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23 页
小组缘起
依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大阶段理论,青年期(大学阶段)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中最重要的阶段,自我同一性确立成功则意味着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反之,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就有可能引起同一性扩散或消极同一性发展。马西娅所提出的标志着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同一性获得状态也出现在青春期的晚期或成人早期,大学生正好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在这阶段十分有必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积极的自我同一性。有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男生中只有7.1%,女生中只有3.4%,形成自我同一性,虽然这个调查对于现在来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还是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方面有所缺失。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形成相对固定的心理结构之前的不稳定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将面临着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各方面的挑战与压力,易出现不能很好地适应的情况,这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中常见的“危机”状态。我们希望介入到自我同一性危机中,做一个共同成长的小组。我们查了很多关于自我同一性以及“自我认识”的文献,W·詹姆斯关于自我的理论最符合我们想要做的内容,他把自我划分成了“物质的我、精神的我和社会的我”,我们小组就以这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做一个连续六节的小组,希望通过这六节的小组能够让我们组员和我们实习社工自己共同在“自我认识”方面有所成长,培养关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理念。
第 2 页 共 23 页
理论架构:
这个小组的对象为09级大一新生,他们都处于18——22岁的青少年晚期阶段。皮亚杰认为,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个体认知能力得到持续发展,许多青少年已经完全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抽象推理能力日益增长,能够较为自主地考虑问题。所以,可以利用小组的形式来展开活动内容。
根据埃里克森描述的人类发展的八个阶段,青少年期的自我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即自我同一性对自我同一性混乱。个体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开始异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并重新认同;社会对青少年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他们承担新的责任。这些使得青少年处于冲突之中,体验着种种困扰和混乱,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等问题。若处理不当,将会引发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等问题。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较好地适应社会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前提。因此,我们小组以认识自我为主题,希望通过小组的形式,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发掘自我,协助其促进“主我”和“客我”的统一,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的统一、自我和环境的统一。
