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规程

2023-09-26 来源:伴沃教育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

“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广西选拔赛竞赛规程

一、

竞赛项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体现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及系统化的工作过程,引领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吸引通信运营商、制造商及相关通信企业积极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提升社会认可度。

二、

竞赛项目名称

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

三、

竞赛目的

随着3G网络的建设,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通信行业对3G无线网络优化和三网融合的人才需求迅速增加。为适应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及3G通信技术业务发展趋势需要,引领高职通信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竞赛为平台,通过技能竞赛,考察参赛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计划能力、3G无线网络的优化能力、室内分布设计能力、三网融合的应用能力。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进一步推进我区高职通信技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同时作为代表广西参加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

四、

竞赛内容与规则

(一) 竞赛内容

与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组“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竞赛内容基本一致,项目包括:“无线网络优化”和“三网融合”两个子项,参赛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内容。

1.

无线网络优化

包括CDMA2000网络优化、WCDMA网络优化、室内分布设计及概预算三个部分。 网络优化测试: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网络优化测试。完成任务书中的测试任务,保留测试数据,提交测试数据以及测试报告。

3G优化分析: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3G测试数据的分析。根据提供的测试数据,找出网络问题,并且在限定条件下,给出网络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并且提交相应的优化处理报告。

室内分布设计:每个参赛队根据任务书要求,在规定时限内,根据给定的图纸、任务书及相关参考资料,进行室内分布设计,利用CAD软件绘制室内分布图并编制工程的概预算,并按要求提交相应文档。

2.

三网融合

包括平台搭建、设备调试、业务开通及故障排除四个部分。

平台搭建:根据比赛任务书要求,在指定区域内完成三网融合多业务平台网络搭建,内容包括网络设计、设备安装、综合布线等。

设备调试:根据比赛任务书要求,对三网融合多业务平台的设备进行相关调试。 业务开通:根据比赛任务书要求,为不同的用户开通语音、视频、上网业务。 故障排除: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和给出的故障现象或故障现象描述,进行故障分析,提出处理该故障的解决方案,在网管系统上进行故障排除,并填写故障处理单。

(二) 竞赛方式

1. 竞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个参赛队由4名学生和2名教师共6名队员参赛,其中“无线网络优化”(CDMA2000、WCDMA无线网络优化和室分设计)由2名学生和1名教师共同完成;“三网融合”由2名学生在场内参赛,老师可在裁判指定的时间进入赛场指导1次,老师不能动手操作,时间10分钟。参赛学生选手为2011年在籍高职学生,性别、年龄不限,参赛教师为学校专职教师。

2.

赛场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开放。

(三) 竞赛规则

1.

每个参赛队必须参加所有规定部分的比赛。

2. 在报名时,每个参赛队应确定参赛选手参加的专项(三网融合专项或网络优化专项),参赛选手必须按照分工参加比赛,不得调换参赛内容。

3. 根据提供的参考资料、CAD软件、概预算软件、网优测试软件、网优分析软件、三网融合的设备环境及应用软件等,完成竞赛要求的各项内容。

4. 参赛队伍需自备笔记本电脑(2台主用,1台备用,参数要求为:WINXP操作系统,2G以上内存,80G以上硬盘,2GHZ以上INTEL处理器,4个以上USB接口)及相关驱动程序、CDMA2000测试手机(型号为LG KX266,1台主用,1台备用)和相关配套设施、WCDMA测试数据卡(型号为华为E180,1个主用,1个备用)作为无线网络优化项目中的考试工具。由自备设备引起的差异,评定成绩时不予考虑。 5. 自备设备经赛项组委会检验后赛前封存,参赛选手不得携带非竞赛必须设备进入考场,包括参考资料、通讯设备、存储设备、电子工具等非指定设备。

6.

7.

