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汇总10篇)

2024-09-27 来源:伴沃教育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篇一

上了将近半个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在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下,马克思主义这个既神圣又有些抽象的名词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对马克思主义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纵观历史,横看世界,不论有多少纷纭繁杂的学说理论,马克思主义无疑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使人类真正从蒙昧中睁开眼睛,推动人类意识实现了大觉醒,引导人类社会发生了大变革。马克思的名字始终和工人阶级的事业紧紧相连,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共产党人的伟大旗帜。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从这部历史中,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的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社会生活总是在不断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程度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孤立地、静止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生动的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就没有出路。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它为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正确的道路,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是一座思想高峰,同时又是我们向新的高峰攀登的阶梯。

马克思主义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根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正因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马克思主义才枝繁叶茂、大树参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巨大威力才能得以发挥;只有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真正坚持和巩固。

。我们着重学习的是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是终极结论;掌握的是完整体系,不是只言片语;。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总是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总结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吸取当代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这是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真正内涵。一句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篇二

通过近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与伟大性,也更促使我以严谨的态度来学习党的理论思想的精华。下面浅谈感想。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而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而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在提出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就更具有内涵了。它不仅包含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还包括__、__、__、__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与革命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借了大量其它思想家先进思想的基础上,总结了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人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发的根本利益、意志,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而就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总之,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能是一朝一夕的,要长入地深入学习,并不断在实际中加以利用。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篇三

马克思把批判的哲学定义为“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社会现实和思想现状的批判为支撑,因此,不理解批判精神,也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精神的指引下,一步步推进到个个领域,最后触动整个经济基础。批判的逐步深入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逐步深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学说的批判继承态度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对宗教的批判。

马克思生活在宗教遭到普遍批判的时代。启蒙学者对宗教持激烈的否定态度;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较为温和。例如:康德把宗教限定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之内;谢林虽然没有对宗教持强烈批判的态度,但他的天启哲学却在事实上起到了涣散____信仰的作用;黑格尔沿用了康德宗教理性化的主张,并且做的更彻底,把上帝等同于绝对精神,用辩证法所达到的真理全体代替宗教信仰的直接性和宗教情感的直观。

青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左派和费尔巴哈的影响,曾提出“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观点。。

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他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宗教的积极意义,即肯定了宗教具有慰藉心灵、舒缓痛苦的作用。但是,马克思紧接着又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可见,马克思批判性的指出了宗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用来麻醉自己的毒药。

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在于: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即宗教是那些没有获得自我和再度丧失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然而,人并不是抽象在现实世界以外的东西,人的世界是国家社会,宗教的倒置不过是现实世界倒置的投射。因此,批判宗教,必须同时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就是批判国家社会。

二、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对政治的批判是对宗教批判的延续,这种是从批判黑格尔入手的。正如宗教把人的本质神化,黑格尔把国家的本质神化了。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国家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制对其他国家形式的关系,如同____对于宗教的关系,民主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存在,而是法律为人存在。

马克思创造性地批判了黑格尔颠倒了国家和人的关系的方面,指出黑格尔实际上是为君主制辩护。马克思认为君主主权和人民主权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人民主权才是国家制度的体现者,民主制就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一切国家的现实基础是人民,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有民主制,那么也因此可以说民主制是这些不同国家制度的类本质。马克思把民主制作为判断国家制度合理性的标准,按此标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只有抽象的民主制。真正的民主只能是人的自由的产物。

人作为国家的现实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却是不自由的人,因此,阶级社会里的国家制度并不是自由的民主制,这就是民主制的异化。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控制一切私人领域的社会生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对立。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政治自由,却能在这种矛盾中得到思辨的自由,由此,民主制的异化在其自身领域内得到了否定。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的批判,把国家的本质归为民主制,归为现实的人,而对人的考察必须通过哲学的批判。

深重历史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一定的哲学形态与它所出现的民族形态是并存的,它与这个民族的法律制度、社会生活、艺术文化等,都是并存的。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在宗教批判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哲学要承担起社会解放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揭露和批判,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哲学成为批判的武器。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有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即哲学和无产阶级本身,二者相互依存。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物质的力量,只有把理论的物质力量和现实的物质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四、对经济的批判。

马克思对经济的批判主要是对异化劳动的揭示和批判,从而创造性地发现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的原因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和压迫,恰恰相反,剥削和压迫本身是异化带来的结果。人的异化本身有着人自身意识不到的层面,这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而且考察了造成人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寻求消除异化的路径。《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巨著,它还是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书中关于劳动和价值关系的论述,对资本主义生产全过程的分析,都是以新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前提的,哲学的批判作为一条隐性的线索贯穿于经济批判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批判哲学包含着宗教、政治、哲学、经济四大层面,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不仅渗透于上层建筑领域,更触及到经济基础领域。批判的态度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仅要以此面对理论学说,更要以此应对现实社会。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篇四

;达及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论深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其理论特质,忌肤浅;;精选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教学效果;授课着力点。

;涉及范畴多,观点集中,理论视野宽,理论境界高;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的引用和阐述;;选材组材贴近现实,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得到适度回应。鉴于新修订“原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所呈现出的特点,为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讲授“原理”要在“准”、“深”、“新”、“精”上下工夫。

