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主持・佩兰E—mail:pl@ywtd.corn.Crl 专题特约撰稿人 汪政,1961年生,江苏海安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一级作家,中国作 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 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江苏省文联办公室主任,多次参与鲁迅文学奖 和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始,从事文艺理论和当代 文学研究,发表论文及评论三百余万字,出版了评论集《涌动的潮汐》、《自我 :表达的激情》以及各种大中专教材,并获得多种文学奖项。 何平,1968年生,江苏海安人。文学博士,现执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 院,评论家、独立书评人。从事当代艺术、文化批评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曾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博士论文,紫金LI,文学奖等。主持、参与省、国家社会 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鲁迅研究月刊》、《人 文杂志》、《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曾参与策划多部电视专 题片和多场艺术展览。2005年,出版文化批评专著《像李敖一样幽默》。2006 年,发起并参与“中国诗歌年度排行榜” 引起广泛反响。 新课程文本解读方法系列讲座(九) 发微抉隐指陈得失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评点法述评 汪 政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 论、方法与范畴也都与西方对接。这一方面当然 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批评理论 有利于中国文化和文学与世界的交流,有利于中 与批评方法。如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推源溯流、 国文学走向世界,也有利于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 意象把握,以及像选本、摘句、诗话、文话、词话、 的发展,特别是增强其科学性与系统性,但另一 曲话等,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丰富世界。 方面我们也看到,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引 ̄x,3- 由于这些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是在中国本土的 本土文学批评的冲击实在太大,以至于成了西方 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与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历 批评的一统天下,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趋势几乎 史等人文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植于中国的传 不可逆转的时代,民族传统文学批评的出路确实 统文化与民族心理,与中国文学可以说是水乳交 异常艰难。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 融。所以,虽然自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以及文学 们在用汉语写作,但我们却只能用在非汉语文化 艺术和人们的审美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 中生成的理论与批评来言说汉语文学作品,所以 些文学批评理念和方法伴随着文化传统依然具 常常有圆方凿枘、隔靴搔痒之感,无法将汉语文 有相当的活力,在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与文学鉴 学的真正面目呈现在他人面前。也许,当年我们 赏中依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对这份宝贵 热烈地引入西方理论时忽视了一个浅显的道理, 的文学遗产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即交流与对话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应该是 重视并加强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与方 和而不同,如果是同质的,也就没有了对话的必 法的研究还有另一层重要的意义,这就是它关系 要与价值。还是那句老话,只有民族的才是t!f界 到中国民族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建设。五四新 的。