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

2021-05-18 来源:伴沃教育
104 在经过倾斜控制、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共同调节后,各 评估点剩余的板形误差为: 3 工作辊可水平移动的六辊轧机板形控制算法 2)将x =b,代人上面式(1)中,重新对J求偏导,按照上述 的方法对新方程组的解再次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得到各调节手 段的调节量×。 A6(i)=ao-(i)一∑ a,(D =1 3.3.2板形控制算法的MATLAB模拟计算 为了对上述的板形控制算法进行实践,并验证板形控制算 法的可行性、准确性及系统的收敛性。下面是通过MATLAB模 拟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计算实例。 模拟方案的具体条件为: 1)同时采用倾斜、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3种调节手段; 构造板形控制效果评价函数J等于经各调节手段共同调节 后各评估点处剩余误差的平方和: n ∑(△8(『)) i=1 即: n 3 J:F(x):∑(△ (『)_∑J)(『a,(『)) i=1 ,=1 (1) 2)各调节手段的理论计算调节效率取表1中所列的数据; 3)根据工作辊可水平移动的六辊轧机设计的最大轧制带宽 上面式(1)中:n=28为评估点数,×=(x1、X2,X3)。 J越驱近于0说明剩余的整体板形误差越小,即板形控制 效果越好。 1300mm,在板形控制算法中,以轧制中心线为中心,向两侧各 取靠中间的14个评估点; 4)模拟工作辊弯辊和中间辊弯辊的理论计算调节效率和实 际产生的调节效率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下,其中工作辊弯辊理 论计算调节效率为实际调节效率的+150%,中间辊弯辊理论计 算调节效率误差为实际调节效率的+150%。 结果调节后,各评估点处的板形误差比初始误差都有较大 改善。在调节过程中,各评估点板形误差的总体趋势在逐渐减 小,减小到一定值后保持稳定状态,在这个稳定状态处已达到倾 斜、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3种调节手段对板形的最大调节限 度,余下的板形误差可以通过冷却液喷射控制轧辊局部冷却来 进行调节。但是在调节过程中部分评估点处的板形误差在急剧 减小后又有细微的增大,这是由于在调节本身中无法同时兼顾 所有的评估点,而是追求的整体效果最优。 3.4结论 通过分析上述模拟计算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上述板形控 当J取最小值时表明板形调节效果达到最佳值。 /kO"(1)~Aer(28)、a1,a2,a3为已知量,x1、X2、X3为未知变量。 使J最小时,有方程组: aJ/ax 0 aJ/ax2=O aJ/x ̄=O (2)根据方程组的解确定各调节手段的调节量 以上方程组为非齐次线性组,当各方程的系数向量组线性 无关时,由于方程数与未知量的数量相等,所以该方程组有解且 有唯一解,求出的解记作X =(× 、X2 、X3 )。 当出现特殊情况方程组有多个解或无解时,按下面的方法 处理。 1)即当方程组有多个解时,取相对最靠近各执行机构允许 的调节范围的解。 制算法可以有效地将板形偏差信号分解为倾斜控制、工作辊弯 辊、中间辊弯辊、调节手段各自应消除的偏差分量,在通过多次 迭代后,系统可消除大部分误差并达到稳态,此时系统消除的板 形误差为通过这些调节手段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在研发过程 2)当方程无解时,则减少调节手段。每种调节手段都有其自 身的调节特点,可根据板形误差的特点逐步减少调节手段。极端 情况下,当只采用一种调节手段时其对应的一元一次方程必有 唯一解。 中得出的大量模拟数据还表明,系统稳态时的剩余板形误差曲 线与原始板形误差曲线和各调节手段的效率曲线有关。 参考文献 [1]孙一康带钢冷连轧计算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2]连家创,刘宏民.板厚板形控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 [收稿日期:2013 8 8] 在求出X 后还应根据各调节手段的调节范围最终决定X 的取值:当b1≤×1 ≤d1、b2≤×2 ≤d2、b3 X3 ≤d3时,有x1=x1 、 x2 x2 、x3 x3 。 当X 中有某一个超出了其对应的调节范围时,例如x <b, 时,则执行以下步骤: 1)X,=b,; 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 由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主要企业、科研单位和组织共同组建的第一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联盟——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0月24日在北京成立。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发起,联盟成员包括中国电信、清华大学等4O家涵 盖产、学、研、用的在物联网技术各领域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企业和单位。 据介绍,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期的主要工作,一是开展物联网产业政策、技术和产业研究;二是围绕影响和制约物联 网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等难题,整合联盟成员单位优势,开展若干重大技术创新和攻关活动;三是提供物联网相关公共 服务。 联盟将在2015年前滚动组织实施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应用推广,构建物联网应用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具有成熟商业 模式的案例库。培育和发展物联网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面向全国和重点物联网产业聚集区的检测、认证服务平台。设立物 联网创业投资基金,研究制定物联网个人信息保护办法等。联盟理事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熊群力透露,为加强物联网发 展起步阶段的总体研究和顶层设计,中国电科将加快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通用体系架构,通过建立广泛适应各种物联网 应用系统的自主可控的通用软硬件运行支撑环境,实现对物体统一描述、统一标识、统一传输、统一交互的支持,解决物联网应用系 统互联互通互操作的问题,为物联网广泛应用提供重要的支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