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2022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总结
一年来,在党的xx大以及xx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省教工委指导关怀下,我校党委认真践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的地位,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专兼职队伍相互结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年度工作要点,年初下发了《xx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和工作目标,从而保证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今年5月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学校党委组织开展《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题调研,举办调研成果交流活动。6月份召开务虚讨论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列入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10月下旬,中央16号文件颁布5周年之际,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全校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专项检查,向教工委呈报了检查总结情况。11月25日党委行政又召开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务虚会,回顾总结了中央16号文件下发5年来的工作情况,分析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查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与此同时,重视建设,继续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工作制度,各院系也完善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和学校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任务,学校党委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形势政策和法纪教育。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使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倡导教研人员发挥科研优势,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充分挖掘学校优势资源,针对师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4月和9月分别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两次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得到省委领导的好评和特别批示。各党总支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和党、团日活动时间组织师生员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宗教政策以及相关知识,并以多种形式召开专题讨论会。学校党委宣传部印发了《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宣讲提纲》、《青海省省情教育宣讲提纲》,开展了“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调研活动。组织举办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大学马戎教授来校作《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和《关于当前城市民族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两场学术报告。。校工会、校团委举办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师生文艺汇演。团委学生处组织团学干部、学生代表召开“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座谈会,组织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一二·九”挑战杯系列活动。校普法办、法学院举办《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及实践活动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利用大学生广播台、校园网、思政网、院报、宣传栏等院内媒体开展主题性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宣传品、举办黑板报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三、注重实效,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
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加强思政理论课建设,经和省上编制部门多次协调,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作为学校独立的二级机构专门负责全校各专业学生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下设四个教研室分别负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的教学工作;认真推进思政理论课新课程实施方案,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要求,调整了课时和学分,积极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师培训,一年来参加教育部和省级各类培训24人次,使思政理论课教师全面准确把握思政理论课新课程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12月份组织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学竞赛活动,9人分别获得学校教学竞赛活动一、二、三等奖,3人上报省教工委参加全省教学竞赛。同时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管理,完善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主要内容,全部纳入学分制教学计划,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系统地开展相关理论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的推进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三进”工作,将廉洁教育、普法教育也纳入“三进”方案。。与此同时,坚持周三下午学生党团活动和政治学习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一年来开展相关专题讲座、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达80多场次,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以及政治理论修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强学生党的建设,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根据学生党员构成情况,设立班级、年级、院系学生党支部,目前学校学生党支部发展到37个,其中研究生党支部7个。与此同时,加强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充分利用业余党校,针对学生入党积极性高,低年级申请入党人数明显增加的实际,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年内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3期(因甲流原因第三期与第四期合办),年度培训达1128人。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实行逐级审查、公示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比例,年内发展大学生党员共500多人,目前,全校学生党员数量达1137人,占全校学生的10% 。
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开展了多层次的师资培训工作,扩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新方法和手段,积极面向各民族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工作,一年来,举办专题讲座40多场次,参加人数在6000多人次,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矫正心理问题,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贴近师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重视推进校园文化硬、软件建设工程。首先,加强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在建筑布局、环境营造、石景建设、人文氛围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校园中心广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设施,亮化、美化、绿化了校园环境,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加强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拓展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功能。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开展了“社团艺术文化节”系列活动,举办“青春风采”校园人大赛、外语之夜、首届“脚斗士”大赛、“社团杯”女子篮球赛、 “阿力腾布拉格”蒙古语知识竞赛、“时代数码”杯征文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环保展板设计大赛、藏学院诗歌朗诵比赛等23项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开展“五四”系列活动,举办先进团组织、优秀青年、十佳青年选评表彰活动,义务植树活动,“强校风、促学风”演讲比赛,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等,开展“挑战杯”系列活动,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征文大赛,大学生辩论赛,“学子杯”新生演讲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青春校园”舞蹈大赛,“形象设计”大赛,“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论文大赛等活动。另外,承办全省大学生“五四红歌会”,第九届全国机器人大赛,校庆60周年庆典文艺晚会等活动。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及各种学术科技活动,“三下乡”活动等,呈现出参与人数众多,内容丰富,影响力大的新特点。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传统化、系列化、群体化的校园文化新格局。在培养师生高尚品格,拓展大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七、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建立思政工作保障机制。
首先,重视和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把逐步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形成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为主体,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骨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作为今年的主要任务认真加以落实。一是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全力做好辅导员培训、待遇落实等工作,年内选送13人参加全国和全省培训,调整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津贴,细化了辅导员队伍管理、考核、职务评聘等相关制度,建立并完善辅导员例会制度,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并推荐6人晋升相应中级技术职称。二是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按照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的要求,配备班主任共240人,其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比例达30%。三是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把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工作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青年学生不断充实到学生会、班委会、学生党支部、学生团支部担任学生干部,建立例会制度,开展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作用,完善了学生自我教育体系。目前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发展到xx多人,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
