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简介
遵义医学院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建设高等医学院校,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前身为大连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经国务院决定,举院南迁至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坚持扎根革命老区没有回迁的本科院校。经过63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在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医学院校,2007年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称号,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获得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办学条件 学校本部和珠海校区共占土地面积12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137820m2,学生宿舍总面积57424m2,运动场地总面积58186.57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65万元,有多媒体教室67间,语音室9间,教学用计算机1312台。图书馆建筑总面积19110m2,馆藏图书140万册(含电子图书68万册),全馆微机管理,检索方便,与全国近400所兄弟院校和医疗科研机构有资料交流,为贵州省授权科研课题查新检索单位,目前正开展申报“部级查新站”工作。学校已于2001年建成计算机校园网,是贵州省最早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3所省属高校之一,现有主网站2个,二级网站22个,覆盖全校各院、部、系。
学科专业 学校下设珠海校区、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口腔学院、研究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人文社科部、公共事业管理系、麻醉学系、美容医学系、医学影像学系、医学检验系、法医学系、社会体育系、外国语言文学系、医学信息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等18个二级办学单位;有116个教研室,22个教学与科研实验室、4个研究所;3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25个非医学类实践教学基地;设有涵盖医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工学6个学科门类的14个
本科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公共事业管理、药物制剂、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社会体育、生物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法医学、预防医学,其中口腔医学、麻醉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4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药物制剂、护理学等6个专业为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内科学、口腔临床医学、麻醉学、免疫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小儿外科、肿瘤科、麻醉科为省级重点医疗专科;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校级精品课程22门,校级优质课程10门;有2个国家卫生部培训基地,6个省级培训基地,1个中华医学会培训基地,2个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人文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科研重点实验室;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基地,1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学科招收科学学位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2年开始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
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师资685人,其中教授103人,副教授217人;获硕士、博士学位教师380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506人;享受国家和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9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1人、全国优秀高校辅导员1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工商联各民主党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1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担任全国学术团体正副理事长3人,理事28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贵州省省管专家11人、贵州省教学名师5人、贵州省青年科技人才12人、黔中英才3人,贵州省跨世纪人才3人、贵州省优秀科技人才10人,遵义市“15851人才工程”26人。
附属医院 学校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第一直属附属医院1995年被评为贵州省首家“三甲”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先进单位”和“爱婴医院”等称号。附属口腔医院是贵州省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实力较强的口腔专科医院。第五附属医院座落在珠海市斗门区,是一所综合性医院,新院建设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