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反思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把握学生的发现,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故此:
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学生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产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价值,产生不断创意新的求知欲望。
第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必要时将其引向解决,正如“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证明人体和湿木是导体”时,教师不是一下子把电流放大器搬出来,而是逐步将其引导,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又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及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
把人体和湿木直接连在电路中,小灯泡当然不亮。这是因为功率=电压×电流,而干电池的电流是有限的,人体和湿木的电阻又大,电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不足以使小电灯泡发亮。而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学生是最感兴趣的,所以我将这一问题的研究由课内引向课外,再由课外引入课内,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去做科学研究,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
篇2: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物体导电性能是不相同的,建立导体绝缘体概念.
2.使学生能鉴别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并向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的教育.
3.在复习电流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5.本课重点是鉴别导体和绝缘体,难点是鉴别的方法及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微观解释.
6.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克服绝对、静止看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的鉴别、安全用电、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微观解释.其中鉴别导体和绝缘体是本节的重点,鉴别的方法及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微观解释是本节的难点.
教法建议
整节课的教学应以实验为依托,展示研究问题的情景,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生动的感性认识,消除学生对“电”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要从演示实验引出,可以参考课本图4-9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自己推知有的物体容易导电,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进而将各种物质的导电能力和绝缘能力进行排序,建立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对于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微观解释,要抓住“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的电荷不能自由移动”这一主要原因,可结合课本图4-13讲解,如果能自制课件来动态描述物理情景,效果会更好.
对于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教学,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内容.一定要做好课本图4-12的演示实验,它揭示了自然界中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转化规律,物质内部自由电荷的数量,除了跟物质的本身性质有关,还与外部因素有关.正常情况下的绝缘体,当温度升高到相当的程度,由于可自由移动的电荷数量的增加,会转化为导体.
教学设计方案
1.导入 新课:
①电工在安装设备时,导线不够长,要接一段导线,教师可以请一个学生当场演示接导线,他肯定要把导线外边的.皮剥掉,但可能不太会操作,教师应教学帮助.
②问:为什么要把皮剥掉?
③注意:要让学生知道导线皮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如橡胶、塑料、棉线.
2.演示实验
①出示并讲解教师制作好的导体绝缘体检验板,说明各电器名称
②用裸露出金属丝的导线接通,电珠会亮,如果是电扇就转,是电铃就响.
③取下裸露的电线,换成用导线外皮连接,电珠不亮、电扇不转、电针不响. ④交待电线外皮是什么材料的. ⑤结论:橡胶、塑料不导电.
篇3:导体和绝缘体
①给两类材料起个合适的名字,学生可能起出很多名字,应当给予鼓励.
②向学生说明“导体”、“绝缘体”是现正在用的科学名词,
③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为例,说明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④向学生说明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
4.安全用电教育
①讲解课本图4-11所表示的各种物质导电和绝缘能力的排列顺序,引出人体可以导电,较大电流通过人体是十分危险的.
②用电器的地方非常多(家庭、工厂、街道、公共场所),可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些地方用什么样的电器.
③结合日常生活,总结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如:不能带电修理电器;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能在电线上搭凉衣物.不能用湿布擦电灯泡,要取下电灯泡再擦,水分干了以后,再安装上.
④强调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5.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①结合课本图4-13以金属为例建立导体的微观模型.
②指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叫自由电子.
③强调金属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把本节课设计成研究性学习的课程:
1.引入新课后,各组(或个人)准备实验装置
①各组实验装置可能不大相同,但有两点要注意,一是要灵敏,各接触点要牢固;一是装置中要留出两个导线头,以便于实验操作.
②各组装配好,由教师验收.验收时只要看电路是否接好,不必实验,因实验后会降低下面实验的新鲜感.
2.分组实验
①各组开始实验,实验的结果是把所有小物件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导电的,一类是不导电的.
②各级向全班报告实验结果,其他人可以提出不同意见,最好用实验来验证.
篇4:导体和绝缘体
①给两类材料起个合适的名字,学生可能起出很多名字,应当给予鼓励.
②最后告诉学生:“导体”、“绝缘体”是现正在用的科学名词.
③教师拿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判别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④向学生说明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也是导体.
4.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和器材
①问:这些工具和器材,由哪两部分材料组成?进行简短的讨论,要求学生要使用刚学过的两个科学名词.
②问:为什么电器要由导体、绝缘体两种材料组成?简短讨论并小结.