其次,加强经费投入,建立思政工作保障机制,我校在省财政专项拨款8万元的基础上,配套专项经费8万元,并将80%的经费以项目申请的方式直接用于各院(系)开展相关活动,其中用于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不少于40%,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学校也注重思政活动的场所、设施建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思政工作保障机制。
八、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建立学生自我发展平台。
近年来,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不断加强学生社团发展和管理工作。使学生社团得到空前的发展,截止xx年12月学校共有学生社团53个,其中今年发展社团8个。参与人数达4000多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社团数量、社团质量、社团类型、活动内容、活动品位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提升,大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主力军,为诸多大学生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平台,并在社会就业竞争中获得验证。同时也打造了一批具有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精品社团。如:大学生校园广播电台,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办台原则,不断更新办台观念、创新办台思路,自办汉语、英语、藏语、蒙语等22个栏目,每天播音时间达350分钟,覆盖区域达15平方公里,不仅为校区提供宣传文化娱乐服务,而且也为周边单位社区提供了生活服务。。一年来,回收清理废品垃圾2吨多,开展宣传咨询、义务植树等活动10多次,为残疾智障人员、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和地震灾区累积募集善款xx0余元、衣服1200多件,深受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武术爱好者协会,本着强身健体、发扬中华武术精神,刻苦锻炼,凝练技艺,在青海省举办的各种武术大赛上,多次夺得并包揽多种级别的冠亚军,为学校赢得荣誉;大学生辩论社,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利用渊博知识、敏锐思维和口才,在校内外大学生辩论赛上获得冠亚军;昆仑风协会、大学生心灵俱乐部等社团,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在校内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主题实践和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多层面、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亲眼看到国家的发展进步,亲耳听到人民群众的心声,亲身体会到服务社会的价值,不断增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坚强信念。
九、加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学校党委、行政非常重视大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学生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形成校、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校内学生管理制度,编印了学生手册,加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力度,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学风、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开展主题性系列教育管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首先,加大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力度,本着“必须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资助贫困生工作,健全了领导机构,年内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116个,校外提供勤工助学岗位620个,发放校内勤工助学资金17.2万元,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并通过“奖、助、补、贷”等多种措施,开展资助工作,年内发放各类奖学金、资助金和贷款共1700多万元,基本保证了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开辟了绿色通道,保证其顺利就学,从而使各民族大学生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了学习成才的信心。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和关爱病、残学生,并与社会相关机构建立了相应的保障制度。
其次,加强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邀请人事部门有关人员、专家教授、知名企业家、历届校友等对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18场(次),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培养毕业生择业能力、提高择业技巧为主要内容的模拟招聘大赛、就业意向调查、人才素质测评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牧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团中央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省委组织部组织的“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团省委组织的“青南志愿者计划”、省教育厅组织的“特设岗位教师”以及省市人事局组织的“三支一扶”和“村官”、武装部组织的大学生征兵等各项招聘活动中,共有近xx人(次)报名,经过选拔、培训后,有305名学生上岗。举办了大型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4场,组织毕业生参加省内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就业洽谈会,等大型招聘会4次,专场招聘会70场(次), 。发挥《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月份接受省教工委的专项检查,并将自评总结上报省教工委。。同时,各职能处室、各院(系)建立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网页,不断拓展网络的教育功能,形成了以校园网、思政网为主体,各职能处室、各院(系)网页为辅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
利用校园广播开展思政教育。校园广播是学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媒体,也是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宣传教育形式。在以往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东、西、南三个校区增加和更新了部分音箱设备,调整了广播时间,加大了人员培训的力度,提高了编播的质量和水平,更新了相关栏目,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校改革发展成就、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一、加强思政理论研究工作,提高思政科研水平
年内政工人员和思政理论课教师撰写发表思政研究论文60多篇,参与评选省级优秀思政案例10项,全国性辅导员优秀论文,xx年新设校级思政课题5项,为提高思政队伍的科研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尚未完全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合力;二是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教育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三是辅导员队伍建设数量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就业指导工作还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毕业生就业率还有待提高。
。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开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综合性民族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第2篇】2022年11月大学生思想政治总结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按照《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列入学校“xxx”规划,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教代会工作报告中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准确定位 创新教育思想观念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近50年办学育人的历程中,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来,我校始终重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刻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科院精神的合格人才,为纺织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逐步确立了“创优质、办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树立以学科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纺织行业服务的办学观;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把培养符合自身目标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重要的质量标准;确定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的办学思想,指导办学实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近三年,学校领导出版专著近十部;在《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重要期刊发表相关理论研究文章近二。
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我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全校教师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创新机制,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领导率先垂范,进行教育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施全员育人;学校全方位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教育途径创新,实施全方位育人;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教育环节创新,实施全过程育人。形成了我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这一重要的办学育人特色。
我校注重以学生工作特色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特色品牌工程”,不断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鼓励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学生工作特色活动品牌,形成了“院院有亮点、个个有特色”的学生工作格局。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人生理想、道德水准与行为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适应新形势,努力对学生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模式、建设载体等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实施学生工作“十大工程”。
