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迁移理论看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中学生的偏误

2024-09-27 来源:伴沃教育

从迁移理论看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中学生的偏误

  从迁移理论看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中学生的偏误
  
  原 驰,王昉,王丽皓(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 150001)
  
  摘 要:语言迁移是中介语理论应用的一项重要课题。语言正负迁移的差异也是直接影响中介语的使用效果和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和恰当性的主要因素。根据以往相关研究,从迁移理论出发,就研究生在英语视听说课中产生的偏误,进行比较分析。目的是为了更好明晰语言迁移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克服语用失误,促进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学习。
  
  关键词:迁移;本族语;目的语;中介语;偏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202-02
  
  引言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近年来已成为外语教师教学研究的热点,在英语教学中语言由语言迁移所产生的中介语错误比比皆是。部分学生由迁移引起的语言偏误一直延续到大学,研究生的外语学习阶段,这令多年的外语学习者困惑。因此探讨研究生视听说课上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对策,成为教学科研的当务之急。
  
  一、迁移理论的外语教学研究
  
  迁移的概念产生已久,经过不断修改迁移理论已日趋完善。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语言学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对迁移现象的研究已经起步。普遍认为,语言迁移研究从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Fries、 Robert Lado等人开始。R.Lado(1957)在他的《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曾指出:“学习者倾向于将本族语和本土文化的形式、意义及其分布规律迁移到外语及其文化中去——无论在试图说外语并按外语文化行事的生成过程中,还是在试图理解外语和外语文化的接受过程中。”[1][2]由此他的观点引起了语言学研究者对语际影响的广泛关注,掀起了语言迁移研究的热潮。
  
  二、迁移理论与错误分析
  
  70年代初期,与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语言习得观相适应的对比分析及其对学习困难的预测能力受到了质疑和挑战[3]。由于中介语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语言系统。语言间的对比分析有助于揭示迁移的一般规则,但对语学习者所使用的中介语里产生的多种多样的错误很难做出恰当、合适的预测。实践研究证明,母语汉语和英语之间的差异不一定是导致学习困难产生的必然因素。这使得人们纷纷质疑对比分析对语言学习的预测的有效度。语言学家们通过对学习者语言错误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有些错误确实会引起母语对目标语的负迁移作用,有些则是由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个体差异、接受的教育教学方法等原因所导致的。由此在母语对目标语的迁移问题上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受到了乔姆斯基关于语言习得机制假说观点的影响认为,语言学习者对普遍语法的依赖、假设验证策略使用,使得母语学习和外语学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不大。另一种看法受到母语是制约中介语的主要因素,并且母语的迁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的影响认为[3],外语学习的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核心问题是要研究迁移在何时,何种条件下产生,以何种方式影响着学习过程。(英语教学论文 )在此种背景下,语言学家们纷纷将注意力由对比分析转到了错误分析的轨道上来。
  
  语言学家们采用错误分析的方法对中介语语言错误进行了分类和界定。S.Corder(1967)对失误和错误做出了区分。“失误”是因疲劳、激动、紧张等因素造成的偶然性的差错,语言使用者可以自行纠正;“错误”则是语言学习者因规则掌握不够,而出现的经常性的偏差,若无他人指出,很难自行纠正。Richards(1971)把语言偏误划分为“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两大类。“语际错误”指由母语的干扰或迁移导致的错误,“语内错误”是指由其他原因造成的错误[4]。
  
  三、研究生英语习得偏误
  
  语际错误成为导致本族语和目的语间差异引起负迁移的主要原因。我们依据Odlin(1989)的语际错误分类将研究生在英语视听说课上出现的偏误进行以下分析。
  
  1.生成不足,即学习者对在目的语中与母语差别大,不善于使用的结构和句型采取回避的策略,以免在使用中产生错误。研究生在课堂发言上,由于汉语没有关系从句,对于I watched one movie which was played by Pierce Brendan Brosnan.的定语句子,学生通常表达为 I watched one Pierce Brendan Brosnan’s movie.此句对于究竟是Brosnan“导演的”还是“演出的”问题避而不谈。研究生用与母语最为接近的句子结构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句意,在使用母语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句意时,学生采取回避的方式。宁愿表达不准确,也不犯语法错误。这是典型的生成不足的错误。
  
  2.生成过当,由于目的语非自己母语,研究生对目的语的某些词语、结构、表达方式很难像使用母语那样得心应手,所以产生了熟悉的目的语结构反复使用,在信息量增加时,擅长使用的目的语结构未增加,造成使用频率大大超出正常水平。很多研究生在课堂发言,讨论当中所表达的英语句子只是简单句的反复罗列,显得语气呆板、凝重、毫无生气。
  
  ex: A young lady walked on campus who looked like Kate Moss.
  
  ex: A young lady looked like Kate Moss.
  
