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园霸凌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20191019

2024-06-06 来源:伴沃教育
校园霸凌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近年来,校园霸凌现象不断增多,矛盾越来越凸显,对弱势学生的伤害越来越让人触目惊心,其危害之深,影响之大,不能不引起国家、校方、家庭的重视。校园霸凌指的是一种特定的群体(个体),通过语言、行为及其他媒介手段,对受霸凌者进行持续、长时间的作用,使其在心理和身体上造成伤害的现象。被霸凌的学生不仅肉体上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形成懦弱、自卑的性格,更有甚者被过度霸凌的受害者,心理上挣扎、反抗,逐渐产生阴暗、仇恨的情绪,反过来报复社会,这样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的环境。校园霸凌以十分隐蔽的形式存在于校园,难以发现。作为强势的霸凌者也会养成骄纵的习性,一部分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许多在校园发生的霸凌事件,由于施暴者年龄小,证据采集难、法律不健全等原因,许多校园霸凌者仍逍遥法外,责任无法追究。校园霸凌已经成为困扰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学校必须预防和制止霸凌事件的发生,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一、校园霸凌事件的特征

1、从受霸凌者看,多集中集中于特定的学生。这些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在学校生活中朋友很少,甚至没有朋友。他们大多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与同学相处的技巧,不少属于身体障碍者、家庭贫困者、单亲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且受霸凌。

2、从霸凌者看,校园霸凌的霸凌者往往人数较多,具有团伙特征,且近年女生增多。在霸凌事件中,霸凌者往往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甚至违法的,根本不理解受霸凌者的痛苦,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游戏而已。他们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并得到部分同学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更加暴力。

3、从霸凌时间上看,霸凌事件不是偶尔的一次,而是长时间地针对特定的被害者,也许几周、几个月、一年甚至更长时间。

4、从霸凌场所看,霸凌事件大多不是发生在固定的场合,而是随机发生在多种场合,没人的地方、或者是人少的地方,如教室、宿舍、上学放学的路上、校园周边等。

第 1 页 共 7 页

5、从霸凌手段和形式上看,从传统的身体暴力转向语言霸凌、网络霸凌、物品霸凌等多种形式共存,在网络上的迅速传播也给被霸凌者造成了新的伤害和侮辱。例如给受霸凌者起侮辱性绰号,嘲笑受霸凌者某些缺陷,指责受霸凌者无用,侮辱其人格、将侮辱性照片或视频上传到网络上等。

6、从霸凌结果看,校园霸凌事件表面看是小问题,但是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受霸凌者由于得不到外界的关注与帮助,由最初的外在伤害变为内心的绝望,更严重的可能发生自残、自杀事件。

二、校园霸凌现象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缺失

部分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较低,生活压力较大,常年在外地打工,还有部分单亲家庭。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人格、心理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还有少数家长素质较差,本身教育理念就很偏颇,为了不让孩子受欺负,怂恿孩子把挨的揍打回来,有强势的家长,也有弱势的家长。有些家庭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特别是一些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能满足孩子的金钱需要,不知道孩子的内心需求,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疏于管理。有些孩子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生活,老人无力进行教育,更是难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有些孩子虽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同样缺乏情感沟通,家长没有对孩子价值观的是非取向进行引导。 2、学校德育教育缺位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很多年,但是由于升学录取制度主要还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必须尊重社会和家长的期待,学校教育实质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这就导致学校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流于形式。

其次,学校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比较谨慎,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处理力度不够。由于出现多起老师对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批评教育出现自残、自杀等问题,导致学校在处理问题学生时较为谨慎,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不良习气。

另外,学校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有些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暴力或者冷暴力

第 2 页 共 7 页

的方法进行处理,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结果适得其反。 3、心理辅导存在缺失

青春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起伏较大,如果缺少必要的心理辅导,容易出现各种问题。我国青春期的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表现为学习压力大、自暴自弃、不关爱他人、不善交际等。绝大部分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不具备心理辅导专业知识。虽然目前学校基本上都有心理室和心理辅导教师,但是大部分工作开展的并不深入和扎实。心理辅导的缺失会进一步加重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一部分学生走向极端。 4、学校管控存在空隙

学生在校不仅在课堂,还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还有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学校不可能做到实时监管,也不能面面俱到,有很多矛盾产生在课堂之外,霸凌发生在课堂之外,学生甚至为了躲避监控,把人拉到厕所或监控死角殴打、霸凌,这样使得学校缺少调查取证的可能。在管理上没有形成群网管理,在教育上没有形成合群效应,不能有效预防霸凌现象,霸凌发生时也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来减少霸凌伤害。 5、多元化文化影响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多元化文化的冲击影响了学生对善恶的判断和鉴别。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一样是社会的人,他们的生活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是未成年人往往不能正确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他们的成长,他们会把不良的行为带入学校中。相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网络游戏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暴力的认同和膜拜。这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使学校俨然成为一个小“江湖”。比如日本动漫含有许多暴力、色情内容,最重要的是含有很多不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政治观等等。

社会上拜金者散布的唯金钱论,有钱就能欺负别人,大不了用钱摆平,很多学生家长有意无意之间就将这样的社会不良导向传递给了孩子。发生在2015年震惊中美华人的洛杉矶地区留学生虐待、绑架案就是典型案例,十几名留学生围

第 3 页 共 7 页

殴、虐待刘怡然长达7个小时,手段残忍,令人发指。案件在洛杉矶高等法院宣判,主犯翟芸瑶、章鑫磊和杨玉菡分别被判13年、6年和10年的监禁。其中有一个犯案孩子的家长专门从中国飞去美国贿赂受害人,希望用钱解决这个事情。另一位家长也表示,自己已经为孩子的官司花了200万了,要是在国内,这件事情早就摆平了。这些家长不仅不悔悟,还一个劲地怪美国律法太严,怪受害人不拿钱了事,丝毫不觉得是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认识不到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不难明白这几个孩子会走入歧途,完全是有原因的。