领导重视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学校党政领导一贯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责任意识强。凡涉及人才培养、学生稳定的大事主要领导亲自抓。学校党委和行政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专题研究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学校学生工作专题会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每学期进行学生工作期中检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梳理工作思路,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第3篇】三年来我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三年来我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xx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党中央的领导、号召和院团委的积极支持下, 我系为进一步认真学习、研究、领会、贯彻中央、省、院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和精神,全面学习我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科学分析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来加强我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三年来我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显著效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我系具体的工作如下:
第
一、三年来我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重要思想武装教育学生,紧密结合我系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把中央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认真的贯彻到实处,将其融入学校及我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之中,组织专家和教师对我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开设了一系列相关讲座及宣传工作。如《一堂生动感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首批“支援西部”志愿者我系99级毕业生郑玉兰回母校作报告;《思政教育 实际出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极大地提高了我系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第
。在xx年中,我系结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机,认真组织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究,在系刊《火花》设置理论学习专题,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潮引向深入,推向前进。并积极配合团中央关于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政法在线》刊物出版团知识理论专辑,为全系同学提供学习的平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第
三、我系开设“学习弘扬传统民族美德”的讲座,纪念抗战胜利征文及运用《政法在线》、《火花》、班级宣传等渠道,开展民族精神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深入认识党的当前的历史任务和先前的革命形势,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情感,加强精神方面的建设用科学的理想信念观教育指导学生。努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我系在xx年即新中国成立55周年及xx年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等重大节日、重大事件,深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积极配合党中央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修养。
第
四、在xx寒假、xx年暑假,我系根据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厅、团省委决定组织全系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福建”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和亲身体验,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都来为家乡的建设献言献计、尽心出力,激发学生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自己美好家园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在实践过程中,我系师生都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并且在思想信念方面也有了十足的提高。
第
五、我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还集中表现在学生的专业课及思想品德课等所取得的成绩和学生干部的素质及工作方面。我系在学生工作方面具有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体系。目前我系系级学生干部b类以上99人。学生干部大多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在师生配合、学生干部间的协调工作中都作出了较好的成绩,并在四大组织间开展经常性的例会,进行各部门的工作总结、工作交流及汇报,从而达到了工作有反馈、工作有头绪、工作有效率的目的,使我系的团学工作更好地展开。
第
六、我系目前有学生党支部一个,学生党员43人,其中02级25人,03级人18人,正式党员7人。同时还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及时处理师生反映的问题;xx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和谐社会,锻造火红青春”活动中,我系20名学生参与实践,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我系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普遍的好评,使我系学生真正实现了增知识、作贡献、长才干。从党员入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素养,体现我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第七,我系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体现在我系学生组织的工作规范的准则中:
1、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由系学生干部组成,主要负责在活动室值班,检查每天学生及学生干部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要保证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及财产安全。学生干部应每周至少三次到活动室签到,带头佩带团徽,起到领头兵的作用。值班制度的实施,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将思想素质的修养充分落实,让学生干部以身作责,起到带头作用。
2、反馈评价,矫正强化
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对良好行为养成和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评定,给学生以信心,从而产生新的良好行为动机。如:我系在加强督导评估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表彰奖励机制,“三好学生”、“优秀干事”、“先进班集体”、“优秀团干”、“入党积极分子”等给学生以鼓励。负反馈是对不良习惯的评定,它用来调节、控制不良行为,对广大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在学院的各种赛事中都能见到我系学生的身影,我系学生在院系各项赛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如在04—xx年的“两赛”,我系学生积极参与,政法系获得总体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等。这些都是我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精神文明及行为规范的建设中的闪光点,都充分体现了在党中央和院团委的领导下,我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辉成就。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系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有的学生仍然心理素质不高、承受能力不足等。接下来我们也一定会改正近年来工作过程中的不妥和缺陷,努力吸取经验和教训,积极贯彻党的号召和院团委的指示,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真真正正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政法系
xx.3
【第4篇】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自我总结
一年来,在党的xx大以及xx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省教工委指导关怀下,我校党委认真践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的地位,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专兼职队伍相互结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年度工作要点,年初下发了《XX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和工作目标,从而保证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今年5月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学校党委组织开展《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题调研,举办调研成果交流活动。6月份召开务虚讨论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列入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10月下旬,中央16号文件颁布5周年之际,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全校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专项检查,向教工委呈报了检查总结情况。11月25日党委行政又召开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务虚会,回顾总结了中央16号文件下发5年来的工作情况,分析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查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与此同时,重视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工作制度,各院系也完善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和学校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任务,学校党委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形势政策和法纪教育。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使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倡导教研人员发挥科研优势,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充分挖掘学校优势资源,针对师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4月和9月分别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两次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得到省委领导的好评和特别批示。各党总支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和党、团日活动时间组织师生员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宗教政策以及相关知识,并以多种形式召开专题讨论会。学校党委宣传部印发了《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宣讲提纲》、《青海省省情教育宣讲提纲》,开展了“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调研活动。组织举办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大学马戎教授来校作《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和《关于当前城市民族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两场学术报告。。校工会、校团委举办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师生文艺汇演。团委学生处组织团学干部、学生代表召开“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座谈会,组织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一二·九”挑战杯系列活动。校普法办、法学院举办《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及实践活动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利用大学生广播台、校园网、思政网、院报、宣传栏等院内媒体开展主题性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宣传品、举办黑板报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三、注重实效,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
