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4-09-27 来源:伴沃教育

摘 要: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许多优秀精神的进一步提炼和高度概括。将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培育,既要深刻把握毛泽东精神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讲清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也要让学生充分认识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都非常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在大学生中开展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无疑在这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优良作风和奋斗宗旨。将毛泽东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用毛泽东精神感召和激励当代大学生,教育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把握毛泽东精神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毛泽东精神的内涵

毛泽东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时代背景和实践需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孕育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优秀精神的进一步提炼和高度概括,是近代以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最突出的体现,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精神风貌和政治本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成果。毛泽东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包含着实事求是、坚持和捍卫真理的精神;全心全意、大公无私的爱国为民精神;坚韧不拔、无所畏惧、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革命斗争精神;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探索实践精神;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等内容。其中,全心全意、大公无私的爱国为民精神是毛泽东精神的核心,其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是毛泽东精神中其他精神生成的根本动因,也是其他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他精神都围绕毛泽东精神的核心展开,服务于并最终指向这一核心的需要。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对大学生开展毛泽东精神培育,首先要把握好毛泽东精神的这些基本内涵,这是将毛泽东精神有效融入教学的前提。需要说明的是,当前人们对毛泽东精神的名称有多种提法,如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等,对毛泽东精神的内涵也有不同表述。例如,有学者将毛泽东精神归纳为爱国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独立自主精神、实事求是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平共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但是,这并不影响将毛泽东精神渗透到教学中。一方面,毛泽东精神的典型体现即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精神的基本内涵已被人们普遍认可,毛泽东精神与这些精神的实质内涵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尽管人们对毛泽东精神的表述各有说法,但其主要精神实质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只要把握住毛泽东精神的实质内涵和核心内容,根据教学实际有选择地加以宣传和教育就可以了,对大学生进行毛泽东精神培育更应注重实效。

(二)毛泽东精神的基本特征

把握毛泽东精神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毛泽东精神的实质内涵。。

1.人民性与真理性的统一。毛泽东精神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背景下,为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应运而生的伟大精神。求得民族独立,解救民众于水火,这种现实的需要既是毛泽东精神孕育形成的强大推动力,也内在规定了毛泽东精神的价值指向。毛泽东精神的全部内涵都是围绕着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展开,而毛泽东精神的形成和弘扬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因此,人民性体现了毛泽东精神的精神宗旨和本质特征,也是毛泽东精神最重要的价值尺度。价值的实现要以坚持真理为前提,任何成功的实践必然是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的结果。坚持和捍卫真理既是毛泽东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毛泽东精神的优秀精神品格。。

2.时代性与实践性的统一。1917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2] 667。它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孕育形成的毛泽东精神被赋予了更博大的胸怀和更宽广的视野,其精神内涵已经超出了本民族的界限,使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了世界的眼光和国际主义的风格。例如,毛泽东精神内含的爱国主义克服了传统爱国主义的狭隘性,将爱国主义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国际主义的爱国主义。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毛泽东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又在伟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弘扬并反作用于伟大的实践。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就是毛泽东精神的强大力量所产生的效应。因此,毛泽东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人们改造世界、改造社会的行动哲学和精神力量,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

3.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毛泽东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厚土壤,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因子。。毛泽东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形态,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表现形式上,都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民族品格,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毛泽东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也吸收和借鉴了现代文明的精华。毛泽东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彼此结合、良性互动的结果。作为西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文明精华的主要代表,毛泽东精神正是吸收和借鉴了马克思主义,才将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度。因此,毛泽东精神是开放的,如果不吸收和借鉴外来的优秀精神和思想方法,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机和活力,更不会有毛泽东精神的生成。

二、讲清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一)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的关系

毛泽东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奋斗的整体精神风貌,其中既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和时代的优秀精神,也包含着毛泽东等杰出共产党人的优秀个性精神,尤其是“渗透着毛泽东本人的‘独辟蹊径’的个性、对祖国和人民无限深厚的情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奋斗精神等非理性因素”[3]。毛泽东对毛泽东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由于毛泽东的领袖身份、伟人形象、杰出贡献和超凡魅力,这使毛泽东精神集中通过其思想和实践得到了广泛传播并产生广泛影响。。然而,我们不能将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的精神混为一谈。毛泽东精神是包含着毛泽东的优秀个性精神在内的集体优秀精神的集大成,而毛泽东的精神包含着其一生的思想和实践所体现的全部精神,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让大学生正确区分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毛泽东的精神的关系。

(二)毛泽东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广大民众的心目中,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十分熟悉的概念,也是理论界和学术界一直深入研究的重要领域。这既反映出毛泽东思想已经得到普遍认同,也说明毛泽东思想很重要。而毛泽东精神这个概念并没有像毛泽东思想那样得到广泛而又长久的传播和使用。究其原因,这与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精神的各自特点有很大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有比较明确的达成普遍共识的思想内容;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明确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而毛泽东精神内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理论和实践之中,同毛泽东思想相比是属于更抽象层次的概念和范畴。。然而,毛泽东精神是客观存在的,“‘毛泽东精神’作为学术概念是近几年提出的,但‘毛泽东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存在却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3]。

。二者也有明显的区别。一是内容各有侧重。毛泽东精神主要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境界和力量”[3],体现的是意志、信仰、情感和气质等内容,侧重精神的激励、鼓舞、凝聚等功能。而毛泽东思想主要是属于理论层面的,是以理论的形态存在的科学体系,侧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二是“毛泽东精神不仅存在于作为理论形态的毛泽东思想中,而且还存在于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作品中;不仅存在于他的精神瑰宝中,还存在于他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存在于他一生的革命活动中,而且也存在于他的日常生活中”[3]。因此,不能把毛泽东精神和毛泽东思想等同,也不能简单地把毛泽东精神纳入到毛泽东思想的范畴之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让大学生正确把握毛泽东精神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避免将二者混淆。

三、充分认识毛泽东精神的当代价值

毛泽东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4]。中国共产党能领导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成功,不仅在于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等重要理论思想的指导,也在于有一种强大精神的强劲驱动,而这种精神,就是毛泽东精神。毛泽东精神曾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现在,毛泽东精神并没有过时,它仍是当今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要应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和矛盾,我们仍然需要有一点精神。毛泽东精神无疑会带给我们无穷的勇气和强大的精神力量。透过毛泽东精神我们可以看到革命先辈们在强敌逆境中奋斗的精神风貌,为我们冲破一切艰难险阻提供了榜样。在教学中,应该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向革命先辈们学习,大力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精神。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认清改革开放的新国情,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我们应保持全心全意、大公无私、爱国为民的本色,大力发扬坚韧不拔、无所畏惧、艰苦奋斗、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虽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但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更不能停滞不前。胡锦涛同志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5]。我们应继续发扬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独辟蹊径的探索实践精神,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道路,不断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宋俭,孙康,丁俊萍.毛泽东精神刍议[J].中共党史研究,2005(2).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7.

[3]许全兴.“毛泽东精神”研究四题[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毛泽东文集:第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2.

[5]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光明日报,2008-12-18.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