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理白族自治州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2023-12-12 来源:伴沃教育
大理白族自治州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共5题;共10分)

1. (2分)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 . 宛转 操练 有趣 胳膊 B . 早晨 心谎 温和 纵身 C . 漂亮 绿色 皱边 深遂 D . 视查 承和 感谢 钓鱼

2. (2分) (2017七上·柳州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不能换为括号中的词语的一项是( ) A . 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句末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字) B .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兼顾) C . 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自豪)

D . 朗读的时候,要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注意语气和节奏的变化,在琅琅书声中感受汉语之美。(默读) 3.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遭受强烈地震后,尼泊尔面临着饮用水、食品、帐篷等物资短缺,基础设施损坏严重,救援工作很难开展。

B . 社区“我为保护古井出份力”活动彰显了这样的理念:“五水共治”不只是政府的事,它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

C . 她工作能力强,担任初三(2)班班长和校学生会主席两个重要岗位,多次组织学校大型的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

D . 不可否认,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4. (2分)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商品。 A . ②④①⑤③ B . ②⑤④③① C . ④③②①⑤

第 1 页 共 10 页

D . ④⑤①③②

5. (2分) 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B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C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写出了木兰的急切准备,渲染了气氛的紧张,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

D .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对偶,突出战事紧急)

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共3题;共34分)

6. (10分) (2017八上·渠县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提问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2)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7. (14分) (2017九上·濮阳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二)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

第 2 页 共 10 页

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⑦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⑪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逃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揕:(zhèn)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通“猝”,突然。⑪郎中:宫廷的侍卫。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故不错意也 广故数言欲亡

B .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京中有善口技者 C . 安陵君其许寡人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 . 虽千里不敢易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 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②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 请用“/”给语段(二)中画线句子断句(断两处)。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4) 下列对两个语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语段(一)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 B . 语段(二)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 C . 语段(二)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

D . 两个语段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语段(二)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

8. (10分) (2017九上·龙湾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

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第 3 页 共 10 页

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

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5)

同为豪放派词人,抒写爱国情怀时也会有所不同: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 》中借用“持节云中,________”的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而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付壮词以寄之》却直接用“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抒发了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6)

古诗词中化用前人诗文的例子很多。如董解元的“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化用了李清照《武陵春》的“________,________”。

(7)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9. (18分) (2017九上·和平期末) 阅读小说《奶奶》,回答下列小题。 奶奶 曹文轩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被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深夜,爸爸的号子声在清凉、潮湿的空气中飘荡着,显得有点儿凄凉。碾上几圈儿,就要将地上的稻子翻个身再碾。通知大家来翻场的,是锣声。锣一响,大家就拿了翻场的叉子往场上跑。夜里,疲倦沉重的人们一时醒不来,那锣声就会长久地响着,直到人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地走来。

第一场稻子碾下来,很快就按人口分到了各户。当天晚上,人们就吃上了新米。

那新米有一层淡绿色的皮,亮亮的,像涂了油,煮出来的无论是粥还是干饭,都香喷喷的。面黄肌瘦的大麦地人,吃了几天新米,脸上又有了红润,身上又有了力气。

这一天晚上,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了。”

奶奶是要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儿。奶奶有这个想法,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奶奶说,她活不了太久,趁还能走动,她要去会一会妹妹。

爸爸妈妈倒也同意。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奶奶去东海边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过去的这段日子里,青铜家借了别人家不少粮食,等将这些粮食还了,青铜家的粮食又很紧张了。奶奶想,她去她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妹妹家那边相对富裕。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一个大棉区,每到采摘棉花的季节,就会雇很多人采摘

第 4 页 共 10 页

棉花,工钱是钱或是棉花。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马上就要过冬了。日子过得这么清贫,这两个小的,却一个劲地蹿个儿,原先的棉袄、棉裤,即使没有破破烂烂,也太短了,胳膊和腿,去年冬天就有一大截露在了外面,让人心疼。

然而,奶奶只说去看看她的妹妹。

奶奶走后,青铜一家人,心里总是空空落落的。过了半个月,奶奶没有回来,也没有一

点儿音信。妈妈开始对爸爸抱怨:“你不该让她走的。”爸爸说:“她一定要去,你拦得住吗?” 妈妈说:“就是该拦住她。她那么大年纪,不能出远门了。” 爸爸很心烦,说:“再等些日子吧,再不回来,我就去接她回来。”

又过了半个月,爸爸托人捎信到海边,让奶奶早日回家。那边捎话过来,说奶奶在那边挺好的,再过个把月,就回来了。不出半个月,海边却用船将奶奶送回来了。船是夜里到的。陪奶奶回来的,是爸爸的表兄。他是背着奶奶敲响青铜家门的。

全家人都起来了。

爸爸打开门,见到这番情景,忙问表兄:“这是怎么啦?”表兄说:“进屋再说。”全家人都觉得,奶奶变得又瘦又小。奶奶却微笑着,竭力显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放到妈妈铺好的床上。爸爸抱起奶奶时,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得像一张纸! 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奶奶说:“天不早了,一个个赶紧睡吧,我没事的。”

爸爸的表兄说:“她老人家在那边已经病倒十多天了。我们本想早点儿告诉你们的,但她老人家不肯。我们想:那就等她好些吧,好些,再通知你们。没想到,她的病非但不见好转,倒一天一天地加重了。”他回头看了一眼床上的奶奶,声音有点儿颤抖,“她是累倒的。”

“她到了我家后,也就歇了两天,就去棉花田摘棉花了。别人无论怎么劝她别去摘,她就是不听。直到有一天中午,她晕倒在棉花地里。幸亏被人看到了,把她送了回来。从那一天起,她就再也没有能起床……”

青铜和葵花一直守候在奶奶的床边。

奶奶的脸似乎缩小了一圈儿,头发白得像寒冷的雪。 她伸出颤抖的手,抚摸着青铜和葵花。 青铜和葵花觉得奶奶的手凉丝丝的…… (节选自《青铜葵花》)

(1) 概括文章①—⑤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主要作用。 (2) 请从人物塑造的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最后一段。 (3)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 文章写深夜里显得有些凄凉的号子。烘托出人们翻场时的冷清与痛苦。

B . 奶奶说自己“活不了太久”,这说明奶奶年纪很大了,另外也是奶奶想通过这句话不让家人阻拦自己走亲戚;同时,这样写也为后面写奶奶累病埋下伏笔。

第 5 页 共 10 页

C . 爸妈对话中,“爸爸很心烦”一句表现了爸爸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感觉妈妈太唠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爸爸对奶奶还不回来的轻微恼怒。

D . 爸爸将奶奶抱起的情节,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方法,同时还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明奶奶极其瘦弱、病情严重。

E . 爸爸表兄的话是补叙内容,交代了回家后的奶奶病情很重、体重很轻、头发更白的具体。 (4) 奶奶这个人物有哪些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0. (11分) (2017九下·临淄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1)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 (2) 阅读④⑤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

(3)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第 6 页 共 10 页

四、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共2题;共10分)

11. (5分) (2017七上·长沙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一个从材料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一组耐人寻味的镜头: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撕打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12. (5分) (2017七·莒南期末) 请以“我有一个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

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共3题;共34分)

6-1

6-2

7-1、 7-2

7-3、7-4、 8-1、8-2、8-3、8-4、

8-5、

第 8 页 共 10 页

8-6、

8-7、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9-1

9-2、9-3、9-4

10-1、10-2、10-3

四、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共2题;共10分)

11-1、12-1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