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找不同教案
【篇一:小班数学活动案例:我会数】
小班数学活动案例:我会数
瞿溪一幼林园园
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曾有不少教师认为小班数学没什么可教的,谈不上感不感兴趣。以前我也如此认为,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偏重发展幼儿的计算技巧,而忽视了最基本数概念教学和培养幼儿思维的正确性、灵活性、敏捷性。教育部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小班数学教学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同时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影响幼儿在今后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它还影响着幼儿今后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信心。因此,小班的数学教学同样应该受到重视,特别是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教具以及环境方面。
在2001年7月正式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列为数学教育的最重要目标,正是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幼儿学会计算,而是让幼儿能够“数学地思维”,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认识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概念的源泉,幼儿的数学知识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每天接触的各种事物和数、量、形,都是很好的数学教育的内容。 就此我设计了小班数学活动《我会数》下面谈谈我的设计理念:
一、活动前期思考
1、活动的来源
本活动的前期是我们的主题活动《瓶瓶罐罐》,瓶子是幼儿平时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孩子们都很喜欢来摆弄。那么如何挖掘瓶子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对幼儿来进行数学方面的教育呢?我一下子就想到了数数,可是对于我们班有的幼儿来说数数对他们没有难度,而且做为一次集体活动有点浪费资源,怎么才能把难度提高呢?于是我就在空间上做文章。让幼儿学会找起点数数。从在“一条直线上”找起点再到从“封闭的线上”找起点,因此我想就此入手,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在封闭线上找起点,并整合了数数与数物对应的知识。
2、活动的价值与分析
小班幼儿按物点数,虽有一定的基础,但有时不能手口一致,原因在于大多数父母在教孩子数数时,没有和事物配合起来,或者说配合不紧。此次活动旨在让幼儿感知不论在什么空间位置,只要找到起点,点一个数一个,数到最后一个
数,就是这些东西的总数。正是因为活动内容是幼儿平时所接触到的直接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学习劲头会很足。
二、教学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6个矿泉水瓶子(其中2个不同),记号笔,音乐《大猫小猫》 学具准备:矿泉水瓶子(贴有苹果贴纸)人手一份;勾线笔幼儿人手一份;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学习封闭型排列物的数数方法,做到数物一致手口一致的数。
2、积极参与数数活动,发展幼儿的数数能力。
重点:学习封闭型排列物的数数方法
难点:帮助幼儿找到起点,一一对应数
(二)、策略选择
1、选择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利用平时观察接触到的直接生活经验,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育首先应该关注幼儿生活,考虑教育内容与幼儿已有经验是否吻合,幼儿能否理解。本次活动是渗透与主题活动之中,孩子们对瓶子已经非常的熟悉,而且已有数数的经验。随着瓶子摆弄的位置不同,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变着样来数数,故幼儿态度非常的积极,接受很快,效果很好。
2、选择具有便于操作、富有美感的教具,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整个活动的教具与学具非常的简单,始终围绕着瓶子做文章,我制作了瓶子娃娃以拟人化的口吻,让瓶子娃娃做操变队形,让幼儿数数,使孩子们的注意力时时刻刻都被瓶子娃娃吸引着。在最后的数物对应上,我让孩子们根据瓶子娃娃身上的苹果数量,放相应的珠子,操作十分的简便,而且珠子放入瓶子中,又能发出声音,孩子们是最喜欢这种击打的声音了。再配上《大猫小猫》的音乐,让幼儿随着声音的大小来控制击打的力度,使整个活动在高潮中结束。
3、让幼儿操作探索,自己动手、动脑。
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情绪愉快,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如果教师只注重结果的获得,而“教”给幼儿很多,实际上就剥夺他们自己获得发展的机会。在数学教育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具体的表现为幼儿操作物质材料、探索事物之间关系的活动。让幼儿操作、摆弄具体实物,并促使其将具体的动作内化于头脑,是发展幼儿思维的根本途径。
让幼儿操作、探索的原则关键是教师在实践中要以操作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而不是让幼儿观看教师演示或直观的画面,或者听教师讲解。如活动《我会数》中,教师只是以启发的语言提问:还可以从哪里数?让幼儿知道可以从不同的起点开始数。再如在封闭线上,数苹果数,教师装糊涂,和孩子们一圈圈随意数,直到孩子发现问题,再到知道找起点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做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引导他们找一种更快、更好的解决方法。让幼儿在操作探索中,获得数数找起点的经验。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反思
(一)、出示瓶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看,谁来了?(瓶子娃娃)这些瓶子娃娃漂亮吗?它们穿的衣服颜色一样吗?有什么颜色?
