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茶生产企业如何应对新版《管理办法》 王东辉周燕君汪秋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3100081 近期,新版《有机产品》直接相关的法规、规范文件 陆续发布、实施。在新的政策框架下,有机茶生产企业须 3.现场检查的要求 明确将认证程序分为现场检查、产品检测、环境监 (检)测等必要的程序。增加了对跟踪检查的要求。对于有 机茶生产环境监(检)测方面的要求略微放宽,不但可以 积极响应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模式,在食品 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顺应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保证自 己的产品满足质量要求。 由环境监(检)测机构出具监(检)测报告作为符合环境 要求的证据,还可以采信其他合法有效的环境监(检)测 一、深刻理解相关法规文件的逻辑层次关系 结论,在《实施规则》中明确可以是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 门出具的证明性材料。本次换版删除了环境监(检)测报 告委托人必须跟有机认证委托人一致的规定。 有机茶生产企业实施生产、加工的具体过程要依据 《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和以此为基础制定的质量手册、操作 规程、产品标准。有机认证机构开展认证活动,首先要遵 循的是《实施规则》。监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以及遇到争议 或者实施法律制裁主要依据是《管理办法》。 对于有机茶生产、加工、贸易企业,最直接的法律法规 增加了规定认证人员对认证结论负责,认证机构应该 保证认证过程和认证结果可追溯,明确了认证和检测记录 保存期限为5年。 4.关于有机配料产品 要求“不得对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的加:E产品进行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有机产品 认证实施规则》。新版《管理办法》于2014年4月1日实施。 GB/T19630—2011《有机产品》国家标准于2012年3月1 13开 始实施,2014年4月1 13国家标准修改单实施。《有机产品认 证实施规则(CNCA—N一009:2014)》于2014年4月23 13实 有机认证”,即使有机配料含量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丁产 品,如果没有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产品、产品包装及标签 上也不能标注“有机”,或者加施有机认证标志。 5.证书和认证标志 新版《管理办法》删除了对转换期内的产品证书进行 施。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食品 标注的要求。对认证证书的变更、注销、撤销做出了更加 明确的规定,明确了申请证书变更的范围和受理的时间限 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企业通用卫生 规范》等的要求也要关注。 生产企业只有在充分理解其层次关系和使用范围的基 础上,才能保证其产品满足质量要求,较顺利地通过认证 机构的评审检查,满足各级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要求。 制,增加了证书注销的四种情形,列出了能够导致撤销证 书的11类条件。 新版《管理办法》和《实施规则》、(6-机产品》国家标准修 改单取消了有机转换标志的使用,这是本次法规、规范文件 最为明显之处,即处于有机转换期产品,不允许出现转换标 志的使用,产品只能作为常规产品出售。这一规定与美国有 二、“管理办法”变化内容要点 1.总则 机标准(NOP)一致。并且明确禁止获证产品在认证证书标 明的生产、加工场所外进行了再次加工、分装、分割的产品或 包装及标签上标注可能误导公众的文字表述和图案。 6 肖售证制度 新版《管理办法》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适 用范围增加了“进口有机产品”。对境外有机产品认证体系 的等效性评估和进口的产品监管作出了详细规定。并且, 明确了统一的认证制度,统一的认证目录,统一的标准, 统一的实施规则,统一的标志。 2.认证申请和材料审核 新版《管理办法》明确了建立销售证制度、规范市场 秩序。销售单位和个人在采购、贮藏、运输、销售活动中 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保证销售的产品类别、范围和 数量与销售证中的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一致,并能提供 与正本内容一致的认证证书和销售证复印件,以备相关行 政监管部门或者消费者查询。 7.证后监督管理 进一步明确“认证委托人”的范围,明确规定:“认证 机构不得受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有机产品生产产地环境要 求”和“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外产品的认证委托”。删除了 “个人和代理人”申请有机认证的情况。要求认证机构及时 明确对行政监管的内容和方式做出了规定,加强了全程 监管。增加了对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管职 责,明确了分工要求,列出了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 将认证信息报送国家认监委信息系统。 注: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茶叶栽培创新团队资助。 ・14・ 明确正式使用“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对国家认 监委、地方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对信息系统使用的相应职 责和要求做出了规定。 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建立认证风险预警机制。规定认证 监管部门根据发布的动植物疫情、环境污染等风险预警、监 8.完善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 新版《管理办法》加大了对认证机构、认证申请者违 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了拒绝接受监督检查、不如 实提供进口有机产品真实信息和逃避检验等情况的处罚。 督检查和消费者投诉、媒体反映等情况,及时发布认证风险 预警信息,并明确了发布信息的主体、依据和对象。 