探究活动
用金属导线将手电筒上的小电珠、一节干电池连接起来,小电珠正常发光.现将金属导线剪断,把两个断头插入一个盛有水的容器中,两个断头在水中不接触,小电珠不发光.再向水中倒如少量食盐,随着食盐的溶化,小电珠又亮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篇5: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经过多次的试教和几次改稿;最后执教的过程中也是有得有失,感受颇多。现反思如下: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导体和绝缘体》一课的教学来说,不只是让学生记住两个抽象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引领孩子们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这两个概念“诞生”的过程,才是重中之重。
鉴于此,我是在上节学习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回顾电路检测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之后的“检测材料的导电性”的教学环节,为了通过尽可能多的实物的检测让学生在检测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材料的导电性。我在材料包中给学生准备了14种材料,除此以外我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身边的物体进行检测。在检测之前,为了使学生更规范地开展实验活动,我首先安排了提出实验要求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着重强调先预测后检测。在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实现了由具体实物到抽象概念的过渡,学生的探究认真投入,有趣有序,学得轻松活泼效果好,对概念的理解更自然。我想,这应是我以后上课努力追求的境界。
课堂上有机地融合了“安全用电”的思想教育,引导安全用电。这部分设计的活动是第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学生的讨论,例证,懂得了导体和绝缘体各有什么作用?强化了学生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明白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形成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而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就是让学生知道并且理解人体和水也是导体。当我问到人体、水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时。学生立刻就想到用刚才实验用的电路检测器来进行实验。于是,有的学生用自己的手去连接电路了,……但是,无论他们怎样试小灯泡还是不亮,许多学生们似乎确信人体是绝缘体了。这时一位学生说:“水以及人体都是导体。在下雨时,人站在树下躲雨会遭雷击,所以水是导体;一个人触电时,另一个人直接用手去拉他时,也会触电。所以人体也是导体”。用事实说话,这是科学的态度。“但是我们怎样做实验来证明呢?”学生们不禁陷入了苦思之中,我趁机提出:“家里的电流是不是比干电池的电流高出很多呢?我们在安全用电的前提下,我们增大干电池的电量比如说100节电池去“进行实验行不行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又异常活跃起来了。他们理解了人体和水也是导体只是电路检测器中电池电量太小,而家里的220伏电压对人体而言很危险了。
一节课过后,学生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反思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第一、在指导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的注意点时,过于心急进入下一个环节,导致后来学生子啊啊操作中有胳臂小组操作方法不能按照要求进行。
第二、对于我这名新手教师而言课堂掌控灵活度很不够。没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细微动态。及时作出针对性的解答。
第三、运用表扬激励的手段还不够熟练,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互动中的精彩,并给以适当的表扬鼓励。
总之,经历了这次活动的摔打与锤炼,我又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和课堂教学中的先进经验。我会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同学科老师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篇6:《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人和潮湿的木头是导体”,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教师通常在教学中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明这一“事实”。但是,我在这一个教学过程中却在学生的发现中,把握住亮点,促进学生开展了新一轮的学习研究。
这是四年级的一节科学课。据我了解,我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导体与绝缘体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认为:对于人体、潮湿的木头等的探究,这是孩子非常有兴趣的问题。故希望能根据课堂教学学生问题取向进行处理,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
把人体和湿木直接连在电路中,小灯泡当然不亮。这是因为功率=电压×电流,而干电池的电流是有限的,人体和湿木的电阻又大,电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不足以使小电灯泡发亮。而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学生是最感兴趣的,所以我将这一问题的研究由课内引向课外,再由课外引入课内,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去做科学研究,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把握学生的发现,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学生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产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价值,产生不断创意新的求知欲望。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必要时将其引向解决,正如“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证明人体和湿木是导体”时,教师不是一下子把电流放大器搬出来,而是逐步将其引导,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学生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
篇7:《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反思
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教学反思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同学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掌握同学的发现,激励同学进行科学研究”故此:
第一,教师要善于捕获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同学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发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同学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同学深入探究,这样才干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同学感受到自身思维的价值,发生不时创意新的求知欲望。
第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发生思维的碰撞,必要时将其引向解决,正如“同学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证明人体和湿木是导体”时,教师不是一下子把电流放大器搬出来,而是逐步将其引导,使其自身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同学感到的不只是自身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又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和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