比赛。

参赛队在各竞赛子项工作区域的赛位采用抽签方式确定。

参赛选手按规定时间进入竞赛场地,确认现场条件,根据统一指令开始

8. 比赛试题以纸面及电子形式发放,竞赛参考资料在赛前植入参赛选手的

计算机,参赛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竞赛任务。

9. 竞赛时两个子项并行。其中,“无线网络优化”包括无线网络优化测试、网络优化问题分析及室内分布设计及概预算三个部分,时间不超过7小时。“三网融合”竞赛时间不超过7个小时。

10. 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裁判长有权中止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11. 参赛队须按照任务书要求及程序提交竞赛结果及相关文档,禁止在竞赛结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标记。

12. 选手提交竞赛结果后,须等待工作人员对竞赛工具及设备进行清点验收方可离开赛场。

五、

竞赛项目时间安排

竞赛时间为一天,定于5月14日,各参赛学校请于5月13日下午3点到承办院校报到。两个专项并行。

无线网络优化子项(时间9:30-17:00,其中含环境检查及用餐时间)。 三网融合子项(时间9:30-17:00,其中含环境检查及用餐时间)。 六、

竞赛项目组织与管理

竞赛项目在组委会的统一领导下,联合各通信企业,搭建竞赛平台,聘请行业专家设计竞赛项目,组成裁判团队。制定严密的竞赛组织制度,确保竞赛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进行。

七、

评分方法的制订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

(一) 评分方法的制订原则

本次大赛以技能考核为主,兼顾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综合评定。

(二) 评分方法

1. 采取分步得分、错误不传递、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分别计算各子项得分。按规定比例计入团队总分。

2. 各竞赛子项和竞赛总分均按照百分制计分。 3. 竞赛总分=无线网络优化*50%+三网融合*50%。

4. 在竞赛时段,参赛选手如出现扰乱赛场秩序、干扰裁判和监考正常工作等不文明行为的,由子项主裁判扣减该子项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该子项成绩为0分。参赛选手有作弊行为的,参赛队该项成绩为0分。

5. 参赛选手不得在竞赛结果上标注含有本参赛队信息的记号,如有发现,取消该队奖项评比资格。

(三) 评分细则

“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竞赛项目成绩评定工作在竞赛项目执行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依据专家组讨论通过的评分细则,结合现场执裁情况进行。

1.

竞赛成绩评定原则

(1) 充分考虑参赛选手的学生身份特征,把握其技能水平与成熟工程技术人

员的区别。 (2) 客观为主、主观为辅。 (3) 竞赛成绩评定不受外界干扰。 2.

竞赛成绩评定要素

“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竞赛项目由 “无线网络优化”和“三网融合”两个子项组成。根据项目竞赛规程和指标体系,每个子项采用二级指标分解方法形成竞赛成绩评定要素。

(1)

一级指标

“无线网络优化” 子项

比例 二级指标 设备连接测试 比例 3% 1% 3% 3% 10% 15% 2% 1% 1% 3% 3% 10% 15% 15% 说明 手机能够正常检测。地图信息正确导入,基站信息表正确导入 建立符合呼叫要求的呼叫模型 测试过程合理 指标分析完整、分析描述完整 根据给定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给定优化案例找到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 正确添加测试终端 建立符合要求的测试计划 正确导入基站数据库、地图信息 测试过程顺序正确,会查看测试关键信息 如果发现网络问题,给出定位,并进行分析 根据给定数据进行分析 根据给定优化案例找到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 主要考核对室内分布设备的配置及设计能力。 CDMA2000网络测试 10% 呼叫模型建立 网络测试过程 测试分析报告 数据分析 CDMA2000网络优化分析 25% 优化案例分析 设备连接测试 测试计划建立 基站数据库导入、测试地图WCDMA网络测试 10% 导入 网络测试过程 测试分析报告 数据分析 WCDMA网络优化分析 设计、制图、编制通信工程概预25% 优化案例分析 30% 室内分布设计及制图 算 室内分布概预算文件编制 15% 主要考核室内分布设备工程预算文件的编制能力 说明 用户终端设备及网管的连接符合网络拓扑图要求,设备连接参数记录正确,按照实际设备,完成机架、机框及单板配置;根据数据规划,完成带内、外网管开通;ONU注册成功 根据数据规划,实现宽带数据、语音、视频业务开通 根据给出的故障现象或故障现象描述,进(2) 一级指标 比例 “三网融合” 子项 二级指标 比例 15% 平台搭建 设备调试 中兴三网融合平台 50% 业务开通 15% 故障排除 案例分析 行故障分析,提出处理该故障的解决方案,20% 并填写故障处理单。 根据所学内容,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用户终端设备及网管的连接符合网络拓扑平台搭建 设备调试 图要求,设备连接参数记录正确,按照实15% 际设备,完成机架、机框及单板配置;根据数据规划,完成带内、外网管开通;ONU注册成功 华为三网融合平台 50% 业务开通 15% 根据数据规划,实现宽带数据、语音、视频业务开通 根据任务书要求,完成相应的物联网业务开通; 根据所学内容,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物联网应用 案例分析 20% 八、

