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电子线路CAD总结报告

2023-11-25 来源:伴沃教育
1

《电子线路CAD》总结报告

姓 名: 厉颖方 学 号: 12010955 班 级: 电信12303 学 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第 1 页 共 10 页

2

DXP 2004SE总结

一、 DXP 2004学习目的及作用:

1、熟悉DXP 2004软件,掌握原理图编辑器和PCB编辑器的设置及使用。 2、独立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 3、掌握画元件图及画元件封装的方法。 4、熟练使用软件绘制原理图及PCB图。

二、DXP 2004设计过程

(一)设计电路板最基本的过程可以分为三大步骤。 1.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主要是PROTEL099的原理图设计系统(Advanced Schematic)来绘制一张电路原理图。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DXP 2004所提供的各种原理图绘图工具、各种编辑功能,来实现我们的目的,即得到一张正确、精美的电路原理图。 2. 产生网络表

网络表是电路原理图设计(SCH)与印制电路板设计(PCB)之间的一座桥梁,它是电路板自动的灵魂。网络表可以从电路原理图中获得,也可从印制电路板中提取出来。

3.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主要是针对DXP 2004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PCB而言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助DXP 2004提供的强大功能实现电路板的版面设计,完成高难度的等工作。

1.电路原理图设计:

DXP 2004 se电路板设计步骤:

一般而言,设计电路板最基本的过程可以分为三大步骤。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主要是DXP 2004 se的原理图设计系统(Advanced Schematic)来绘制一张电路原理图。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DXP 2004 se所提供的各种原理图绘图工具、各种编辑功能,来实现我们的目的,即得到一张正确、精美的电路原理图。 绘制简单电路图过程:

第 2 页 共 10 页

3

(1)设计图纸大小

首先要构思好零件图,设计好图纸大小。图纸大小是根据电路图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而定的,设置合适的图纸大小是设计好原理图的第一步。 (2)设置DXP 2004 se/Schematic设计环境

包括设置格点大小和类型,光标类型等等,大多数参数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值。 (3)旋转零件

用户根据电路图的需要,将零件从零件库里取出放置到图纸上,并对放置零件的序号、零件封装进行定义和设定等工作。 (4)原理图布线

利用DXP 2004 se/Schematic提供的各种工具,将图纸上的元件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原理图。 (5)调整线路

将初步绘制好的电路图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使得原理图更加美观 (6)电器规则检查

步骤1:设置电气规则检查选项。单击菜单Tools-ERC...,打开所示的ERC设置对话框。

步骤2:启动ERC。Protel 将按照规定的设置自动进行ERC检查,并生成检查报告。

步骤3:分析检查报告内容。 步骤4:修改错误。 (7)保存后退出

原理图的设计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第 3 页 共 10 页

4

开始 设置图纸大小 设置环境 放置元件 原理图布线 检查规则图纸大小 保存并结束 2.PCB图设计: (1)设计PCB制版大小

制板时需要定义大小,利用原点与坐标绘制PCB制图大小 (2)设置DXP 2004 se/PCB设计环境

包括设置格点大小和类型,导线宽度,电路分层等等,大多数参数也可以使用系统默认值。 (3)放置元器件

根据需要放置所需要的元器件封装,并对放置的元件进行设置,修改编号等。 (4) 布线

利用提供的工具,将图纸上的元件用具有电气意义的导线、符号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PCB图。

第 4 页 共 10 页

5

(5)调整线路

将初步绘制好的电路图作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改,使得PCB图更加美观 (6)设计规则检查

运行tools里的design rule check根据提示进行检查,修改错误 (7)保存退出

原理图的设计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 开始 放置元件 设置环境 设置图纸大小 PCB布线 检查规则图纸大小 保存并结束

第 5 页 共 10 页

6

3.由原理图到PCB图 (1)绘制原理图

方法同1。

(2) 原理图生成PCB 封装过后原理图并检查无误后, 运行design下的update schematic 生成PCB元器件图。

(3) 布局元件放置 根据需要对元件进行放置,美化

(4) 自动布线布局好元件后,运行auto项下的all可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布线。 (5) 保存退出

原理图的设计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第 6 页 共 10 页

route自动布线选

7

开始 封装元器件 原理图转PCB 布置 美化 自动布线 保存结束

三、 DXP 2004设计过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简单的原理图绘制

1.如图所示电路绘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下:

