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0年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归类复习(无答案)

2022-01-05 来源:伴沃教育
2020年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归类复习

类型一 传统框图类推断

1、 (2017·日照中考)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C是黑色固体,H是金属单质;

煅烧石灰石得到E;可用F与D配制波尔多液作农药。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俗称__________。

(2)物质A属于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由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2、(2019·河北中考)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3.(2016·日照中考)下图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黑色非金属单

质,D、G为金属单质且G为紫红色,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②中若加入的硫酸过量,则在反应③中还会产生一种非金属单质是________。

4.(2018·日照名校模拟)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

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5)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5.(2019·菏泽中考)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

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B是一种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水溶液呈蓝色,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_____。

(2)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涉及的反应中,与③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6.(2019·广安中考)已知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会引

起煤气中毒,C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H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两端物质间能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判断⑤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3)G的饱和溶液的pH______。 A.小于7 C.大于7

B.等于7 D.无法判断

(4)写出C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二 含三角转化关系类推断

7、(2019·日照中考)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是一种固态非金属单质,乙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丙和乙的组成元素相同,写出乙→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甲、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乙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写出甲→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甲、乙均为蓝色溶液,且乙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丙为蓝色难溶于水的碱类物质,写出丙→乙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8.(2019·滨州中考)A、B、C是初中化学中重点学习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单质,另两种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若A是单质,B是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则B为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室制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C是单质,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B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9、(2019·日照名校模拟)A、B、C、D、E是九年级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已知C是人体胃液中可以帮助消化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与D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转化为A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转化为A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B与E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三 物质鉴别类推断

10、 (2015·日照中考)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分别是Na2CO3溶液、Fe2O3、

Ca(OH)2溶液、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发生反应。已知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丁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盛有甲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丙溶液,烧杯中溶液的pH会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1.(2019·自贡中考)如图A-E分别是铁、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

物质之一,横线相连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C物质的溶液呈蓝色,A与E作用产生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A物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E物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与D作用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B与C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类型四 混合成分类推断

12、 (2018·日照中考)固体混合物A可能含有CaO、NaCl、NH4Cl、Na2CO3、Na2SO4

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气体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___(填“蓝色”“红色”或“紫色”)。 (3)②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中生成气体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8·日照名校模拟)某废液M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①M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M的成分,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Ⅰ.重新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试剂X,静置;

Ⅱ.取Ⅰ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Ⅲ.向Ⅱ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Ⅳ.向Ⅲ中的溶液滴加试剂Y。 完成填空:

试剂X是__________(填“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试剂Y是__________溶液。能确定M中含有氢氧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写明现象对应的步骤编号);能确定M中含有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020年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共存专题类型突破

类型一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❶物质鉴别的原则

(1)操作简便: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不用化学方法,能用一种试剂鉴别的不用多种试剂。

(2)现象明显:使待检物质的现象对比度较大。

(3)防止干扰:鉴别Cl-和SO42-时,只能用含Ba2+的可溶性盐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❷物质鉴别的方法

(1)物理方法:从被鉴别物质的物理性质上找突破口——看色、闻味,用识别出的物质鉴别余下的几种物质。

(2)化学方法:通过每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作用产生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推断,确定物质种类。 ❸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检验方法 通过灼热的铜网 O2 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入瓶中 小木条复燃 现象 铜网由红色变黑色 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烧杯,一段时间后,再向烧杯中有水雾出现,澄清石灰水H2 倒入澄清石灰水 不变浑浊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固体中,并将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无产生的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中 H2O CO2 通入无水硫酸铜中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水硫酸铜变蓝色 白色变成蓝色 石灰水变浑浊 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火焰呈蓝色,烧杯内壁无烧杯,一段时间后,再向烧杯中水雾出现,澄清石灰水变CO 倒入澄清石灰水 浑浊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固体中,并将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澄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NH3 HCl

❹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 检验方法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使用蓝色石蕊试纸 使用pH试纸 H 加入锌粒或铁粉 产生能燃烧的气体 +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纸变蓝色 溶液变浑浊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通入硝酸银溶液中 现象 变红色 变红色 测得pH<7 加入Na2CO3等碳酸盐,并将产生有气泡产生,气体能使澄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OH-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或无色酚酞清石灰水变浑浊 变蓝色(或变红色) 溶液) 使用红色石蕊试纸 使用pH试纸 变蓝色 测得pH>7 滴加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CO32- 入澄清石灰水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NaOH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NH4+ 体,微热,并在试管口放置一张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观察溶液颜色 Cu 滴加NaOH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 Fe 滴加NaOH溶液 Fe2+ Cl- SO42- 观察溶液颜色 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产生红褐色沉淀 溶液为浅绿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3+2+变浑浊 溶液为蓝色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溶液为黄色

1.(2020·改编题)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和试剂,错误的是( ) A.氧气和氮气——观察颜色 B.铁粉和碳粉——用稀硫酸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

D.硫酸铵固体和硫酸钠固体——用熟石灰

2.(2019·扬州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Na2SO4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 B.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与CaCl2溶液

C.用足量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HCl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Na2CO3溶液中是否含有K2CO3

3.(2019·吉林中考)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Ba(OH)2溶液除去NaNO3溶液中的CuSO4 B.用Na2CO3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CaCl2溶液 C.用稀H2SO4、Fe2O3和NaOH溶液制备Fe(OH)3 D.用酚酞溶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

