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岳麓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4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周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 |
1 | 第1课 我们的远古祖先和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 2 |
2 | 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 第4课 夏传子 家天下 | 2 |
3 | 第5课 公元纪年法 第6课 西周的分封 | 2 |
4 | 第7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新 课 标 第 一 网 | 2 |
5 | 第9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第10课 春秋战国的科技和文艺 | 2 |
6 | 第11课 百家争鸣 第12课 历史人物仿制活动 | 2 |
7 | 第13课 六王毕 四海一 第14课 伐无道 诛暴秦 | 2 |
8 | 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 第16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 | 2 |
9 | 复习1——8课 | 2 |
10 | 复习9——16课 | 2 |
11 | 半期考试及评卷 | 2 |
12 | 第17课 评价历史人物——评秦皇汉武 第18课 秦汉科技 | 2 |
13 |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文艺 第20课 三国鼎立 | 2 |
14 | 第21课 三国历史故事会 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 2 |
15 | 第23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4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技 | 2 |
16 | 复习17——24课 | 2 |
17 | 复习测试一及评讲 | 2 |
18 | 复习测试二及评讲 | 2 |
19 | 期终考试 |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