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临床研究・ March 2017,Vo1.15,No.8 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陈韵之 (辽宁省核工业总医院内窥镜科,辽宁兴城125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用胃镜进行萎缩性胃炎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经胃镜 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惠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实施分析,统计得出胃镜诊断的实际准确率。结果全部110例惠者经病理 诊断确认82例萎缩性胃炎,由此得出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具有74.54%的诊断准确率,和病理诊断相比,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病理诊断比较,使用胃镜进行萎缩性胃炎诊断具有较低的准确率,.临床中应当胃镜诊断与病理学活检进行有效结合, 以此提升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病理活检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08—0052-02 萎缩性胃炎又称慢性萎缩性胃炎,它是一种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特 征,并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的炎症。萎缩性胃炎在临床经常伴有腹 胀、食欲下降、贫血、腹部隐痛、嗳气、机体消瘦等众多症状,但一 般不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对于医学领域中有着 极为重大的作用。由于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在临床经常无法表现出相 符性,因此患者多因此受到精神和生理上的压力。本研究选取于2014 年9月至2015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l1O例经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 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的差异来评价胃镜诊断 对于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作用。 缩:减少程度不足1/3。当病理活检的结果表明出现固有腺体时,即可 诊断成萎缩性胃炎。 1.3统计学方法:本观察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有关统计分析。 病理诊断结果和胃镜检测的结果采用计数资料使用 检验,用%具体 表示,计量资料用平均值士标准差( 士S)表示,用f进行检验。P <0.05表示组间差异显著,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O.01 则表示组间差异极显著,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全部11O例患者经胃镜诊断均表现为萎缩性胃炎,对其又进行病 理诊断以后发现:萎缩性胃炎共82例,有38例慢性浅表现型胃炎,患 者中有54例同时伴有肠上皮化生,l2例伴随异型增生。由此得出胃镜 诊断萎缩性胃炎具有74.54%的诊断准确率,和病理诊断相比,二者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 的110例经胃镜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患者 黏膜组织来同时进行病理诊断。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有61例,女性患 者49例,患者年龄分布在30-79岁,平均年龄为(45.8±43.6)岁,中 位年龄为46.1岁。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它在临床中较为多 见,主要表现为患者胃黏膜上皮和腺体数量降低、发生萎缩、黏膜基 层增大、胃黏膜变薄等特征,同时也伴随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以 及幽门腺化生等症状Ⅲ。患者一旦患有萎缩性胃炎,就会时常出现暖 1.2方法:胃镜下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表现为:黏膜以白色为主色,但 处于白色和红色相间的颜色;黏膜血管逐渐露出,黏膜也逐渐变薄, 其皱襞区域平整更有甚者会完全消失;黏膜变得粗糙不再平整,出现 颗粒或者节状。 气、食欲不振、上腹隐痛、胀满,更有患者还会出现消瘦、贫血等情 况,它作为癌前病变的一类型,给患者精神上和生理上都造成了极大 地危害。由此可见,及时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有着重 要的意义。 在直视的情况下,在全部110例患者胃窦小弯侧、胃体小弯侧、 胃窦大湾侧、胃体大湾侧、胃角、贲门、胃底等位置取一定面积黏膜 组织,另外在有特殊表现的位置择取黏膜组织,不同位置的黏膜选片 应当做好分类放置,实施HE和Giemsa染色,然后令病理医师实施病 理诊断。根据固有腺体萎缩的程度,对不同萎缩程度进行以下分类, 重度萎缩:减少程度>2/3;中度萎缩:减少程度在1/3 ̄2/3;轻度萎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其生命体征以及临床特征都不能表 现出明显的特异性能,因此不能将其当成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根 据。目前临床中大都通过病理性检测以及胃镜检测胃黏膜活组织来对 性较为显著,凸显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应用价值。 [3]丁称生.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效果比 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2):291. 综上所述,对于下腹部手术患者在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过程中, 麻醉药物选择左旋布比卡因,最终可以将患者的麻醉完全起效时间显 著缩短,将麻醉持续时间有效延长,最终为下腹部手术的成功作出有 效保证。 [44] 苏伟盐酸左布比卡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J].中国医药导刊,2014,6(4):711. [5]邢月琴.氯胺酮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临床观 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57—59. 参考文献 [1]王合菊.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人下腹部手术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2):3626—3627. [2]林东红,李培生,林佳莹,等.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下腹部手术中 的应用[J]_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98—99. [6]郑建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人下腹部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6):463. 【7】刘岚,焦丽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下腹部手术中的可行性[J].中 国医药指南,2015,13(12):62—63. 