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变革的推进,怎样由\"知识立意\"的教育向\"素养发展\"方向的知识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中国,项目教育倍受重视,更多的学校开始进行项目课程,幼儿老师的教育理念也正随着发展变化。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项目教学;设计策略
引言:越来越多的资料指出,在早期项目的认知阶段中,幼儿所体现出的逻辑性思考、交流和协调意识、问题处理能力和行为,对于幼儿懂得怎样认知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而且幼儿项目式学校的管理者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地以课程任务为核心,围绕幼儿的活动、有兴趣的活动和行为,融入多层次信息,给幼儿创造真实的环境,引导幼儿在具体的课程任务下发现或实现目标,从而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思维认知等),并掌握课程内容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一、以兴趣激发项目学习热情
教师应着重研究项目游戏与活动的意义,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娱乐中了解他们的活动与需求,找到有意义的活动与线索,设计、制作各种形式的教育项目。老师应特别注意幼儿在游戏与活动中的状态,抓住幼儿的探索好奇心,筛选有意义的话题及聚焦点并作为活动重点,及时适当激励、指导幼儿,从而激发其参加项目化课程的积极性。
因此,在一次晨间活动时,在大海贼船下面和取放器械的地点所发现的大量蚂蚁吸引了幼儿们的目光,幼儿在运动时、吃了点心后、或者去厕所的时候,都在讨论\"蚂蚁为什么爬来爬去\",于是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和想法,开展了一次晨谈活动,抛出问题\"如何能更清楚地观察蚂蚁\"这个项目主题。有的幼儿说可以用放大镜,这时就有幼儿反驳:\"可是蚂蚁爬进洞里后,我们就看不到了。\"这
一观点让幼儿意识到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局限性。\"找一些蚂蚁养起来就可以天天看了。\"另一位小朋友的观点也获得了大家的认可。然后,他开始进行项目:讨论蚂蚁们喜欢怎样的家园、该怎样给蚂蚁们建立一个家园,于是\"小小蚁巢设计师\"的项目活动就由此产生了。
除了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有时老师也要创造几个能让幼儿形成理解冲突的项目化问题情景,以调动幼儿的探索欲望。例如,在一个项目活动中,几个小朋友在垫子上使用各种积木拼搭斜面和轨道,接着把小球放上去在斜面上滚下来。\"你看,我的小球滚下去啦!\"\"我用这个球也滚下去了!\"\"我刚刚还让小球滚到那边了。\"听见小朋友们的议论,老师停在一旁仔细观察他们拼搭的斜面,有高有低、有长有短。小朋友们一遍又一次把木小球或弹性力小球放上去,在发现小球滚落的瞬间,幼儿的脸上露出了高兴的微笑,接着继续捡小球、滚球,丝毫没有想要停止的意思。现在的幼儿对这样乐此不疲,又能不能使这项游戏显得更加好玩呢?\"如何让小球滚得更快、更远?你用的是哪种小球?\"于是,教师提出了上述问题,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由此\"斜坡滚球\"的项目活动便开始了。
二、以目标促进项目学习开展
项目活动教学注重的是幼儿根据项目任务的实际探索,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幼儿的思维特性和认知模式决定了探索活动的重复性和多样化,而常规的备课手段和教学模式不能适应幼儿在项目活动的多种感受,所以本研究借助逆向教学模式建立了基于项目教学的幼儿园小班教学结构。在项目开展进行之前,我们把握课题学习的基本要求并挖掘其课程内涵中的知识与跨学科思想,把课题学习所涉及到的内容表征到一个有机的问题体系之中,以便在课题的开展中及时合理的选用可行的途径促进项目的开展。例如,在小班研究的\"斜坡滚球\"中,我们对斜坡、轨道等方面所涉及到的核心问题进行审议和逆向设计,确定了小球滚动的流畅性、轨道的限制性、小球的运动时长和小组合作分工等因素为项目的评估依据,形成了\"斜坡滚球\"的基本活动架构。
三、以启发满足项目学习需求
幼儿的成长有个体差异,班级内的各个幼儿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的发挥都有所不同,教师应科学分析、合理讲解、有效帮助幼儿在各项学习中的发挥。科学观察,有效反馈参与项目活动后,老师往往会通过手机、记录表等手段记下幼儿行为的精彩过程,这能够有助于老师更有效的理解幼儿的活动,同时也为项目后的互动分享过程提供一个直观生动的证据。在观察幼儿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后,老师通常会给与力弱的幼儿更多的关爱,在他们遇到问题时会加以适当的启发和引导。
而在项目活动\"斜坡滚球\"中,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能搭出更长的斜坡\"后,小朋友开始利用积木或者其他材质搭建组合坡道。明明尝试了垂直型的大坡道之后就开始改变铁轨的位置,不停地变化出其他造型,并尝试放小球;当搭至有直角转弯的大坡度时,明明也一连尝试了多次,都无法使小球成功地沿着所拼搭的轨道路径转动。\"唉,怎么小球过不去了?\"明明蹲在垫子上,歪着头看二段轨道相连的地方。看见了明明沮丧的表情后,我马上跑过去,并首先确认了明明的研究过程与结果——明明能坚持尝试,而且已经构建出了直线型组合斜坡。而明明看到后,脸上也顿时露出了微笑。然后,我引导他思考\"想一想,小球走完这段轨道,滚落到哪里了?\",在我的启发下,明明意识到小球的运动轨道出现了变化,所以他开始尝试使用挡板、增加底部积木等方法使小球旋转。根据幼儿的认知特征,幼儿在项目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障碍,此时老师能够及时引导、启发,明明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再次点燃了探索的欲望,并迁移了以往自主探索中单段斜面的经历,从而认识了斜面的高度、直径等各种因素会影响小球运动的快慢与方向。
结束语:综上,在项目化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留心观察,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和线索,有效激发小班幼儿开展各种类型的项目练习。在项目开展前,老师要作为有准备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项目中的核心问题进行逆向设计;在项目开展中,老师要科学观察、合理讲解、有效帮助幼儿在项目中的表达,助力幼儿参与项目教学;在项目开展后,老师要注重激发幼儿深入思维,把项目教学中的工程设计思想转化运用到游戏与生活中。
参考文献:
[1]代佳奥.幼儿教师开展项目活动的现状调查[D].南京师范大学,2021.
[2]齐卫,王文青.项目式教学过程与效果评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学版),2020,22(06):119-121.
[3]胡佳怡.项目式学习中“教”与“学”的本质[J].基础教育参考,2019(02):7-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