一、讲授“原理”力求讲“准”

。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不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四个分清”的要害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区分开来。

1.认真钻研教学材料,把认识统一到新编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备课的基本依据就是教科书,备课中教师需要深刻领会和研究新编教科书的精神和内容。《原理》课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就是教科书,否则就会出现内容失当甚至错误,也不会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原理》这本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和针对性,需要与相关的教育教学材料区分开来,吃准吃透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

2.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二是带着问题读、把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问题相结合,这需要高屋建瓴,实现经典与现实的对话;三是把握经典着作的思想精髓、领会其精神实质,这需要深入系统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体系。只有自觉研读经典着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接受马克思主义还是拒绝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争论异常激烈。应该说,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主流。如在哲学方面,“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追寻马克思”、“为马克思辩护”始终是主流意识;。

但同时,否定马克思主义、拒绝马克思主义的杂音也不容忽视。就拿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来说,经过1956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以来的四次争论,论辩主题由主要围绕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划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等问题,发展到物化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问题,甚至有学者从劳动价值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及适用范围到理论内核与分析逻辑,进行了所谓反思,全面质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当代合理性与合法性。

二、讲授“原理”力求讲“深”

所谓讲深,就是要面向历史纵深和当代西方理论思潮,在比较中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在授课内容上力求达到经典作家的理论高度,把道理讲通讲透,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忌肤浅。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完善知识结构,开拓理论视野。中宣部、教育部5号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新方案体现了综合性、整体性的要求,特点是有史、有论、有应用,有利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应用的有机结合中,全面地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较宽的理论史知识,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哲学史、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等。没有理论史的支撑,讲课就会缺乏历史感、纵深感和立体感。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诸如科学哲学、经济哲学等相关专业方面的知识。金吾伦教授在其论着《生成哲学》中,以当代科学实验中出现的“夸克幽禁”为例,提出了“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论断,并以此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可分”的哲学论断。对此,如果缺乏科学哲学方面的常识,就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做出合理解释。不仅如此,不了解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不可能很好地理解时空的二重性原理;不了解量子力学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状况和规律,就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不了解系统论,就不能把黑格尔的矛盾观加以深化;不了解现代科学对近代经典科学的超越,就不可能使机械决定论推进到辩证决定论的高度,等等。同样,缺乏必要的经济哲学常识,就不能有效地借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之网把握经济理论、通过理论体系呈现其理论意义。相反,就可能陷入个别范畴的无谓纠缠、甚至陷于应用层面的非基本概念的解释,不能自拔。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讲成了技术层面的应用经济学,不仅时间不够用,更谈不上达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突显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了。

2.进行比较对话,彰显理论特质。这里的“比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其以前的理论(含同时代人的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何种层次上超越了旧理论;二是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看它是在何种意义上、何种层次上不可超越而必须加以坚持和发展。

关于第二点,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理论与现代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度推进的过程中,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话语主导权,这一点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另一方面,进行二者之间的比较又是可能的。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实现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经济繁荣的历史条件下得以创立的,本质上属于现代思想和话语体系,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一个半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和新特点,但现时代仍然属于资本主导的历史时代。

例如,通过把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进行比较,能更好地认识到效用价值论、特别是边际效用价值论鼓吹者的辩护本质。西方学者出于辩护的需要,可以随意捏造数据,如[美]庸俗经济学家凯里为了鼓吹收入均等化思想,不惜捏造出分别用石斧、铜斧、铁斧、钢斧从事生产时,工人和资本家的收入份额之比分别是1:3、2.66:5.33、8:8、19.20:12.80;可以编造社会福利函数,如伯格森、萨缪尔森编制的社会福利函数公式是:w=f(z1,z2,……);可以不顾事实,信口雌黄,如加尔布雷思断言美国已经消除贫富悬殊现象,认为现在美国已经富裕到了“死于实物太多的人比饿死的还多”,富裕到“特别是男人,有时故意把衣着穿得破烂一些”[3]。如此等等。很具伪装性、隐蔽性、欺骗性和虚伪性。研究表明,现代西方效用价值论在理论旨趣上,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对抗社会主义运动;维护“财富所有主”的利益,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以推行平均主义为名,行功利主义之实。在基本观点上,坚持社会本态论、消费主导论和阶级调和论,以科学为名,行辩护之实。在方法路径上,窄化研究对象,简约经济现实,悬置假设前提,以科学实证为名,行操作主义之实。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准讲深的基础上,也要出新,以突显马克思理论的现实感,展示其当代生命力。

三、讲授“原理”力求出“新”

。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创造性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学科前沿问题,往往就是实践中现实问题的理论折射。。。马克思说:“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4]为的是使它们成为“一个艺术的整体”[5],以向资产者的脑袋发射最严厉的炮弹。正是因为这些,马克思自豪地说:“工人阶级永远可以把我当做一个忠诚的先锋战士”[6]。讲授“原理”需要把握的学术前沿问题较多,但可以集中跟踪研究和把握诸如实践唯物主义、经济价值论等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

。。这也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

四、讲授“原理”力求讲“精”