青少年晚期也是成人初显期,是个夹层,处于成人期和青春期之间。有着与成人期和青春期不同的特征,其中包括自我同一性的探索,不稳定,自我关注,转折,充满可能性。成人了还是没有,这就是在过渡期中的模糊感,这样的模糊并不代表这不好或是错误,但这种夹缝的感觉或许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还有危机感,有危险就会有机遇,同时这一时期还是充满机遇的时间段,如果能更好的明白自我,那么我们觉得组员就能更好的发现机遇,抓住机遇。所以我们把握这个节点。我们小组希望通过帮助组员进行自我的探究、自我的了解使得他们能较好的适应这一阶段带来的模糊感,至少要提高他们对于探究自我的意识。
此外,自我分为物质,精神,社会三个方面。我们小组以此理论设计每节小组的主题,将主体内容分别定位:物质的我——身体,精神的我——性格,理想,以及社会我,层层递进,帮助小组成员更好地认识自我。
第 3 页 共 23 页
自我 物质 精神 社会 身体 性格 理想 他人眼中的我 表1 在小组内容中,实习社工十分注重小组组员积极自我的塑造。缺乏积极预期的青少年会逐渐养成非生产性的、反社会性的行为。因此,实习社工引导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并发掘自己性格中的优势,以及弥补不足的方法及措施。鼓励小组成员自信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与实现理想的计划。
需求评估 在小组活动正式开始以前,我们对小组成员做了一次访谈,希望能了解组员对我们的小组活动内容的建议以及意见等等。 在访谈中,组员表示对小组主题有较大兴趣。组员也给予一些很好的建议,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分享借鉴他人经历,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因此在每一节的活动内容中,我们都安排了分享环节。希望能够通过分享环节的设置,鼓励小组组员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与体会。 以下是组员针对我们每节活动的主题提出的想法和意见: 在“物质的我”一节中,组员提出,对于物质的自我概念不清。由于小组活动时间有限, “物质的我”这一章节,我们着重讨论身体的部分,希望通过填写“体检表”等环节的设置使小组组员更加关心了解自己的身体。在“精神的我-理想”一节中,组员表示,希望小组能给自己的理想带来更多的信心。因此,在“理想”这一节中,我们特别加入了建议与鼓励环节,即在小组成员描绘自己的理想,构建出自己实现理想的计划后,其他小组成员为其理想的计划出谋划策,
第 4 页 共 23 页
使计划更完善,其他小组成员也每人送给其一句鼓励的话,激励其努力达成自己的理想。在“社会的我”一节中,组员希望能够加入角色扮演的环节,认为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更帮助了解主题。因此,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加入了情景剧的表演,希望组员能够在轻松氛围中,以参与表演的方式更加形象生动地了解本节的主题。
通过我们3名实习社工的商讨,结合组员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决定了我们小组的活动内容如下:
第一节:认识节——Say hi
第二节:物质的我——我的身体我知道 第三节:精神的我——性格决定命运 第四节:精神的我——I have a dream 第五节:社会的我——他人眼中的我 第六节:结束节——Happy ending
第 5 页 共 23 页
第一节 Say Hi(认识节)
个别活动时间 小标题 目标 内容 所需物质 10min Say hi 帮助组员之间相互认识 每个组员做自我介绍(姓名、昵称等) 便签 “大风吹15min &小风吹” 活跃气氛,互相熟悉 游戏,围成一个圈,中间一人随意报出一个某些组员的共同点,符合条件的组员参与“抢位子”,没抢到位子的组员接受“真心话”或者“大冒险”的挑战 纸牌 5min Know us 让组员对我们的小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介绍小组目的、三名实习社工对组员的希望。介绍每节小组的大致内容,并强调每节小组最后的“自画像”环节 15min 我们的规范 形成有效的小组规范 集体制定小组规范、共同商讨、表决成文 海报,油性笔 在小组正式开始之前,15min 前测 对组员状况有个初步认识,并了解他们希望通过小组达成的目标 填写个人信息表、自尊、感受、评估、小组目标表 5min 总结这一节的内容 让组员表达对这一节的感觉
第 6 页 共 23 页
第二节 我的身体我知道(物质的我)