虱睚|国—圈同2017年3月第15卷第8期 ・临床研究・ 53 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分析 岳洋 (大连辽渔医院,辽宁大连116021) 【摘要】目的总结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方案及效果,研究可提升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整体效果的方案。方法研 究活动当中的实验组患者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接受诊治的32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同期选取32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 肪液化患者为研究活动的对照组,分析与观察切口脂肪液化诱因的基础上,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引流治疗,同时观察其效果。结果妇产科腹 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诱因涉及到使用电刀、肥胖、糖尿病、滞产、咳嗽以及贫血等。予以不同治疗以后,两组患者在感染率以及愈合率方 面并未表现出差异 >0.O5)。但是,两组患者在切口的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尸<O.05)。结论临床上治疗妇产科腹 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建议以常规治疗+引流治疗为主要方案,对于控制脂肪液化情况的出现,加快切口整体愈合速率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治疗;妇产科;腹部切12';脂肪液化;临床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08-0053—02 妇产科腹部切13脂肪液化本身为切1:3愈合程序中经常出现的并发 症类型,随着妇产科肥胖患者数量、滞产妇女数量以及高龄产妇数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活动当中的实验组患者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 的不断剧增,以至于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数量随之迅速增 加,不仅使机体愈合时间大幅延长,为其身体方面带来巨大痛苦,同 时还给患者带来较大经济压力以及精神压力,所以必须予以有效治疗 以及提前预防[】】。为了总结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 方案及效果,实验组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接受诊治的32例 月接受诊治的32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患者年龄在22-67 岁,其平均年龄约36.57岁。同期选取32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 者为研究活动的对照组,患者年龄20-66岁,其平均年龄约35.53岁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未表现出直接差异(P>O.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即以生理盐水以及甲硝唑等药 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引流治疗,同期选取 32例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研究活动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 疗,重点研究可提升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整体效果的方案, 现进行如下报道。 物进行冲洗,冲洗完成以后再予以加压包扎。对于渗液相对偏多的患 者,除了需要予以消毒之外,还要对其已坏死的组织进行有效清除。 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引流治疗。①对切口位置已坏死 的组织进行有效清除,同时定期进行换药,频率控制在每2 d换药1次左 该病症实施诊断,胃镜诊断即利用对患者萎缩程度、肠化生程度、病 浸润;②肌纤维出现大量凌乱,黏膜肌也逐渐变厚;③有可能淋巴 滤泡和脂肪浸润等也会出现在固有膜中 】。根据大量研究统计数据显 示,病理学观察对于萎缩性胃炎的确诊负荷率也只有68%,因此不能 仅靠单一的胃黏膜活检就进行萎缩性胃炎确诊,或者排除萎缩和肠化 生。由于肠化生和萎缩也可以引起胃黏膜的分布不均,病理活检如若 观察到萎缩则能否进行确诊,但没有观察到也不能由此确定是否萎 缩,此外活检样本的选取若不是最重要的位置,同样极有可能引起误 诊。所以,要尽可能的提升萎缩性胃炎的确诊准确率,就必须联合使 变部位、不典型增生程度等观察结果实施诊断。一般来说人的胃黏膜 多显现出橘红色状态,但一旦患者出现萎缩病变,胃黏膜就会逐渐变 成灰绿色、灰白色,甚至是黄色,黏膜则以白色为主色,但又处于白 色和红色相间的颜色,严重的情况下皱襞也会变细。胃黏膜发生萎缩 的程度大小也有不同,有些是局限的分布着,有些则是散漫的分布, 有时会形成小灶的形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特征较多,但其中 最主要的就是黏膜下的血管会逐渐露出,仔细观察可看到呈网状红色 的毛细血管以及小动脉,更有甚者会产生严重的结节现在或者上皮细 用病理学活检和胃镜诊断。 综上所述,与病理学活检比较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其准确率不 高,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临床中应当通过病理学活检与胃镜诊断的 综合使用来最大程度提升诊断准确率。 胞发生增生出现一些胸小的颗粒,黏膜也会逐渐出血、糜烂。肠上皮 化生与腺窝增生延长的现象会那么碎腺体萎缩出现,与此同时黏膜层 会慢慢变大,无法清楚地看到黏膜下的血管,此外黏膜的光泽也发生 变化、质地变硬,出现结节、粗糙、颗粒的性状 】。虽然胃镜诊断是 当前临床上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主要方法,氮气诊断准确性却 一参考文献 [1] 陈晓燕.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胃镜下黏膜形态诊断的临床价值分 直不理想,本研究选取的l10例经胃镜诊断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患 析[J].大家健康,2015(10):521—523. [2】杨立.浅谈用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 性[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5):715-717. 【3] 李青,朱建新,毛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 对照分析[J].健康之路,2015(8):199・200. 者中,只有82例是经病理诊断同样确认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整顿准 确率仅为74.54%,由此可见胃镜诊断具有自身的不足之处,临床中在 进行胃镜检测的同时也要进行病理检查。 当前国际医学界普遍将胃黏膜活检作为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最佳标 准,这主要是由于胃黏膜活检的病理切片能够清晰观察到黏膜下层腺 体的实际状况。病理学检查中萎缩性胃炎主要有以下一些临床表现特 征:①黏膜固有腺体变形以及萎缩,逐渐变少亦或消失,这可以作为 萎缩性胃炎的发病表现,此时肠上皮化生和再生都可以使炎细胞发生 [4]周雄杰,柳家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特征及其与病理诊断的 一致性比较[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 o):337—339. 【5]梁红亮,肖建萍.17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8):166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