所谓讲精,就是要面向教学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授课中精心选择教学材料,讲究教学艺术,把理论有效贯彻下去,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忌粗糙。这涉及到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简明扼要地讲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讲马列要精,要管用。我们在有限的公共课课堂上,更要注意这一点。

1.理清思路,着眼整体。新编教科书克服了传统教科书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条块式地编写模式与体系安排,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块整钢,致力于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授课中,理清思路、把握整体的关键是,把握教科书的逻辑思路。。

从篇章结构看,绪论是引子、统领;前三章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人的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前三章所阐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应用到现实中,分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第四章和第五章阐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运动规律,即通过劳动价值论揭示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通过剩余价值论揭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第六、第七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逻辑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级目标和最高任务,即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从理论视角看,客体视角上可以沿着物质及其运动、人及其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及其发展加以把握;主体视角上可以沿着实践者、历史创造者、雇佣劳动者、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者、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加以把握。

2.攻克难点,把握重点。所谓攻克难点,就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如马克思的实践观问题、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等等。我们认为,这几个问题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瓶颈,对于把握新教材、讲好“原理”至关重要。其中,对于商品价值源泉问题的理解,关键要弄清楚:劳动在何种意义上是价值的源泉?我们的理解是,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主体性活动而言,活劳动主导死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对象性活动而言,脑力劳动主导体力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创新性活动而言,创造性智力因素主导基础性智力因素;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性活动而言,抽象劳动统摄具体劳动;就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中介性活动而言,延伸态劳动及其关系主导原生态劳动及其关系。“原理”教科书的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在技术上可以结合全书所列57个教学要点和51个关键词以及所设置的53个思考题加以把握。

3.立足现实,精心选材。讲课时,要选择那些能更好地承载我们教学目的的教学材料。。。避免当下琐碎问题的无谓答疑。当然,所选择的材料也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不着边际。这方面马克思曾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创作《资本论》时从分析商品开始,“好像是斤斤于一些琐事……但这是显微解剖学所要做的那种琐事”[7],所以教学组材选材中努力做到见微知着、立意深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3,3:382.

[2]思想理论教育导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

[3][美]加尔布雷思,徐世平译。丰裕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7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1,44卷:10.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篇五

班级:中文非师5。

组员:葛政谕(0806010281)陈春丽(0806010243)杨穗鹃(0806010307)。

关丽珍(0806010199)罗思君(0806010127)。

在2009年9至11月份,本调查小组对当代就读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调查”。在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形式、选择题模式来进行数据收集。本次调查有效问卷100份,男生为48人,占48%,女生52人,占52%。调查对象为当代在校大学生,调查对象所分布的校院系、文理工分科都相对平均。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在总体上是积极的、理性的、健康的,并不存在大范围的理解偏颇和极端态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变迁,社会大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许多不良的因素在左右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们在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困惑与偏差,在对”中国化的马克思“的态度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苗头。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概括如下:

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持有不严谨、不重视的态度,有理论淡化的倾向。

根据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理解状况是不容乐观的。仅有16%的大学生表示完全清楚其概念,70%的大学生表示大概知道其真正含义,而剩余的14%表示不太清楚,甚至全然不知。然而,当问卷再追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时候,却仅仅有一半的被调查者选择正确。也就是说,表示大概清楚其含义的70%的大学生实际上并不清楚“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涵义,了解其含义的被调查者只占总人数的一半。所以,由此可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态度是不够重视的,并且有理论淡化的倾向。

其实,在被调查者中,已有17%是党员,80%是中共团员,理应比一般的同学更为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然而如今出现了不到一半的结果,确实不能不另我们反思。面对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此虚浮的学习态度和忽视不理的姿态,我们应加强理论建设和学习,开拓多元化的渠道,向同学们渗透灌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同学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并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运用其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是支持的、理智的。

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有52%的大学生表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39%的大学生认为其还有不完善之处,需继续改进,仅有8%的人认为其违背中国国情。分析调查数据,可知一半以上的学生是支持拥护现有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地指出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引导着中国稳步向前。而且,大学生在支持的同时并无出现一概肯定的现象,而是理智的,对其有所批判及辩证看待,认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是有不完善的地方,还是需要改进完善。

但是,我们并不能忽略漠视那少数不支持的声音,我们应倾听他们对其的不满之处,寻找解决办法使其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从而促使更多的人拥护和支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到齐心协力地运用其原理迈步向前。

三、在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态度中动机端正,但存在功利化倾向。

主义”的责任推诿给政治家,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学习。还有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认为学习其理论仅是为了考试。

从数据得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端正的,他们抱着正确的动机去学习其原理。然而,还是有少部分大学生未能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正作用,把学习功利化、责任化,最终导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能得到贯彻实施。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使其明白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应有的动机,端正其自身的态度,从而真正做到其原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

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主学习热情欠缺。

据调查的数据显示,65%的大学生是通过课堂上老师教学来学习并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1%是通过党课学习,10%是通过新闻报纸,而仅有4%的大学生是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而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实质性飞跃,仅有32%的大学生表示每一次都能及时掌握,余下68%的大学生承认时候很久才知道,甚至不知道。