个别活动时间 小标题 目标 内容 所需物质 5min “看谁反应快” 游戏,分成两组,比赛谁促进小组成员互相认识 先叫出对方小组规定的组员名字 “体检表”( 由实习社工事先从正5min “我的身体我知道” 帮助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身体有大致了解 规医院体检表上填写“体检表” 摘录下的一些问题),纸笔,自制卡片 “指手画脚、七嘴八舌” 通过游戏导入本节主题,帮助组员对自己身体器官的部位有一个大致了解 游戏,2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组员循环发卡片猜器官 通过小组组员讨论,共同15min Give power me 让组员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彼此分享问题和经验办法 解决组员在填写“体检表”时的困惑,以及对身体的各种疑问。 5min “我的自画像” 让组员明确自己对于身体的概念 组员在纸上凭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身体的轮廓 10min 10min 总结这一节内容 组员表达对此节小组的感受,填写量表
第三节 性格决定命运(精神的我——性格)
第 7 页 共 23 页
个别活动时间 5min 小标题 目标 内容 所需物资 回顾上节内容 分享作业 “拷10min 贝不走样” “心7min 理小测试” 活跃气氛、暖场 游戏:分成2组,比赛通过身体的动作猜出指定的词语。 PPT(心理测试),自制卡片(拷贝不走样) 通过心理游戏的方式大致了解组员性格 整合心理测试的 由实习社工先给出各种精神机能的定义,让组员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做心理测试 15min 结果以及组员个人的想法,彼此分享,扬长补短 组员分享其是否认同心理测试的结果,自述自己认为自己的性格是怎么样的。组员共同探讨各种精神机能的优势与劣势。 “我5min 的自画像” 让组员对于自己的性格有一个大致的总结 组员在自己所画的身体中填写测出的精神机能以及自己认为的性格。在双手的部分各自写出自己认为的优缺点 10min 总结这一节的内容 组员表达对此节小组的感觉,填写量表
第 8 页 共 23 页
第四节 I have a dream (精神的我——理想)
个别活动时间 小标题 目标 内容 所需物质 5min 回顾上节内容 回顾上节测出的精神机能,并导入本节主题 由实习社工给出故事活跃气氛,暖场,同时也打开10min “讲故事” 组员的想象力,为后面小组内容的展开做准备 的开头,组员逐一任意延续故事的发展,由两名实习社工以发展的创新性打分。 2min I have a dream 让组员对自己的理想有个具体的概念 组员构建自己理想 纸笔 5min “我的未来不是梦” 让组员对怎样达成理想有个初步计划 组员制定达成理想的计划 纸笔 15min 加强组员达成理想的信心,同“1+1>2” 时通过彼此鼓励加强组员之间的团结 个人阐述自己的理想,展示自己的计划,小组成员给予建议,并每人送给他一句鼓励的话 10min “大声说” 表现组员达成理想的决心 组员在窗户边喊出自己的理想 5min 放飞理想,给理想以一种寄托 放飞孔明灯 孔明灯 5min “我的自画像” 让组员清晰自己的理想,并再一次明确制定计划 填充自画像 (脑:理想;双腿:计划) 10min 总结这一节的内容 组员表达对此节小组的感觉,填写量表 纸笔 第 9 页 共 23 页
第五节 他人眼中的我(社会的我)
个别活动时间 小标题 目标 内容: 所需物质 5min 回顾上节内容 回顾上节小组成员的理想,并导入本节社会的我的主题。 “猜10min 猜我是谁” 通过游戏,加深小组成员间的印象,导入本节主题内容 通过让组员扮演不同 经过上述几节的接触,每人描述一个小组成员的特征,他人进行猜测 3人一组,抽签决定组员表演的情景。情景通过社工选择当下社会热点限定。 20min 情景剧 的社会角色,形象生动地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的经历,加深他们对主题的认识 帮助小组成员了解因15min 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发现彼此的不同的一面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情景剧中的小组成员的表演与其平时在小组中给其他组员所留下的印象是否有所不同,是否有所新发现 “我5min 的自画像” 让组员对自己所处的,或者是想要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填充自画像 (自身周围的环境) 纸笔 10min 总结这一节的内容 组员表达对此节小组的感受,填写量表
第六节 Happy Ending(结束节)
第 10 页 共 23 页