把人体和湿木直接连在电路中,小灯泡当然不亮。这是因为功率=电压×电流,而干电池的电流是有限的,人体和湿木的电阻又大,电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缺乏以使小电灯泡发亮。而小朋友们不知道这些。来自同学的问题,同学是最感兴趣的,所以我将这一问题的研究由课内引向课外,再由课外引入课内,让同学真真正正地去做科学研究,从而发展了同学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
篇8:《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导体和绝缘体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学生也应该了解一些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本课在学习了第一课简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各种物体放到电路中去检验其导电性能,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是本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引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检验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装置。哪些物体容易导电,哪些物体不容易导电?便让学生做一个检测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器。做好检测器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检测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物体的导电性能检测的效果。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另外,务必提醒学生不能用电池以外的电源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以免发生危险。
第二,指导学生用自己制作的检测器,检测身边的一些金属和非金属小物品,材料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准备。这部分的教学是本课的一个主要活动,可以让学生先预测再来检测其导电性能。培养学生合理预测的能力和实是求是的态度,让他们意识到:预测有时不一定正确,经过实验验证才能获得科学的真理。最后,小结出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体,而另一些物品,如塑料梳、橡皮、木铅笔是绝缘体。
第三,指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和自然界的水都是导电的。教材让学生检验各种水的导电性能,用验电球检验人体的导电性能,还通过一些现象推测人体的导电性能:用手摸感应开关,用电笔检验家用电器。需要提醒的是:教师对这个检验活动,只能示范,不能分组实验,还要一再强调,不能私自检验家里的开关和电器。
第四,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常见的电器、电工材料和工具进行辨析,分析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不是导体,从而更好地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本课较严格地遵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逐渐深入地开展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理清活动的步骤,促成学生了解科学探究并逐步学会自主探究。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系统的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较好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电路的知识,具备了制作检测电路的能力。生活中学生对导电和不导电的物体也有了一些了解,但还有待于形成清晰的认识。
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存在的差异,教学中要采取小组合作、一帮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的对策,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与到实践中来,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2、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常见物体的导电性能。
3、能够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4、知道人体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5、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难点:认识人体、水也是导体。
教学过程
篇9:《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电》这一单元是四年级第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从调查家中的电器入手,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电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整个单元的安排是一个严谨的结构,从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始,到认识电路、电流、开关、导体、绝缘体的概念,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最终指向对电的概念。
《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是研究物体导电性能的一篇探究性课文,内容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检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二是: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本课的教学设计经过多次的试教和几次改稿;最后执教的过程中也是有得有失,感受颇多。现反思如下: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导体和绝缘体》一课的教学来说,不只是让学生记住两个抽象的概念——导体和绝缘体,引领孩子们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这两个概念“诞生”的过程,才是重中之重。
鉴于此,我是在上节学习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回顾电路检测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之后的“检测材料的导电性”的教学环节,为了通过尽可能多的实物的检测让学生在检测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材料的导电性。我在材料包中给学生准备了14种材料,除此以外我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身边的物体进行检测。在检测之前,为了使学生更规范地开展实验活动,我首先安排了提出实验要求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着重强调先预测后检测。在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中实现了由具体实物到抽象概念的过渡,学生的探究认真投入,有趣有序,学得轻松活泼效果好,对概念的理解更自然。我想,这应是我以后上课努力追求的境界。
课堂上有机地融合了“安全用电”的思想教育,引导安全用电。这部分设计的活动是第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学生的讨论,例证,懂得了导体和绝缘体各有什么作用?强化了学生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明白了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形成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而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就是让学生知道并且理解人体和水也是导体。当我问到人体、水到底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时。学生立刻就想到用刚才实验用的电路检测器来进行实验。于是,有的学生用自己的手去连接电路了,……但是,无论他们怎样试小灯泡还是不亮,许多学生们似乎确信人体是绝缘体了。这时一位学生说:“水以及人体都是导体。在下雨时,人站在树下躲雨会遭雷击,所以水是导体;一个人触电时,另一个人直接用手去拉他时,也会触电。所以人体也是导体”。用事实说话,这是科学的态度。“但是我们怎样做实验来证明呢?”学生们不禁陷入了苦思之中,我趁机提出:“家里的电流是不是比干电池的电流高出很多呢?我们在安全用电的前提下,我们增大干电池的电量比如说100节电池去“进行实验行不行呢?”这时学生的思维又异常活跃起来了。他们理解了人体和水也是导体只是电路检测器中电池电量太小,而家里的220伏电压对人体而言很危险了。