因此,如何发掘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理论与 文学之后,随着文言文的废止和现代思想体系的 方法,在与西方的交流中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建立 建立,中国的文学格局逐渐与世界接轨,文学理 自己现代化的民族文学批评体系,依然是中国文 论与文学批评也随之被西方所同化,批评的理 学批评所面临的任务。于是,加强对本民族传统 29 N C ∞ I 黾问匣j 末 .佃叉皇 E—m 。:p.@ d.。。.m.。 文学批评的研究、继承与运用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是一种个人行为,但发展到后来,评点者将自己 了。这样的工作并不只是文学批评家的任务,每 的评点与作品一起刊行、发布与交流,就是一种 个接触汉语文学作品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意识, 文学批评行为与方法了。发展到后来,几乎所有 而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因为说白 体裁的文学作品都可以用评点的方法来进行评 了,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阅读和鉴 论,于是就有了诗的评点、文的评点和小说的评 赏文学作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水平;从宽 点。吕善祖的《古文关键》,谢枋得的《唐诗品汇》,泛的意义上讲,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学批 金圣叹的《评点唐诗六百首》,吴楚材、吴调侯的 2力 — : 霉 =・ 评的过程。因此,我们理应让学生对中国古代传 统的文学批评方法有所了解,有所掌握,学会从 中国民族审美与文学鉴赏的路径去体认和把握 汉语作品。它不但有助于营造建设民族文学理论 与批评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汉 语文学作品,而且有利于在学生精神人格成长的 同时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多种多样, 这里介绍一种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评点法。 一般来说,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是分开的, 简单地说,文学作品与文学批评不在同一个空 间,以印刷物为例,就是它们两者不是印在同一 个纸质平面上。但评点不同,它恰恰是作品与批 评是印在一起的,作品与对作品的评论同时呈 现,两者不可分开,分开了那评点就没了对象,看 不懂了。评点实际上是评和点两项工作合在一起 的,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评是评点者以简短 的话语在书本的空白处对作品的整体与局部写 下评论、评说、批评,指陈得失,发微抉隐。点是点 抹、点画、圈点,是评点者在作品的段落之间、文 字之间,在文字的上面或下面画上一些符号、线 条、记号,以约定俗成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判断、态 度,或者提醒读者加以注意。 文学评点据说是从南宋兴起的。“它之所以兴 盛于宋,除了宋代文学批评发达的原因外,与宋人 读书认真的风【气有关。宋人读书,讲究虚心涵泳,熟 读精思,喜欢独立思考,倡自得悟入之说。所以读书 有心得处,多有题跋或笔记,一旦把这种心得批在 所读的作品中,这就是评点了。’砭所以,评 在南宋 时作为一种读书的常见方法是相当普遍的,黄庭坚 在《大雅堂记》里说他在读杜甫的诗踟寸到了“欣然 会意处,辄欲笺以数语”。朱熹有的书要读多少年, 读许多遍,每读一次,就 一次,每次用不同的颜 色,这大概就是古^、.所说的“五色读书法”了。如果 哪个人不许别人读书时动笔在当时是很奇怪的,那 对阅读者来说简直像捆住手脚一样的难受。 也许在一开始,评点只是读书的一种方法, 《古文观止》,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宗岗评点 《三国演义》,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 《红楼梦》等,都是古代文学评点的名作。 评点的形式也即呈现方式在古代并无一定 之规,但大致说来还是有例可循的,特别是从评 的方面来说。一般的评从其在作品中所处的位置 可分为“文前评”、“文中评”与“文后评”。“文中 评”又可再分为“旁批”、“夹批”和“眉批”。在评点 具体作品时,这几种评论有的都有,有的则不一 定,视评论者与具体作品而定。它们也都有不同 的分工。旁批、眉批与夹批针对的是作品中大小 不等的细部,而文前评与文后评则是就整个作品 来发议论,有时不但有文前与文后评,还要再加 上“书后”作为评者的引申。我们举清代李扶九 《古文笔法百篇》为例,从大的方面看看古代文学 评点的样式。为保持评点原貌,对标点未加改动: 春夜宴桃李圜序 唐李白 (文前评)桃李园长安名园也。春桃李盛开李 白与诸兄弟夜饮于园中。相如赋诗而为序。 【(正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略)】 (文后评)小小宴集而一起却从天地万物说 入。是何等胸怀。至阳春云召我大块云假我花日坐 花月日醉月。字字都仙矣。辑注云。古人作文。最 会认题。如此题有一夜字。便不是春宴桃李园矣。劈 首逆从夜字生波。再折到春宴桃李园。真是海阔天 空高瞻远眺之慨。快笔云。为一夜字。劈首从天地 光阴发出如许异想。是其识见之超卓处。烟景而日 召。文章而日假。是其下字奇特处。写景则日烟景。 写赏则日幽赏。写醉则日醉月。总不脱一夜字。是 其体贴精细处。