奖项设置

(一)竞赛奖项设团体奖,其中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按总分高

低顺序确定排名,总分相同时,依次按照三网融合、无线网络优化子项分数区分名次,如上述两个子项的分数全部相同时,依次按上述两个专项知识技能点的权重排序。

(二)所有奖项排名均不考虑设备差异。

(三)比赛组委会将给予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参赛队选手及其指导教师颁发比赛获奖证书。

九、

竞赛项目技术规范

(一)竞赛项目行业、职业技术标准

竞赛命题由组委会按照通信行业相应工种职业标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人才培养要求,统一命制。

(二)竞赛场地和环境标准

竞赛场地包括: 无线网络优化测试现场、无线网络优化及设计工作区域、三网融合工作区域、裁判区域以及其他区域。

1.工作区域

工作区域应设置在开放的环境下,占地面积约200m2,赛场主通道符合紧急疏散要求。采光、照明、通风和控温良好,环境温度、湿度符合设备使用规定。所有微机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2003办公软件、PDF阅读软件,并配备参赛所需的所有软、硬件和资料。工作区域环境电功率最低要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无线网络优化测试现场:在指定赛场,每个参赛队需自带以下设备:三台笔记本电脑(WINDOWS XP 操作系统,2台主用,1台备用)、测试手机两台(含1台备用)及相关配套设施、测试数据卡两个(其中1个备用)。

(2)无线网络优化及设计工作区域:在指定赛场,每个赛位由赛项提供一台计算机供选手使用,安装CAD制图软件和概预算软件。

(3)三网融合工作区域:在指定赛场,每个赛位由赛项提供5台电脑、5部电话及相应的设备环境、终端工具等供选手使用。 2.其他区域

(1)裁判区域:在指定裁判工作场地,赛项向每个裁判位提供一台计算机供裁判使用。

(2)其他功能区域:在指定场地,设休息区、服务保障区、申诉区等区域。 (三)竞赛技术平台标准

本次竞赛技术平台标准参考现行的通信工程勘察设计规范、无线网络优化规范、三网融合现状及相关规定确定。 十、

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 赛队对评判结果如有疑义,可以提出申诉。

2. 申诉应在竞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申诉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参赛队领队向仲裁工作组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事实依据不充分、仅凭主观臆断的申诉不予受理。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领队签名。

3.赛场设立仲裁工作组。仲裁工作组收到申诉报告后,3小时内做出是否受理申诉的答复。如受理申诉,以书面方式通知申诉方召开听证会的时间和地点。 4. 参赛队不得采取过激行为攻击工作人员,否则不予受理申诉;在约定时间内,如约定的联系人未到场或中途离开,视为放弃申诉。 (二)仲裁

1. 赛场仲裁工作组负责受理竞赛中出现的申诉并进行仲裁,以保证竞赛的顺利进行和竞赛结果的公平、公正。

2. 仲裁工作组根据收集并经核对的证据、证词,按照合法的程序组织召开听证会进行听证和仲裁。

3. 申诉方如认为仲裁不合理,可向大赛组委会提出复诉。

4. 参赛队不得因提起申诉或对申诉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或滋事,否则按弃权处理。

5. 竞赛不因申诉事件而组织重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