个别活动时间 小标题 目标 内容 所需物资 “我们5min 的彩” 精回顾小组整体内容 回顾每节小组的活动内容,同时播放社工制作的照片剪辑 FLASH(回顾) “我们20min 的自画像” 小组成员回顾在小组中的收获 小组成员总结每节小组自己所画的自画像内容,将自画像集体张贴于海报之上,并留下祝福。 海报(张贴自画像) 15min “颁奖仪式” 集体回顾小组成员在小组中的表现 实习社工颁奖,小组成员探讨其获奖理由,获奖组员发表获奖感言。 PPT、奖品(颁奖仪式) “我们15min 的纪念册” 分享小组精彩点滴 播放小组中精彩点滴的视频 10min 在小组结束之前后,后测 表现小组活动的展开是否对组员产生影响 填写自尊、感受、评估、小组目标量表 招募 组员招募从十月初展开,十月底落下帷幕。招募对象包括社会工作专业09级新生与其他专业学生。招募方式为海报与传单宣传。
在小组的招募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魔镜小组成员最后达到的招募数量大大超过了我们三名实习社工的预定招募计划,潜在成员在参与我们小组的时间上也无法达到协调一致。
为了保证小组开展的质量,我们需减少一定数量的成员。由于小组对于自我认识这一主题的开展是分节讨论,节节递进的,各节内容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将小组定义为封闭性小组。实习社工通过短信的方式联系潜在成员,表达对
第 11 页 共 23 页
他们连续参与6节小组活动的期望。有些组员无法坚持6节活动,退出了本小组。对于潜在成员在时间上无法达成一致,由实习社工选择一个大多数小组成员能够参与的时间开展活动。对于在招募中希望参与魔镜小组,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真正参与的成员,实习社工通过短信的方式表示感谢,并期待有机会能够再次合作。
小组过程
第一节:SAY HI (认识节) 团体名称:魔镜小组 团体会期:第 1 次会期 聚会日期: 2009年 11 月 4 日 8时 20 分 聚会地点:第五教学大楼214室 出席成员:10 缺席成员:无 团体目标:与小组成员一同更好的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阶段目标:组员相互熟悉,明确小组任务,制定规则等事宜 记录时间:11.4晚 工作者:林恺骋 张烨 赵胤兴 团体过程评估: 总体来说第一节的活动还是成功的,组员信息采集成功,组员相互认识熟悉,关系良好没有出现冲突,小组规范等事宜也通过民主表决的方式制定了出来。组员通过见面会时的相互介绍,消除了“生人感”, 气氛热烈。事先准备充分:提早了时间到达会场,开始准备,避免了见面会时的一些场地安排的问题。 最大问题的就是时间计划不到位。最后的游戏环节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在规范讨论的环节花去时间太多。其次,活动中我们观察到某些组员可能对他人有“言语的冒犯”,对于此种情况需要成文规范。组员的兴奋程度不一,我们要予以关注。 第二节:我的身体我知道(物质的我)
团体名称:魔镜小组 团体会期:第 2 次会期 聚会日期:2009 年11 月 11 日 20 时 10 分 聚会地点:第五教学大楼410室 出席成员:10 缺席成员:无 团体目标:与小组成员一同更好的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阶段目标:认识物质的我(即身体的部分) 第 12 页 共 23 页
记录时间:11.11晚 工作者:张烨 林恺骋 赵胤兴 团体过程评估: 本节小组着重讨论了自我中的物质层面,即身体的部分。通过游戏活跃气氛,小组成员都参与了讨论。但由于有小组成员特别熟悉本节所讨论内容,造成讨论时参与不均,下次需注意。
第三节:性格决定命运(精神的我——性格) 团体名称:魔镜小组 团体会期:第 3 次 聚会日期:2009年 11 月18 日 20 时 10 分 聚会地点:第五教学大楼214室 出席成员:10 缺席成员:0 团体目标:与小组成员一同更好的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并认识自己。 阶段目标:让组员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并且了解性格的优缺点 记录时间:11.18晚 工作者:张烨 林恺骋 赵胤兴 团体过程评估: 本节小组着重讨论了自我中的精神层面,性格的部分。到目前为止,组员有迟到,但从没有谁缺席,迟到也会事先与实习社工请假和说明原因,这也是我们小组活动每次能成功举行的原因之一,我们也十分感谢组员们的配合。 本节只有一个游戏,分享的时间和内容较多,分享时间有一些冷场,气氛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是值得反思的。心理小游戏只有一个,测试结果比较片面,但是通过讨论和分享,组员还是能够逐层剖析自己的性格(精神)特质。只做一个心理测试小游戏也与我们的时间不够有关,我们下次应该更好地协调时间。但是在分享环节,有的组员还是会在其他组员发言时进行不适时地反驳,我们以后会强调让组员在其他组员发言时注意倾听,事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四节:I have a dream(精神的我——理想) 团体名称:魔镜小组 团体会期:第 4次会期 聚会日期: 2009年 11 月 25 日 8时10分 聚会地点:第五教学大楼226室 出席成员:见名单表 缺席成员:无 团体目标:与小组成员一同更好的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阶段目标:构建理想、制定计划 记录时间:11.27晚 第 13 页 共 23 页