此数据说明,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热情并不高,绝大部分同学都是通过非自主的方式了解掌握其理论。在理论更新时,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也不会自主地与时俱进,学习每一次的理论飞跃。其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的宣传,而且要开拓多样化的形式,提高大学生对其理论学习的热情,做到每次都能及时更新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五、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感不强。

调查后得知,面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虽有37%的大学生认为要认真学习并指导实践、15%认为自主学习并积极传播,但是仍有43%的大学生认为仅要掌握了解,知其所然就行,甚至有5%认为是政治所用,无需学习。

实际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与否,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只有每一个人都贯彻学习与落实其原理对实践的指导,统一目标,才能更好地引导中国迈步向前。所以,我们应增强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责任感,自主学习、积极传播,使其更好地引导中国走向光明的未来。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要我们沿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开辟的广阔道路不断前进,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风险和挑战都可以战胜,我们一定能胜利地到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生们的观念既存在着可喜之处,也存在着让人忧患的地方。可喜之处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而忧患之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抵御错误思想,遏制不良苗头,从而做到运用其原理创造个人和国家的美好未来!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篇六

内容摘要:马克思是历史上的空前伟人,是世界劳动人民心中的丰碑。马克思光辉学说真理长驻,绝对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社会主义实践中发生的挫折正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883年3月14日,空前伟大的历史巨人马克思停止了心跳和思维,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与世长辞了。

三十年后的1913年3月,列宁写了《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概括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经历的几个时期的特点,记述它在生命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的历史轨迹,对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作了尖锐批判,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科学地预言“即将来临的历史时期,定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个无产阶级的学说获得更大的胜利”。[1](p307-308)这些分析、论断和预见,从那时以来的一百年间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印证和应验。如今马克思主义又面临各种挑战,同时却在应对中仍顽强地显示其生命力的思想战线新态势下,一切马克思主义信奉者自然会再次思考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回应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明确自己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责任。这就是我们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三十周年之际要做的事情。

马克思是历史上的空前伟人,是世界劳动人民心中的丰碑。

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正因为这样,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无论是专制的或共和的各国政府,都驱逐他;无论是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的资产者,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2](p778)这是因为马克思只有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爱心,而没有任何私心。他为了劳动群众的利益甘愿长期过颠沛流离、四处流亡、居无定所、贫困潦倒的生活,穷到如果没有恩格斯长期慷慨资助就难以维持起码生计的地步。他是一个真正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革命者。惟其如此,他是最广大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丰碑。他死了,但他的人格品行不死,革命意志不死,战斗精神不死。他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里。

马克思同时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列宁认为“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1](p309)而马克思的天才就来自对现存一切持怀疑、思考和批判的态度,由此形成自己独到的思想。马克思本人说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p289-290)他的思想的伟大力量,正在于仔细倾听时代的声音、口号和呼声,不仅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问题,而且不断回答时代发展中提出的新问题,从而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解放事业的行动指南。这一点,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当然深信不疑,即便是在当代众多非马克思主义者人群中也得到了承认。比如,1999年、2002年和2005年,马克思就被英国著名大学和主流媒体通过全球网上投票等方式先后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千年伟人”和“最伟大哲学家”;“马克思还活着”、“我们需要马克思”、“不能没有马克思”,几乎成为西方一些政要和学者在剖析资本主义的沉疴宿疾时形成的共识。

马克思又是有了不起成就和贡献的科学家。恩格斯深情地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恩格斯认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p776-777)马克思这两个发现形成的理论成果,第一个就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二个是剩余价值学说。前者揭示的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普遍规律,后者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特殊规律,两者结合起来得出的逻辑结论,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赖有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光辉学说真理长驻,绝对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