(反思:通过老师简短的话,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又引导幼儿观察出瓶子的不同,为下面的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数瓶子,感知在同一直线上找起点
1、这些瓶子娃娃本领可大了,跟你们一样喜欢跳舞、做操,瞧!它们开始排队形了,排的
多整齐呀!那我们数一数有几个瓶子娃娃来排队了?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请个别幼儿示范数数)
2、还可以从哪里开始数?(启发幼儿找不同的起点)
小结:有些小朋友是从红色的瓶子娃娃开始数,一个一个的数到最后,有些小朋友是从绿色的瓶子娃娃开始数,数到最后。小朋友可真能干。
3、现在瓶子娃娃又要变队形了,瞧!变成了竖排,瓶子娃娃可真厉害啊!现在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瓶子娃娃?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还可以从哪里开始数?
小结:你们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的办法来数瓶子娃娃,有的小朋友是从前面往后面数,有的小朋友是从后面往前面数,而且是点一个数一个,没有数错。
(反思: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幼儿感知在同一直线上找起点。突出一个一个的手口一致的点数。教师通过拟人化的语言,让瓶子娃娃来做操变队形,使环节很好的进行过渡。在点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起点开始数,而且要求幼儿说出从什么颜色的瓶子开始数?总共有几个瓶子?鼓励幼儿把话表达完整,使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三)、数圆圈,在封闭的线上找起点
1、瓶子娃娃可开心了,要跳圆圈舞喽!队形先变好,看现在变成了什么队形?(圆形)可以怎么数?(请个别幼儿数)
2、有个瓶子娃娃听到了,这里这么好玩,它也想来了,看它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现在
有几个瓶子娃娃了?请小朋友数给大家看看。这圈瓶子娃娃,从哪个开始数比较容易记住?为什么?
小结:数一圈东西的时候要记住是从哪里开始数起的,就能数到哪里为止,每个数一次就能数对了。
(反思: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在封闭的线上数数,突出找到起点,点一个数一个,每个数一次,从哪里开始数,就数到哪里为止。教师利用简单的提问,让幼儿动手又动脑,找出6个瓶子中,最特别的瓶子,来当作起点进行数数。通过请幼儿数,教师再提问,此环节就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习在封闭的线上找起点数数)
(四)、数物对应
1、瓶子娃娃玩的太开心了,休息下。我们一起来看看瓶子娃娃身上有什么?有几个苹果?
2、(师示范数)我都数不清了,该怎么办?有几个苹果?那我就给瓶子娃娃装几粒珠子,那我们的瓶子娃娃就会轻轻的唱歌了呢!