工作者:林凯骋 张烨 赵胤兴 团体过程评估: 本节小组着重讨论了自我中的精神层面,理想的部分。本节活动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在此次活动中,氛围充满了温情和感动。每个组员的理想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祝福,这是社工对于此次环节的着重之处。我们发现对于分享和讨论的重视以及真情的抒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组员对于活动的满意度。本节注重分享,分享中的“共同关注”和“每人祝福”是组员相互关心的体现,本节中社工对于这种操作的设计和完成较好,超出了预期效果。 本节的问题是时间控制还有欠缺,衔接还需注意,较为生硬。 第五节;他人眼中的我(社会的我) 团体名称:魔镜小组 团体会期:第 5 次会期 聚会日期:2009 年12 月 2 日20 时 10 分 聚会地点:第五教学大楼406室 出席成员:8人 缺席成员:2人 团体目标: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同一性 阶段目标:帮助小组成员了解因扮演的社会角色等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发现彼此不同的一面。 记录时间:12.2晚 工作者:张烨 林恺骋 赵胤兴 团体过程评估: 本次小组着重讨论了自我中的社会层面。通过游戏与情景剧的安排,让小组成员形象生动地发现并了解了其他小组成员不同的一面,基本达到了本节的目标。 本次活动有两名组员缺席,但因为事先请过假,因此,三名社工也有所准备,没有对本节活动内容的展开造成太大的困扰。在情景剧的表演中,时间虽然有所限定,但出现有的小组因为没有很好的准备而表演时间较短,也有小组因为演的出色而拖延时间,社工需掌控好时间的安排。
第六节:Happy ending
第 14 页 共 23 页
团体名称:魔镜小组 团体会期:第 6 次会期 聚会日期:2009 年12 月 9 日20 时 10 分 聚会地点:第五教学大楼406室 出席成员:10人 缺席成员:0人 团体目标:认识自我,提高自我同一性 阶段目标:回顾小组的整个历程,处理好社工及组员的离别情绪。 记录时间:12.9晚 工作者:张烨 林恺骋 赵胤兴 团体过程评估: 这是我们小组的最后一次活动,组员与社工都有一些离别的惆怅,但是还能做到比较专业地处理自己和组员的情绪。 在“分享自画像”环节,每位组员分享之后我们都会给予一个“爱的鼓励”,充分肯定组员们的理想和感受,让组员能够获得一个好的认同感。组员总体都很配合,几乎每次活动都人数到齐,每次分享说出来的某些观点有时候让我们实习社工也为之叹服——很有思想也很有深度,有的时候也很温暖。 但是这一节由于我们3名实习社工中的主力因事晚到小组,让我们另外2名社工主导,感觉气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活跃,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多多锻炼。但是这节整体的氛围还是很温暖的,大家彼此祝福,互相支持。 过程评估 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8.797.007.667.769.329.48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 图1
由图1可见,总体上每一次的评估分数在上升,我们猜测是组员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加深了交流,彼此认识。对于活动的认同和参与度都在加强,特别是第四节组
第 15 页 共 23 页
员对于活动的总体满意度有大幅度提高。
12.0010.008.006.004.002.000.00表达看法团体活动关怀了解程度信心分享意义坦诚带领方式第六节第五节第四节第三节第二节第一节 图2 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前三节的坡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关怀和了解程度这两项上。的确前三节可以说大家还未能很好的相互认识和理解,尤其是第一二节,组员之间还未能很熟练的叫出名字(昵称)。 109876543210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表达看法团体活动关怀了解程度信心分享意义坦诚带领方式
