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学习方法[1]
初一历史难点学习方法:难在记忆
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
①奇数法记代: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对比法: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市场(根本)——非法入境毒——销烟(直接)——毒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初一历史难点学习方法:难在答题
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1927:领导南昌起义;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的时代特征?(4分)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初一历史难点学习方法:难在复习
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①2007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谥号、庙号、帝号、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
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2]
历史知识包括:人物;事件(事态);组织(机构);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人物:
对于杰出历史人物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要知道他们的社会身份和属于哪一历史时代。
第二,要掌握他们的主要活动和业绩。
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业绩在教科书中往往是分散的,高考可以选择特定角度;要求应试者对此进行连贯的阐述。
如孙中山“致力于革命四十年”,其历史活动贯穿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分别记述于不同章节,可以选择特定角度将这些相对分散的记述连贯阐述。
事件或事态:
所谓事件,是指人们在短时段内进行的具有突发性、间断性的历史活动;而所谓事态,则是指人们在较长时段内从事的具有常规性、持续性的历史活动。
对于历史事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把握:
第一,时间或背景。
对于大部分历史事件并不需要记住其发生的年、月、日等具体的时间,但须知道它们发生的历史时期,或它们发生的时代背景。
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时。
不过对少数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中的事件),须掌握它们发生的具体时间。
第二,简单经过或内容。
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其主要内容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要求变法。
第三,结果或影响。
如对于“公车上书”,应知道它虽然没能上达,但却标志着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群体和组织、机构:
人类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
对于历史领域的这种群体和组织、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存在或创立的时间、背景。
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设立于西汉时期。
第二,性质或功能、职能。
如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是西汉政府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并保护商旅往来的机构。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
对于西域都护,应知道它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
对于历史上的各种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应从以下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产生的时间或背景。
如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是作为九品中正制的替代物创立于隋。
第二,主要内容和沿革变化。
对于科举制,应知道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其考试在明清时期采用八股文。
第三,在历史上的影响。
如对科举制应知道它打破了选任官员的门第限制,但八股取士使得士人脱离实际。
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看似僵化的规则,都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凝聚而成的。
或者说,在它们文字形式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当时社会各个阶级、阶层、政治军事集团、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
历史上的各种制度、政策、纲领、路线、计划、条约等,往往存在着沿革变化过程,存在着文字规定与实际实行情况之间的差异。
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历史上各种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等,是人类动态文化创造的静态成果,是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予以重视。
对于这些人类历史文化活动的成果,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把握:
第一,这些文化成果的产生时代或年代。
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修建于战国时期。
第二,这些文化成果的创造者、总结者(他们有可能是一些知名的个人,也有可能是一些可知或不可知的群体)。
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当时秦国蜀守李冰父子所组织修建。
第三,这些文化成果的内容或价值。
如对于都江堰,应知道它是一项防洪灌溉工程,它使岷江水流由激转缓,既可免除水患,又能灌溉田地。
为便于掌握,还可以将历史知识这样分类进行掌握:
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一”的史实。
如“筒车”这种提水灌溉工具,尽管教材叙述它时没有用“最早”的字眼,但1997年高考第3题考查它最早出现的朝代。
这需要理解教材“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的表述。
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意义的史实
但有些似乎熟知的史实,如果读书不细容易弄错。
如春秋时期私田的大量开垦导致井田制的破坏,但私田的出现是在春秋之前;北宋时兴起的是私人讲学的书院,而私人讲学则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开始兴办了。
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史实
教材对很多重大史实都用“标志”做出评价,有一些重大史实教材没有明确标示,需要我们分析试题得出结论。
如美国侵略越南从“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其标志是派地面部队到南方参战(1996年高考第28题)。
具有转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
如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99年高考第17题)。
具有特点、特征的史实
特点是指和同类历史事物或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相比较的不同点;一般从本质上去揭示,或在较大时间范围反映历史发展趋势的固有特点,往往称为特征。
1999年高考第9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两个新的时代特点:反封建同时反侵略;《资政新篇》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经济、文化建设成就。
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所作的结论、评价。
如教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但我们复习时还应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得出新的结论:洋务运动是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开启中国近代化的先河。
使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上。