3、幼儿操作。
(反思:在整个活动中,这个环节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就是从面进行数数到环绕数,提高了难度。让幼儿在瓶子娃娃的身上的苹果找到起点,来数数,同样是一个找起点的过程。然后按数取物,幼儿已有4以内按物取数的经验,所以这孩子来说是一个复习巩固的过程)
(五)、让我们的瓶子娃娃一起唱唱歌吧!(放音乐)
让幼儿根据音乐《大猫小猫》,进行打击乐伴奏。
(反思:由于孩子之间的个别差异性,有的孩子完成的速度非常的快,有的孩子稍微慢点,为了使孩子进行无谓的等待,又由于孩子拿到瓶子后,总是不由自主的击打,故教师利用《大猫小猫》孩子们熟悉的歌曲,而且强弱对比又很明显,让幼儿进行打击乐伴奏,使活动推向高潮)
五、教后感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数数的基础上,探索学习封闭型排列物的数数方
法,做到数物一致手口一致的数。积极参与数数活动,发展幼儿的数数能力。
本次活动的材料是瓶子,充分体现了材料的生活化。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有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利用瓶子的外形,适合让幼儿在封闭的线上,进行环绕着数。同时这样的材料来源于生活,准备比较简单,不用化很多的功夫。体现材料的简单化,但虽然是简单的材料但在用的时候却是非常的实用。
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体现方法的多样化。操作法是提供瓶子及珠子,让幼儿在自己的经验下进行摆弄、实践中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是小班幼儿学数学的最主要方法;情境教学法是将材料拟人化,通过瓶子娃娃做操,给瓶子娃娃变队形,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找起点的经验;再通过数瓶子娃娃身上的苹果花纹,提高难度让幼儿找起点环绕数,以此巩固找起点数数的经验,这样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激发兴趣。
在活动中始终体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首先让幼儿自由的进行数数,教师再启发幼儿找别的起点开始数,在孩子展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把孩子的原有经验进行提升。再提高难度,让孩子去找起点数数,使孩子巩固经验。
教师指导做到三个“最”:最少干预,最多引导,最大鼓励。对幼儿来说,教师的鼓励是最重要的,操作的过程要比结果更为重要,教师仔细观察幼儿的操作,并适时的应道,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然后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中获得经验及数学知识,这才是最佳方法。
教具说明:
【篇二:我的数学小班上】
1、找相同
活动目标:
1、尝试在2-4个物体中找出相同的物体并摆放在一起。
2、学习观察和发现物体的色彩、图案的相同与不同。
3、喜欢和同伴一起活动,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黑板一个,房子背景图5张,袜子若干双。
学具:幼儿用书,小熊卡(每人2张不同的小熊图卡),彩笔一支,人手一个小篓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师幼玩找小熊。
游戏玩法:教师身上贴上小熊图片,并披大盖布挡住,让幼儿找,找到后贴在黑板上。
二、问题解决,幼儿对应贴图。
师:孩子们,我们去看看熊宝宝的在干什么。
1、教师在黑板上呈现五张房子图,并在房子上画上相同的小熊,幼儿将黑板上的小熊贴在对应的房子图上。
2、幼儿操作自己篓子中图卡,分组到黑板上将不同的小熊图卡贴在对应的房子图上。
小结:你们帮熊宝宝找到了正确的房子。
三、幼儿操作,帮忙连线分物。
师:我们来帮麦思一家人分食物。
1、完成习题
习题1:麦思一家人每人都有自己喜欢吃的食物,请根据他们手里的图片的提示,将桌子
上的食物用连线的方式分给他们。
习题2:请找出与麦思和妹妹手上一样的鞋子,并用线连起来。
小结:你们帮助麦思一家,真是热心的好宝宝。
四、拓展活动,同玩区域游戏。
教师出示袜子若干双:“麦斯不小心把袜子混放在一起了,我们一起来帮他分分吧,把一模一样的袜子放在一起,谁先来试试?”
1、请个别幼儿操作。
2、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检查并说说摆放的理由。
3、幼儿和教师一起分袜子
在区域活动中自然结束。
2、找不同
活动目标:
1、尝试在2-4个物体中找出物体的不同。
2、发现物体的色彩、图案的相同与不同。
3、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物体的不同之处。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小熊卡( 3张,其中两张小熊完全相同,另一张小熊不相同)。
学具:幼儿用书,小熊卡(1张是和示范用的2张小熊完全相同,1张是不同的),人手一个小篓子,彩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与小熊捉迷藏。
游戏玩法:教师将小熊卡片藏起,请幼儿找,幼儿找到后,与小熊问好。
二、问题解决,观察找出不同。
师:这次来了很多只小熊。
1、教师集体教学找出不同的小熊。
2、幼儿个体操作找出自己篓子中与黑板上不一样的小熊。
提问:谁来说说它们哪里不一样?