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加强思政理论课建设,经和省上编制部门多次协调,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作为学校独立的二级机构专门负责全校各专业学生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下设四个教研室分别负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的教学工作;认真推进思政理论课新课程实施方案,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要求,调整了课时和学分,积极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师培训,一年来参加教育部和省级各类培训24人次,使思政理论课教师全面准确把握思政理论课新课程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12月份组织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学竞赛活动,9人分别获得学校教学竞赛活动一、二、三等奖,3人上报省教工委参加全省教学竞赛。同时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管理,完善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主要内容,全部纳入学分制教学计划,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系统地开展相关理论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的推进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三进”工作,将廉洁教育、普法教育也纳入“三进”方案。。与此同时,坚持周三下午学生党团活动和政治学习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一年来开展相关专题讲座、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达80多场次,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以及政治理论修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强学生党的建设,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根据学生党员构成情况,设立班级、年级、院系学生党支部,目前学校学生党支部发展到37个,其中研究生党支部7个。与此同时,加强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充分利用业余党校,针对学生入党积极性高,低年级申请入党人数明显增加的实际,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年内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3期(因甲流原因第三期与第四期合办),年度培训达1128人。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实行逐级审查、公示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比例,年内发展大学生党员共500多人,目前,全校学生党员数量达1137人,占全校学生的10% 。
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开展了多层次的师资培训工作,扩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新方法和手段,积极面向各民族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工作,一年来,举办专题讲座40多场次,参加人数在6000多人次,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矫正心理问题,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贴近师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重视推进校园文化硬、软件建设工程。首先,加强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在建筑布局、环境营造、石景建设、人文氛围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校园中心广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设施,亮化、美化、绿化了校园环境,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加强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拓展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功能。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开展了“社团艺术文化节”系列活动,举办“青春风采”校园主持人大赛、外语之夜、首届“脚斗士”大赛、“社团杯”女子篮球赛、“阿力腾布拉格”蒙古语知识竞赛、“时代数码”杯征文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环保展板设计大赛、藏学院诗歌朗诵比赛等23项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开展“五四”系列活动,举办先进团组织、优秀青年、十佳青年选评表彰活动,义务植树活动,“强校风、促学风”演讲比赛,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等,开展“挑战杯”系列活动,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征文大赛,大学生辩论赛,“学子杯”新生演讲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青春校园”舞蹈大赛,“形象设计”大赛,“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论文大赛等活动。另外,承办全省大学生“五四红歌会”,第九届全国机器人大赛,校庆60周年庆典文艺晚会等活动。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及各种学术科技活动,“三下乡”活动等,呈现出参与人数众多,内容丰富,影响力大的新特点。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传统化、系列化、群体化的校园文化新格局。在培养师生高尚品格,拓展大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七、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建立思政工作保障机制。
首先,重视和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把逐步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形成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为主体,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骨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作为今年的主要任务认真加以落实。一是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全力做好辅导员培训、待遇落实等工作,年内选送13人参加全国和全省培训,调整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津贴,细化了辅导员队伍管理、考核、职务评聘等相关制度,建立并完善辅导员例会制度,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并推荐6人晋升相应中级技术职称。二是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按照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的要求,配备班主任共240人,其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比例达30%。三是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把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工作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青年学生不断充实到学生会、班委会、学生党支部、学生团支部担任学生干部,建立例会制度,开展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作用,完善了学生自我教育体系。目前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发展到XX多人,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
其次,加强经费投入,建立思政工作保障机制,我校在省财政专项拨款8万元的基础上,配套专项经费8万元,并将80%的经费以项目申请的方式直接用于各院(系)开展相关活动,其中用于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不少于40%,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学校也注重思政活动的场所、设施建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思政工作保障机制。
八、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建立学生自我发展平台。
近年来,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不断加强学生社团发展和管理工作。使学生社团得到空前的发展,截止XX年12月学校共有学生社团53个,其中今年发展社团8个。参与人数达4000多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社团数量、社团质量、社团类型、活动内容、活动品位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提升,大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主力军,为诸多大学生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平台,并在社会就业竞争中获得验证。同时也打造了一批具有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精品社团。如:大学生校园广播电台,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办台原则,不断更新办台观念、创新办台思路,自办汉语、英语、藏语、蒙语等22个栏目,每天播音时间达350分钟,覆盖区域达15平方公里,不仅为校区提供宣传文化娱乐服务,而且也为周边单位社区提供了生活信息服务。。一年来,回收清理废品垃圾2吨多,开展宣传咨询、义务植树等活动10多次,为残疾智障人员、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和地震灾区累积募集善款XX0余元、衣服1200多件,深受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武术爱好者协会,本着强身健体、发扬中华武术精神,刻苦锻炼,凝练技艺,在青海省举办的各种武术大赛上,多次夺得并包揽多种级别的冠亚军,为学校赢得荣誉;大学生辩论社,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利用渊博知识、敏锐思维和口才,在校内外大学生辩论赛上获得冠亚军;昆仑风协会、大学生心灵俱乐部等社团,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在校内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主题实践和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多层面、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亲眼看到国家的发展进步,亲耳听到人民群众的心声,亲身体会到服务社会的价值,不断增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坚强信念。
九、加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学校党委、行政非常重视大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学生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形成校、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校内学生管理制度,编印了学生手册,加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力度,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学风、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开展主题性系列教育管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首先,加大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力度,本着“必须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资助贫困生工作,健全了领导机构,年内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116个,校外提供勤工助学岗位620个,发放校内勤工助学资金17.2万元,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并通过“奖、助、补、贷”等多种措施,开展资助工作,年内发放各类奖学金、资助金和贷款共1700多万元,基本保证了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开辟了绿色通道,保证其顺利就学,从而使各民族大学生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了学习成才的信心。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和关爱病、残学生,并与社会相关机构建立了相应的保障制度。