第 16 页 共 23 页
图3
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组员对于带领方式的评分很平稳保持在8-9之间,有较大坡度的是关怀一项,我们在活动中也发现在第三节中大家对于自己所计算出来的结果不是很满意,对自我的认识产生了矛盾 。
10.0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丸子蛋蛋小米小菜风小黑圆圆小Q小A小鱼
图4 上图是成员的情况表,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上升的幅度各有不同,但整个小组还是能保持上升。个别组员有过下降,事后社工了解原因:一是因迟到,未能了解内容;二是对我们的安排不太理解,产生了矛盾或误解,且意见没能在小组里清楚表达。社工在之后的活动中加以关注,从第四节起情况有所好转。从第四节开始,我们重视和改进了分享环节,效果显著。我们发现对分享和讨论的改进对于提高整个活动的满意度有较大作用。
第 17 页 共 23 页
成效评估 一、工具 感受自评量表 、目标达成评级量表1张 二、评估结果 表1. .感受自评(抑郁)量表结果 组员 小米 园园 风 小菜 蛋蛋 丸子 小鱼 小A 小黑 小Q 前测 31 19 11 10 17 34 20 25 12 3 第 18 页 共 23 页
后测 20 6 16 2 16 18 20 19 4 3 均值 T检验 18.20 12.4 -5.8 Sig = 0.022 < 0.05
图5 表1显示成员的后测平均分比前测低了将近6分,差异显著。可见,通过我们6节的小组活动,组员从中收获了快乐,抑郁感受明显减轻,这也是让我们欣喜的结果(由于样本数少,运用SPSS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有局限。不过前后测均分差异仍有一定启示)。 表2. 目标达成评级测量结果 总分:58 前测 总分16.00 均分: 1.60 后测 总分:42.50 4.25
在目标达成评级中,组员共写出了29个目标,前测总分为16分,平均分为1.6分。我们统计了一下,组员们的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希望通过我们的小组了解自己性格特点以及优缺点,能够进行自我完善。 能对自己有一个更明朗地认识,特别是在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希望能够使他人印象与自我认识相统一。
第 19 页 共 23 页
丰富大学课余生活,在小组分享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并且希望
能够交到更多的朋友,获得快乐和自信。
后测与前测比较有明显的变化,后测总分为42.5分,平均分为4.25分。后测平均分比前测平均分高出了2.65分,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了,我们对这个结果比较满意,说明组员通过连续6节小组活动基本上可以达到在第一节时提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天梅 (2007)《论自我的发展——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研究》 成都市 西南交大出版社
2. 【美】F.菲利普.赖斯 金.盖尔.多金(2009)《青春期——发展、关系和文化》 上海市 上海人民出版社
3. Jeffrey Jensen Arnett(2007)《长大成人》 北京市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 安秋玲(2007)《青少年同伴群体交往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研究》 上海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华章(2004)《给你一面魔镜》 北京市 中国工人出版社 7. 卡耐基(2009)《人性的优点》 北京市 中国华侨出版社 8. 【美】乔纳森.布朗 ( 2004)《自我》 北京市 人民邮电出版社
感想: 历时两个月的小组就此落下了帷幕,作为魔镜小组中三名实习社工之一的我,也有着诸多的感慨。
虽然大一的时候也参加过07级社工组织的小组,但是当时仅仅是作为一个参与者的身份。而当自己真正操刀搞起一个小组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不易。两个月的时间,很多很多问题,我们试着一步一步,靠着自己的力量去应对以及解决。实际操作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在每一节的小组中,我们都注重组员之间的分享。一开始,由于组员之间还没有特别熟识,存在生疏感,在分享之中不会讲太多。于是,我们调整了讨论的主题,使其更贴**时生活,更容易探讨,并采用鼓励以及社工做示范的方式,