4.(2019·岳阳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鉴别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从粗盐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鉴别K2SO4、Cu(NO3)2、Ba(OH)2、NaOH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实验操作或方法 滴加酚酞溶液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不另加试剂 点燃 5.(2019·日照中考)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用稀盐酸就可以鉴别Fe、C、CuO三种黑色粉末

B.只用酚酞就可以鉴别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溶液 C.只用水(可以使用温度计)就可以鉴别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D.不需要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Na2CO3、HNO3、NaNO3、CaCl2四种溶液

6.(2019·梧州中考)下列各组物质的水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Ba(NO3)2、NaCl、H2SO4、HCl B.NaOH、FeCl3、MgSO4、KOH C.Ca(OH)2、KCl、Na2SO4、NaNO3 D.NaCl、BaCl2、CuSO4、NaOH 类型二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 ❶物质分离与除杂的区别

分离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一一分开,获得纯净组分的过程。 除杂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不需要或有害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而得到所需物质的过程。

❷除杂三原则(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2)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3)易分离:杂质变为气体、沉淀,容易分离。 ❸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①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过滤法 ②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物理制取蒸馏水、 方法 蒸馏法 根据液体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 石油分馏 结晶法 蒸发 ①分离溶质与溶剂 结晶 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粗盐提纯 举例 降温 可溶性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程结晶 度不同 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与杂质反应,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溶液中提纯KNO3 除去Na2SO4中的Na2CO3,使其生成气体而除去(一般混有碳化气法 酸盐、碳酸氢盐等,常用试剂:稀转化成CO2 盐酸和稀硫酸) NaOH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a(OH)2,可加入适量的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Na2CO3溶液将Ca2+转化成CaCO3 化学方法 置换法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除去FeSO4中的CuSO4,可加足量的Fe粉,再过滤 除去C粉中的CuO粉,用酸或碱把杂质转化成液体而除溶解法 去 过滤 杂质高温易分解,通过高温将杂质除去CaO中的CaCO3,可煅烧法 除去 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被提转化法 纯的物质

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高温煅烧 除去CO2中的CO,可将可加适量的稀硫酸,再可选用稀H2SO4将CO32-除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适量”“足量”“过量”等词的使用。

(2)加入除杂试剂过量时,最终要将过量试剂除净。

(3)除杂时的一些操作,如加水溶解、加试剂、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等,审题时要弄清最终要得到的物质,从而调整好除杂操作的先后顺序。

7.(2019·滨州中考)下列除杂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8.(2019·日照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A CO2(HCl) 燥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铁粉,过B CuCl2(FeCl2) 滤 物质 O2 CO2 HCl CaCO3 杂质 H2O CO H2SO4 CaCl2 除杂试剂 浓硫酸 灼热铜粉 BaCl2溶液 水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过滤、洗涤、干C MnO2(KCl) 燥 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稀硫酸,蒸D NaCl(Na2CO3) 发结晶 9.(2018·日照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FeCl2溶液(CuCl2) O2(CO2气体) MgSO4溶液(硫酸) CuO(木炭粉) 实验方案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通过灼热的铜网 加入过量Mg(OH)2,过滤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10.(2019·日照岚山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二氧化锰 氯化钠溶液 氯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所含杂质 氯化钾 碳酸钠 稀盐酸 碳酸钾 除杂质的试剂、方法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加入过量稀盐酸,加热蒸发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过滤 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11.(2019·南京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12.(2019·日照莒县一模)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 )

选项 A B C D 物质 CO NaCl 铁粉 CaO 杂质 CO2 KCl 铜粉 CaCO3 除杂方法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干燥 加入适量稀硫酸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13.(2019·日照名校模拟)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Fe(Fe2O3) CaO粉末(CaCO3) NaOH溶液[Ca(OH)2] CuSO4溶液(H2SO4) 操作方法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 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加入过量CuO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14.(2020·改编题)下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A 氯化钠 泥沙 干燥 B C 硫酸镁溶液 木炭 硫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镁,过滤 四氧化三铁 将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D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 应后,过滤

类型三 物质的共存 ❶物质共存的条件 (1)组内物质均是可溶。

(2)在同一溶液中,物质(即所含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即不会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❷初中阶段常见的不能共存的离子如下: (1)H+与OH-、CO32-、HCO3-不能大量共存。

(2)OH-与NH4+、Mg2+、Al3+、Cu2+、Fe2+、Fe3+不能大量共存。

(3)Cl- 与Ag+ 不能大量共存。(4)CO32-与H+、Ca2+、Ba2+ 不能大量共存。 (5)SO42-与Ba2+ 不能大量共存。

解密物质共存中的隐含条件

(1)“酸性”(或pH<7)条件型:溶液中一定存在H+,该溶液中不能存在与H+反应的物质(或离子)。常见的叙述有酸性溶液、pH=2(pH<7)的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成红色的溶液等。

(2)“碱性”(或pH>7)条件型:溶液中一定存在OH-,该溶液中不能存在与OH-反应的物质(或离子)。常见的叙述有碱性溶液、pH=12(pH>7)的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成蓝色的溶液、使酚酞变红的溶液等。

(3)“无色”条件型:溶液中不含有颜色的离子,溶液中常见的有色离子有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

15.(2020·易错题)小林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HCl、NaOH、Na2SO4 B.KNO3、ZnCl2、FeCl3 C.AgNO3、H2SO4、NaCl

D.NaOH、Na2CO3、NaCl

16.(2019·日照名校模拟)某无色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物质是( )

A.CuSO4、KCl、NaCl B.Na2CO3、NaOH、Ca(OH)2 C.H2SO4、Na2SO4、HCl D.NaHCO3、KNO3、NaC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