3、个幼表述。
小结:原来它们的衣服、图案和物品的颜色不同,观察的真仔细。
三、幼儿操作,完成练习内容。
师:这次又有需要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问题了。
习题1:请你看看,这里都有些什么?请找出每一排中与其他物品不一样的,并圈出来。
习题2:这里有两幅图,都是麦思哥哥和妹妹在一起玩,请你看看下面一幅图中哪里与上面一幅图是不一样的,并把它圈出来。
小结:细心观察之后我们找到了不同之处。
四、拓展活动,同玩区域游戏。
师:我们到语言区玩一玩找不同卡片吧。
1、教师简单介绍游戏要求。
2、幼儿选取图卡玩找不同的游戏。
3、教师与幼儿交流。
在区域活动中自然结束。
3、比大小
活动目标:
1、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用“大xx、小xx”描述物体。
2、尝试观察、判断两组物体并进行大小配对。
3、喜欢在操作活动中,边操作边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大小不一的衣服、裤子、鞋子图卡各一份,。
学具:幼儿用书,衣服插片,人物泡棉,彩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一同玩吹泡泡。
游戏玩法:教师带领幼儿拉手站成一个圆形,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慢慢向圆心或向圆外倒退走,走两三次后教师指令:泡泡爆炸了,幼儿松开小手向上跳一下并伴随一声“嘭啪”。
二、问题解决,比较物体大小。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泡泡。
1、泡泡比大小。
教师在黑板上画不同大小的泡泡,引导幼儿发现泡泡大小的不一样,并进行正确表述。
2、幼儿个别操作穿衣组,对衣服进行大小比较。
3. 幼儿个别操作人物泡棉,对人物进行大小比较。
小结:我们在比较两个物品的大小时,如果不能一眼就看出来,就可以将物品重叠放在一起比较。
三、幼儿操作,选取合适物品。
师:仔细看,我们要帮助麦思妹妹找到她的物品。
习题1:“图上都有什么物品?请你找出大的东西,把它圈起来。”
习题2:“麦思妹妹只有顺着路线找到自己小的衣服、鞋子、裤子才能去上学,请你帮她找出来,并把路线画出来。”
小结:妹妹年纪小,所以要穿较小的衣服,你们找对了。
四、拓展活动,师幼同玩游戏。
师:我们来玩正确取物的游戏。
1、教师呈现8个大小不一的玩具图卡,请幼儿按教师的指令“大”(小)取出相应的玩具图卡。
2、幼儿一起检查其正确与否。
附儿歌:
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小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
吹泡泡,吹泡泡,泡泡吹炸了。
4、分类(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实物标记对物体进行分类。
2、观察、发现物体的共同特征,并用“xx和xx放一起”的短句进行讲述。
3、初步感受物体分类的好处,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玩具卡(汽车、飞机、皮球),一篓水果的玩具(苹果、香蕉、橘子),苹果、香蕉、橘子的果实物标记图各一张,一个三层的塑料小货架。
学具:幼儿用书,玩具卡(汽车、飞机、皮球),彩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认识各种水果。
《卖水果》游戏玩法:教师准备一个篮子放置各种水果,幼儿购买并说出相应的水果名称。
二、问题解决,分类摆放水果。
师:孩子们,水果宝宝应该放到哪层货架上呢?我们来找找看。
1、将水果分类摆放在货架上。
2、根据实物标记摆放水果。
3、情境游戏买水果。
小结:不同的水果要分类摆放好,这样就好拿取了。
三、幼儿操作,分类放置物品。
师:除了水果,我这里还有很多东西需要你们帮忙分类。
习题1: “图上有许多东西,请你把这些东西分一分,谁来说一说,你想怎么分?”(教师示范一题画圈分类的方法)
习题2:“按照刚才的方法将这边的物品也分分类。”
小结:分类之后,我们一下子就能找到想拿的食品。
四、拓展活动,分类整理玩具。
师:我们去整理一下区域娃娃家吧。
1、将玩具分类放在货架上。
2、请幼儿取出玩具图卡和幼儿用书,引导幼儿将玩具分类摆放在书封底的分类板里。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xx玩具和xx玩具放一起??”。
活动自然结束。