在马克思逝世以来的一百三十年中,所谓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以至“消亡”论,始终被这样那样地散布着。比如早在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资本主义处于相对和平稳定发展大背景下,第二国际内部的伯恩施坦派,就竭力用所谓“新材料”以最嚣张的态度和最完整的形式提出了对马克思学说的“修正”,其范围涉及哲学、经济学和政治、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这种思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国际工人运动中泛滥成灾。列宁正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条件下对它进行全面批判中,继承、捍卫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列宁主义新阶段。又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外国知名资产阶级学者炮制了所谓“历史终结”论,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完全过时乃至死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新儒学”等思潮悄然掀起,其共同点也无非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失灵了、过时了,应以这些主义、思潮取而代之。在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否还有当代价值的疑问,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所以我们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进行再认识,弄清楚它究竟有没有过时这一大是大非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极其严密完整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高层次或基础部分是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列宁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1](p311)“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就是没有任何片面性弊病的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唯一正确的认识工具。人们实践中的一切成功,无不得益于运用了这一认识工具,只是有自觉或不自觉之分罢了;人们在实践中所犯的一切错误,思想根源说到底是不会运用这一认识工具,陷入唯心主义或形而上学的泥潭。毛泽东通俗地说:“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4](p293)既然如此,它就放之四海而皆准,行之百世而不废,绝不会也不可能过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另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历史唯物主义,简称唯物史观。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1](p311)唯物史观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集中应用于认识人类社会,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为主线,揭示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历史运动的必然趋势。它指明了这两对基本矛盾运动是一切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根本动因,强调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史,同时也是物质资料生产者劳动群众本身的历史,确认人民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历史的主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发展史,雄辩地证明这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与一切唯心史观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这一历史观同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逃不出它的范围,根本不存在过时不过时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学说居于极重要地位。种种“过时”论的一个主要根据,就是认为现代、当代的资本主义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不是当年马克思那个时代的资本主义了。殊不知无论这种变化有多大,但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没有变,剩余价值这个绝对规律没有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没有变。我们还是看看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度里的一些学者是怎样论述的吧。如日本著名经济学家伊藤诚在《现代世界的〈共产党宣言〉》中说:资本主义现代全球化的发展、第三世界各国日益深刻和严重的贫困和饥饿问题、发达国家再次出现经济生活显著不稳定和不平等扩大,等等,这些现象反而说明《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于现代世界的诸多方面仍具有现实的适用性。美国著名思想家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唯一科学;如果说资本主义现在已经遍布全世界,那么,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比以往的意义更大。还有一位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在《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中得出结论:只要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还有意义,无论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学者。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新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波及全球,西方学者评述马克思的精彩言论又屡屡见诸报端。如英国学者伯恩德·德布斯曼说: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过去所熟悉的资本主义正濒临末日,马克思当年的预言也得到了验证。柏林卡尔·迪茨出版社社长施特隆普称: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读《资本论》?因为金融危机告诉青年一代,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幸福没有得到兑现。英国《卫报》在《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再次兴起?。如此等等。简而言之,他们认为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的学说就仍然有效。

苏联和中国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但是苏联最终亡党亡国了,中国却在20世纪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进展和成就,这说明,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错了,而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态度不同所致。

当年苏联亡党亡国,原因极其错综复杂。从内因来说,举其荦荦大者有这么几条:一是离开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从主观臆想出发搞社会主义。恩格斯有句名言:“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2](p732)苏联的做法与此相反。它用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希图在客观条件远未成熟时,就实现马克思主义指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宣告“这一代苏联人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赫鲁晓夫还制定为期二十年的时间表,其后勃列日涅夫又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意即可以向共产主义过渡。这是脱离实际的主观空想,不能不走向事情的反面。二是在长时期内未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关系,形成一套僵化的经济、政治等体制而又不思改革。这些体制弊端丛生,严重束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失去生机和活力,也未给广大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后来虽然按戈尔巴乔夫“新思维”进行改革,却没有科学的决策,到头来把改革变成改向。三是作为领导核心的苏共早已开始逐渐蜕化,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直至公开宣布放弃马克思主义而奉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在政治上执行一条实质是“最终目的算不了什么,运动就是一切”的机会主义路线,其特征是列宁早就指出的“临时应付,近就眼前的事变,迁就微小的政治变动……为了实际的或假想的一时的利益而牺牲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1](p7)在作风上大搞专制特权,党内形成一个不受任何约束的官僚特权阶层,彻底脱离群众,丧失先锋队性质,使苏共蜕变为与广大人民相对立的政治组织。苏共最终丢弃共产主义旗帜,丢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彻底蜕化变质,导致亡党亡国。可见苏联亡党亡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恰恰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它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谁抛弃马克思主义,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走上自我毁灭的不归之路。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五十多年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持续接力探索。虽然在早期探索中也出现过曲折,但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在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了第一次理论飞跃的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以俄为鉴,一切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永远不能丢,丢了就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的最大特点是,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体现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但是对这一理论体系的独创性,也有一个怎么正确理解的问题。多年来在一部分人尤其是学界中存在一种偏向,就是把它不适当地夸大,看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游离和逾越,借以贬低马克思主义,似乎马克思主义已经不管用了,才创造出这一新的科学理论。这就提出了究竟如何认识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问题。

其实从最宏观的角度而言,科学理论体系是指马克思主义。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1](p418)不过这是狭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今天通常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的,不仅是指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还有这个体系的共同创立者恩格斯的巨大理论贡献,马克思、恩格斯的后继者们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观点和学说而形成的理论成果,即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且还将引入我们党和一切马克思主义者今后提出和创立的科学的思想、观点、学说、理论等等。所有这些都自成体系,但也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按性质来说都姓“马”,都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大范畴、大框架、大系统,都是它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讲“科学理论体系”,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总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就是属于这个总体系的,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它之所以为“科学理论”,根本缘由即在于此。

这就要求我们把所有这些科学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联结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看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理论体系,防止对它们进行肢解、割裂,更不能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一脉相承就是继承和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所以创新和发展至关紧要。创新和发展当然是“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宗”即“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论断会时过境迁,但它的普遍原理将与世长存。

