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渊明诗歌中的菊花意象
摘要:陶渊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自小接受儒家和道家思潮的影响,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他远离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其诗中反复出现的菊花意象,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共同寄托着诗人的淡泊情怀,留下了永远的心灵感动。
关键词:陶渊明;菊花;隐居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13-01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他的淡泊、飘逸、洒脱的个性深深地影响了陶渊明,构建了他高尚的品德,同时,广博的藏书各塔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渊明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而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后来又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但是官场上的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接着就辞职隐居,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
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在这十三年中他有太多的无奈与感慨。也就是这十三年让他对官场彻底的绝望,从而引发他“采菊东篱下,悠然先南山”的生活向往。
屡次出仕失意的陶渊明对现实感到彻底的失望,拒绝了荣华富贵,“久在樊笼里,福德反自然”,隐居后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看生死如花开花落,只求“托体同山阿”。在这一时期,陶诗中反复出现的菊花意象,成为他的心灵寄托和精神安慰。《九日闲居》写到:“酒能祛百虑,菊能制颓龄”。《读山海经》其四:“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写出作为长寿花的菊花延年、建益身心的功效;《和郭主簿》其二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则将菊花俊秀、坚贞、清雅的姿态与凌霜傲放的品质表现的淋漓尽致;而《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谓妇孺皆知的千古绝唱,诗人远离世俗、卓然傲立的品性在采菊见山的悠然中显现无疑。
菊花,作为有德君子洁身自好的象征,见于我国典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礼记》载:“季秋之月,菊有黄花”,到屈原《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再到范至能《菊谱》里:“山林好事者,或以菊花比君子,其说以为岁华委婉,草木变衰仍独灼然秀发,傲睨风露,此幽人逸士之操”,这位凌霜盛开、飘逸俊秀的花中仙子,饱含着文人墨客对高尚品德、坚贞节操的赞颂与向往。
品性卓绝的陶渊明,高风亮节的菊花,经历历史长河的洗濯与积淀,已经完美的叠合到一起,彼此不可分割。陶后有大量诗歌吟唱菊花以及菊花代表的陶渊明。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以屋庐周围菊丛环绕酷似陶家而自豪;郑板桥“想因会得陶明性,灿烂黄花开一墩”更是直抒胸臆,将陶渊明与菊花的品性想融合,引起无数文人雅士的共鸣。若提菊花诗,除了陶渊明,曹雪芹千秋杰作《红楼梦》也堪称一绝。薛宝钗“聚
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新奇豪放;史湘云“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凄切孤寂;贾探春“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深沉生动,而潇湘才女黛玉一首《咏菊》力压群英“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豪端蕴秀临霜与,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千古高风,说的已不仅仅是菊花,而且也已包含了安苦守节、傲视离俗的陶渊明。
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也许最适合形容陶渊明,然而他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在黑暗的社会现实面前无法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对现实有太多的无奈和失望,他由尝试到失望、绝望,唯有独善其身的无奈之举。《归去来兮辞》中“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蕴含着他重归田园的喜悦,表明他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予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陶渊明的生活就是这样,他不愿与世俗纷争,不愿看到黑暗的现实,清点了自己的生活,于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远离官场,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但他隐居绝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在隐居的过程中找寻心灵的安慰。而陶诗中的菊花,也已不是简单的菊花,更是他的心,他的志,他的梦,他的情,他的理想。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荒野舞秋风。”宋朝朱淑贞德这首《菊花》,说的既是菊花,字里行间处处说的也是陶渊明,在悠然中见豁达的陶渊明,以种菊为乐、以南山为友、用勤劳的双手向大地播撒希望的种子的陶渊明,让后人感于他正如萧瑟秋风中傲然盛开的菊花,时时刻刻与君相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