  She walked on campus.
  
  3.生成错误,由于不知道外语的某个词语或表达法而用母语去替代的错误[3]。例如:用“生鱼片”代替“sashimi”。另一种生成受母语影响而对外语中某些结构的改造或误用[3]。例如:“Could you in troduce the task tome?”(能告诉我的任务是什么吗?)我们完全可以说:“What should I do?”
  
  4.理解错误,指语言学习者因社会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模式、文化心理、说话者与听话者间的关系或母语语序、结构、表达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说话人传达的目的语信息理解和回答错误。此类错误在研究生视听说课堂表达上频频出现。正如Green baum所指出,由于受母语干扰以及各自文化与环境的影响,本土化英语很可能难为外人理解[5]。这造成了一种中国人讲的英语,外国人听不懂;外国人讲的英语,中国人听不懂的尴尬局面。对于像“How are you?”这样的句子在研究生视听说课对话环节经常出现,他们毫不犹豫地回答“Fine,thank you.And you?”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周围所灌输给他们的定式洗脑了。思维定势和整个中国英语教育社会背景令语言学习者认为这样回答才是标准的口语。事实上,像澳大利亚这种典型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人们会回答“Good.”或“Good.How are you?”倒是“Fine,thank you.Andy ou?”这样的回答罕见[6]。
  
  错误分析让人们从根本上意识到并非语言错误导致外语语言学习障碍。错误分析者们认为,语言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真实地反映出学习者目前的语言能力和水平。错误分析不仅有助于探明错误产生的原因,而且有助于了解中介语的构建过程以及学习者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可为教学与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和启示[3]。
  
  四、迁移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语言迁移是客观存在的。母语的迁移有一定的规律性。我们要正视汉英语言在结构、使用及文化心理上的差别,注重汉英对比及偏误预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7]。
  
  2.教学过程中对本族语和目的语在语音、语法、词汇、语篇、语用、文化等层面上的异同之处进行有意识地比较和讲授[3],鼓励学生增加语言输出,不断修正错误,以提高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使学生真正理解两语之间的异同,使中介语逐渐接近目的语。对于外语教学工作者来说充分利用语言偏误的负迁移转,将其转化为促进目的语学习的正迁移的轨道上来。
  
  3.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会影响到外语学习者对外语的兴趣和态度,这也会产生迁移效应。Stern(1992)认为,一门外语有可能以这样的方式教授和学习——即学习者不仅提高了语言水平,而且获得了可迁移到另一门语言学习中去的学习策略和技巧、对语言本质的洞察、对语言学习、异族社会和文化的兴趣和正确态度[8]。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错误的性质,分别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纠错的有效性[9]。没有必要对学生有错必究。教师应避免学生的错误意识过重而阻碍其交流[10]。以往口语教学中评价学生表达准确、流利,忽视了语言的可理解性。对于研究生视听说这样侧重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课,教师应意识到学生只有在可理解性的基础之上的准确、流利表达,才能使语言发挥交际作用,使学生走出只有正确的语言才能交际的误区。
  
  参考文献:
  
  [1] Lado, R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 Freeman, D.L. and Long, M.H. 1991.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M].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
  
  [3]李银仓,黄喜玲。 迁移理论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7-61.
  
  [4]Richards,J.1971.Error Analysis and Second Language Strategies [J].Language Sciences 17:12-22.
  
  [5]文秋芳,俞希。英语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国外外语教学,2003,(3):6—11.
  
  [6]原驰,王昉。 礼貌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103-105.
  
  [7]胡慧勇。二语习得语误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39-142.
  
  [8] Stern, H.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功能的重新思考与定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
  
  [10]于杰,李立华。中式英语的性质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 2007,(12):181
  
  [11] Odlin, T. 1989. Language Transfer: 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 [M]. Cambridge Unversity Press.
  
  [1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3]肖云南,戴曼纯。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J].外语界,2004,(3):32-39.

【从迁移理论看研究生英语视听说课中学生的偏误】: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