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投射心理
浅析学生投射心理燕山小学 许可敦
人们感受本能与内心的压力时,就会感到焦虑,而为了消除焦虑,他极可能把原因归于外界。非但不肯说“我恨他。”反而说:“他恨我。”非但不肯说:“我因为内疚而烦恼。”反而说“他使我烦恼。”在第一种情况下,他否认他的仇恨来自本能,使自己免遭道德性焦虑。在第二种情况下,他否认责备他的是良心。使自己免遭神经性焦虑。这种为保护自我免遭神经性与道德性焦虑而将危险外化的心理机制叫做投射。因此,有的孩子在犯错误后,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而将错误责任归于其它因素而不是自我。把问题投射给别人和外界事物。尤其是心理脆弱与成人感的孩子,前者难以承受焦虑,后者不愿承受。
一、 投射心理表现
投射心理使孩子压抑真实的动机,而用其他的动机取代。它表现出最重要的特点是情感主体即自身被替换。在一次分组活动中,一个学生不愿与另一名同学同组,老师问他原因,他说:“他讨厌我。”这里他将自己情感的主客体对调,“我讨厌他”成了“他讨厌我”。把自己的过错或失误推给别人。有时用另一个主体代替真正的主体。一天上课时,我发现一名学生用铁丝刺伤另一名同学,他却辩解说“是他自己碰到的。”“我刺伤了他”成了“他刺伤了自己”。用指责别人方式代替指责自己。通过投射,使道德性焦虑或神经性焦虑转换成现实焦虑。
还有一种投射初看似乎不是防御性的心理机制,就是与他人分享情感与思想。自己幸福便认为别人也幸福,自己悲痛就认为别人也悲痛。仔细分析,这种分享型投射的保护性质是很明显的。因为人在别人不幸福仅仅自己幸福时,总有一种负疚心理。为了消除威胁,就把幸福加于他人。一个一贯考试舞弊的学生,会以人人都舞弊来原谅自己。当你批评上课一位讲小话的学生,他会说:“很多人都在讲话。”这一类投射并不压抑真实动机,也不用其它的动机取代,当事人承认自己的动机,但焦虑经过投射到他人身上而得到减轻。
二、 投射心理作用
孩子将自己的行为动机进行投射或转换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将本能与内心这些内部危险转换成外部危险。因为人有较多时机学会对付外部恐惧,却较难掌握克服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的方法。我指出那名学生刺伤同学是他不守纪律,有意伤人时,他失声痛哭,因为他现在要自己面对良心的责备。外部恐惧如教师、家长的禁戒与惩罚也早已在他内心里产生神经性焦虑。若你促使舞弊的学生只关注他自己的行为后果时,道德性焦虑会使他精神抑郁 ,情绪低落。
投射的作用不只是减轻焦虑,他给人以表达真实情感的借口,认为自己被仇恨被迫害可以作为攻击意想敌人的理由。在分组活动的事例中,老师指出这名学生拒绝与人同组,实际上是自己讨厌别人。并批评他不愿与人合作,强制他与人同组活动。他回座以后,不断地向那位同学发起挑衅,随后在两人的争吵中,出手打伤他。他把自己受批评与讨厌情绪都作为保护自己与攻击同学的借口,本身产生仇恨冲动,因此他感到自己的侵犯行为是必然与正当的。这种复杂的文饰与理由化过程,其实质是委过于人,为自己的行为开脱。
三、 投射心理发展与处方
投射是一种广为应用的防卸机制。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孩子从小就学会在外部寻找自身的行为原因,而不会检查和分析自己的动机。有时教师与家长忽略孩子的投射效应,不能揭穿他们的虚假理由。使孩子形成习惯性的投射,即使有过错,他们也学会制造圆滑的借口与遁词,力图不感到内疚或逃避惩罚。渐渐产生文饰心理(用虚假理由安慰自己);闭锁心理(有话只和能分享的人说);埋怨心理(怨这怨那,就是不怨自己)等不良心理行为。孩子过分依赖投射这一类否认与歪曲现实的心理防卸机制,对使他烦恼和焦虑的种种威胁和危险,没有采取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必使他的人格不能健全发展。
然而,所有对自我的保护,都必须在潜意识里进行。孩子决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投射和理由化,否则这些机制便不能减轻焦虑。因此,孩子想把自己的过错推过别人时,有时也并非赖帐,而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错。在成人看来一目了然的事情,在孩子的心中可能另有看法。在和孩子讲理时,不能奖赏和默认孩子对事实的歪曲,也应避免直接争辩,要间接说理。上课讲小话的孩子辩解说:“别人也在讲话。”我们可以问:“上课讲小话这种行为对吗?”使他从行为的本身性质去认识。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异性,内心脆弱的孩子心理防线低,早熟的孩子自尊心极强。使他们的投射行为还原到内部的原因时,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摆脱投射影响,正确面对过失与错误。
四、 相关资料:
《家教艺术》 李春霖,王怀中
《弗洛伊德心理学基础读本》 〈美〉卡尔文.斯.霍尔
《精神分析概论》 〈奥〉S.弗洛伊德
【浅析学生投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