回顾历史,毛泽东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上,曾批评王明把毛泽东思想拔高为“是马列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具体运用和发展”的提法“不妥当”,因为这“有点划分‘市场’的味道”,强调“不要把毛与马、恩、列、斯并列起来。我们说,我们这一套是一个国家的经验,这样说法就很好,就比较好些。如果并列起来一提,就似乎我们自己有了一切,似乎主人就是我,而请马、恩、列、斯来做陪客。我们请他们来不是做陪客的,而是做先生的,我们做学生”。结论是:“我们还是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店好。”[5](p259-261)他在另一场合还打了一个形象化比喻:马列主义是主干,其他都是枝叶。没有主干,就没有枝叶。枝叶茂盛,离不开主干,同时主干也越来越壮大。邓小平在1977年的一次谈话中,批判林彪、“_”荒谬地“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列主义割裂开来,说只有毛泽东思想最好,马列主义不在话下”,“这表面上好像把毛泽东思想抬得很高,实际上是否定毛泽东思想”。并指出:“正确的解释是,毛泽东思想是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6](p222)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这些话鞭辟入里,画龙点睛,揭示了我们党的基本理论的根和源之所在,对于今天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仍有极大启迪和指导意义。

总之,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老祖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本身,就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是前提和基础之意。如果把它看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游离、逾越甚至否弃,那是数典忘祖,得鱼忘筌了。

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一般说,每个人、每个政党都有自己一定的信仰,只是有正确和不正确之别,其分界是建立在盲从还是科学的基础上。

顾名思义,共产党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共产党人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人,极度信服和尊重共产主义并以之为自己行动的准则,是天经地义。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7](p137)反转过来说,共产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就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因而是科学的,与一切违反科学的遐想、空想、迷信、盲从和宗教信仰划清界限。党的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一论断极其深刻和重要,并且由于在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存在“四个危险”而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还在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明确指出,当前党内存在的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六个方面主要问题,第一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强调“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报告的上述论断,是对《决定》精神的重申和发挥,其中“政治灵魂”一语尤为关键,最具分量,指明共产党人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等于在政治上丧失灵魂,丢掉精神支柱,不成其为共产党人。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维护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一个政党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实质是信仰和奉行什么主义、以什么样的理论学说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准则的问题。《共产党宣言》写道:“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8](p285)这实际上已指出共产党人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先进性和自觉性。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党。党的先锋队性质,我们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性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党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信仰和奉行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精神支柱、决策依据、行动指南,作为全部活动的根本准绳。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坚持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一元论不搞多元化。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共产党不是像19世纪末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说的那种持有各种信仰(包括乌七八糟的“主义”和宗教教义)的人同处一党的大杂烩式的党,不允许有所谓政治信仰自由,否则就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年戈尔巴乔夫搞意识形态多元论、指导思想多元化,在苏共党内以至广大人群中引起极大混乱,使之失去统一的理想追求和政治目标,思想涣散、精神颓废,六神无主、无所适从,是导致苏共亡党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年来,在我国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的言论也时有所闻,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有必要保持警惕。我们不否定当今中国社会实际上呈现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我们在提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必须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一元论,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不然就会重蹈苏共的覆辙。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9](p35)这句话今天听来仍似暮鼓晨钟,振聋发聩!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最基本观点。。二是“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的观点,清醒看到实现远大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脚踏实地立足初级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三是生产力的观点,充分认识生产力发展是一切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改革开放不放松。四是人民主体地位的观点,以人为本,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五是共同富裕的观点,把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全民共富,看作社会主义的最大公平正义和终极价值追求。六是科学发展的观点,确立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科学发展更是硬道理的发展理念,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七是清正廉洁的观点,深刻理解不贪不腐是共产党人处世立身的第一要义,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而且从自己做起。只有自觉树立并切实践行这些最基本观点,方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者。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篇七

我们可以一般地把政治哲学理解为是对政治生活的哲学反思。这种反思可以是指向一种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的,也可以是指向一种对于现实政治生活的理解的。政治哲学的产生与追问同在,追问的内容围绕如何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展开,致力于对现存生活的超越。这种追问可看成是对人类社会的理想性反思,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对现实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种政治哲学,甚至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政治哲学,探究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深重意义。

马克思政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已逾百年,它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进程,而且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政治观念。而至今我们多数人对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的理解一般是指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开始传人中国,并迅速被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中国的重大胜利,也为其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直至今天我们依然坚持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是我们在笼统的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来说明马克思政治哲学对我国政治体制建设的指导,弄清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主要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学术界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即广义的和狭义的。狭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是指马克思以哲学的方式和视角对政治现象、政治问题进行研究和处理。在马克思哲学中包涵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等等,狭义上也包含了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比如对如国家、法、阶级、市民社会、无产阶级专政、暴力、异化、政治解放、人类解放等等各种政治现象的哲学研究;又比如对民主、自由、平等、正义、人权等等各种基本的政治概念、范畴和理念的哲学研究,还包括各种具体政治问题的哲学研究和对各种政治思潮的哲学研究和批判。

广义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整个马克思哲学都有理由被视为一种地地道道的政治哲学,因为他用政治的方式来处理哲学问题,正像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中所申明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在马克思那里,政治经济学、哲学、社会学是融为一体的。人们常把他的政治经济学看作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分析;把他的共产主义理论,当成是一种独特的,却名符其实的正义论。

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理想社会为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反思,构想未来理想社会及其实现方式。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急需一种健康的政治文化的培育,而一种健康的政治文化首先是离不开理论批判的维度的,更具体的是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批判政治,现今中国的现实社会生活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对现实政治生活有一种展望性的言说,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社会发展。

