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实习的意义 野外实习的意义
地理学特别是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现象和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所学的自然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实际自然地理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因此,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学习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方法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观察自然地理现象相互制约的关键。所以。
野外实习是地理工作者的基本功训练,必须认真对待,高度二、野外实习的作用
野外实习对于地理专业学生的作用是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我们通过多年的野外实习工作体会总结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专业训练的作用,另一方面是综合素质的训练,这两方面对于地理专业的学生来讲都是十分重要
1.野外实习在专业训练中的作用 (1)掌握野外实习的工作程序
通过组织实施野外实习,让学生掌握野外实习一般分为出发前的准备;野外观察、观测、调查;室内实验室分析、测定、鉴定和资料整理;编写实习报告等几个阶段。特别是要求学生在实习整个过程中体会理解各阶段的有机联系。
一份高质量的实习报告的完成是与实习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的精心细致工作紧密联系的。
(2)掌握野外实习路线和观测点的选择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要尽可能多地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典型地段、现象和剖面、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实习让学生理解实习路线是如何确定的,观测点应如何选择。实习路线可以是线状、网格状、环状、放射状等,实习路线布置的基本原则是:
1)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2)能穿越实习地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
3)能尽可能多地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
作者简介:程东来(1965一),男,湖北阳新人,成宁学院城乡规划与资源科学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研究。
ll0咸宁学院学报第25卷
4)能穿过典型的剖面、类型、地点或露头;5)穿越能够阐明实习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转折界线、山顶、谷底等;6)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线选择,如横越河谷、冲沟、海岸,进行剖面或路线调查。
7)根据自然地理结构复杂程度差异布置观测点。结构复杂的`区域多布置,结构简单的区域观测点可少些。
观测点的选择要典型和有代表性。一个好的观测点是那些能观察到实习地区具有代表性自然地理要素和结构的观测点。通过这些观测点的观察,能印证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的大部分,并能启发学生思考和发现新的问题。例如,能观察到大范围的制高点、能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转折点、能说明实习地区发育历史的关键地点(如山顶、分水岭、河谷、湖岸)。
(3)掌握野外实习的基本要求
实习准备阶段必须制定实习计划,收集、查阅实习地区的有关资料(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状况的历史和现状)和图件,准备一套比较完整的实习底图。野外实习阶段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是脚勤多观察,眼见为实,见多识广;二是眼勤多搜集,善于发现问题;三是手勤多感觉多识别多记载;四是脑勤多思考多比较;五是口勤多请教多探讨。室内工作要求掌握多样的分析、测定、鉴定方法,认真整理资料。编写实习报告要编写实习提纲,论点前后一致,论证充分,报告必须图文并茂,以论文的要求提交实习报告。
(4)掌握野外实习的基本方法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如何进行野外观察,怎样真实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观察、描述、草图、摄影摄像、录音等)。实习记录是实习的最基础成果,作为第一手资料是编写实习报告的基本依据。记录的内容包括时间(年、月、日、时)、观测点的编号、地点(观测点的具体位置)、天气状况、观测点描述、剖面描述及制作剖面草图,并将观测点编号记录在实习底图上。观测点的描述包括所在地的地貌形态、类型、岩石的性状、结构、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等自然地理要素,周围的自然景观其中包括观测点所处自然地带、植被类型、覆盖度、土壤类型、土壤发育程度、河流流量、流速、含沙量、湖水矿化度、湖泊中动植物、风化类型、风化程度、滑坡、崩塌、泥石流、沙漠化、水土流失、河床演变、水库淤积、海岸冲刷等等,尽可能全面地观察和描述记录。学会照相取景,突出景物特征;绘制草图要求学会有意识地取舍,突出重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