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021-02-06 来源:伴沃教育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水平 不久之前,银监会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商业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加强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随后,还公布了《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验证指引》,要求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银行要尽快建立起完善的验证体系。两个指引的发布意味着监管层日益关注和重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没有足够的现款清偿债务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使银行信誉遭受损失而形成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往往是导致银行被兼并、接管、破产、倒闭的风险。它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基本的风险。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城乡居民的短期暂时闲置资金,而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以大型基本建设项目、政府债券、住房贷款为主,放贷资金回收期长、资金的周转率低。一旦市场状况发生变化,银行就会面临支付困难。如果不能保证存款的按时支付,就会严重损害银行的信誉,银行就有可能发生危机。

(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又叫违约风险,是指债务人(主要是贷款人)不能依约偿还借款本息或延期偿还本息而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资金使用者信誉较差,债权债务人之间的关系倒置;企业间随意拖欠货款,形成“债务链”;企业的坏帐造成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偏高;有些企业甚至通过恶意破产来逃避银行债务等等。

(三)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导致银行的表内和表外头寸会面临遭受损失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是指银行的资产、负债在利率波动时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不仅影响银行的赢利水平,也影响银

行资产、负债和表外金融工具的价值。它是国有商业银行未来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利率管制,利率风险主要表现为一种体制风险,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定价领域的拓宽和利率波动范围的扩大,必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银行在持有或运用外汇的活动中,因汇率变化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价格风险是指由于资产重置或贷款抵押品价格变化,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四)管理操作风险。指银行在运作过程中因账务或机构设置不合理、分工不协调、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不严谨以及操作手段落后等内部管理原因,而可能使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管理操作风险在于银行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指令、记账、结算错误,失误、欺诈,业务操作不当,违规、帐外经营等,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或使银行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管理操作风险的其它方面还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其它灾难等事件。

二、银行业风险的化解对策

(一)建立社会协调沟通机制,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和法制环境。应尽快出台保护金融债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系统和企业、个人信用登记制度及信用档案,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实施联合制裁,维护金融债权。此外,创造公正的法制环境,保证银行能够在依法维权保权方面减少行政干预,把银行信贷资金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加强内部控制,构建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加强商业银行员工的素质,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和道德守法意识。其次,建立金融监管的生成机制,使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接受央行监管成为一种自主行为。第三,健全信贷激励约束机制,探索科学合理的信贷岗位考核标准和办法,使责权有机结合,从而调整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和保证信贷

资产的安全性。

(三)提高央行监管水平,确立金融监管一元目标。人民银行应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把严格执法作为金融监管的不二目标。央行要从以合规性监管为主转变为以风险性监管为主;要从以机构审批为主转变为从机构成立之日起全部业务活动监管为主;要从事后静态监管转变为灵敏的动态风险防范控制;从行政性为主的领导机构转变为以纠察处治金融事故为主的执法机构,提高人民银行监管权威。

(四)对银行之间的合作给予明确的定位。国内银行业要有全局的思想,积极合作,形成对建立在其它银行“损失”上获得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做的良好氛围,使逃废债务等企业行为找不到市场。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所要面对的一个非常基础又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无法做到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的统一。因此建立通过借鉴外国风险防范体系,我国应该建立一个以风险管理文化为引导,完善的内控机制为核心的全面风险防范体系这样才能面对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外国商业银行的挑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