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在“三个代表”指引下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党委

2024-09-27 来源:伴沃教育

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关键在党。

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各级党组织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

省第十次党代会闭幕之时,正逢党中央作出了深入开展“三讲”教育的决定。省委十届一次全会向各级领导干部发出号召———要做“三讲”的模范。全省县以上领导班子以整风的精神投入“三讲”教育,共有17000多名领导干部接受“三讲”教育,33万干部群众以各种形式参与了这次教育。

正当“三讲”教育深入开展之时,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既是解放思想的最新成果,又是统一思想的最新要求,为“三讲”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省委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带头认真学习,及时作出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自觉把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贯穿于“三讲”教育的全过程,“三讲”成为党员干部的“加油站”、“防疫站”、“导航站”。

自2001年年初开始,我省又在乡镇和县级部门、村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在省、市、县领导干部的亲身表率和直接指导下,广大基层干部进村入户,听取意见,认真整改。修路筑桥、驻村值夜、上门服务……“学教”活动,取得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实效。

用科学的方法研读科学的理论,在实践中理解和贯彻新的理论。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过程中,省委及各级党委注重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同时还推出了范匡夫、马健、毛泽平、张家明、朱缀绒等先进典型,使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榜样,干有目标。。“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显著地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提高了各级党委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在拓展新领域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2000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来到浙江,对我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考察。时隔一年,胡锦涛同志又深入企业、社区和农村,对我省非公企业党建和社区党建进行考察、指导。

中央领导的调研、考察,充分说明了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

浙江的改革开放起步早,20多年来,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一系列新变化,“四个多样化”在我省表现很充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如何适应这种新情况,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先进性、社会影响力和战斗力?近几年来,各级党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省委及时加强领导,深入调研,分类指导,总结经验,逐步推进。

2000年,省委专门下发文件,要求以党组织的组建和作用发挥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各地积极探索:派驻党的工作员,以单独组建或联合组建等形式建立党支部,在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建立党委,以党建带动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党组织成功地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成为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四个多样化”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省委不失时机地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目前,一个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以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以社区党员为主体,由区内所有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党建工作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我省社区呈现许多新景象:在职党员向居民区党支部“报到”,越来越多的社区党员成为志愿服务者……

浙江人在外经商打工的多,其中不乏党员。各地党组织纷纷成立流动党支部,保证了流动党员能够正常地过上组织生活。在今年的“学教”活动中,接到“娘家”的通知,许多外出经商的党员放下手头的生意,千里奔波赶回家乡接受教育,成为一段佳话。

如今,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探索已进入面大量广的新兴社团、进入高校、进入下岗职工中的党员……面对经济社会生活提出的党建新课题,我省各级党委正在“三个代表”指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在改进领导方式中提高领导水平

在新的形势下,省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保证省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方方面面的职能作用,努力创造团结共事、合心合力合拍的良好政治氛围。

省人大常委会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切实增强监督实效,积极发挥代表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依法履行职权的能力。特别是在立法工作中,明确指导思想,注重扩大民主,规范立法程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省政协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取得实效,民主监督有了新的进展。2001年,按照省委的要求,对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开展了民主监督,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通过法律的渠道实施领导,依靠民主的方法凝聚力量。人们欣喜地发现:随着一部部法规的制订和实施,党对经济、社会事务的政治领导,更贴近浙江的实际,更顺应群众的心愿,更有效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此同时,基层民主听证会、民情夜谈会、企业民主对话会……一系列新鲜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载体在全省各地推广。各级党委通过这些新的途径,请群众参与决策,让群众评议工作,由群众监督干部,由此更好地团结、引导和带领广大群众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在2001年的省直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大批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办实事。

近几年先后推行的审批制度改革、集中办事大厅、全程为民办事代理制度、政务直通车……一系列提高效率、改进服务的举措正在实施。群众高心地说,现在办事,我们跑得少了,干部们跑得勤了。干部们也深有感触:到群众中去,到服务对象中去,才能真正找到自身工作的差距、改进工作的方向、做好工作的动力。

干净干事,是对干部形象简洁而生动的表述,也是对干部作风具体而实在的要求。。

用人是最大的导向。近年来,省委坚持用好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从体制、机制、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管理监督。省委专门下发文件,对领导干部全面实施定期分析、诫勉、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一系列制度。2000年,全省县(市、区)以上党政机关“一把手”实行了年度总结报告制度,259名省管党政“一把手”接受了群众的评议和监督,照了“政治X光”。

在继续做好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的同时,我省普遍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考察预告制、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省委十届八次全委会首次对我省9名拟任和推荐的有关市市委书记、市长,省有关部门正职人选进行审议和票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委出台了《关于做好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明确定性标准的同时,规定了可操作的定量标准,使干部能上能下有了突破性进展。

做好反腐倡廉工作,铲除党内腐败分子,我省狠抓治本之策。抓基础,以“从政十德”教育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抓苗头,以纠正不正之风、消除领导干部不廉洁行为为重点开展专项治理,把腐败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抓源头,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三权”,建设“四中心”,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反腐倡廉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回顾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这几年,浙江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级党委和广大党员干部队伍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始终走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发挥着中流砥柱和先锋模范作用。

走进新的世纪,面对新的考验。我们坚信,在继承和创新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浙江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在“三个代表”指引下加强党的建设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