其次,加强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邀请人事部门有关人员、专家教授、知名企业家、历届校友等对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18场(次),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培养毕业生择业能力、提高择业技巧为主要内容的模拟招聘大赛、就业意向调查、人才素质测评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牧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团中央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省委组织部组织的“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团省委组织的“青南志愿者计划”、省教育厅组织的“特设岗位教师”以及省市人事局组织的“三支一扶”和“村官”、武装部组织的大学生征兵等各项招聘活动中,共有近XX人(次)报名,经过选拔、培训后,有305名学生上岗。举办了大型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4场,组织毕业生参加省内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就业洽谈会,等大型招聘会4次,专场招聘会70场(次), 。发挥《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月份接受省教工委的专项检查,并将自评总结上报省教工委。。同时,各职能处室、各院(系)建立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网页,不断拓展网络的教育功能,形成了以校园网、思政网为主体,各职能处室、各院(系)网页为辅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
利用校园广播开展思政教育。校园广播是学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媒体,也是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宣传教育形式。在以往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东、西、南三个校区增加和更新了部分音箱设备,调整了广播时间,加大了人员培训的力度,提高了编播的质量和水平,更新了相关栏目,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校改革发展成就、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一、加强思政理论研究工作,提高思政科研水平
年内政工人员和思政理论课教师撰写发表思政研究论文60多篇,参与评选省级优秀思政案例10项,全国性辅导员优秀论文3篇,XX年新设校级思政课题5项,为提高思政队伍的科研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尚未完全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合力;二是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教育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三是辅导员队伍建设数量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就业指导工作还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毕业生就业率还有待提高。
。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开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综合性民族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第5篇】2022年5月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总结范文
一年来,在党的xx大以及xx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省教工委指导关怀下,我校党委认真践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的地位,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专兼职队伍相互结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年度工作要点,年初下发了《xx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和工作目标,从而保证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今年5月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学校党委组织开展《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题调研,举办调研成果交流活动。6月份召开务虚讨论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列入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10月下旬,中央16号文件颁布5周年之际,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全校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专项检查,向教工委呈报了检查总结情况。11月25日党委行政又召开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务虚会,回顾总结了中央16号文件下发5年来的工作情况,分析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查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与此同时,重视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工作制度,各院系也完善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和学校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任务,学校党委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形势政策和法纪教育。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使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倡导教研人员发挥科研优势,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充分挖掘学校优势资源,针对师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4月和9月分别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两次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得到省委领导的好评和特别批示。各党总支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和党、团日活动时间组织师生员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宗教政策以及相关知识,并以多种形式召开专题讨论会。学校党委宣传部印发了《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宣讲提纲》、《青海省省情教育宣讲提纲》,开展了“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调研活动。组织举办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大学马戎教授来校作《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和《关于当前城市民族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两场学术报告。。校工会、校团委举办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师生文艺汇演。团委学生处组织团学干部、学生代表召开“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座谈会,组织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一二·九”挑战杯系列活动。校普法办、法学院举办《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及实践活动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利用大学生广播台、校园网、思政网、院报、宣传栏等院内媒体开展主题性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宣传品、举办黑板报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第6篇】2022年12月大学生思想政治总结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按照《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列入学校“xxx”规划,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教代会工作报告中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准确定位 创新教育思想观念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近50年办学育人的历程中,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来,我校始终重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刻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科院精神的合格人才,为纺织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逐步确立了“创优质、办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树立以学科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纺织行业服务的办学观;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把培养符合自身目标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重要的质量标准;确定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的办学思想,指导办学实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近三年,学校领导出版专著近十部;在《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重要期刊发表相关理论研究文章近二十篇。
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我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全校教师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创新机制,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领导率先垂范,进行教育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施全员育人;学校全方位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教育途径创新,实施全方位育人;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教育环节创新,实施全过程育人。形成了我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这一重要的办学育人特色。
我校注重以学生工作特色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特色品牌工程”,不断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鼓励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学生工作特色活动品牌,形成了“院院有亮点、个个有特色”的学生工作格局。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人生理想、道德水准与行为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适应新形势,努力对学生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模式、建设载体等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实施学生工作“十大工程”。