每一种政治哲学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从审视人类的角度来追寻共产主义、人类解放及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我期待我们的国家政治着眼点也是幸福,是让人民安居乐业,老有所依。正如姚晨在《我希望国家爱我这样的公民》中所表达的:我热爱我的国家,我希望我的祖国也爱我。希望国家能够给我们安全感,让一个公民不再惧怕另外一个公民,让他的公民有想说的话,他们也敢说这些话,他们的生存环境也允许他们说出这些话,他们遵纪守法,对这个社会、对这个时代,对自己都负责任。。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篇八

敬爱的党组织:

201x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xxxxxx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缅怀了马克思的一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影响,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引,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提出了要求。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我内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五·四”是青年人的节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选在这一天举行,我觉得作为青年人来讲意义重大。新时代,中国xxx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尤其是青年人,马克思主义更应该在青年一代中传承。

回望五四爱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xxx的建立。新时代,中国xxx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xxx得“三个更有”的要求,充分展示出宽广的理论视野、长远的思想眼光,是对全党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新的使命召唤和时代要求。

青春不是用来蹉跎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不是靠天马星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因此,在以后的工作时间里,我将继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本领。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中国xxx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xxx人理想信念的灵魂”。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首要就是坚定理想信念。习xxx强调:“理想信念是xxx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此,作为党员,就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打牢历史唯物主义根基。就需要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中国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就需要要向榜样学习,尤其是学习革命先烈和革命领袖的坚定信念和人格风范,彰显xxx人的人格力量。

二是要脚踏实地。要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发扬乐于奉献的精神。俗话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一定要有吃苦精神,否则将会一事无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要脚踏实地,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抱怨,克己奉公,充分展示xxx员的本色和情怀。正如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奉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三是要志存高远。习xxx指出,“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浅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这条成长成才之路,注定充满荆棘,青年人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这份理想是时代的条件与国家的精神的体现。”因此,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切实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身的价值要求。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传承,也是承载当今中国梦的最深层力量,更是当代青年人理想的源泉与动力。“志不立,天下无成之事。”我们要敢于立大志,把使命放在心上,责任扛在肩上,一往无前的实干,用青春与热忱托起事业的翅膀。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学习工作必备的思想武器。。

请党组织给予我更多的考验和帮助,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

此致

敬礼

汇报人:百味书屋。

xx年xx月xx日。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篇九

一、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提升--适应转变。

我认为,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重点,是在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征、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和适应转变、健康成长方面。生活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容易的,把人生划分成若干个阶段,大学似乎是最美好、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的第一章,就为我们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活,使我们对自己的大学环境有了全面的理性认识,在一些突入其来的问题,有了应对思想准备和认识方法,起到了引路标灯的作用,对大学生活中的为人处事有了指南和参考。对新生的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思想情绪不计其数,环境的陌生、生活的适应、学习的压力、情绪的波动,总能在人最脆弱的时候蜂拥而上,加之我们的心态并不成熟,很容易被困难折倒,进入误区。大学较以往的高中生活相比,完全是一种全新的阶段,少了拘束,自由多了一些;少了督促,自觉多了一些;少了古板,灵活多了一些。这些新的变化要求我们学会接受并且适应转变,健健康康地成长。我是一个男生,我所经历的坎坷生活,让我养成了内向的性格,遇到挫折常常是失望和沮丧、自暴自弃、自怨自叹,在学了《思想道德修养》课后,我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精神面貌也有了笑靥,性格也开朗活泼一些了。很有感触地认识到,所有的爱与恨、悲与喜、哭与笑、内向与外向都在缓缓落幕时,才恍然大悟地明白原来的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心态的缘故。正如《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强调的“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有了这种心情,我在业余的大学生活动中参加了学院“十佳歌手赛”活动,增强了自己的自信。

二、人生的品质在于不断地净化--树立理想、把握人生。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里,对树立理想、把握人生方面,我认为,要树立好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信念;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树立好科学的世界现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

1、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思想上的纯洁和先进。理想信念是大学生的精神支柱、政治灵魂,是思想行为的“总开关”。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把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把它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要认真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着眼于实际学业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与发展,做到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

2、勤奋刻苦学习,永葆理论上的清醒和成熟。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标准。为此,要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奋学习为先导,提高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学习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结合个人的实际和专业的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计划,充实学习内容,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和业务知识。不仅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老师学、向同学学;不仅要学得进,还要拿得出,注重学以致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学业成果。

3、勇于开拓创新,永葆学习中的生机和活力。大学学习生活中,担负着专业学习的重任,面临的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中,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大胆实践,不断总结以往学习的经验,谋划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今后的学习中,自己要进一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上如何更好地、较深层次地、更广领域地摄取知识,把学习这“第一要务”体现在业绩中,使大学的生活更有意义和活力。

