用问题。(1分)论说的侧重点:墨家主张崇尚有才德、才能的人出来做官;韩非子主张用法制来选人,用法制来衡量功劳。(2分)
15.B(“于诗人半官半隐的人生困境中见其坚强、豁达”错。“半官半隐”并非其人生困境。颈联意为“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来到流水尽头。看看无
路可走,于是索性坐了下来,看清云悠然升起”,虽然这其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禅理,但诗中表现的是诗人悠闲至极的心情。)
16.①王诗描绘了出游时随意而行,偶见天边漂浮流动的白云和山林中的老叟,(2分)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功利、自得其乐的闲适之情;(1分)②辛词则描绘了夜行山道,看见栖息沙滩的白鹭、天空中的疏星明月、溪边浣纱的妇女,(2分)表达了词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淳厚朴实的民情风俗的赞美之情。(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2)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8.示例:①脱颖而出②擦肩而过(失之交臂)③了如指掌(了若指掌)(每空1分)
19,聂海胜在不久后参加了单项考核,他考出了满分,这在整个考核中是难得一见的,他也以优异的成绩入选神舟六号乘组。(每个短句1分)
20.①“聂海胜同志”顶格书写;2“光临”改为“来到”“前往”等;3“率先垂范”改为“以您为榜样”“向您学习”等;④在“复兴中学航天班”下一行加上“2023年4月24日”(或4月24日)。(每点1分,注意:由题干“4月23日”和信的开头“昨天”可知,4月24日必须写出)
21.D(此处可以省略这一代词,主语承前,仍是“热意”。)
22,示例:①吊扇消失了②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从未意料到)3各种吊扇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吊扇都有)(每空2分)
23.【审题指导】
此题着眼“生存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具有思辨性,也考查学生的思维层次。
“生存”与“发展”是目标,“放弃”与“寻找”是策略与手段。人既要“发展”,也要“生存”,“生存”后要“发展”,“发展”不能无“生存”,“生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又为了更好的“生存”。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两者或有先后、轻重、缓急之分,但都不可或缺,
关联紧密,矛盾统一。我们要懂得远近兼顾,要懂得张弛有度,要懂得内外相济,要懂得进退裕如,要懂得儒道互补。
角度可小可大,内容可实可虚,个体、群族、文化、国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均可入文。
【参考译文】
材料一墨子说:“现在王公大臣治理国家,都希望国家富强,人口繁盛,刑法与政治都井井有条。但结果是不能富强反而贫困了,人口不能增加反而减少了,不能得到安定反而引发了混乱,也就是从根本上失去了所希望的,而得到了所厌恶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墨子说:“原因在于朝廷里从政的王公大人们,不能用尊重贤士使用能人的办法来治理国家。”有人问:“那么,聚集贤良之士的办法是什么呢?”墨子说:“比如说想要聚集他们国家里善于射箭和驾车的人,一定要使他们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这样做之后,他们国家里善于射箭和驾车的人就会多起来。况且那些贤良之士,又具有淳厚的德行,善辩的言谈,广博的学识呢!这本来就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良佐啊!也一定要使他们富裕、使他们显贵、尊敬他们、赞誉他们,然后全国的贤良之士,也就可以多起来了。”
所以古代的圣王制定政令时说:“不义的人不能让他富裕,不义的人不能让他显贵,不义的人不能给他信任,不义的人不使他接近。”因此国中富贵的人听了,都私下里商量说:“当初我们所凭借的,是富贵的地位。现在国君提拔仁义的人而不避贫贱,那么我们不能不做仁义的事了。”为国君所信任的人听了,也私下商量说:“当初我们所凭借的是被信任,现在国君提拔仁义的人而不避亲疏,那么我们不能不做仁义的事了。”在国君身边的人听了,也私下商量说:“当初我们所凭借的是处在国君身边,现在国君提拔仁义的人而不避远近,那么我们不能不做仁义的事了。”直到边疆郊外的臣子、宫中的侍卫、城中的民众、边境的百姓听了,也都争着做仁义的事。这个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君主所凭借着驱使臣下的,只有尚贤一种方法;臣下用来侍奉君主的,也只有仁义一条途径。所以古代圣王处理政事,以德行给予位次,崇尚贤人。即使是农民或工匠中的人,只要有能力就提拔他。在那个时候,以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职来处理政事,按照劳绩来决定赏赐,衡量功勋而分给俸禄。因此,
官员并不永远富贵,人民也并不一直贫贱。有能力就提拔他,没有能力就罢免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