领导重视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学校党政领导一贯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责任意识强。凡涉及人才培养、学生稳定的大事主要领导亲自抓。学校党委和行政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专题研究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学校学生工作专题会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每学期进行学生工作期中检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梳理工作思路,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第7篇】三年来我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三年来我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
xx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党中央的领导、号召和院团委的积极支持下, 我系为进一步认真学习、研究、领会、贯彻中央、省、院有关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和精神,全面学习我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法,科学分析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来加强我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三年来我系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显著效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我系具体的工作如下:
第
一、三年来我系坚持不懈地用党的重要思想武装教育学生,紧密结合我系工作、学习、生活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把中央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认真的贯彻到实处,将其融入学校及我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之中,组织专家和教师对我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情况进行系统研究,开设了一系列相关讲座及宣传工作。如《一堂生动感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首批“支援西部”志愿者我系99级毕业生郑玉兰回母校作报告;《思政教育 实际出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座等。极大地提高了我系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
第
。在xx年中,我系结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机,认真组织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究,在系刊《火花》设置理论学习专题,不断把学习、宣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潮引向深入,推向前进。并积极配合团中央关于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政法在线》刊物出版团知识理论专辑,为全系同学提供学习的平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第
三、我系开设“学习弘扬传统民族美德”的讲座,纪念抗战胜利征文及运用《政法在线》、《火花》、班级宣传等渠道,开展民族精神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深入认识党的当前的历史任务和先前的革命形势,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民族情感,加强精神方面的建设用科学的理想信念观教育指导学生。努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我系在xx年即新中国成立55周年及xx年的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等重大节日、重大事件,深入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积极配合党中央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修养。
第
四、在xx寒假、xx年暑假,我系根据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厅、团省委决定组织全系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福建”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通过社会实践和亲身体验,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都来为家乡的建设献言献计、尽心出力,激发学生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自己美好家园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在实践过程中,我系师生都得到了切实的锻炼,并且在思想信念方面也有了十足的提高。
第
五、我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还集中表现在学生的专业课及思想品德课等所取得的成绩和学生干部的素质及工作方面。我系在学生工作方面具有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体系。目前我系系级学生干部b类以上99人。学生干部大多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在师生配合、学生干部间的协调工作中都作出了较好的成绩,并在四大组织间开展经常性的例会,进行各部门的工作总结、工作交流及工作计划汇报,从而达到了工作有反馈、工作有头绪、工作有效率的目的,使我系的团学工作更好地展开。
第
六、我系目前有学生党支部一个,学生党员43人,其中02级25人,03级人18人,正式党员7人。同时还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及时处理师生反映的问题;xx年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和谐社会,锻造火红青春”活动中,我系20名学生参与实践,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了我系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普遍的好评,使我系学生真正实现了增知识、作贡献、长才干。从党员入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的素养,体现我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第七,我系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体现在我系学生组织的工作规范的准则中:
1、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由系学生干部组成,主要负责在活动室值班,检查每天学生及学生干部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要保证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及财产安全。学生干部应每周至少三次到活动室签到,带头佩带团徽,起到领头兵的作用。值班制度的实施,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将思想素质的修养充分落实,让学生干部以身作责,起到带头作用。
2、反馈评价,矫正强化
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是对良好行为养成和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评定,给学生以信心,从而产生新的良好行为动机。如:我系在加强督导评估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表彰奖励机制,“三好学生”、“优秀干事”、“先进班集体”、“优秀团干”、“入党积极分子”等给学生以鼓励。负反馈是对不良习惯的评定,它用来调节、控制不良行为,对广大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在学院的各种赛事中都能见到我系学生的身影,我系学生在院系各项赛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名次。如在04—xx年的“两赛”,我系学生积极参与,政法系获得总体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等。这些都是我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精神文明及行为规范的建设中的闪光点,都充分体现了在党中央和院团委的领导下,我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光辉成就。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系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有的学生仍然心理素质不高、承受能力不足等。接下来我们也一定会改正近年来工作过程中的不妥和缺陷,努力吸取经验和教训,积极贯彻党的号召和院团委的指示,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实处,真真正正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政法系
xx.3
【第8篇】xxxx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实践工作总结范文
一年来,在党的xx大以及xx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省教工委指导关怀下,我校党委认真践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的地位,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总结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机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专兼职队伍相互结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年度工作要点,年初下发了《xx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安排意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分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和工作目标,从而保证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今年5月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学校党委组织开展《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题调研,举办调研成果交流活动。6月份召开务虚讨论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列入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方案。10月下旬,中央16号文件颁布5周年之际,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全校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专项检查,向教工委呈报了检查总结情况。11月25日党委行政又召开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务虚会,回顾总结了中央16号文件下发5年来的工作情况,分析研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查摆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与此同时,重视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工作制度,各院系也完善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加强和谐校园建设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和学校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任务,学校党委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和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形势政策和法纪教育。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使各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倡导教研人员发挥科研优势,加强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充分挖掘学校优势资源,针对师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今年4月和9月分别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和“高举民族团结进步旗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两次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得到省委领导的好评和特别批示。各党总支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和党、团日活动时间组织师生员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宗教政策以及相关知识,并以多种形式召开专题讨论会。学校党委宣传部印发了《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政策宣讲提纲》、《青海省省情教育宣讲提纲》,开展了“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调研活动。组织举办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题讲座,邀请北京大学马戎教授来校作《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和《关于当前城市民族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两场学术报告。。校工会、校团委举办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师生文艺汇演。团委学生处组织团学干部、学生代表召开“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座谈会,组织大学生到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举办“一二·九”挑战杯系列活动。校普法办、法学院举办《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及实践活动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积极利用大学生广播台、校园网、思政网、院报、宣传栏等院内媒体开展主题性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宣传品、举办黑板报等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三、注重实效,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