而且一句一转。一转一意。尺幅中 具有排山倒海之势。短文之妙。无逾此篇。 【书后】古之以酒为罚者。射礼而外。惟投壶 之礼。得以行之。故其胜负之数。皆为君子之所 必争。太白金谷之罚。但不知坐花醉月时。吟兴 未成。亦有如投壶之胜饮。不胜请为胜者立马否 也。若然则算多算少之数。即在此酬彼唱之间。吾 本版主持・佩兰E—mail:pl@ywtd.corn.cn 恐斗酒百篇之才。算马虽多。而请酒百壶。歌既 道:“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 醉者。不在吾人而在群季也。 这就是评。 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 文必要性乐一段正论。以圣贤忧国忧民心地发而 点则既简单又复杂。说简单是因为它们不是 为文章,非先生孰能之。”要言不繁,一语中的。 文字形态,而是线条、记号与符号,一般是为了表 二是作品的艺术手法。古代文学评点对作品 明评者的态度和切分段落语句;说复杂是因为评 艺术手法上的评价可谓巨细无遗,既有总体的把 点者在符号的使用上比较随意,并无一定之规, 握,又有微观的品鉴。如吕祖谦在《古文关键》中 有的评点者会有使用上的说明,而大部分则没 有,有说明,读者就一目了然,如“◎”表示点题, “●”表示照应,“o”表示文字精彩,“…”表示艺 术手法精当等等,这样一点就简单明了,再无须 作多少文字上的评说。但古人评点时使用的符号 繁多,而且又因人而异,所以如不作说明,就会让 人觉得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感到很复杂。现代 汉语都有了统一的标点,再加上排版、印刷和书 籍装帧改变后,点就简单多了,除了语文教师在 批改学生作文时还在使用几种不多的符号外,一 般点得就少了,总的说来评点在后来的走向是重 评轻点。 其实评点的形式虽然重要,但我们要研究、 掌握和创新的是古代文学批评家们评点的内容 和这些评点的内容所显示出来的审美观念与文 学思想。一般来说,古代文学评点的内容包括三 个大的方面。 一是作品的主题或思想内容。如谢枋得在评 王昌龄《闺怨》@日寸这样说明作品的立意:“见虫鸣 螽跃而未见君子则忧,见采薇采蕨而未见君子则 忧。草木之荣华,禽中心之和乐,皆能动人伤悲之 心。此诗谓闺中少妇初不识愁,春日登楼,见杨柳 之青青,始知阳和发育,万物皆春,吾与良人徒有 功名之望。今日空闺独处,良人辛苦戎事,曾不如 草木群生,各得其乐,于是而悔望此功名。此亦本 人情而言也。”c茁这样的评说虽然看上去平易,但 是却抓住了诗作的要领,并且指出了封建社会中 这样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生的矛盾和悲剧。再如 《古文观止》对《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的总评对史 家笔法的发掘可谓洞若观火,对作者的写作意图 与立场作了透彻的解析:“郑庄公欲杀弟,祭仲、 子封诸臣皆不得而知。姜氏欲之、焉辟害、必自 毙、子姑待之、厚将崩等语,分明是逆料于此,故 虽婉言直谏,一切不听,迨后乘势迅发,并及于 母,是以兵机施于骨肉,真残忍之尤。幸良心忽 现,又被考叔一番救正,得母子如初。左氏以纯孝 赞考叔作结,寓慨良深。”对《岳阳楼记》这样评 这样“总论看文字法”:“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 文势规模。第三看纲目关键:如何是主意首尾相 应;如何是一篇铺叙次第;如何是抑扬开合处。第 四看警策句法:如何是一篇警策;如何是下旬下 字有力处;如何是起头换头佳处;如何是缴结有 力处;如何是融化屈折剪截有力处;如何是实体 贴题目处。”而从对细部的评点看,几乎涉及到文 学创作的方方面面,它们不但可以帮助读者理解 和鉴赏作品,这些评点所包含的文学和审美认识 的价值和启发也很大。概括起来说,有关注作品 的章法结构的,如脂砚斋在《红楼梦》第一回的眉 批中这样总结这部小说的笔法结构:“事则实事, 然亦叙得有问架,有曲折,有顺有逆,有映带,有 隐有现,有正有闰,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 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x,21- 峙,烘云托月,背面傅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 秘法亦复不少……”有关注作品人物塑造的,金 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就对这部古典小说的人 物刻画有许多的评语,如“《水浒传》并无之乎者 也等字,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直是绝奇本 事。”“《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 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 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水浒传》只是 写人粗鲁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鲁是性急, 史进粗鲁是少年任气,李逵粗鲁是蛮,武松粗鲁 是豪杰不受羁勒,阮小七粗鲁是悲愤无说处,焦 挺粗鲁是气质不好。”这些评语或指出人物的性 格特征,或点明所用的艺术手法,不但有助于读 者理解作品,而且从创作的角度也给人启发。评 点在关注作品艺术表现手法时通常都比较细致, 一般来说,如果一些艺术手法被作品反复使用或 者某一艺术手法在作品中的地位特别突出,那么 评点者会在文前评或文后评中指出来,而更多的 局部的艺术手法或语言的精彩处,评点者则通过 眉批、夹注或旁批加以评论。