第 20 页 共 23 页
随着小组的开展,我们欣喜地看到,组员在讨论中越来越大胆的讲出自己的想法,也乐于与他人分享。
从主题到每节内容的的构思,再到具体的每一个步骤,都是通过我们参考文献以及共同讨论而得出的。我喜欢我们三名实习社工的讨论模式,在讨论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立的想法与观点,每次都是通过反复比较,讨论每个人想法的可行性与操作性之后,最后才得出我们认为较为妥善的方法。
虽然这个学期的小组做的有些辛苦,但是在我们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很多并成长了很多,而这些能力并不是仅仅体现在考试的成绩中,也会对以后有所帮助。
张烨
小组结束了,伴随着一丝不舍和解脱交加的感受。第一次做小组,确实觉得辛苦和没有头绪,从最开始确立小组的主题到策划每节小组的内容着实费了我们不少脑筋。但是,自从决定用组员们的“自画像”来贯穿整个小组,似乎整个过程就开始变得有逻辑起来了,从第二节开始画“自画像”,到第五节的时候就可以完成了一副完整的自画像了,这样,第六节时也可以让我们实习社工和组员们都很形象地回顾我们整个连贯的小组活动的内容。
六节活动让我留下最深感动的是第四节——“精神的我”(理想),这一节在计划的时候其实是让我们三个实习社工感觉到最头疼和内容最空的一节。但是在做这一节的时候气氛出奇地好,社工带领的方式也突然变得得心应手起来,组员们都很乐于分享自己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计划。组员们的理想有的很浪漫、有的很实际很贴近生活,让我们社工感受到了每个小组成员的真情流露——有想去欧洲看梵高的画的、有想在一片竹林中开茶馆的、有想做个贤妻良母的„„都是很有趣、很温馨的理想。每个组员阐述完自己的理想和计划之后,社工带领其余的每一位组员都对这个组员说一句鼓励的话,也增强了组员间的互相支持。活动结束后,我们还去放了孔明灯,许下了心愿,喊出了心声。看到组员们脸上快乐和自信的表情,我有种很幸福的感觉。
最后,我很想谢谢我们的组员,几乎每节都是到齐的,甚至不是本专业的同学也是很配合,每节都来,而且我们的组员都乐于分享并且很有思想,让我们还
第 21 页 共 23 页
不成熟的实习社工获得了很多经验,也减少了很多预想的尴尬。感谢小组这门课程,虽然辛苦,但确实锻炼了我,让我成长。
林恺骋
第一次自己组织小组活动,对我来说还是很激动的。还记得大一的时候,在学姐的带领下,我们一次次的相聚,一起游戏,一起成长一起预防不及格。当时对小组没有什么特定的映像,以为就是一起玩玩闹闹,谈谈心什么的。直到自己经历了这一次的魔镜小组,从开始的构思、计划到之后的组员招募和活动安排,再到最后的评估总结,我才发现小组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们三位实习社工,在一开始的构思时期就经历了一波三折,主题的不断更改、修改一直到有了些具体的眉目,这就已经几乎要把我们的新鲜劲都耗光了。督导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几乎好多次把我们刚刚出现的希望“扼杀”,但是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自己感觉还是很坚强的。相对来说开心的部分就是具体操办了,从第一次认识组员的害羞和紧张到最后总结会大家依依不舍和那种团体的感觉,是那么的奇妙。助人自助,我觉得小组真的让我成长了许多,自己从内向的一个人变得开朗起来,在活动中总是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大家在前几次的活动中不那么尴尬。组织应变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次次联系组员们,协调时间,安排地点,我们三人可谓是“忙三忙四”,面对突发状况我们总能第一时间展开三人会议,当机立断把问题解决。还有就是学会了主动倾听,在小组的活动中,我们三位社工除了安排和引导,最主要的就是去倾听组员的谈话,无论是为了小组的需求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总是积极的去听,希望了解他们,体会他们的感觉,可能这就是社工的“潜质”的一种体现。不太看书的我这次也不得不多次查阅文献和书籍,一次次的找寻与我们主题有关的论文,这也算是一种再教育吧。总之,我认为我们的小组办得不错,自己也和组员一样共同成长共同了解了自我,喜欢那时候的忙碌和“纠结”,最后还是来一句结束语:魔镜小组,助人自助。
赵胤兴
第 22 页 共 23 页
第 23 页 共 2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