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加强思政理论课建设,经和省上编制部门多次协调,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作为学校独立的二级机构专门负责全校各专业学生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下设四个教研室分别负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课的教学工作;认真推进思政理论课新课程实施方案,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要求,调整了课时和学分,积极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师培训,一年来参加教育部和省级各类培训24人次,使思政理论课教师全面准确把握思政理论课新课程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发挥了重要作用。12月份组织开展思政理论课教学竞赛活动,9人分别获得学校教学竞赛活动一、二、三等奖,3人上报省教工委参加全省教学竞赛。同时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学管理,完善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作为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的主要内容,全部纳入学分制教学计划,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系统地开展相关理论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的推进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三进”工作,将廉洁教育、普法教育也纳入“三进”方案。。与此同时,坚持周三下午学生党团活动和政治学习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讨论、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一年来开展相关专题讲座、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达80多场次,对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以及政治理论修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强学生党的建设,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形成了长效工作机制。根据学生党员构成情况,设立班级、年级、院系学生党支部,目前学校学生党支部发展到37个,其中研究生党支部7个。与此同时,加强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充分利用业余党校,针对学生入党积极性高,低年级申请入党人数明显增加的实际,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年内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3期(因甲流原因第三期与第四期合办),年度培训达1128人。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实行逐级审查、公示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比例,年内发展大学生党员共500多人,目前,全校学生党员数量达1137人,占全校学生的10% 。
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开展了多层次的师资培训工作,扩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更新方法和手段,积极面向各民族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工作,一年来,举办专题讲座40多场次,参加人数在6000多人次,在大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矫正心理问题,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贴近师生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校重视推进校园文化硬、软件建设工程。首先,加强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在建筑布局、环境营造、石景建设、人文氛围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校园中心广场,篮球场、排球场等设施,亮化、美化、绿化了校园环境,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其次,加强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拓展其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功能。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开展了“社团艺术文化节”系列活动,举办“青春风采”校园主持人大赛、外语之夜、首届“脚斗士”大赛、“社团杯”女子篮球赛、 “阿力腾布拉格”蒙古语知识竞赛、“时代数码”杯征文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环保展板设计大赛、藏学院诗歌朗诵比赛等23项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开展“五四”系列活动,举办先进团组织、优秀青年、十佳青年选评表彰活动,义务植树活动,“强校风、促学风”演讲比赛,学习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等,开展“挑战杯”系列活动,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征文大赛,大学生辩论赛,“学子杯”新生演讲比赛,“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青春校园”舞蹈大赛,“形象设计”大赛,“做文明学生、创和谐校园”论文大赛等活动。另外,承办全省大学生“五四红歌会”,第九届全国机器人大赛,校庆60周年庆典文艺晚会等活动。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以及各种学术科技活动,“三下乡”活动等,呈现出参与人数众多,内容丰富,影响力大的新特点。经过多年的积淀已经形成了传统化、系列化、群体化的校园文化新格局。在培养师生高尚品格,拓展大学生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七、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建立思政工作保障机制。
首先,重视和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把逐步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形成以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为主体,以辅导员和班主任为骨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作为今年的主要任务认真加以落实。一是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全力做好辅导员培训、待遇落实等工作,年内选送13人参加全国和全省培训,调整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津贴,细化了辅导员队伍管理、考核、职务评聘等相关制度,建立并完善辅导员例会制度,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并推荐6人晋升相应中级技术职称。二是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明确了班主任的工作职责,按照每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的要求,配备班主任共240人,其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比例达30%。三是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把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工作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优秀青年学生不断充实到学生会、班委会、学生党支部、学生团支部担任学生干部,建立例会制度,开展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作用,完善了学生自我教育体系。目前学校学生干部队伍发展到xx多人,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依靠力量。
其次,加强经费投入,建立思政工作保障机制,我校在省财政专项拨款8万元的基础上,配套专项经费8万元,并将80%的经费以项目申请的方式直接用于各院(系)开展相关活动,其中用于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不少于40%,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保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学校也注重思政活动的场所、设施建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思政工作保障机制。
八、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建立学生自我发展平台。
近年来,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不断加强学生社团发展和管理工作。使学生社团得到空前的发展,截止xx年12月学校共有学生社团53个,其中今年发展社团8个。参与人数达4000多人,占在校生总数的45%,社团数量、社团质量、社团类型、活动内容、活动品位都得到较大的发展和提升,大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主力军,为诸多大学生搭建了成长成才的平台,并在社会就业竞争中获得验证。同时也打造了一批具有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精品社团。如:大学生校园广播电台,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办台原则,不断更新办台观念、创新办台思路,自办汉语、英语、藏语、蒙语等22个栏目,每天播音时间达350分钟,覆盖区域达15平方公里,不仅为校区提供宣传文化娱乐服务,而且也为周边单位社区提供了生活信息服务。。一年来,回收清理废品垃圾2吨多,开展宣传咨询、义务植树等活动10多次,为残疾智障人员、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和地震灾区累积募集善款xx0余元、衣服1200多件,深受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武术爱好者协会,本着强身健体、发扬中华武术精神,刻苦锻炼,凝练技艺,在青海省举办的各种武术大赛上,多次夺得并包揽多种级别的冠亚军,为学校赢得荣誉;大学生辩论社,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利用渊博知识、敏锐思维和口才,在校内外大学生辩论赛上获得冠亚军;昆仑风协会、大学生心灵俱乐部等社团,利用各自的专业优势,在校内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主题实践和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多层面、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亲眼看到国家的发展进步,亲耳听到人民群众的心声,亲身体会到服务社会的价值,不断增强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坚强信念。