三、大学生在于不断地修养人格--提高修养、完善人格。

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我认为,政治修养是核心,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是重点,心理修养是基础,学习成才修养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提高这些修养和完善人格方面,要求我们做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养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的生活是丰富人生的一种历程,为我们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成长平台,我们要抓住眼前的任何机会去锻炼自己,历练自己,充实自己。一个学期下来,我经受了大学生活上的磨练、专业学习上的考验,在老师们的教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后,我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环境充满了热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处事,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锻炼了自己能力,增强了自己的人格素质,完善了自己人格魅力的修养和陶冶。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能使我们21世纪的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将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论文参考文献篇十

摘要:自由主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种重要思潮,经历了发生、发展、衰弱的复杂历程,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亦发挥过重要作用,产生过多种影响。但其最终还只是历史的过客,取而代之的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即对自由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的较量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自由主义文化;马克思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自由主义文化。

1.1自由主义的定义。

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在现代社会,自由主义者支持以共和制或君主立宪制为架构的自由民主制,有着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

1.2自由主义的分类。

政治自由主义主张个人为社会和法律的基础,社会和制度的存在便是为了推进个人的目标,而不会偏袒拥有较高社会地位者。

文化自由主义注重个人在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权利,包括如性自由、信仰自由、认知自由等议题,并保护个人免受政府侵犯其私人生活。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经济自由主义者主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应该由个人自由的选择,也就是市场的力量。

社会自由主义也被称为改良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依据约翰・杜威和莫迪默・阿德勒对这种形式的自由主义的解释,由于个人是社会的基础,因此所有个人都应该拥有实现目标所需的基本要件,例如教育、经济机会、遇到无法解决的灾害时的保护。对社会自由主义而言,这些要件也被认为是权利的一部分。

在所有以上述及的自由主义形式中通常有一个共识,也就是在政府和个人责任间应该有着一个平衡点,而政府应该限制在从事这些无法由私营部分做好的事物。所有形式的自由主义都主张以法律保护个人的尊严和自治权,也都主张个人的自由行动能够达成最完美的社会。

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发展了几千年,与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和社会思潮相比,社会主义既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又是一种先进的合理的社会制度。它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的世界观为指导,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1社会主义文化反映先进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文化的先进性,先进文化本质上是先进社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引证了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所写的一段话:文明的发展,即“管理上的民主,社会中的博爱,权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将揭开社会的下一个更高的阶段。”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把这个“更高的阶段”注明为“高级社会形态”,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精辟见解,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物质产品的占有方式和生产方式”和“精神产品的占有和生产”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经济基础之上,以体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这种文化从根本上否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延续了几千年的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社会制度和社会现象,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地位,维护了劳动人民享有自己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权利。

2.2社会主义文化诞生得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革新,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文化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出来的。

社会主义首先要从本国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中获取精神食粮。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

历史经验证明,批判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与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成果,必须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来进行,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决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2.3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时代的精神,反映历史的潮流,因此人民群众理应享有自己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然而,一切剥削制度下的文化都是剥削阶级意志的反映,都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文化才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最根本的体现。

3.1在思想上观念不同。

自由主义文化崇尚自由,追求个体价值,反对集体主义的倾向。自由主义者意识到,只有让个人发挥最大的潜能,社会才有最大的进步。。

然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则始终把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的自由权利放在首位。主张用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

3.2在经济上观念不同。

在经济上,自由主义者大多数既是私有制的狂热支持者,又是公有制和“福利国家”的极力反对者。自由主义者认为:私有制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在市场的调节下,私有经济能够自动地实现经济的均衡,使经济自动地稳定在可接受的水平上。私有制既可保障有产者的个人自由,又可保障无产者的个人自由,私有制经济的这种优势是公有制经济所不可能有的。自由主义者强调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向个人转移,主张福利个人化,反对福利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认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上与其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结构,以质与量都占优势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对于强国富民和建设社会主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共产党执政等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尽管由于目前中国生产力不发达,还不能实现完全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但在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财富和收入分配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

3.3在领导人物的选择上观念不同。

在中国,自由主义者基本上多是服务于教育、新闻出版、医疗卫生等“自由职业”的知识分子,他们在这些行业领域内影响是相当大的。但超出这个领域,他们的影响就很有限了。在社会上、在政治上是否有影响力,以及有多大的影响力,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拥有的人力资源;(2)拥有的财力资源;(3)拥有的权力资源。很明显,在这三个方面,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主义者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然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主要依靠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工农大众。由于政府当局无力解决人民最感迫切的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痛苦无告的贫苦大众就会逐渐积聚到革命的营垒中来。再就财力资源而言,共产党诚然不如国民党。但在中国,人力与财力往往有密切的相关性。中国的财政,长期主要是依靠人口最多数的农民大众。而共产党走的正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由于共产党得到了占全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的支持,所以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回顾历史,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历经了毛泽东时期的革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时期的发展的社会主义和现在的胡锦涛的和谐的社会主义。这几个阶段都各有特色,毛泽东时期的是坚持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邓小平时期是坚持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胡锦涛的是坚持和谐才能完善中国,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这三个阶段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深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据我国具体国情而制定的切实适合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既立足于国情,又适应时代,是一条把强国与富民相结合的道路,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黄红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观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7,(2).

[2]徐友渔。新世纪对自由主义的重新阐释[j].开放时代,1999,(3).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