一节课过后,学生经历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另外反思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第一、在指导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的注意点时,过于心急进入下一个环节,导致后来学生子啊啊操作中有胳臂小组操作方法不能按照要求进行。
第二、对于我这名新手教师而言课堂掌控灵活度很不够。没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的细微动态。及时作出针对性的解答。
第三、运用表扬激励的手段还不够熟练,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互动中的精彩,并给以适当的'表扬鼓励。
总之,经历了这次活动的摔打与锤炼,我又学到了一些新的理念和课堂教学中的先进经验。我会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从同学科老师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篇10:《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内容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现象,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在本节课刚刚开始,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了大家熟悉的桃河夜景、北山公园夜景,让学生亲眼目睹城市的美丽景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欣赏过这样的夜景,教师再出示出来,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再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就不难想到这么多的灯光,五彩缤纷的颜色,人们是怎样做成的?是怎样让这些灯泡同时亮起来的?由此可见,越贴近生活实际,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受到的启发就越大。所以创设适合于学生认知的生活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是相当有利的。
二、猜测假想成为科学验证的催化剂
真理是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反复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科学学习也不例外。课堂就是学生实践的一片小小的天地。而在各种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如何去探究,探究结果会怎样,这种假设将与实践形成相互对立的问题。在学生的心里正式有了这样的对立,才能使学生在自身的实践中不断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猜测与事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所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假设、猜测,这对于通过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结论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大胆设想“在一个电路中能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这就使学生对探究有了信心、压力和动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才能经过失败,再失败,最终成功这样一个过程,从而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的推测,继而得出正确结论。“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让学生根据科学依据进行大胆猜测,是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合理引导学生深入。
国外科学教育有个说法,叫做“一英寸宽,一英里深”。“一英寸宽”指知识内容宜少而精,“一英里深”指内容要展开,展开了才可能“深”,才有可能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如:学生动手试验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画出自己预想的接法,看看能画出几种。预想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动手实验,先按自己预想的方法连接,接起来能发光吗?再试试自己在试验过程中想到其它方法。画出各种接法的图。
所有的观察、实验活动,都要提醒学生留意自己原来没有想到的情况。例如“烫手”,是学生在操作中经常发生的情况,但对这件事很少留意。留意了,就出现了“深”的机会,就会引出一连串的问题:是什么东西烫了手?怎样连接会烫手?烫手时电珠发光吗?把不发光的连接方法画出来,想想不发光的原因。这样,学习就展开了,“深”了。
许多科学发现、发明是从意外情况中获得灵感的,我们在观察、引发实验中,要像科学家那样,高度敏感地留意意外情况。研究意外情况,是培养科学兴趣、引发好奇心、引起问题、引发思考的生动有效的途径。研究意外情况,首先需要教师对此有高度敏感,像“烫手”这类情况,必须是老师观察到了,并且对讨论这个问题的教育价值心中有数,才可能成为“深”的契机。
四、手脑并用,合作探究是发现真理的必由之路
探究是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途径,没有这环节,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就如同人们吃栗子一样,不剥开外皮不知道里面的是啥,不亲口尝一尝就不知道它是甜的。在课堂上,要想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就要不断地去做一做,试一试,连一连,接一接,从而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复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有的小组可能有些吃力,但其他小组的成功会使他们充满信心,最终能把实验做好。探究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活动,而是学生在思维上最活跃的阶段,这也是科学教学的目的所在。在活动中,通过合作让学生的认识更加全面、广泛,使他们的活动趋于正确的方向。
五、勇于质疑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优秀品质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际上在电路连接中,学生的实验活动不是很顺利的,而是在不断遇到许多问题的困扰,这就是学生的思考与实践操作之间形成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做法就会不满足,因而能设计出更多的思路,改进活动方法,从而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对于问题锲而不舍,质疑排异,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用心思考,大胆实践,向困难挑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本质,使学生探究活动更加深入,促进学生学习得以升华。
六、学习的乐趣在于享受成功的体验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活动,最终各个小组都做成功了。从学生方面上看,他们在急于展示、交流、总结中表现的越发主动积极。不难看出学生争相把本组的实验结果展现出来,就是想让大家都知道他们成功了。其内心喜悦溢于言表。这种成功感恰恰又是激发学习兴趣,更加深入进行探究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表现,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继续开展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活动,使学生真正走进科学。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感觉到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身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留心学习和积累各种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指导和评价孩子的时候,老师说的话一定要严谨,对于某些没有定论的问题,不要做肯定性的回答,而应该是对孩子进行一个探究方向的引导。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奋点,适时的引导,让孩子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合作、互助、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