九、加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学校党委、行政非常重视大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了学生工作委员会工作机制,形成校、院(系)两级学生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校内学生管理制度,编印了学生手册,加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力度,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学风、校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开展主题性系列教育管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首先,加大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力度,本着“必须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资助贫困生工作,健全了领导机构,年内设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116个,校外提供勤工助学岗位620个,发放校内勤工助学资金17.2万元,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并通过“奖、助、补、贷”等多种措施,开展资助工作,年内发放各类奖学金、资助金和贷款共1700多万元,基本保证了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开辟了绿色通道,保证其顺利就学,从而使各民族大学生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增强了学习成才的信心。另外,学校非常重视和关爱病、残学生,并与社会相关机构建立了相应的保障制度。
其次,加强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邀请人事部门有关人员、专家教授、知名企业家、历届校友等对毕业生开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18场(次),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培养毕业生择业能力、提高择业技巧为主要内容的模拟招聘大赛、就业意向调查、人才素质测评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牧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团中央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省委组织部组织的“选派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团省委组织的“青南志愿者计划”、省教育厅组织的“特设岗位教师”以及省市人事局组织的“三支一扶”和“村官”、武装部组织的大学生征兵等各项招聘活动中,共有近xx人(次)报名,经过选拔、培训后,有305名学生上岗。举办了大型的毕业生就业洽谈会”4场,组织毕业生参加省内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就业洽谈会,等大型招聘会4次,专场招聘会70场(次), 。发挥《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的主阵地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
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月份接受省教工委的专项检查,并将自评总结上报省教工委。。同时,各职能处室、各院(系)建立了大学生思政教育网页,不断拓展网络的教育功能,形成了以校园网、思政网为主体,各职能处室、各院(系)网页为辅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
利用校园广播开展思政教育。校园广播是学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媒体,也是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宣传教育形式。在以往设备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东、西、南三个校区增加和更新了部分音箱设备,调整了广播时间,加大了人员培训的力度,提高了编播的质量和水平,更新了相关栏目,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校改革发展成就、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一、加强思政理论研究工作,提高思政科研水平
年内政工人员和思政理论课教师撰写发表思政研究论文60多篇,参与评选省级优秀思政案例10项,全国性辅导员优秀论文3篇,xx年新设校级思政课题5项,为提高思政队伍的科研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尚未完全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工作合力;二是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教育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三是辅导员队伍建设数量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四是就业指导工作还不适应实际工作需要,毕业生就业率还有待提高。
。求真务实,开拓奋进,开创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综合性民族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第9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总结
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按照《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要求,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列入学校“xxx”规划,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教代会工作报告中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准确定位 创新教育思想观念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在近50年办学育人的历程中,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颁发以来,我校始终重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刻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首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科院精神的合格人才,为纺织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逐步确立了“创优质、办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勤奋、自强、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树立以学科为基础,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纺织行业服务的办学观;树立“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把培养符合自身目标定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重要的质量标准;确定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的办学思想,指导办学实践。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思想观念的指导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积极探索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了“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科学发展思路。近三年,学校领导出版专著近十部;在《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重要期刊发表相关理论研究文章近二十篇。
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我校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协作、全校教师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创新机制,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领导率先垂范,进行教育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实施全员育人;学校全方位开发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教育途径创新,实施全方位育人;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教育环节创新,实施全过程育人。形成了我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这一重要的办学育人特色。
我校注重以学生工作特色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特色品牌工程”,不断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鼓励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造学生工作特色活动品牌,形成了“院院有亮点、个个有特色”的学生工作格局。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了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人生理想、道德水准与行为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生工作部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适应新形势,努力对学生工作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模式、建设载体等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实施学生工作“十大工程”。
领导重视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学校党政领导一贯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和校长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责任意识强。凡涉及人才培养、学生稳定的大事主要领导亲自抓。学校党委和行政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专题研究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每学期开学初,召开学校学生工作专题会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专项部署。每学期进行学生工作期中检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梳理工作思路,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校党委书记尚钢教授,校长张建钢教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院系师生办一件实事,协调解决院系师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建章立制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机制
学校建立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和分管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成员由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等单位的负责人和部分专家代表组成。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党委学工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为我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
为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各二级学院成立了本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领导本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校坚持召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研究、部署、总结阶段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探索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校党委书记尚钢也多次参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做出重要指示。
为真正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党委结合大学生成长需要和各二级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结合新情况,多次修订完善《二级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学校从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三个大的方面对各二级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
学校对二级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学期期中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各二级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进一步调动各二级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有助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