三、校园霸凌的应对策略

校园霸凌之所以没能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广泛重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事件总是发生在人少或者没人的地方。这些事件发生时即使有人看见,也常常被认为是小孩子之间的游戏活动,而不能引起成年人的重视,被成年人忽视。或者旁观者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冷漠对待。

校园霸凌对受害者会构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影响一生的命运。所以,霸凌问题应引起国家、学校、家庭的高度重视。我认为既要大幅提高霸凌者的霸凌成本,又要提高未成年学生的防霸凌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校园霸凌问题:

第一,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法律。

我国没有专门的针对校园霸凌的法律,迄今为止,我国颁布了一些针对校园伤害事件的办法、意见、批示等。主要有①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②2007 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 2007年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意见》,③ 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近期几起中小学安全事故的紧急通报》,④2016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霸凌专项治理的通知),⑤2016年6月李克强批示要求坚决遏制校园暴力,⑥2016年11月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霸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这些办法、意见、批示等这要侧重于从保护学校的角度出发,不能对霸凌者进行有效惩处,处理校园霸凌只能援引《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处理。校园霸凌者多为未成年人,依据上述我国法律法规处理的很轻,霸凌成本极低,不能对霸凌者及家长起到震慑作用。

第 4 页 共 7 页

据查阅网络资料,美国对待校园霸凌采取“零容忍”态度,美国不仅降低了校园霸凌定义的标准,而且制定了专门的法律,霸凌属于违法行为,而且违法成本很高,从上述震惊中美华人的洛杉矶地区留学生虐待案件的审判结果就可以看出,美国对待霸凌事件有多重视,处理的有多严格。这样就会给家长、学生有很大震慑,势必引起家长、学生的重视,从而减少霸凌事件的发生,对可能会发生霸凌事件的学生是一种保护。

第二,学校层面充分发挥防霸凌教育功能和霸凌治理功能。

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受教育、受保护的最重要的阵地,对学生的保护功能却没有真正发挥,对国家、社会、学校来说都是一种损失。那么,要使学校充分发挥对学生的保护功能,真正对学生进行充分的防霸凌教育,有效措施就是把防霸凌教育纳入上级对学校的考核体系中或纳入升学考试内容。

将防霸凌工作纳入上级对学校考核体系是充分发挥学校防霸凌教育功能的 有效措施之一。目前的中学教育教学中心工作还是应试教育模式,这是由高中招生录取方式和大学招生录取方式决定的,这是现实问题,不容回避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小升初即使是就近入学,无需考试,但小学教育跟中学相比,只是活动可能多一些,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很多很扎实,甚至是一种形式。 其次,可以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到升学考试中,其中就包括防霸凌内容。这样才能引起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霸凌的危害和防霸凌知识,从而减少霸凌事件的发生。

作为学校,如何进行防霸凌教育? 1、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等进行防霸凌教育。

目前,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课表也进行了体现。但是,许多学校还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学校应从学生成长的大局考虑,把心理健康课程落到实处,把防霸凌教育落到实处。

另外,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让学生充分认识校园霸凌的危害、包括对霸凌者的危害和受霸凌者受到的伤害、受霸凌者应采取的正确措施等。

2、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防霸凌教育。

作为家长,最看重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而心理健康问题往往被

第 5 页 共 7 页

家长忽视,最终给孩子造成难以磨灭的、甚至终生的影响。就霸凌而言,家长要了解什么是霸凌,以及霸凌对受霸凌者身心造成的影响。有些未成年人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是非理性的,甚至是矛盾的。由于家长的无知和放纵,有些个性强势的孩子很多缺点被淡化忽视,一些不良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这些小的缺点和错位的行为慢慢地养成了孩子偏激、自私与冷酷的性格,使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通过理性和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而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孩子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马上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有时甚至通过伤害对方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更严重的是,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慢慢形成了别人必须听从于我的错觉。他们把这种错觉带入了校园,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通过强势的语言和霸道的行为强迫别人听命于自己,成为群体的老大。其他弱小者为了不被霸凌,主动或被迫依附讨好他们。这样,又反过来助长了他们的病态心理。因此,家长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防霸凌知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和引导,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家长如何获得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防霸凌知识?目前,每个学校都设有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家长和学校沟通联系的重要桥梁,由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教育是很好的渠道。只有家长掌握了一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防霸凌知识,才能引起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才具备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能力,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家庭保障。

3、对霸凌事件进行全方位处理。

霸凌事件发生后,在没有触犯法律的情况下,学校不能通过简单的批评教育处理草草了事,而是要通过深入调查,彻底了解事件真相、事情全过程,通过家校联动全方位处理。对霸凌者及家长不仅要进行批评教育、让霸凌者及家长深刻认识到错误行为的危害并进行深刻反省,对霸凌者也要进行必要的惩处,防止继续孤立和伤害受霸凌者。对于受霸凌者及家长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通,既要防止过激行为的发生,又要消除其还怕被报复的心理和不安心理,消除对受霸凌者产生的心理阴影和不良影响,帮助被害者走出心理阴影,并指导被害者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三,社会层面应健全处理机制。

第 6 页 共 7 页

对于触犯法律是严重的霸凌事件,公安机关处理根据法律依据进行必要的处理以外,可以增加专门的学习班,让霸凌者及其家长接受专门的防霸凌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使其思想上进一步认识到霸凌的社会危害性,减少其再次犯案的几率。

校园霸凌事件不仅仅是单纯的校园事件,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只有全社会重视起来,形成综合治理网络和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才能有效降低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第 7 页 共 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