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自负、虚荣的涵义。
能力目标: 能够分辨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学会正确看待自己,懂得正确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克服自卑,摈弃自负和虚荣,自觉维护自尊的人格。
思想觉悟目标:养成自尊自信、积极健康的心态,能够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克服消极的自卑心态,懂得自负与虚荣的危害,培养不慕虚名、脚踏实地的良好品德,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
【教学重点】:自卑的表现和危害
【教学难点】:自尊与自负、虚荣的区别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启发、引导、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个案研讨——与成功失之交臂的弗兰克林
讲授新课:
1. 走出自卑,树立自信
要树立自尊,就需要引导缺乏自信的学生走出自卑心态。
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认清自卑的危害和自信的作用?
(1)自卑的表现和危害
一些人常常觉得,“我不如别人”、“我是平庸之辈”,这种心态就是自卑的表现。自卑产生有客观原因和心理根源。客观原因:①自身条件的缺陷。②好胜心受到挫折。③自尊心得不到应有的满足。④有利的环境发生变化。⑤人际关系淡漠、紧张。心理根源:①性格软弱。②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③缺乏坚强的意志和毅力。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是缺乏自信的表现。自卑的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最常见的现象是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和做事;上课、开会或参加聚会时,往往坐在后排不太显眼的位置;在课堂上做作业时,一定要遮遮掩掩,生怕他人看见会耻笑;考试答题时犹豫不决,容易产生考试怯场;做完习题或参加完考试后,一定要与同学反复核对答案才放心。过于自卑,往往还会产生一些自暴自弃、孤僻、悲观的不良心理,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自卑的学生常常感觉什么都不如别人,容易产生失望情绪,严重者甚至对前途感到渺茫,对人生感到悲观失望。自卑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疑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这种自卑心理是压抑自我的沉重精神枷锁,是一种消极、不良的心境。它消磨人的意志,软化人的信念,淡化人的追求,使人锐气钝化,畏缩不前,从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开始,以自我埋没自我消沉告终,使人陷入悲观哀怨的深渊不能自拔。
(2)克服自卑必需树立自信
在明确了自卑的消极作用的基础上,教材提出了克服自卑的方法就是要树立自尊自信,正确认识自己,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
真正的自尊自信是以正确的自我认识为前提的,自尊自信也包含了一个人所应该具有的自我认识。一个人自尊心、自信心的发展,与其对自我的认识程度是密切相关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从根本上了解自己的时候,他也就获得了一种真正的内在的力量,也就会感受到那内在力量的引导、鼓励和推动自己。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或自我有了充分的了解,才可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生活的意义。
自信对人最主要的意义是取得成功的心理支持。自信具有极大的力量,人们认识到自信的力量,运用这种力量帮助自己去创造、发明,从事各种事业。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2. 克服自负和虚荣
(1)自尊与自负的区别,自负的危害
人应该自尊自信,自尊自信与自负有着本质区别。自负的人常会感觉他人都不如自己,自负表面上近似于自信,但是与自信又有着本质的区别。自信的人对自己有着客观的认识,所表现的是实际的内在自我。而自负的人恰恰正是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所表现的多是夸张的自我,或是幻想中的自我。自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过于自尊”。而实际上,对自己的夸张和炫耀——自负的主要表现之一,本质上正是其不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2)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虚荣的危害
不正确的自尊心或对自尊心的曲解,可以产生消极的破坏力,使人脱离集体、片面追求个人荣誉。当自尊心过强,虚荣心膨胀时,容易使人自我陶醉,固执己见,不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情感。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自尊方面存在误区,容易将自尊与自负、虚荣混在一起。虚荣心的主要表现:①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丧失自我。②对挫折的知觉敏感性高,承受能力低。③为了满足虚荣心去编织谎言。虚荣心是一种心理缺陷,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
布置作业:写短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弄清了如何建立自尊,分析妨碍形成自尊的心理和道德障碍,说明建立自尊人格,需要克服自卑、自负和虚荣。
【后记】:
1、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氛围活跃,在活动中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意识得到增强.
2、来自生活的各种案例,使学生得到亲身的心理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