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强调画面的主色调:
主调是指画面的整体色调,是色调关系的基调。一幅设计作品给观众什么样的感受,首先得确定整体色调,这是色彩设计的第一步,是决定设计成败的首要因素。一幅广告画面中,如果色彩过于繁杂,会给人造成视觉上的混乱,达不到宣传的目的。
讲究画面的视觉平衡:
平衡是指视觉上感觉到的一种力的平衡状态,配色的平衡指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其上下左右在视觉上有平稳安定的感觉。一般说来,色彩的明暗轻重和面积大小是影响配色的基本要素,其原则是纯色和暖色比灰色调和冷色面积要小一些,容易达到平衡,另外明度高的色彩在上,明度低的色彩在下,容易保持平衡。
讲求画面的节奏感:
在色彩组合中,节奏表现在色彩的重复,交替和渐变形成的空间性律动,产生一种运动感,如:疏密、大小、强弱、正反等形式的巧妙配合,能使画面产生多种多样的韵律感,给视觉上带来一种有生气、有活力的、跳跃的色彩效果,减少视觉疲劳,使人心理上产生快感。
强调画面的表现主题:
“强调”在色彩设计运用中有很高的表现价值,能破除整体的单调平庸之感,有助于突出画面的视觉中心,加强主题的表现力。在画面中小面积使用强烈醒目的“强调色”,可以形成画面的趣味中心,刺激视觉引起兴趣,产生生动和有意味的色彩效果。
讲求画面的合理分割:
分割是指在色块之间用另一种色加以分隔,就称之为分割。其目的是为了调节两个色块因色相、明度、纯度相似时显得对比软弱或对比过于强烈。分割可以使对比过弱的色彩清晰明快、对比过强的色彩和谐统一。分割使用的色彩以无彩色的黑、白、灰为最佳,这样容易取得鲜明、响亮而和谐的效果。金、银色也有良好的分割效果,运用得当,能获得华丽、明快的效果。
讲求画面的层次感:
渐层是指多色配合的阶段性第次变化,犹如音乐的音阶一样,使色调呈现逐渐变化的状态,渐层的色彩形式使人的视点以一端移位到另一端,具有明显的传动效果。
定位主色调,与广告主题相得益彰
确定主色调:根据广告的主题和内容,选择一种或几种色彩作为主色调。主色调应能够充分表现广告的中心思想,如女性主题广告可选用暖色调和艳丽色调(如粉红、桃红、白色、紫色等)。
情感联想与象征功能:充分发挥色彩的情感联想和象征功能,使色彩与广告主题相得益彰。例如,化妆品类广告多选用中性色调和素雅色调(如粉红、淡绿、奶白等),以体现产品的健康、优雅和温柔感。
色彩搭配与组合
调和色的组合:采用小间隔的色相进行组合,以达到既调和又醒目的效果。避免色相过近或过远的调和色组合,以免产生同化作用或差异过大。
特性色与其他色彩的组合:特性色(如黑、白、金、银、灰等)在平面设计中常作为中性色彩使用,用于复杂的配色情况。它们可以与其他色彩灵活组合,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对比色的运用:通过对比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的巧妙运用,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但需注意对比色在面积和纯度上的平衡,避免反差过大造成不适。
色彩的心理效应
冷暖色调的运用: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常用于表现冷饮食品、冰箱、空调等产品,给人以清爽、寒冷的感觉;而暖色调(如红色、橙色、黄色)则常用于儿童食品、服装等广告,使人感到热情、活泼和充满朝气。
色调的明快活泼感:暖色、纯色、明色以及对比度强的色彩能使人感到清爽、活泼和愉快。这些色彩在广告设计中常被用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色调的兴奋感与档次感:红、橙、黄等暖色调以及对比强烈的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兴奋感,吸引注意力;而朴实大方的色调则常用于实用品广告,气派的、华贵的色调则用于高档产品广告。
色彩运用的细节与技巧
分散法与系列法:分散法是将一种或几种色彩同时出现在画面的不同部位,使整体色调统一;系列法则是一个或多个色彩同时出现在作品、产品的不同平面与空间,产生协同整体的感觉。
重点色的设置:在广告设计中设置重点色可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重点色应选用比基调色更强烈或相对比的色彩,且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以免破坏画面的整体统一感或失去作用。
色彩平衡:调整色彩的面积、位置等以获得视觉上的平衡。暖色、明度高的颜色与冷色形成对比时面积应适当缩小以取得平衡。
色彩的文化与地域差异:不同民族、地域和文化背景对颜色的认知和喜好存在差异。在广告设计中需考虑到这些差异以避免引起误解或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