这些眉批、夹注或旁 批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评点最主要的方面,也是 其最重要的形式特征,由此我们可看出,“评点所 21 ● 暑 写 2 — ≤ 问匣主末 . 霞兰E—ma .:p。@ d.。。m.。 最为慨 的是文本本身的优劣,它努力挖掘的是 对批评对象作总体审美把握的品第,而很少是对 文学的美空间何在以及何以美,它注重对文本的 文本的具体人微的批评。而评点之学晗是转向对 结构、意象、遣词造句等属于文学形式的分析。”⑤ 文本的语言分析和形式的批评,其特点在于为人 三是评点者的引申或借题发挥。在中国古代 指点创作的具体途径,从‘作文之用心’的角度来进 文化里,借古说今、借题发挥,用他人之酒杯浇自 行批评,对于作品的用词、造句、修辞、构思和结构 己心中之块垒是一种传统,这在文学评点时也表 上的抑扬、开阖、奇正、起伏等方面的艺术技巧进行 现得很明显,评点者常常由作品之中说到作品之 评点。它是一种综合性、实用性最强的批评方式, 外,或抒发自己的情怀,或品评时事,指陈现实。 除了文学批评、鉴赏之外,它对于古代修辞学、写作 《水浒传》第十四回中写阮小七羡慕梁山泊的生 学等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历来论者对于评 活时说过这样几句话:“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 点之学的评价偏低,这可能与中国古人认为艺术 们只管打鱼营生,学得他们过一日也好!”金圣叹 的精妙只可妙悟而难以言传的观念有关。评点传 对此大有感慨,批道:“阮氏之言日:‘人生一世, 授技巧作法,予人以方便法门,不免落了言荃。但 草木一秋。’嗟乎!意尽乎此矣。夫人生世间以七 是评点作为一种批评方式,引导人们从创作的角 十年为大凡,亦可谓至暂也。乃此七十年也者,又 度去欣赏揣摩艺术,并 具体作品人手进行评析, 夜居其半,日仅居其半焉。抑又不宁以惟是而己。 有时虽不免琐碎细杂,但比起玄之又玄的空谈,自 在十五岁以前,蒙无所知,则犹掷之也;至于五十 有其合理I生。’’哦们要好好地加以继承。 岁以后,耳目渐废,腰髋不随,则亦不如掷之也; 在中国古代之所以兴盛,据专家的研究 中间仅三十五年,而风雨占之,疾病占之,忧虑占 与科举不无关系。哔‘子们要应试,就要学古文,通 之,饥寒又占之,然则如阮氏所谓‘论秤秤金银, ・时文,于是,许多“应试”的选本就应运而生,从写作 成套穿衣服,大碗吃酒,大块吃肉’者,亦有几日 的角度对诗文进行评点。当然,这样的评点本的文 乎耶!而又况乎有终其身曾不得一日也者!故作 学价值不大,而且有许多陈腐的议论和教条的说 者特于三阮名姓深至叹焉:日立地太岁,日活阎 法。但有_ 给我们启示,就是 法不失为一种 罗,中间则日短命二郎。嗟乎!生死迅疾,人命无 教学的方法、学习的方法。古人说,不动笔不读书, 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 读书时随时在书上画出重要的字、词、句子和语段, 活也。”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既说三阮,又言及 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和 自身,叹人生不易,如闻其声。而张竹坡就《金瓶 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让 梅》中的许多假父假子、假兄假弟说道:“将富贵 学生养成这样的好习惯,并掌握其方法,它不但能 而假者可真,贫贱而真者亦假。富贵,热也,热则 积累学习成果,而且能有效地锻炼自己的思维。为 无不真。贫贱,冷也,冷则无不假。不谓冷热二字, 此,教师可将评点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教学手段,通 颠倒真假,一至于此。然而冷热亦无定矣。今日冷 过示例、指导、交流对学生进行训练。 而明日热,则今日真者假,而明日假者真矣。今日 参考文献 热而明日冷,则今日之真者,悉为明日之假者矣。 ①周汝昌《古籍的笺注与评点》,《编辑之友》 悲夫!本以嗜欲故,遂迷财色;因财色故,遂成冷 1995年第1期。 热;因冷热故,遂乱真假。因彼之假者,欲肆其趋 ②晃和学《 点之兴》,《文学洋沦》l995年第5期。 承,使我之真者,皆遭其荼毒。所以此书独罪财色 ③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 也。”对社会世象的批判和揭露可以说是入木三 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分。除此,古代评点家们还常常会在评点中说上 ④《唐诗品汇》卷四十七引。 些闲话,甚至插科打诨,除了少数的恶俗与无聊 (要涨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 外,也大都见出评点者的艺术想象与思想智慧, 华书局2002年5月版,第591页。 使读者于轻松谐谑中得到教益和启迪。 ( 误承学 点-之兴》,((文学词说 995年第5期。 总的来说,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评点法内容丰 ⑦参见于立君、王节安《中国诗文评点史研 富、形式灵活,它的独特功用是其他文学批评方法 究》,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l2月版。章培恒、 所无法替代的。辩证地看,“传统的文学批评讲究 王靖宇编《中国文学评点研究论集》,上海古籍出 对于批评对象知人论世,追源溯流,其批评则重在 版社2002年1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