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转型刍议

2022-07-26 来源:伴沃教育


教育转型刍议

当今世界,诸国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经济、科技、人才、综合国力的竞争。从更深的层面上看,是高素质的人才竞争。谁培养了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谁就有力量战胜对手。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由传统教育向高层次现代教育转型。我认为,当前我国的教育转型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由外向式教育向以人为核心的内向式教育转型。传统式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自然对象的知识,是人类认识、改造自然所取得的知识成果。外部自然对象的知识,构成传统教育内容的核心。在这种外向型教育形式下,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认识、改造自然的工具,本来应处于主体地位的人却被置于非核心地位,甚至成为科技、生产异化的牺牲品。

高层次现代教育,置人本身于整个教育的核心地位,关注人的存在、幸福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在这种内向型教育的形式下,对外部自然知识的教育和学习,是为了提高主体的素质和地位,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通过教育和学习,人们既获得和掌握了科学知识,知道了什么是“真”,也学会了如何正确运用科学知识为人类的生存幸福和自由全面发展服务,懂得了什么是善和美,在高层次现代教育中,真、善、美高度统一起来。

第二,由被动接受式教育向主动创造式教育转型。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知识传授型的,受教育者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育的主要职能是继承人类以前获得的知识,其教育取向主要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是远久的未来,教育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被动性。这种教育形式,在知识爆炸式增长,科技更新周期和向生产力转化的周期越采越短,人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已越来越不适用。那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填鸭式”教育,往往把学生教育成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大多是非创造型人才,不利于教育对象创造力的发挥,必须彻底变革。

为人类所关注的高层次现代教育,必须是面向未来、有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这种新的教育有如下几种主要方法: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众所周知,受教育对象的创造潜力能否发挥出来,与其创造意识的有无息息相关。创造意识是创造行动的指导性因素,没有创造意识的人,就没有创造性的践行。为此,新的现代教育要着眼于人的创造意识的培养,使受教育者树立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独立探索的精神和勇于克服创造中困难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二是培养学生具备发散性和综合性统一的思维方法和素质。发散性思维从一个思维对象出发,充分展开想象、联想、类比、直觉、灵感等具体思维形式;综合性思维则是以整体性为基本原则的系统思维方法。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到这两种思维方法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利于培养新型主体的多方位、创造性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型。传统教育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它往往具有较强的民族性,缺乏充分的面向世界的内容。教育对象所接受的主要内

容是本民族的文化,对世界或其它民族的文化了解较少;它对各类学科或专业的界定非常明确,有片面性,僵化性的倾向;它主要是学校式教育,面向社会的内容不充分,没有形成完整的终身教育体制。

作为高层次现代教育,一是要在继续履行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职能基础上,不断增强传播和交流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职能;并不断增加一些关于全球性问题的教育内容。二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变化、发展,学科或专业的设置将会越来越精细,同时,这种新型教育从宏观上也越来越综合化。为适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机制将弱化对人们所学学科或专业的限制,人们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工作的需要,自主选择自己的主修专业或学科,同时辅修非专业课程,使人们获得的知识是专业性强且具有综合性的知识。三是高层次现代教育将逐步打破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面向社会的需要,形成一种系统完整的终身教育体制,使教育为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服务。

第四,由个性化和共性化相对分离的教育向二者辩证统一的教育转型。传统教育由于受社会经济条件等制约,对发展全民素质的普遍基础教育不能切实关注和到位,受教育的只是社会的部分人,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民众更少,这在落后的国家表现得非常突出;或是对一定范围的受教育者进行了第一律的共性教育,没有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对个人的特殊潜能进行开发性的教育,致使许多人才被埋没。

未来社会既需要高素质、高文化的民众,又需要各行各业的特殊科技人才。因此,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也必须是共性与个性紧密结合的教育,旨在使高素质的民众和特殊人才均得到教育。

第五,由教育与生产劳动松散结合教育向有机结合教育转型。传统教育偏重于知识理论传播,和生产实践结合不够。新型的现代教育必须是与生产劳动有机结合的教育。一是现代化大生产要求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生产紧密联系,了解现代生产对科学技术的要求;把教学、科研和生产结合起来,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二是青年就业者要求教育部门要运用社会办学等好形式对第一线的生产者以现代科学知识的教育,使他们通晓现代化生产的原理,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很好地驾驭现代机械,创造多倍的生产效益。同时,也要求受教育者自觉地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联系,运用知识指导实践,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

通过上述诸种教育形式的转型,实现教育体制等方面的变革,实现教育的高层次现代化,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事业适应培养、塑造高层次高素质的新型主体的需要,更好地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