第 7 页 共 10 页

8

(1)导线连接后仍出现电路错误

解决办法:将导线从元器件节点开始连接在连接时会出现黑点。 (2)电源接地符号出现错误

打开元件属性对话框在选项栏里正确选择需要的元件

简单的PCB图绘制

如图所示电路绘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下: (1)连接导线时出现分层错误 解决方法:在选项下方正确选择所在层次 (2)导线不能区分接地与电源层次 进入规则根据不同线路设置导线线宽度

四、 DXP 2004绘制、制作图形时技巧

1. 绘制原理图的连线时,若一根线画完,左键单击即可结束;若想结束连线工具,单击右键即可。

第 8 页 共 10 页

分 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应用电子技术 班 级 0802 9 号 08603172 指导教师 屈晓良 学 生 王传卓 学设计(论文)题目 数字电子钟设计 2.绘制原理图,连线时,一般默认转折角度为90度,若想连接任意角度的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线,摁住shift键,单击连线工具即可。

 用数字集成电路设计一个数字时钟。 3.ORCAD/CAPTURE符号库中由两类电源符号。一类CAPSYM库中提供的四种 时钟功能:具有24小时计时方式,显示时、分、秒。 电源符号,只是符号表示该处连接电源,本身不具备任何电压值。另一类是

 整点报时:在59分51秒、53秒、55秒、57秒输出500HZ音频信号,在SOURCE库中,代表真正的激励电源

59分59秒时输出1000HZ信号,音响持续1000HZ。 利用wire连线时,若为T型连接,则软件自动加连接点;若为十字连接,默认

 计时准确度:每天计时误差不超过10S。 两wire无电气连接,无连接点。 具有校时功能。

2、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拟定数字钟电路的组成框图,要求能实现所有功能,使用的元器件少,成五、 绘制原理图及PCB时所需注意的问题

本低。设计并安装电路,要求布线整齐、美观,便于级联和调试。  测试数字钟系统的逻辑功能,满足各项功能要求。  画出整机逻辑电路图。 1. 元器件之间连线用Wire(■)命令而不是用Line( /)命令,虽然从表面

 写出设计报告。 上看,两者都是直线,只是颜色稍有些不同,但用Wire(■)命令放置的导

 简述心得与体会。 线是具有电气特性的,(/)命令放置的直线是不具有电气意义的,3、主要参考文献 而用Line

[1] 熊幸明主编两者具有根本区别的。 ,电工电子实训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 杨志忠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导线的端点与元件引脚的端点相连,而不是把导线和元件的引脚重叠,最常[4]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见的错误是当导线与元件引脚重叠时,这时软件会自动在元件引脚的端点加

[5]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一节点,这时再把节点删除掉,认为就这样就正确了,实际上如果只是为了[6] 李振声.实验电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得到一张原理图,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却不能得到正确的网络表。 4、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起 止 日 期 2010.09——2010.11 3. 在绘制电路原理图时,通常总线、总线分支线和网络标号是一起存在的,要1 选题 2010.11——2010.12 注意总线和总线分支线不具有电气特性的,而网络标号是具有电气特性的,2 撰写、提交开题报告,参加论文开题 2010.12——2011.03 因此在放置总线时不能用加粗了的导线来替代,也不能用导线来替代总线分3 准备资料、撰写修改论文 2011.03——2011.05 支线,总线分支线和元件引脚之间不能直接连在一起,而应通过导线接在一4 论文定稿、论文打印装订及答辩准备 起,网络标号应放在导线上,不能放在元件引脚上。 5 论文答辩 注:一式三份,学院、指导教师、学生各一份。 2011.05——2011.06 4. 原理图中开始设计的运放的型号在仿真元件库中找不到。要得到PCB板就要对各个原器件进行封装,一个原器件可以有不同的封装号,一个封装号也可以封装不同的原器件。

5. PCB图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分层。

第 9 页 共 10 页

10

六、 总结

作为一名电子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能做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十分有意义。在已度过的两年大学生活里我们大何去面对现实中的各种电子设计?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多数接触的是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课堂上掌握的仅仅是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面,如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阅了很多次设计书和指导书,以及大量的网络资料。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更加符合设计标准,一次次翻阅指导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次课程设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理论和实际之间。

另外,课堂上也有部分知识不太清楚,于是我又不得不边学边用,时刻巩固所学知识,这也是我作本次课程设计的第二大收获。整个设计我基本上还满意,由于水平有限,难免会有错误,还望老师批评指正。由此我可用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便课后加以弥补。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