明确了退出机制,规定认证委托人提供虚假信息、违 规使用禁用物质、超范围使用有机认证标志,或者出现产 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的,除按规定撤销认证证书外,认证 机构5年内不得受理该企业及其生产基地、加工场所的认 三、有机茶企业修订管理体系的建议 通常,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首先,有机茶生产企业的管 理者要组织有机茶生产过程相关人员学习、集中培训,比如 管理者(代表)、内部检查员、茶场管理人员、加工厂管理人 员、仓贮管理人员、原料和生产资料采购人员,质检人员、销 证申请。这样,如果该企业要重新回到有机茶行业内,加 上转换期的规定限制,可能要等到6~8年以后才能有自己 产的有机茶出售。 售人员等。其次,组织安排体系文件修订人员,做出修订计 划,及早实施最新有效的体系文件。修订过程中应关注要 点见表1。 表1有机茶生产企业体系文件修订过程中关注要点 关注要点 应对建议 ・ 修订质量手册、操作规程,更新文件版本号; 统一目录 统一标准 统一规则 统一・ 在修订记录单对修订内容进行详细记录,内容变动较多的,实施换版; ・ 按照质量手册中“文件和记录的管理规定”,更新外来文件清单; ・ 对产地环境监(检)测报告或可以采信的证明文件的有效性进行自查,要求是 有资质的监(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当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 ・ 对产品检测报告(包括出厂检验报告,委托检验报告,监督、发证检验报告, 标志 认证抽样检测报告等)进行自查,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 ・ 对生产加工过程进行自查,是否存在认证场所之外的二次加工、分装现象。 ・ 查询该产品产地是否与我国签署备忘录; ・ 了解产品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办理流程; 进口有机茶认证 (申报、验证)程序 ・ 学习掌握入境申报和入境查验表单使用填报方法; ・ 了解新版《管理办法》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 ・ 明确已经取消了有机转换标志的使用; ・ 核实自己企业是否还存在转换认证; ・ 正在使用转换标志的,要对过渡期内的使用方式按照《管理办法》的解释文件 做出规划(参考质检总局2014年36号文件关于《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实施相关 i.k证标志的使用 问题的公告); ・ 修订体系文件中关于转换标志使用的内容; ・ 核实、统计转换标志的使用数量; ・ 自查有机认证标志的申领、使用记录(是否保存完好,库存统计与实际数量是 否一致): ・ 自查是否还存在旧版包装样式,或者印制了旧版认证标志的情况。 ・ 制定、修订销售证办理、使用的操作规程,明确销售证申请办理的条件(比如 销售证办理的时机、频率的把握,因为受通讯条件、审批程序的限制,目前还没有 销售证的办理、使用 令人满意的方便快捷的方式可以选择,目前对销售证的有效期没有明确规定); ・ 自查销售证办理的记录保存情况(比如存放的位置存取的便利性,每次办理 ,的记录清单等)。 ・ 15 ・ 关注要点 应对建议 ・ 自查销售证中产品类别数量与有机标志使用的一致性,防止超范围销售,(注 销售证的办理、使用 意是否存在同步或者不同步办理销售证和加施认证标志的情况,即同一批出售的 产品可能同时办理了销售证书也加贴了认证标志,也可能只实施了其中一项,要 根据销售对象的性质具体操作); ・ 自查办理销售证过程中所涉及文件的保存情况(供货协议、发货单等的复印 件)。 ・ 认监委会对有机产品生产过程、认证过程实施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的专项监督 检查(如拉网式检查生产管理体系、产品抽样检测),地方监管部门也明确了各自 的监管权限和职责; 认讧活动的监管 ・ 企业内部要建立应对监管的接待操作程序(如辨别确认来访人员身份,能够 获得监管部门申投诉联系方式不安排与有机生产体系不相关人员接待,明确检 ,查过程应该覆盖的场所范围,抽样过程中关注平行生产的控制措施,样品要得到 生产过程或仓贮管理直接责任人的确认等等),接受监督检查的信息要及时通报认 证机构; ・ 加强企业内部的文件记录保存、取阅的便利性和系统性,及时记录、整理、 归档。 ・ 生产企业必须积极接受各方面法定监管部门的监管; 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制裁 ・ 理解《管理办法》处罚制裁各条款对应的务款内容,并有措施使之方便获 得,以备查询,提醒警戒自己; ・ 安排的接待人员要了解行政执法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积极协调。 ・ 核实认证过程中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是否存在不诚信现象; 退出机制的实施 ・ 自查有机茶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使用情况(投入品种类的选择是否合理合 法,投入品的使用记录、库存盘点记录是否妥善保存并与实际一致等等)。 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 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要及时关注获取预警信息,并识别与自身企业的相关性; ・ 企业内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控制生产全过程风险。 ,现执法尺度不一致、标准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作为有机 四、小结与讨论 很明显,新版《管理办法》要求有机认证过程E1趋 规范,同时,监督管理和处罚制裁的力度大,不论对于 茶生产企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耐心地与监管部 门沟通、解释。认监委也有必要保持整个监管链中申投 诉渠道的畅通。 我国认证认可制度的El益完善,要实施统一目录、 生产加工企业还是认证机构,能够凸显个性和灵活度的 空间极小。 统一标准、统一规则、统一标志的认证制度,各省市地 方实施的有悖于公开、公平、公正的歧视性地方文件也 应该及时修订、清理,比如农产品认证过程中山东、江 西、福建等一些省份实施的农产品认证的补贴政策,值 得作为最高主管部门的认监委从中协调,使我国的食品 农产品认证认可事业真正纳入到统一的认证认可体系中 来 有机产业发展迅速,而通常制定制度的速度必定落 后于产业的发展速度。尽管认监委、认证机构等各方一 再强调关注标准理解的一致性,但我国东西部地区之 间、城乡之间发展存在严重差距,制度变动大,变化频 率高,贯彻实施存在滞后,认证监管环节还是经常会出 ・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