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
这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一味听别人意见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整篇课文围绕猴子种果树展开情节,先写猴子怎样种果树,再写猴子种果树的结果,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1、在学习第一自然段,请学生交流自己对本段的体会时,别的小朋友认为小猴“天天浇水施肥”是是猴子急着想吃梨子,没有耐心的表现。有一学生却提出与别人不一样的看法,认为这也是猴子有耐心的表现,讲得有道理,值得肯定。
2、学完课文,请小朋友谈谈,如果以后猴子还要种果树,你会怎样提醒小猴?有的说小猴不要光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应该相信自己,一定能种好果树;有的干脆说,要是乌鸦、喜鹊等还来出主意,就捂起耳朵不要听,…… 有个女孩的看法使人眼前一亮,她说:“我会告诉小猴,你可以在别的地方分别种上杏树、桃树、樱桃树,这样每年都能吃到果子。”她的回答使人不得不赞叹。
3、学生对本文的.分角色朗读兴趣浓厚,并有声有色。
4、在学习生字,识记“拔”的字形时,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用“我帮朋友拔了一颗牙”的有趣、形象的猜字谜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文二】
课文文字比较简单,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把教学过程设计得尽量地简单,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开开心心地获得体验。对于这一课的教学,始终围绕一个最关键的问题:猴子为什么没有种成果树?学生在围绕关键词句的品读中,在围绕课文空白点的想象中,文中的动物形象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起了学生的心灵波动。随着教师的引导,学生的阅读并没有只是停留在猴子的急于求成、没有主见、人云亦云上,而是看到了三只小鸟对于猴子行为所起的作用,看到猴子行为背后蕴含的一些道理。这样的阅读,才是深层次的阅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阅读。
第一,抓对话,感悟语言。针对三部分结构相似的特点,重点辅导第一部分的教学,在第一部分教学的时候,抓住猴子和乌鸦之间的对话展开教学,向学生提问:你从乌鸦的话中明白了什么?从而学生理解“农谚”和“梨五杏四”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关键句子,获得理解。然后再请学生学一学乌鸦说的话,帮助巩固,也使课堂童趣起来,学生扮演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生动、有趣起来了。
第二,抓练说,说中悟理。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猴子的心理,在教学时,设计一些说话训练,加强学生对猴子心理状态的了解,在一开始种梨树的时候,“猴子围着梨树苗,又是兴奋又是高兴,它会说什么呢?”学生体会猴子在种下果树时的那份焦急的心情,为后面没有耐心拔掉梨树树该种其他树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猴子无奈地坐在地上痛哭起来,这时安排学生来对这只猴子说些什么?正确引导学生不要像这只猴子那样做事没有耐心,盲目地听从别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