篇11:《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同学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掌握同学的发现,激励同学进行科学研究”故此:
第一,教师要善于捕获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同学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发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同学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同学深入探究,这样才干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同学感受到自身思维的价值,发生不时创意新的求知欲望。
第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发生思维的碰撞,必要时将其引向解决,正如“同学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证明人体和湿木是导体”时,教师不是一下子把电流放大器搬出来,而是逐步将其引导,使其自身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同学感到的不只是自身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又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和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
把人体和湿木直接连在电路中,小灯泡当然不亮。这是因为功率=电压×电流,而干电池的电流是有限的,人体和湿木的电阻又大,电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缺乏以使小电灯泡发亮。而小朋友们不知道这些。来自同学的问题,同学是最感兴趣的,所以我将这一问题的研究由课内引向课外,再由课外引入课内,让同学真真正正地去做科学研究,从而发展了同学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
篇12:《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把握学生的发现,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故此:
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学生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产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价值,产生不断创意新的求知欲望。
第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必要时将其引向解决,正如“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证明人体和湿木是导体”时,教师不是一下子把电流放大器搬出来,而是逐步将其引导,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又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及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
把人体和湿木直接连在电路中,小灯泡当然不亮。这是因为功率=电压×电流,而干电池的电流是有限的,人体和湿木的电阻又大,电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不足以使小电灯泡发亮。而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来自学生的问题,学生是最感兴趣的,所以我将这一问题的研究由课内引向课外,再由课外引入课内,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去做科学研究,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
篇13:《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在《导体与绝缘体》一课的执教过程中,学生们对于如橡皮、纸、石头、塑料尺、回形针、铁钉、铜钥匙、玻璃、布等材料是否导电没有争议,而对于铅笔芯,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有的小组认为铅笔芯容易导电,而有的小组认为铅笔芯不容易导电。根据我的经验,铅笔芯是容易导电的,只不过导电能力较弱,于是,我选取了结果不同的两个小组的铅笔芯在展示台上展示给大家看,果然,一组的小灯泡亮了,只不过灯光很微弱,而另一组的小灯泡不亮。这是为什么呢?由于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我当时只是说这种情况下课后我们再仔细研究。下课后,我就对这两种铅笔芯进行了比较和观察,发现原来不能使小灯泡亮的铅笔芯外面涂了一层绝缘材料,怪不得小灯泡不亮了。随后我就在想,如果将这个问题在课堂上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深入去研究和思考这一意外现象,是不是会更能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使学生获得意外的收获呢。
篇14:《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反思
在本单元教学中,有两条贯穿于始终的内容,就是人们对于电的应用和用电安全。这是与现代人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内容,要求在每一课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我校以“如何在课堂里实施有效教学”为全校研讨的主课题,对于一节35分钟的课来说,这一课的内容可以说是有点多的,不论是实验操作认识绝缘体和导体还是绝缘体和导体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可以拓展得很宽的,如何做到“有效”着实让人煞费苦心。
本课的教学原来要求教师为每一个探究小组准备20种供检测的具有结构性的材料,教材安排了20种,实际就是要突出一个“多”字,我在教学时也曾想用这个“多”做点小文章。因为材料之多,才能归纳出有那么一类材料是容易导电的,如金属类;同时也能归纳出有些材料是不容易导电的,如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为后面“导体”、“绝缘体”概念的获得提供事实证据,把学生对“导体”、“绝缘体”的感性认识在众多的现象中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可考虑到时间问题,最终选定8种不同的材料为必检材料,在规定时间内,快速的小组可自由选择身边的材料进行检测,数量不限,由时间决定。
我以教师示范检测一块橡皮作为研究的开始,检测一块橡皮是简单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求检测的结果,而是要引导学生开展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教材上提供了规范的研究步骤,我提供表格作为引导,要求学生按表格要求讨论设计研究计划,填报每个项目的负责人。利用教材并非是就教材而教教材,因为几个检测步骤,学生是可以掌握的,这里探究的重点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这样规范检测,科学道理是什么。在讨论中,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预测是我们自己的看法”,“检查电路检测器,可以为后面的检测做准备,如果检测器有故障,后面的检测都是白费劲”,“重复检测是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及时记录是为了获得科学结论”,“把检测过的物体放在左边,可以防止搞错”……这些讨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有一定意义的,它可以为后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每一个材料,先让学生猜测,再实践,这里,许多材料,例如橡皮,塑料都是绝缘体,这些学生有体会,但仍然要强调科学实验是十分严谨的,一定要去验证。这项讨论活动课堂上花了10分钟,讨论时热烈的,每个孩子都能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争着做各个项目的负责人。
孩子们在明了自己该干什么之后,验证、记录的程序只花了7分钟,效率比以往提高了很多。但这节课我还是拖堂了,因为在验证水和人也是导体的游戏,以及进行用电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真是很出彩,让我情不自禁的为他们延续了一些时间,让他们尽情地说、尽情地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