5、分类(二)
活动目标:
1、认识形状标记,并为物品分类。
2、学习正确地使用分类盒进行操作。
3、乐于一边操作一边边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形状卡(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图卡)和它们的标记,分类盒若干,图
形胸饰。 学具:幼儿用书,形状卡(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图卡),彩笔。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找到相似的图形。
游戏玩法:根据图形找相似形状的物品,请幼儿自由找一找教室中与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形状相似的物品,并和同伴说一说。
二、问题解决,按形状分类图卡。
师: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些图形送回自己的家。
1、认识图形标记和分类盒。
2、根据分类盒上的标记将图形按形状分类。
小结:圆形宝宝的家在标记有圆形图案的盒子里,你们都找对了。
三、幼儿操作,交流分析找答案。
师:我这里有不同形状的饼干。
习题1:“这里有三个盘子要放饼干,请你看看每个盘子里分别要放什么形状的饼干,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饼干,请你将她们放在正确的盘子里。”
(教师在大的教师挂图上分别贴上图形标志,幼儿根据教师的标志进行物品的形状归类。)
习题2:“这里有三个盒子要放不同形状的物品,请你根据盒子上的标记将左边的物品放到正确的盒子里,放的时候只要将物品的点与盒子的点连线就可以了。”
小结:你们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难题,真不错。
四、拓展活动,扮演图形找到家。
师:图形宝宝,我们玩累了回家吧!
1、请幼儿佩戴图形胸饰。
2、教师说明玩法。
提问:我们的家在哪?圆形标记就是圆形宝宝的家??”
3、引导幼儿按标记找家。
活动自然结束。
附儿歌:
望远镜圆又圆,放在眼前看得远,
小房顶尖又尖,我就住在这里面,
小手帕四方方,又擦鼻涕又擦汗。
圆圆、方方和三角,我们都来找一找。
6、分类(三)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学习按颜色标记进行分类。
2、分辨物体的颜色,并用语言进行简单地讲述。
3、喜欢数学活动,乐于和同伴一起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指偶三只蝴蝶(红色、黄色、蓝色)、指偶三朵花(红色、黄色、蓝色),红、黄、蓝、绿颜色标记及四个一样的篓子,蝴蝶胸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学具:幼儿用书,衣服插片,糖果盒衣服的贴纸。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倾听思考故事。
《三只蝴蝶》游戏玩法:讲师出示三只蝴蝶与三朵花,讲述《三只蝴蝶》的故事并问幼儿
三只蝴蝶分别是在哪里躲雨的。
二、问题解决,尝试颜色分类。
师:我把这些颜色做成了标记,你们来看看。
1、认识颜色标记。
认识红、黄、蓝、绿颜色标记,并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这些颜色。
2、根据颜色标记对花、蝴蝶、衣服插片分类。
小结:你们按照颜色的不同为这些插片分类好了。
三、幼儿操作,分类摆放糖果。
师:麦思妹妹和哥哥正在为分糖果发愁,我们去看看。
习题1:“麦思妹妹和哥哥分别有两个糖果罐,请你看看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糖果,请你将红色的糖果放在红色的罐子里,绿色的放到绿色的罐子里。”
习题2:“请你看看这四个格子里分别让我们放什么颜色的物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请你将物品放在相应颜色的格子里。”
小结:我们按照颜色帮他们分好了糖果,麦思兄妹很开心。
四、拓展活动,同玩区域游戏。
师:为了奖励你热心帮忙,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1、请幼儿佩戴蝴蝶胸饰。
2、师生同玩游戏。
师:“我们一起当蝴蝶,玩三只蝴蝶的游戏吧!下雨啦,红蝴蝶到红花处躲雨,黄蝴蝶到黄花处躲雨,蓝蝴蝶到蓝花处躲雨!”
