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字号。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无敬畏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教学具准备: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朋友起个名字,男孩叫小明,女孩叫小芳。
二、探索新知。
1、同学们,这个玩具店真漂亮,玩具真多,(出示商店图)小明和小芳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购买什么玩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怎样付帐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
2、提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同时板书算式:
(1)小明应付钱:44+25= ( )
(2)小芳应付钱:44+38= ( )
4、谈话:这两道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很多的,小明和小芳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5、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
第一道算式:44+25= ( )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第二道算式:44+38= ( )
(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
6、再次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7、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8、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9、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三、巩固深化。
1、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题。)
(1)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书上。
(2)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3)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一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想一想、填一填。(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表。
(2)电脑验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
(2)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
(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4)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
4、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做想想做做第5题。)(1)选出其中一组题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2)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
(3)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4)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5、解决实际问题。(做想想做做第6、7题。)
(1)出示第6题。
提问: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几条路?学生回答后逐一阐述每一条线路。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解答另外两个问题的想法。
让学生到讲台前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说给大家听,并对讲述有条理的学生进行表扬。
(2)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教师对后进生予以帮助。
集体反馈。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四、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同学间可以相互出题考对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