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训练题
1.“谶语”是秦汉时期巫师方士预言吉凶、治乱兴衰的隐语。比如“亡秦者,胡也”,秦始皇
认为 “胡”当指匈奴人,于是命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以防边患。但汉代儒生认为,“胡”应是指篡权乱政的胡亥。这说明“谶语”( ),
A.与历史现象的吻合属于偶然 B.较准确的预示了历史走向
C.是历史研究必须参考的史料 D.是统治者愚弄百姓的工具
2.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
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江浙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经济重心转移至湖广地区
C.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D.“海禁”政策大力推行
3.宋代以后,乡绅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阶层出现,崇祯年间,邓藩锡知福建龙岩县,因得罪
“权绅”被朝廷左调至浙江嵊县;江南乡绅甚至与知识分子组成的东林党相抗衡、成功阻挠李三才入内阁,此类事件在明代极为常见。可见明代乡绅( )
A.集中于商品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 B.能够左右从地方至中央的决策 C.介入党争和搅乱正常的政治秩序 D.是传统政治在明代的集中体现 4.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
朝代 次数 秦汉 375 唐 493 宋 874 元 513 明 5105 清 5344 频率 0.85 次/年 1.7 次/年 2.7 次/年 5.31 次/年 18.5 次/年 19.9 次/年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D.农业生态治理环境逐步恶化
5.统一后的秦,除皇室以外,明显有军功地主和宗法性地主两类,前者主要来源于秦国,后
者是原六国依靠宗法家血缘关系的地主、贵族,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这表明( )
A
.
宗
法
制
度
顽
强
存
续 B.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 C
.
秦
尚
未
真
正
完
成
统
一 D.秦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6.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 B.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珍贵为宝
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 D.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
7.宋代士人洪迈《容斋随笔》记载:“民俗火葬,自释氏火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
皆然”。顾炎武《日知录》也记述:“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自宋时已有之”。这表明( ) A.火葬这一习俗始于宋代 B.儒家孝义之说日渐式微
C.士人阶层倡导移风易俗 D.佛教的影响进一步深入
8.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 B.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 D.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
9.东汉班固认为在周代“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新文化运
动时期的胡适先生认为:商代遗民在亡国之后沦落为执丧礼者,“儒”即西周人对此类人
的蔑称,两种说法反映了( )
A.时代和个人因素直接影响史学论断 B.王朝更替造成儒家社会角色的转变 C.儒家在源流和功用上存在着多元性 D.商周社会文化转型模糊了后人认识 10.春秋时期,有人强调“日困而还,月盈而匡”。这一说法体现了( )
A
.
人
定
胜
天
的
唯
物
思
想 B.阴阳消长的辩证思想 C
.
无
为
而
治
的
黄
老
思
想 D.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主观题:
13、
15.(1)6分
(2)6分 (3)3分
14、(1)6分
(2)13分
(3)6分
11.战国时期有人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蠢”(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
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 ) A
.
进
行
兼
并
战
争
的
需
要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
.
强
化
贵
族
统
治
的
需
要 D.维护地方稳定的需要
12.“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
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偷偷的察看)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韩非子在此强调的是( ) A.人性恶前提下的君臣之道 B.推行改革变法的重重阻碍
C.加强中央集权的艰难过程 D.贵族政治体制的多种弊端 拓展训练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两千年间儒学内部发展概括为“内圣”与“外王”两大流派,并揭示出他们此伏彼起、交相推衍、不绝如缕的大略路径如下: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运用中国古代、近代儒学发展的史实,对上述流派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儒学与路径中一个或多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也可以对路径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
路径,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4、(25分)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13分)
(3)根据材料三,“三元并存与互补”指的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从这三个角度展开,指出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6分)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制度的建设,唐代制定的“六察法”,内容详细具体,成为历代开展巡视工作遵循的原则;宋辽金时期制定了《御史台仪制》《御史弹奏格》等;明代制定《出巡相见礼仪》《巡历事例》等制度,从巡视内容、巡视程序、巡视官台仪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巡视立法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历代巡视官员的品级一般较低,但巡视时代表皇帝和中央政府,所以权力很大。如汉代巡察郡国的刺史只是俸禄为六百石的小官,却能监察二千石的地方长官;明代巡按御史
的品级只有七品,但三品以上的布政使、按察使也对之十分敬畏。官员巡视地方时,主要有明察和暗访两种方式,但具体巡察方法非常灵活多样,注重发现问题,讲求实效。历代也特别重视巡视官员的选任。唐代时规定巡视官员要有刚正疾恶的品质,要有真才实学,要有实践经验,并规定五品以上的巡察御史由皇帝亲自选任;明朝时还对巡视官员的最低和最高年龄作了规定;清代特别规定,对于受过处罚的人员,出现降级、革职等情况者,一律不能选为巡查官,要求日益严苛。
研究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借鉴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巡视工作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摘编自余少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巡视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巡视制度的作用。(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巡视制度对当代中国巡视工作的启示。(3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