活动自然结束。
附故事:
故事《三只蝴蝶》
花园里有三花,一朵是红花,一朵是黄花,还有一朵是蓝花,还有三只蝴蝶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突然下起了大雨,三只蝴蝶被雨淋湿了,红花说:“红蝴蝶快飞进我的叶子底下避避雨”,黄花也大叫:“黄蝴蝶快飞进我的叶子底下避避雨”,蓝花也喊道:“蓝蝴蝶快飞进我的叶子底下避避雨,三只蝴蝶一起说:“谢谢你们!”
7、比长短
活动目标:
1、 学习比较两个物体长短的方法,。
2. 并会用语言简单讲述谁长谁短。
3. 喜欢与同伴一起参与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教学挂图,两根长短不一样的白色毛线。
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两根长短不一样的毛线,印章。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师生数儿歌。
师幼一同数儿歌《拉面条》,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第一遍教师示范,第二遍幼儿跟做。
二、问题解决,尝试比长短。
师:我们来看看这2根毛线的长度。
1、目测比较毛线的长短。
2、教师示范采用长短比较法进行比较毛线的长短。
3、幼儿采用教师的方法自己练习比较毛线的长短。
小结:我们把两根毛线的一头对齐,然后看另一端,多出来的就是长的,另外一个就是短的。
三、幼儿操作,亲自比长短。
师:这次需要我们比较的物品更多了,咱们来试试。
习题1:“图上有三组物品,请你看看每一组物品中,哪个比较长,就在比较长的物品后面的方框中盖上麦思的印章。”
习题2:“这里也有三组物品,请你看看每组物品中,哪个比较短,就在比较短的物品后面的方框中盖上麦思的印章。”
小结:我们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出许多物品的长短。
四、拓展活动,同玩区域游戏。
【篇三:小班数学综合活动《小鱼找尾巴》03.12】
小班数学活动《小鱼找尾巴》
活动目标:
1、
2、 复习将相同颜色的物体归类,尝试根据颜色、大小两个特征匹配物体。 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幼儿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
活动准备:
课件、胶棒、音乐;
活动过程:
一、 巩固对颜色的认识。
1、 复习颜色:红色、绿色。
今天来玩个颜色宝宝找朋友的游戏。
2、 送不同颜色的星星回颜色宝宝的家。
星星)
星星有哪些颜色?(红色、绿色)
二、 根据颜色为小鱼找尾巴。
1、 出示红鱼、绿鱼各一条,引起幼儿的兴趣。
又有两个朋友想玩找颜色的游戏,看看是谁?(鱼)它们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绿色)
2、 为小鱼找同样颜色的尾巴。
是谁在哭?这两条鱼怎么啦?根据颜色、大小为小鱼找尾巴。
1、 在同等颜色下找不同。(大小不同)
又是谁在哭?(红鱼妈妈和红鱼宝宝)它们怎么啦?(尾巴也丢了)它们长得有什么不同?(大小)
2、 为鱼妈妈、鱼宝宝找相应大小的尾巴。
(出示尾巴)这些尾巴哪些是它们的?(红尾巴)用聚光灯照出两个红尾巴。 这两个红尾巴哪个是红鱼妈妈的呢?(大的)哪个是红鱼宝宝的?(小的)
3、 幼儿动手操作。
小朋友的盒子里也有许多小鱼,它们也想找到和自己颜色一样的尾巴,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吧!
幼儿坐在软垫上在操作盒里拼小鱼。
三、 根据水草数量对应粘贴小鱼。
1、
2、 带小鱼玩捉迷藏的游戏,一根水草躲一条小鱼。 幼儿根据水草的数量选择相应数量的
小鱼贴在水瓶上。
小朋友的瓶子上也有水草。让我们也来帮它们找舞伴吧!
3、 音乐游戏《小鱼》。
舞伴找好了,我们带他们一起跳舞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